昭陽區第一中學地理考試成績
A. 誰能描述一下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鳳凰鎮的地理環境,自然和人文方面,還有環境問題,月詳細越好,謝謝了
昭陽區鳳凰鎮1988年建鎮,轄雙院子村和鳳凰村,2006年撤銷鳳凰鎮,原轄區劃歸新成立的鳳凰街道辦事處管轄。下面,我分別列出2002年原鳳凰鎮的數據和2010年現鳳凰街道辦事處的數據。
》》》》》》》》》》2006年前的鳳凰鎮
[地理位置]位於市鎮中部,鳳凰山北麓,鳳霞路終點處。鎮駐鳳凰自然村望海樓東側,中溝河東岸,海拔1908米,面積12.08平方千米,距市政府駐地3.5千米。東與守望鄉相連,西、南和蒙泉鄉接界,北跟南城街道辦事處毗鄰。
[歷史沿革]1988年8月,區鄉體制改革時從南城辦事處劃出雙院子鄉、鳳凰鄉成立,以駐地鳳凰山命名。
[自然環境]地處湖積盆地,地勢東高西低,最高海拔雙院子東側1950米,最低海拔鳳凰村南1900米。東部多屬山地,西部多為水田,中溝河從北向南流經境內西部,匯入昭魯河。鎮北住戶為昭通卷煙廠,鎮南住戶為農戶,呈線狀分布於213國道線兩旁,有建築面積43.95萬平方米,鎮北設有農貿市場。自然氣候冬春乾旱,夏秋濕潤。平均氣溫11.5℃-12℃,年降水量740毫米,年日照數1900-2000小時,無霜期220-223天。土壤為黃壤、水稻土。主產玉米、水稻、馬鈴薯。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有林業用地173公頃;森林覆蓋率14.28%。有果園477公頃,其中蘋果園434公頃、梨園3公頃、葡萄園40公頃。境內風景名勝點有: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烈士陵園,有昔為「昭陽八景」中的「鳳嶺飛霞、恩漢蜃影」之稱的鳳凰山、望海樓。
2002年,有中學1所,小學2所,教職工100多人,在校學生2000來人。醫務室1個。境內駐有昭通卷煙廠、昭通塑料廠、火化場等單位。
[行政區劃]2002年轄鳳凰、雙院子兩個辦事處,5個村委會,2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
[人口和民族]到2002年末,總戶數2101戶,其中農業戶1771戶;總人口7842人, 其中農業人口6906人;總人口中男4049人,女3793人。合計:漢族2044戶,7701人;回族22戶,62人;苗族10戶,36人;彝族20戶,27人;白族1戶,1人;壯族1戶,1人;其他少數民族3戶,14人。
[經濟概況]2002年有勞動力4505人;耕地228.2公頃,其中水田77.9公頃、旱地150.3公頃;生產糧食848噸;生產蔬菜282噸、水果118.8噸;大牲畜存欄110頭、出欄20頭,生豬存欄2870頭、肥豬出欄4320頭、羊存欄22隻;鄉鎮企業220個,從業人員635人、增加值683萬元、總產值2330萬元、營業收入2359萬元、利潤總額345萬元、利稅總額401萬元,其中集體1個、從業人員70人、增加值159萬元、總產值530萬元、營業收入530萬元、利潤總額77萬元、利稅總額90萬元,個體219個、從業人員565人、增加值524萬元、總產值1800萬元、營業收入1829萬元、利潤總額268萬元、利稅總額311萬元。
》》》》》》》》》2010年的鳳凰街道辦事處
【地理位置】
位於昭通城區南部,東連太平街道辦事處、守望鄉,西接舊圃鎮,北臨龍泉街道辦事處,南靠永豐鎮,鎮駐雙院子,海拔1910米,面積32.11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2006年1月25日,由原南城街道辦事處、西城街道辦事處、鳳凰鎮,蒙泉鄉的龍山寨、黑泥地、學庄、母鹿、荷花5個村民委員會,守望鄉的甘河村民委員會的大院子自然村1、2、3村民小組,馬貴閘村民委員會的鳳凰山腳自然村8、9村民小組,太平鄉的水塘壩村民委員會碑天自然村1、2村民小組,合並設鳳凰街道辦事處。
【自然環境】
地勢北、東高,南、西低,最高海拔鳳凰山2139米,最低海拔黑泥地村北1900米。北部為城區,城區以東西向的雲興街、陡街、西街為界,管轄南部街道,界北部為龍泉街道辦事處。東部多屬山地,有大小鳳凰山、元寶山、金家坡。南部、西部為農業區,土壤為黃壤、黃棕壤、黑泥土,適合種植蔬菜、經濟林木果、三大糧食作物等,有常用耕地15614.2畝,有林地2473畝。年均氣溫11.5~12℃,無霜期187~250天,年平均降雨700mm量,年日照1897小時。利濟河、中溝河從北向南流經境內西部,匯入昭魯河。自然氣候冬春乾旱,夏秋濕潤。
轄區內駐有省、市、區單位及企業共1115家,個體5600家,昭陽區行政辦公中心(區委、區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區檢察院、中級人民法院、區法院、區民政局、農業局、公安處、區公安局、武警消防支隊、交通局、交警大隊、卷煙廠、煙草公司等單位駐境內。
【人文地理】
轄區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新舊「昭陽八景」之稱的「恩波蜃影」的望海樓,「寶山環翠」的圓寶山,「鳳嶺飛霞」的鳳凰山,總面積達395畝的「望海文化水體公園」,史學界稱之為「滇中瑰寶」的漢孟孝琚碑和「樂土安邦」的晉霍承嗣墓壁畫以及荷花范氏古墓群,清「欽賜國子監學正」魏定一撰書的楊氏墓誌銘。古跡和新辟景觀還有張希魯故居、李松甫故居、龍繩祖故居(俗稱「龍二公館」)、名揚史學界的國學大師姜亮夫故居,文廟、陝西廟、鳳閣廟、福祿宮、毛貨街清真古寺,孫氏宗祠、姜氏宗祠,鳳凰山烈士陵園,圓寶山體育場、市中心體育館等建築。
【行政區劃】
管轄西街、昭陽、海樓路、團結、鳳霞、迎豐、文淵街、南菜園、畫苑、昭陽、南順城、昭苑、南溫泉、鳳凰、雙院子、龍山寨、母鹿、黑泥地、聯盟、和平、荷花、學庄2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18個居民小組。
【人口和民族】
2010年末,總戶數34781戶、101848人,其中農業戶11020戶、38172。轄區內居住有回、苗、彝、白、壯等10餘個少數民族。
【經濟狀況】
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9854.689萬元,其中,農業收入為2211.8786萬元,牧業收入為3914.6734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為7821.55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050元;糧食總產量為4908441公斤,人均有糧129公斤,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3600畝,其中旱作8700畝,水稻4900畝。本年度,全辦生豬存欄9561頭,牛欄422頭,羊存欄95隻,家禽存欄69715隻,犬存欄3413隻。出欄肥豬19826頭,出欄菜牛41頭,出欄菜羊194隻,出欄家禽196086隻。禽蛋產量23.4噸,牛奶產量98噸。肉奶蛋產量噸2168.8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