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
⑴ 如何快速提高中學生引體向上的成績
平時多練引體向上的訓練
一、《囚徒健身》體系中的六式引體向上
二、吊環回\TRX進階訓練。
三、啞鈴答訓練
以引體向上為主要訓練目標,提高無氧耐力為次要目標
每周進行3次引體向上訓練
第一次為10分鍾 EMOM (every minuteontheminute )每分鍾做一個單位。第一周為1,第二周為2,第三周為3
計時:每分鍾做1個,做10分鍾。看你的耐力水平,如果覺得可以承受,那麼再做多一組。
第二次訓練,以跑+俯卧撐+引體為組合。可以分開依次完成,也可以循環在一起完成。
第三次訓練,為慢速引體向上,吊上去,頂峰收縮2秒,離心收縮4秒下來。
⑵ 初中體育考試引體向上標准
各地的初中體育測試標準是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上由各地制定的,具體情況需要版向當地的教育主管權部門詢問,下面提供的是太原市的標准,以供參考:
男生項目的5分標準是:1000米3分34秒、引體向上10個、前擲實心球(2公斤)10米、立定跳遠2.34米、籃球定點投籃5個。
女生項目的5分標準是:800米3分20秒、1分鍾仰卧起坐36個、前擲實心球(2公斤)6.80米、立定跳遠1.95米、籃球定點投籃5個。
(2)中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擴展閱讀:
初中體育考試等級評價:
優 秀: 總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
良 好: 總分80分—89分為良好;
及 格: 總分60分—79分;
不及格: 總分60分以下。
為了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制定。是《國家體育鍛煉標准》的有機組成部分。
是《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是國家對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適用於全日制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在校學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
⑶ 初中引體向上多少個及格
不同地區標准不同,一般12個就可以。不過你現在才六年級。只要堅持鍛煉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⑷ 初中生如何練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主要鍛煉和考核的就是臂力和耐力。如果不是專業人員,不需要太苛刻。回
堅持鍛煉是必答須的,每天定量的俯卧撐,增強你的臂力,雙掌撐地或者五指撐地。還有就是手提負重跑步,選擇是鍛煉臂力和五指抓力及耐力,或者舉重也是不錯的。
擺動的技巧就是做迎體向上時,雙腳自然並攏,雙手自然下垂,雙膝輕微彎曲,同時輕輕越起雙手抓杠,然後雙腿夾緊雙腳並攏腳點盡力垂直,雙腿用力。
第一個盡量拉高。往下放時雙腿微微松勁,腰部也要松勁,稍微猛放,這樣就行成了一個下垂的慣性,身體會隨慣性向前擺動,
⑸ 大學生中學生引體向上標准 中學生引體向上怎麼練
搜一下:大學生中學生引體向上標准
中學生引體向上怎麼練
⑹ 一般的初中生正手引體向上極限是多少個
如果是瘦小看上去無力的,那就一個都做不了,看上去很強壯的,可能超過二十,也許更多,我在初中時做了18個,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⑺ 請問初中生怎麼練引體向上
第一要鍛煉菱形肌。這塊肌肉的功能主要是使肩胛骨向下迴旋、後縮。因此採用爬桿、單杠曲臂懸垂對發展該肌肉有明顯的作用。為了提高練習興趣,可以採用爬桿比快慢,比懸垂的時間長短。
第二要煉一煉肩胛提肌。為了提高這塊肌肉的力量,可在單杠上做各種引體向上的輔助練習。如仰卧懸垂正握杠,一人握練習者的腳踝部,練習者握杠,盡量將身體引向杠面,10到15次,做3到5組;懸垂反握杠引體向上,5次,可做5組;一正一反握杠懸垂引體向上,5次,做5組,並逐步提高。最後過渡到正握杠的引體向上。
第三鍛煉斜方肌。可用兩只10公斤重的啞鈴作直立擴胸運動10次,做5到8組,或用20公斤杠鈴做提拉聳肩動作10到15次,做5到10組。鍛煉胸大肌。一般可以採用俯卧撐的形式,也可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練習。如也可採用手撐高處,手腳同一平面,抬高腳的位置,負重等方式練習10到15次,做5到10組——鍛煉背闊肌。
