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信息杯成績查詢
❶ 請教,四年級「現代信息杯」英語聽力競賽
c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❷ 求2011年全國信息學聯賽「西南位育杯」上海賽區競賽初賽答案
2L的,直升考的卷子燒掉沒錯,但這個是有答案滴
一、BBCCB DCBCC BACCC DAAAC
二
(1) 128
(2) 3(ABCDEFG BCDEFG BADEFG BADECG)
三
(1) 165(n..m的自然數求內和)
(2) 22366472011(手機鍵盤輸入CCFNOIP2011要按容什麼鍵)
(3) 3(中位數)
(4) 20(楊輝三角)
四.1
(1) read(b[i][j]);或 read(b[i,j])
(2) m1 - m2 + 1
(3) good := true;
(4) m2
(5) haveAns := true;
四.2
(1) ans.num[i + j - 1]
(2) ans.num[i]:= ans.num[i] mod 10
(3) ans.num[i] + a.num[i] + b.num[i]
(4) ans.num[i] mod 2
(5) inc(ans.len)
(6) a.len < b.len
(7) 48
(8) times(middle, middle), target
❸ 信息杯英語聽力競賽中考加分嗎
1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競賽范圍以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保送生辦法中公布的競賽名稱為准)一等獎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 其中包括:1、省賽區的競賽名稱 (
❹ 第一屆世界盃的詳細信息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屆世界盃,
主辦國家:烏拉圭 舉辦時間:1930年7月13日--1930年7月30日 參賽國家:共有13個國家參加了比賽,包括阿根廷、巴拉圭、比利時、玻利維亞、羅馬尼亞、巴西、烏拉圭、智利、美國、法國、前南斯拉夫、墨西哥、秘魯 最佳射手:斯塔比萊(阿根廷)8個進球 冠軍得主:烏拉圭 觀眾總數:18場比賽共547,308人進場觀看
[編輯本段]球賽簡介
簡介
第一屆世界盃決賽場地——世紀體育場第一屆世界盃於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這屆世界盃對於烏拉圭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1930年正好是烏拉圭獨立100周年,而在本屆世界盃上東道主烏拉圭以四戰四勝的戰績勇奪冠軍,成為了首屆世界盃的得主。 世界足球的專門機構--國際足聯成立於1904年,但是直到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足球運動才正式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然而在本屆奧運會上人們並不滿意奧運會的「業余」規定,這樣使得眾多優秀足球運動員被排除在外,因此舉辦有職業選手參加的世界最高水平足球比賽成為當時人們迫切的需求。在1926年的FIFA總會上,雷米特(Jules Rimet)會長通過了『舉辦FIFA成員國足球協會的所有國家隊都可參加的第一屆FIFA世界盃賽』的提案。到了1928年,許多國家都放棄參加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足球項目,此時成立一個新的、與奧運會相對獨立的足球賽事的時機成熟了。1928年 5月26日,國際足聯阿姆斯特丹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將於1930年舉辦一項新的足球賽事議案,這項賽事將向全世界的所有國家敞開大門。1929年3月18 日,在巴塞羅那會議上,投票選舉烏拉圭成為首屆世界盃的主辦國。烏拉圭是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國家之一,1924年、1928年兩屆奧運會足球冠軍,而 1930年,又恰逢烏拉圭獨立100周年,因此第一屆世界盃就決定在烏拉圭舉行。 第一屆世界盃冠軍烏拉圭隊本屆世界盃歐洲處於戰後恢復時期和經濟蕭條時期,因此在臨近開幕的2個月,歐洲沒有一個國家申請參與比賽。後來經過雷米特(Jules Rimet)會長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最後共有13個國家參加了比賽,其中包括9個南美國家以及4個歐洲國家,盡管參賽的球隊不多,但是球員們在賽場上的球技足以證明: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賽事。 本屆世界盃組委會,將參賽的13支球隊分成4個小組,第一小組包括法國,墨西哥,智利以及阿根廷,第二小組包括前南斯拉夫,巴西,玻利維亞,第三小組包括羅馬尼亞,秘魯以及烏拉圭,第四小組包括美國,比利時以及巴拉圭。每個小組進行單循環積分賽,小組第一獲得出線資格。 賽前,人們普遍認為南美球隊將在比賽中占盡優勢。而實際上,歐洲球隊也是盡顯風采。在小組賽中法國隊以4-1擊敗了墨西哥隊後,與阿根廷隊狹路相逢,雖然最終以0-1惜敗於對手,但此役卻成為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經典之戰。而前南斯拉夫隊也在巴西以及玻利維亞的「雙重壓迫」之下殺出重圍,成為四強中唯一的一支歐洲球隊。 時任足協主席雷米特會長頒發冠軍獎杯1930年7月30日兩支南美球隊阿根廷隊和烏拉圭隊進入到最後決賽,上半場阿根廷隊以2-1領先,下半場東道主烏拉圭隊在球迷的助威聲中,連續3次洞穿阿根廷的大門,最終以4-2反勝,歷史性奪得了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當時烏拉圭的慶典也持續了幾天幾夜,7月31日也被烏拉圭人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國家的節日。自此,小小的足球席捲全世界,而這項賽事也逐步被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所認可,並正式確定下來。 1921年,朱爾斯·雷米特出任國際足聯主席。在他的提意下,國際足聯決定於1930年在烏拉圭正式舉辦第一屆世界盃。此後,國際足聯召開三次會議,最終確定了比賽體制和時間。首屆世界盃一共有13個國家參加,各大洲不存在預選賽,所有球隊都是接受東道國的邀請前往參賽的。首屆世界盃一共進行了18場比賽,一共打入70球,平均每場有3.88個進球。
遙遠路程讓強隊望而生畏
當時的歐洲足壇有不少強隊,包括義大利、荷蘭、西班牙、匈牙利和瑞典等等,但是只有四支歐洲球隊來到南美,分別是法國、比利時、前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這些國家的隊員們都是歷經數周時間橫渡大西洋來到烏拉圭的。不少實力超強球隊缺席的原因是由於路途過於遙遠等等。 國際足聯在烏拉圭舉行首屆世界盃™賽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支持,因為當時歐洲正陷於經濟危機之中,而前往海外參賽又將面臨漫長而消費高昂的旅途。此外對於一些優秀的俱樂部來說,世界盃賽的舉行將使他們隊中最重要的球員離開兩個月之久——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仍然爭論不休,因此不少球隊放棄了參加這次比賽的機會。 第一屆FIFA世界盃的組織形式與現在有很大區別,它不設預選賽,13支被邀請而來的球隊直接分成四組,而分組抽簽儀式也是在他們抵達烏拉圭之後才進行的。 法國隊在揭幕戰中4-1擊敗墨西哥,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取得勝利的球隊。烏拉圭隊憑借東道主之利闖進了決賽,對手是他們在南美大陸上的鄰居阿根廷隊。主隊上半時1-2落後對手,但最終他們以4-2贏得比賽,成為了第一屆世界盃冠軍得主。烏拉圭隊將法國人拉夫魯爾(Abel Lafleur)設計的金杯高高舉起。
第一屆FIFA世界盃,足球傳奇的開始
盡管國際足聯在1904年便宣告正式成立,但在此後的20年間還沒有進行過任何一項國際性的足球比賽。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足球終於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這是一次空前的足球盛會,來自各大洲的球隊齊聚巴黎,爭奪代表最高榮譽的金牌。比賽無疑是成功的,超過50,000名熱情的觀眾觀看了最後的決賽,烏拉圭擊敗瑞士隊獲得了冠軍。但是到了1928年,許多國家都拒絕參加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運會。很顯然,隨著職業足球的不斷發展,現在是時候成立一項獨立的國際足球賽事了。 1928年5月26日,國際足聯代表大會在阿姆斯特丹召開。會上經過投票通過了於1930年舉辦一項新賽事的決議,該賽事將對國際足聯下屬的所有成員國開放。1929年5月18日,在巴塞羅那召開的會議上,烏拉圭被投票選舉為首屆FIFA世界盃賽的主辦國。
球星們飄洋過海