第四鍛煉肱二頭肌。該肌肉能使肘關節屈起。用20公斤重的杠鈴或10公斤左右重的啞鈴兩只,作直立負重屈臂練習;或用橡皮帶一頭用腳踩住,一頭用手握緊,進行快速的屈臂練習,10到15次,做5到10組。鍛煉屈腕、屈指肌。可以自製練習絞棒器械。紅磚(八五磚)一塊,木棍一段(如同接力棒),繩子一根(粗細適中)長短由兩臂前平舉、垂直到地面即可。將繩子一頭系在紅磚上,一頭系在木棍上,進行反復絞棒練習,速度以稍慢為好。正反握均可,但練習時手臂一定要保持伸直。3到5次,做3到5組,循序漸進。
上述各種練習可因人而宜,適當增加或減少。當了解了「引體向上」所涉及到的肌肉群,並掌握了正確的練習方法,只要持之以恆,身體就會「引」上去。
⑻ 中學生中考引體向上怎麼練
1、單杠懸掛微拉起
剛開始許多人的握力不夠,手掌中也沒有繭(形成繭的過程會痛哦),要引體向上達標是蠻難的。而掌中繭則說明了投入的訓練量是否夠。
2、使用彈力帶或凳子做為輔助,進行引體向上訓練
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重要的並不是完成了多少個引體向上,而是每一次的引體向上完成質量如何。
3、進行完全的引體向上訓練
從彈力帶或凳子輔助練習,到進行完全的無輔助的引體向上,也並不是突然一天之間就發生的,這也是一個過渡的過程。
(8)中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擴展閱讀:
鍛煉引體向上的作用:
1、引體向上重點鍛煉背闊肌和肱二頭肌,對肩胛骨周圍許多小肌肉群以及小臂肌群也有一定的訓練效果。認真練習此動作,可以矯正不良的身體姿態以及提升精神面貌,使練習者擁有倒三角形的健美體型,在攀岩、劃船等休閑運動項目中表現得更出色。
2、引體向上鍛煉背部,增加背部的寬度。可以有效地緩解背部疲勞,幫助年輕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和預防一系列腰、背和肩部的疲勞和酸痛等問題。同時可以拉伸脊柱,使脊柱盡力伸展,促進脊柱骨的增生。
3、不同握距的正握引體向上能發展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斜方肌、肱二頭肌、背闊肌,但是側重點不同。寬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背闊肌中、上部; 中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斜方肌; 窄握引體向上重點刺激背闊肌上部、大圓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引體向上
⑼ 5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測量指標反映了中學生的哪些素質或運動能力
運動素質指標:
1、50米跑(反應速度)
2、800m或1000m跑(反映耐力)
3、立定跳遠(反映下肢爆發力)
4、斜身引體、引體向上和一分鍾仰卧起坐(反映肌力)
5、立位體前屈(反映柔韌性)。
還可採用問卷調查等方法,了解學生的個性、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等心理衛生狀況。
生長發育狀況:
1、形態指標,如身高、體重、坐高、胸圍、肩寬、骨盆寬、上臂圍、肱三頭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等。
2、功能指標,如肺活量、血壓、脈搏。
(9)中學生的引體向上成績擴展閱讀:
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適用於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
新版標准中規定的體測項目分為四個組別,分別是小學一、二年級組,測試項目有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鍾跳繩;小學三、四年級組,測試項目有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鍾跳繩、1分鍾仰卧起坐;小學五、六年級組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1分鍾跳繩、1分鍾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組別項目有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生)/1分鍾仰卧起坐(女生)、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
與舊標准比,體質測試取消了選測部分,所有項目變為必測,每一項每個年級都有相對應的成績及成績所對應的分數和等級。此前頗有爭議的800、1000米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必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