由於烏拉圭隊是奧運會足球冠軍,而1930年又是該國獨立100周年,他們幸運地成為首屆世界盃賽主辦國。盡管世界盃問世的消息令所有鍾情足球的地方興奮不已,但許多歐洲國家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無法接受橫跨大西洋這一漫長、疲憊而又花費高昂的旅程。因而,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放棄了這次世界盃。 世界盃開賽前兩個月,仍然沒有哪個歐洲國家准備前往烏拉圭。這時候,法國人雷米特(Jules Rimet)的個人影響發揮了作用,在他的努力下,四支歐洲球隊——法國、比利時、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於6月21日從歐洲啟航,途經好望角並於29日抵達里約熱內盧,在那裡他們與巴西隊匯合後重新起程,終於在7月4日來到了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
體育運動的巨大成功
第一屆FIFA世界盃只有13支球隊參加,包括4支歐洲隊伍、8支南美隊伍以及一支來自美國的代表隊。不過比賽仍然體現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水平。觀眾們希望看到南美球隊一統天下的局面,但四支歐洲隊伍的表現並不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法國隊,他們在首場比賽中便以4-1大勝墨西哥隊,半決賽與阿根廷隊的較量更堪稱是一場史詩般的大戰——盡管最後法國隊以0-1小負對手。這場比賽還有一個小花絮,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當值主裁判竟然提前六分鍾吹響了終場哨音。面對法國球員激烈的抗議,他不得不重新開始比賽,可有些球員已經洗澡去了。
精彩的決賽和偉大的球星
烏拉圭首開記錄幾天之後在龐大的(可容納100,000人)中心體育場(Centenario)內,空氣中彌漫著劍拔弩張的氣氛。首屆世界盃的決賽在兩支南美球隊——烏拉圭和阿根廷之間進行。上半時烏拉圭隊以1-2落後,但下半場他們頑強的向對手發起反撲,連入三球從而以4-2擊敗對手獲得冠軍。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將全高30厘米、重4公斤、全部由純金鑄造的金杯頒發給烏拉圭隊的隊長納薩西。烏拉圭隊奪冠之後,在蒙德維的亞的慶祝活動持續了幾天幾夜。同時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7月31日——也就是決賽之後的第二天被定為全國性的節日。世界盃成為足球界最具影響力的比賽,而這項運動也越來越為全世界所矚目! 首屆世界盃賽不設預選賽,所有參賽隊都是被邀請而來的。由於經濟蕭條,同時擔心前往烏拉圭所要面對的漫長旅途,大多數歐洲國家拒絕參加本屆杯賽。在羅馬尼亞,國王卡洛爾(Carol)頒布了一項法律,允許球員放假三個月,同時允諾當他們從烏拉圭回來的時候,原來的球隊會重新接納他們。這位國王本人還積極的擔當起教練的工作,但在東道主出色的表現面前,相形見絀的羅馬尼亞隊只能提前打道回府。 本屆杯賽至今還在一項數據統計上存在爭議:國際足聯和大多數機構都認為美國隊的帕特諾德(Bertram Patenaude)是第一個在世界盃中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1930年7月17日對陣巴拉圭時);但另有一種觀點認為,阿根廷隊的斯塔比爾(Guillermo Stabile)才應該享有這一榮譽,他在7月20日同墨西哥隊的比賽中獨中三元。 首屆世界盃所有的比賽都是在同一個城市進行的,即擁有三座體育場的蒙德維的亞。而到了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上,參賽隊首次增加到24支,所有的52場比賽分別在多達14個城市的17座球場內進行(巴塞羅那、馬德里和塞維利亞各有兩座)。
[編輯本段]比賽比分
小組賽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法國 4-1 墨西哥 前南斯拉夫 2-1 巴西 羅馬尼亞 3-1 秘魯 美國 3-0 比利時
阿根廷 1-0 法國 前南斯拉夫 4-0 玻利維亞 烏拉圭 1-0 秘魯 美國 3-0 巴拉圭
智利 3-0 墨西哥 巴西 4-0 玻利維亞 烏拉圭 4-0 羅馬尼亞 巴拉圭 1-0 比利時
智利 1-0 法國
阿根廷 6-3 墨西哥
阿根廷 3-1 智利
1/2決賽(四強賽)
阿根廷 6-1美國 烏拉圭 6-1 前南斯拉夫
決賽
烏拉圭 4-2 阿根廷
[編輯本段]趣聞
當過德國戰俘的世界盃第一進球者
誰是世界盃第一個進球者?答案是法國的勞倫特。1930年7月13日,第一屆世界盃的揭幕戰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地亞的第二大體育場展開,對陣雙方球隊是法國隊和墨西哥隊,比賽進行到第19分鍾,勞倫特在禁區內勁射破門打進了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本場比賽法國隊最終以4-1大勝墨西哥隊。 比賽終場哨聲剛落,勞倫特立即陷入記者們和球迷的重重包圍之中,狂熱的球迷先是把他強按在地,立即有許多人向他撲來,此刻勞倫特全身都是狂熱的嘴唇,經過一陣狂吻後,球迷們又將他抬起來,繞場狂奔。商店裡用勞倫特的名字做成各種各樣的紀念品,也成為球迷們搶購的珍品,一股「勞倫特熱」從烏拉圭慢慢傳向法蘭西。 然而有關勞倫特的故事還沒有結束,1939年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勞倫特與無數法國青年,高唱《馬賽曲》應征入伍,開赴戰場,後來勞倫特被德軍俘虜,關入戰俘集中營,受到種種非人的折磨。可是他沒有屈服,依然像綠茵場上的好漢,對勝利充滿希望。勞倫特,這位世界盃的綠茵猛士,經過長達四年的監禁,於1943年因病釋放。 1945年二戰結束,勞倫特來到法國東部城市貝桑松重操舊業,當上了一名足球教練,並在那裡安了家。他曾11次代表法國隊出征,他的兒子也是法國足壇的一員戰將,曾入選過法國大學生足球隊。1998年,法國世界盃賽組委會十分榮幸地邀請到這位「國寶」———世界盃歷史的見證人,參加了盛大的開幕式。 在2005年4月13日,這位「世界盃歷史見證者」在法國東部城市貝桑松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7歲。
四萬球迷橫渡巴拉那河
自現代足球傳到美洲之後,風靡巴拉那河兩岸,千萬年以來,這條發源於安第斯山脈的大河,平穩地流往南美諸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匯入烏拉圭河,向東流入大西洋。 第一屆世界盃的決賽正如人們所料在東道主烏拉圭以及阿根廷之間展開,1930年7月30日清晨,巴拉那河的出海口突然人歡馬叫,萬眾歡騰,阿根廷球迷掀起一股強大的渡河風暴。當薄霧剛從河面上消失,金色的陽光把滔滔河水照得金光粼粼,4萬阿根廷球迷從全國各地湧向巴拉那河的入海口,因為從這個入海口到達烏拉圭首都蒙德維地亞的路程最近。他們有的高舉橫幅,有的手執彩旗,有的吹吹打打,5人一夥,10人一幫,有的乘著船隻,有的紛紛跳下寬闊的大河,球迷在河面上高唱著「不戰勝則死亡」的歌曲: 前進,阿根廷的戰神, 安第斯山的女神保佑你, 你像一匹駿馬,縱橫馳騁。 用利劍劈殺敵人,不戰勝則死亡。 家鄉的父老用美酒等待著你們凱旋…… 歌聲,鼓聲,汽笛聲,口號聲,這種場面宏偉氣吞河山的聲勢,可與二戰的諾曼底登陸媲美。烏拉圭政府從沒見過這種架勢,驚恐不已。因為烏拉圭是個只有200萬人口的小國,怎能一下子容納成千上萬的球迷!再說,烏拉圭與阿根廷關系和睦,現在阿根廷球迷奮不顧身從大河入海口游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又怎麼向阿根廷交待,為此,烏拉圭政府不得不出動許多海軍、戰艦前去接應,以防不測。 為了觀看一場球賽,4萬球迷不顧生命安危,竟然跳下滔滔大河,集體橫渡到烏拉圭為球隊助威,其場面之宏偉,真是天下奇觀。
決賽主裁判歷險記
決賽主裁判朗格魯斯趕到賽場執法,有一段歷險過程:當世界盃組委會委派比利時人朗格魯斯擔任冠亞軍決賽的主裁判時,這個身材高大的比利時人頭戴寬沿帽,上穿灰色上裝,下穿加貝費式馬褲,正在阿根廷欣賞湖光山色,自由自在地旅行。接到任務後,烏拉圭警方不得不派一艘小艇去接他。由於原定朗格魯斯即將乘輪船返回歐洲,目前接到緊急任務,組委會還請求比利時政府,讓朗格魯斯返歐的輪船遲開3小時。經過緊張周旋,輪船公司同意遲開3小時,談判自然順利結束。 可是朗格魯斯在阿根廷海關遇到了麻煩,他請求警方允許一個無票乘客,搭小艇去烏拉圭看球。阿根廷警方不肯放行。可這位球迷等朗格魯斯一走,馬上飛快地追了上來,引起警察捉小偷的混亂場面,又耽擱了不少時間,費了不少口舌。可阿根廷警方嚴格執法,這位垂頭喪氣的球迷眼看小艇即將離岸,用力掙脫看管的警察,縱身向小艇的甲板上跳去,可是由於沒有掌握好距離,又用力不足,「通!」的一聲掉進了水裡,於是警方又出動小艇,把這落水的球迷救了上來。 時間十分緊迫,朗格魯斯再也顧不上這個落水球迷了,讓小艇趕快啟航。小艇飛快地在水面上穿梭,終於來到烏拉圭蒙德維地亞海關,又經過漫長的驗證等待,朗格魯斯才來到比賽場地。 賽後,朗格魯斯急忙更衣,為了避免受到義憤填膺的阿根廷球迷的襲擊,在烏拉圭警察的保護下,朗格魯斯迅速奔向碼頭。
烏拉圭的巫術足球
1930年7月30日,世界盃決賽烏拉圭4-2擊敗阿根廷奪冠。決賽開始前,阿根廷隊要求使用自己帶的足球,烏拉圭隊則堅持用本國的足球,為難的主裁判最後以猜硬幣的方式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上半時踢阿根廷人帶的足球,下半時則換成烏拉圭提供的球。結果,上半時阿根廷2比1領先,但是在下半時換成烏拉圭的足球後烏拉圭連進3球,小小的足球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最終烏拉圭以4-2反勝阿根廷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個冠軍。
烏阿爭端事件
作為東道主的烏拉圭成功在決賽擊敗阿根廷,獲得了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高瘦的國際足聯主席雷米特把金光燦燦的女神杯授給了烏拉圭足協主席保爾。 比賽結束後,烏拉圭政府下令全國放假,舉國歡慶,人們狂歡遊行,蒙特維地亞市萬人空巷,許多市民騎著高頭大馬,披紅戴綠,招搖過市。樂聲裊裊,鼓聲陣陣,震耳欲聾,成千個妙齡女郎在街上翩翩起舞,烏拉圭像過節一樣,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民情沮喪,憤怒的阿根廷人到處找烏拉圭人出氣。一位不甘失敗的阿根廷青年用石頭襲擊烏拉圭駐阿大使館,門玻璃砸得粉碎,引起警察開槍,使事態急劇擴大,烏拉圭人不甘示弱,以牙還牙。兩國的新聞媒體也開始了激烈的口水大戰。 烏拉圭報刊譴責阿根廷球迷襲擊駐阿大使館時說:「這瘋狂的發泄,並不代表他們的英勇,有種的人為什麼不將這種英勇拿到世界盃賽場上來呢?」還有報刊諷刺挖苦地說道,「阿根廷人不是高唱『不戰勝則死亡』的戰歌嗎?現在他們輸了,為什麼不去死,反而襲擊我們的大使館?你們賽前派4萬人氣勢洶洶地橫渡巴拉那河,現在怎麼樣?慘敗啦!這樣聲勢根本不起作用,而取勝的主要作用是球員的信心和嫻熟的技術。沒有這兩樣東西,即使你們橫渡巴拉那河一千次,等待你們的還是失敗!失敗!」 這下,阿根廷人可不幹了,他們的報紙電台鋪天蓋地發表評論,指責烏拉圭在世界盃賽上的種種不是。有報紙說道:「這是一場骯臟的比賽。上半場比賽結束,我隊以2:1領先。可烏拉圭幾萬球迷認為,我隊第2個進球是在犯規的情況下攻入的,口哨、噓聲不斷,最後他們如發狂的公牛向裁判施加壓力,提出抗議!可是主裁判及巡邊員秉公執法!這就是烏拉圭人的道德!」另一家報紙也引用裁判工作漏洞百出時指出:「眾所周知,我隊與法國隊比賽中,為什麼離比賽結束還剩6分鍾,巴西裁判卻吹響了終場哨聲!烏拉圭人用什麼卑劣手段,使巴西裁判做出如此狂瘋的舉動?另一場我隊與墨西隊比賽當我隊薩庫埃多發角球時,為什麼烏拉圭人一齊跳下看台,潮水般地湧向球場?哦,這就是烏拉圭人的德行,取勝的法寶?」 當時,阿根廷有個最紅的歌星卡洛斯·加德爾,由於他在烏拉圭演唱了一曲探戈,便被阿根廷人視為叛徒,在阿舉行的演唱會上,觀眾寥寥無幾,可見兩國球迷嚴重對立到了什麼程度。烏阿爭端事件愈演愈烈,使事態擴大化,兩國足協斷交達5年之久。
[編輯本段]經典之戰
烏拉圭4-2阿根廷(第一屆世界盃決賽)
比賽時間:1930年7月30日 進球者:烏拉圭:多拉多12『,西阿57』,伊利亞特68『,卡斯特羅89』;阿根廷:佩烏塞勒24『,斯塔比勒37』。 在比賽當天,大批阿根廷球迷高唱著「不戰勝則死亡」橫渡巴拉那河湧入蒙德維地亞,烏拉圭軍隊包圍了體育場。為避免混亂,將看台觀眾人數限定為81000人。 賽前,比利時主裁朗格魯斯還未開哨就傷透了腦筋,因為兩隊都堅持要使用自己准備的比賽用球。朗格魯斯不得不提出一個方案,上半場和下半場分別使用一方所提供的球。拋硬幣後猜中的阿根廷隊獲得了在上半場使用本國足球的權利,而烏拉圭隊正好相反。最終在朗格魯斯的注視下,從1923年開始就成為烏拉圭隊長的納薩西,在決賽開始前同阿根廷的隊長費雷拉握手。 比賽開始12分鍾後,烏拉圭隊首先打破了僵局。右邊鋒多拉多的遠射將球攻入對方網窩左角,先拔頭籌。按理說,烏拉圭隊應該拿到了主導權,但是,它那號稱「銅牆鐵壁」的後防線卻出人意料地露出了破綻。 12分鍾之後阿根廷就依靠佩烏塞勒的進球將比分扳平,然後本屆世界盃的最佳射手斯塔比勒在第37分鍾,幫助阿根廷將比分反超,上半時結束時,東道主烏拉圭1-2落後。 然而,高潮在下半時出現了,烏拉圭隊控制了場上節奏,第57分鍾西阿帶球突破,將比分扳平2-2。當左邊鋒伊利亞特攻入反超球之後,「獨臂將軍」卡斯特羅在第89分鍾的進球,徹底葬送了阿根廷隊的冠軍夢。 最終烏拉圭4比2擊敗阿根廷成為世界盃歷史上首個冠軍。
法國4-1墨西哥(第一屆世界盃揭幕戰)
比賽時間:1930年7月13日 進球者:法國(勞倫特19『,朗吉勒40』,馬奇諾42『、86』);墨西哥(卡雷諾68『) 7月13日是個下雪的天氣,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地亞的第二大體育場,法國與墨西哥打響了世界盃的揭幕戰。 當比賽進行到19分鍾時,法國隊門將戴保大腳把球開過中場,中衛比內爾迅速將球傳給23歲的左前鋒勞倫特,勞倫特及時把球傳給左翼鋒將朗吉勒,朗吉勒帶球晃過一名墨西哥防守隊員,直插禁區,隨後又回敲給跟進的勞倫特。勞倫特毫不遲疑地帶球前進,左右一晃,並迅疾地從對方兩名防守隊員的空隙中穿過。在離球門10多米處,他果斷起腳勁射,球如流星,從大門左上角飛入網窩,頓時全場歡聲雷動,熱烈祝賀勞倫特踢進世界盃的第一個進球。法國隊首破對方大門,群情激奮,結果以4-1結束了世界盃的開場戲。 這場比賽作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場正式比賽,帶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阿根廷1-0法國(85分鍾裁判吹響完場哨聲)
比賽時間:1930年7月15日 進球者:阿根廷(路易斯-蒙蒂81』) 小組賽中,阿根廷隊與法國隊之間發生的事件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比賽只剩5分鍾,法國隊還落後1球,當該隊隊員蘭基雷以凌厲的帶球逼近對方球門的剎那,巴西籍裁判突然吹響了終場哨。回到更衣室後,主裁判承認自己執法有誤,宣布重賽一場。然而,被剝奪了追平機會的法國隊卻再也找不到感覺,終於負於阿根廷隊。
[編輯本段]焦點球星
世界盃第一個傳奇射手斯塔比勒
第一屆世界盃最佳射手斯塔比勒世界盃第一個傳奇射手——「「滲透者」斯塔比勒世界足壇第一個偉大的英雄級射手,阿根廷的斯塔比萊在世界盃歷史上留下了一個難以打破的記錄,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盃上他成為了最佳射手,令人驚嘆的在4場比賽中攻進了8個進球。 斯塔比勒不僅是以替補身份抵達烏拉圭的,甚至在之前根本就沒有穿上過阿根廷那著名的藍白間條衫。斯塔比勒身高只有1.68米,綽號「滲透者」,用來描述他在面對對手的防守時依靠他低穩的重心和超強的滲透能力。他的特技還包括突然加速以及令人眩目的無球跑動速度。斯塔比勒的百米最好成績是11秒,在那個時代這絕對是一門足以傲視群雄的絕技。 由於斯塔比勒只是替補的身份,因此在阿根廷對陣法國的第一場世界盃比賽中,這位傳奇射手並沒有上陣,結果本場比賽阿根廷1-0小勝法國。在第二場比賽前阿根廷隊主教練費雷拉感到了進攻乏力於是便答應讓斯塔比勒上場,後來這被證實為一個夢幻般的首演。7月19日,阿根廷6-3狂掃墨西哥,「滲透者」在這場比賽中上演了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在隨後的比賽中,斯塔比勒再次登場梅開二度,阿根廷2-1擊敗智利贏得了小組賽的最後一場比賽。半決賽阿根廷6-1狂數美國隊,斯塔比勒又有兩球進帳。 在決賽中阿根廷將對陣他們的老對手烏拉圭,已經取得7個進球的斯塔比勒經過三場比賽之後已經成為阿根廷陣中的絕對主力。決賽開場僅12分鍾,烏拉圭的多拉多就攻入一球,但是10分鍾之後阿根廷就依靠佩烏塞勒的進球將比分扳平,最後斯塔比勒打進自己本屆世界盃的第八個進球幫助阿根廷反超,如果比賽就此結束那麼斯塔比勒可能會成為阿根廷一代球王,但是下半時烏拉圭隊連下三城,終場前1分鍾「獨臂將軍」卡斯特羅為東道主將比分鎖定在了4-2,世界盃歷史上第一個冠軍產生了。
世界盃史上第一個進球者勞倫特
世界盃第一個進球者勞倫特一個進球使一個人載入史冊,他就是法國人勞倫特。1930年7月13日飄雪中的一幕,成為了他以及世界盃的永恆瞬間。在世界盃揭幕戰中,法國4-1擊敗墨西哥,1米62的勞倫特在第19分鍾搶點首開記錄,當時,他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進球的意義。「進球後我只是感到高興,與隊友們相互親吻或者擊掌慶祝,而後繼續比賽,當時我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是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
「獨臂將軍」卡斯特羅
獨臂將軍卡斯特羅海克托·卡斯特羅絕對是第一屆世界盃上最引人矚目的球員之一,他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獨臂之外還有他精彩的進球。卡斯特羅在少年時代因為車禍失去了右臂,然而這位只有左臂的紅頭發帥小伙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入選了烏拉圭國家隊。在烏拉圭第一場比賽中卡斯特羅攻入致勝一球幫助烏拉圭1-0擊敗秘魯,不過在之後的比賽中卡斯特羅被主教練雪藏,直到最後決賽中才被當作奇兵使出,結果他在下半場烏拉圭隊反敗為勝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並射入了最後一球,幫助烏拉圭隊將比分鎖定在4-2。在世界盃的歷史中記載著:當「獨臂將軍」卡斯特羅踢入烏拉圭隊的第4個進球後,第一個世界冠軍就誕生了。
「球場紳士」安德拉德
皮膚黝黑、又瘦又高的安德拉德溫文爾雅、意志堅定、經驗豐富,具有無可非議的組織能力,被認為是235陣容中最傑出的中場隊員,為烏拉圭隊在1924年和1928年兩奪奧運會金牌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首屆世界盃與阿根廷的冠軍爭奪戰中,阿隊的斯塔比勒在有爭議的位置攻入一球,安德拉德說服隊友及對手,使比賽繼續進行。在其帶領下,烏拉圭隊終於登上冠軍寶座,榮獲第一屆世界盃。安德拉德於1933年退役,人們在百年體育場豎起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他的名字,以便後人永遠記住這位著名球星。
「不老球星」斯卡羅內
著名烏拉圭前衛,為烏拉圭在1924年和1928年兩奪奧運金牌立下赫赫戰功。在首屆世界盃賽中表現突出。二戰結束後,曾擔任皇家馬德里隊教練,55歲那年返回烏拉圭為民族隊披掛上陣。斯卡羅內一共代表烏拉圭上陣51次打進31球,至今仍是為烏拉圭國家隊進球最多的人。
[
❺ 求歷屆世界盃決賽的信息!
第一屆世界盃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30-07-30
地點: 蒙得維的亞中央體育場
烏拉圭 4-2 阿根廷(註:烏拉圭也光榮的成為了第一支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烏拉圭進球
巴勃羅-多拉多 12'
佩德羅-塞亞 57'
桑托斯-伊里亞特 68'
埃克托爾-卡斯特羅 89'
阿根廷進球
卡洛斯-佩烏塞萊 20'
吉列爾莫-斯塔比萊 37'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蘭格努斯
---------------------------------------
第二屆世界盃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34-06-10
地點: 羅馬國家體育場
義大利 2-1 捷克
義大利進球雷蒙多-奧爾西 81'
安傑洛-斯基亞維奧 95'
捷克進球
安東寧-普茨 76'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埃克林德
---------------------------------------
第三屆世界盃
1938年法國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38-06-19
地點: 哥倫布斯體育場
義大利 4-2 匈牙利 (註:義大利成為歷史上第一支蟬聯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義大利進球
吉諾-科勞西 6'
西爾維奧-皮奧拉 19'
吉諾-科勞西 35'
西爾維奧-皮奧拉 82'
匈牙利進球
帕爾-蒂特科斯 8'
吉奧爾吉-薩羅希 70'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卡普德維勒
---------------------------------------
第四屆世界盃
1950年巴西世界盃(註:這是世界盃歷史上僅有的一次最終冠軍是通過小組比賽決定的)
決賽階段積分榜及賽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球 積分
1 烏拉圭 3 2 1 0 7 5 2 5
2 巴西 3 2 0 1 14 4 10 4
3 瑞典 3 1 0 2 6 11 -5 2
4 西班牙 3 0 1 2 4 11 -7 1
日期 比賽地點 對陣及賽果
1950-07-03 馬拉卡納體育場 巴西 7-1 瑞典
1950-07-09 聖保羅帕凱姆布體育場 西班牙 2-2 烏拉圭
1950-07-13 馬拉卡納體育場 巴西 6-1 西班牙
1950-07-13 聖保羅帕凱姆布體育場 烏拉圭 3-2 瑞典
1950-07-16 聖保羅帕凱姆布體育場 瑞典 3-1 西班牙
1950-07-16 馬拉卡納體育場 巴西 1-2 烏拉圭
---------------------------------------
第五屆世界盃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時間: 1954-07-04
地點: 伯爾尼萬克多夫球場
聯邦德國 3-2 匈牙利
西德進球
馬克斯-莫洛克 10'
赫爾姆特-拉恩 18'
赫爾姆特-拉恩 84'
匈牙利進球
費倫茨-普斯卡斯 6'
佐爾坦-齊博爾 8'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威廉-林
---------------------------------------
第六屆世界盃
1958年瑞典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58-06-29
地點: 拉松達體育場
巴西5-2瑞典 (註:這場決賽的比分也是截止目前世界盃決賽場次里進球最多一場)
巴西進球
瓦瓦 9'
瓦瓦 32'
貝利 55'
馬里奧-扎加洛 68'
貝利 90'
瑞典進球
尼爾斯-利德霍爾姆 3'
阿格內-西蒙松 80'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莫里斯-吉格
---------------------------------------
第八屆世界盃
1962年智利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62-06-17
地點: 聖地亞哥國家體育場
巴西 3-1 捷克
巴西進球
塔瓦雷斯-阿馬里爾多 17'
何塞-齊托 69'
瓦瓦 78'
捷克進球
約瑟夫-馬索普斯特 15'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尼古拉-拉特謝夫
---------------------------------------
第九屆世界盃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66-07-30
地點: 溫布利大球場
英格蘭 4-2 聯邦德國 (註:90分鍾內雙方2比2 加時賽英格蘭2比0西德
英格蘭進球
傑弗里-赫斯特 18'
馬丁-彼得斯 78'
傑弗里-赫斯特 101'
傑弗里-赫斯特 120'(註:赫斯特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位在世界盃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西德進球
赫爾姆特-哈勒 12'
沃爾夫岡-韋伯 89'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戈特弗里德-迪恩斯特
---------------------------------------
第十屆世界盃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註:墨西哥也成為歷史上第一支舉辦過2次世界盃的國家)
決賽時間: 1970-06-21
地點: 阿茲特克體育場
巴西 4-1 義大利 (註:巴西成為第一支奪得3次雷米特杯(既世界盃)的國家,成為永久保留雷米特杯的國家)
巴西進球
貝利 18'
熱爾松-努內斯 66'
雅伊爾津霍-文圖拉 71'
卡洛斯-阿爾貝托 86'
義大利進球
羅伯特-博寧塞格納 37'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魯道夫-格洛克納
---------------------------------------
第十一屆世界盃
1974年聯邦德國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74-07-07
地點: 慕尼黑奧林匹克球場
聯邦德國 2-1 荷蘭(註:世界盃冠軍獎杯由雷米特杯改變成大力神杯後,聯邦德國成為第一支獲得大力神杯的球隊)
西德進球
保羅-布萊特納 25'[p]
格德-穆勒 43'
荷蘭進球
約翰-內斯肯斯 2'[p]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約翰-泰勒
---------------------------------------
第十二屆世界盃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78-06-25
地點: 河床體育場
阿根廷 3-1 荷蘭(註:90分鍾內比分1比1,加時賽阿根廷2比0荷蘭)
阿根廷進球
馬里奧-肯佩斯 38'
馬里奧-肯佩斯 105'
丹尼爾-貝托尼 116'
荷蘭進球
迪克-南寧加 82'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塞爾吉奧-戈尼拉
---------------------------------------
第十三屆世界盃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82-07-11
地點: 聖地亞哥·伯納烏球場
義大利 3-1 聯邦德國
義大利進球
保羅-羅西 57'
馬科-塔爾德利 69'
亞歷山德羅-阿爾托貝利 81'
西德進球
保羅-布萊特納 83'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阿納爾多-科埃爾霍
---------------------------------------
第十四屆世界盃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註:墨西哥成為第一個舉辦過三次世界盃的國家)
決賽時間: 1986-06-29
地點: 阿茲特克體育場
阿根廷 3-2聯邦德國
阿根廷進球
何塞-布朗 23'
豪爾赫-巴爾達諾 55'
豪爾赫-布魯查加 83'
西德進球
卡爾-海因茨-魯梅尼格 74'
魯迪-沃勒爾 80'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阿爾皮-菲爾霍
---------------------------------------
第十五屆世界盃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決賽1990-07-08
地點: 羅馬奧林匹克球場
聯邦德國 1-0 阿根廷
西德進球
安德烈斯-布雷默 85'[p]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科德薩爾-門德斯
---------------------------------------
第十六屆世界盃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94-07-17
地點: 洛杉磯玫瑰碗體育場
巴西 3-2 義大利(註:120分鍾內雙方0比0,這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次世界盃決賽雙方沒有進球的比賽,點球大戰巴西3比2義大利
點球大戰由義大利先主罰
巴西主罰點球的有
馬西奧-桑托斯 (罰失)
羅馬里奧 (罰進)
易卡拉欣-布蘭科 (罰進)
卡洛斯-鄧加 (罰進)
義大利主罰點球的有
弗蘭科-巴雷西(罰失)
德梅特里奧-阿爾貝蒂尼(罰進)
阿爾貝里戈-埃瓦尼(罰進)
達尼埃萊-馬薩羅(罰失)
羅伯特-巴喬(罰失)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桑多爾-浦爾
---------------------------------------
第十七屆世界盃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決賽時間: 1998-07-12
地點: 法蘭西體育場
法國 3-0 巴西
法國進球
齊內丁-齊達內 27'
齊內丁-齊達內 45'
埃馬紐爾-珀蒂 90'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賽義德-貝爾奎拉
---------------------------------------
第十八屆世界盃
2002年韓日世界盃(註:這是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個國家舉辦的世界盃,也是亞洲國家歷史上首次承辦的世界盃,更加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男足截止目前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進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
決賽時間: 2002-06-30
地點: 橫濱國際體育場
巴西 2-0 德國
巴西進球
羅納爾多 67'
羅納爾多 79'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皮埃路易吉-科里納
---------------------------------------
第十九屆世界盃
2006年德國世界盃
決賽時間:2006-07-10
地點: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義大利6-4法國(註:120分鍾內雙方1比1戰平
法國首先由齊達內點球首開紀錄,緊接著義大利後衛馬特拉齊打進扳平一球,此後時間內雙方再無建樹,比賽拖入點球大戰)
點球大戰由義大利先主罰
義大利主罰點球的有
皮爾洛
馬特拉齊
德羅西
皮耶羅
格羅索
(註:義大利隊員全部罰進)
法國主罰點球的有
維爾托德(罰進)
特雷澤蓋(罰失)
阿比達爾(罰進)
薩尼奧爾(罰進)
本場決賽執法主裁判埃利松多
❻ 2016年法國歐洲杯決賽在哪裡的最新相關信息
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3點,2016年歐洲杯決賽在法國的聖丹尼斯的法蘭西大球場打響,東道主版法國隊迎戰葡萄牙隊,兩隊權將直接上演金杯對決。隨著埃德加時遠射進球,2016年歐洲杯決賽上,葡萄牙1-0戰勝法國,奪得隊史第一座歐洲杯冠軍。在慶典上,法蘭西大球場絢爛的煙火為冠軍燃放,而C羅與葡萄牙全隊,高舉德勞內杯慶祝。
❼ 2016年尤伯杯韓國和日本誰贏了的最新相關信息
2016年尤伯杯半決賽,成池鉉、鄭景銀/申升瓚、張藝娜/李紹希分別戰勝對手,雖然裴延姝第二局受傷退賽,但韓國隊還是以3-1擊敗日本隊,晉級決賽。
❽ [請教]港服的怎麼查獎杯信息(已解決)
前面提供的連接進抄去後右上角有LOGIN點進去出現打入PSN密馬和信箱(內容就是PSN的)確定即可然後到MYTROPHIES查看就出列表了好友在線的話??斜硐祿岜硎境隼?沒了具體請試験一下即可
❾ PS3無法讀取獎杯信息是怎麼回事
基本確定是老版厚機硬體設計時的失誤,主板時間BUG,閏年計算錯誤,認為今年二月有29日,結果時間錯亂了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現在已經過了BUG時間范圍,只要聯網在時鍾設置里互聯網同步一次時間就可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