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一中成績查詢
⑴ 2012年宜州市一中的新生錄取名單
正取生名單(一)【待續】http://www.yzyz.org/html/zhaoshengzixun/2012/0718/2844.html
正取生名單(二)【待續】http://www.yzyz.org/html/zhaoshengzixun/2012/0719/2845.html
擇校生名單(待續)http://www.yzyz.org/html/zhaoshengzixun/2012/0721/2847.html
其他信息請登錄宜州一中官方網站首頁 www.yzyz.org 查詢
⑵ 宜州一中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宜州一中2007年高一新生錄取分數線及擇校生擇校費收取標准來源: 作者: 時間:2007-07-12 Tag: 點擊: 4868 宜州一中2007年高一新生錄取分數線
及擇校生擇校費收取標准(2007年7月10日)
正取線
擇校線
課改實驗區:總成績(六門筆試成績+體育成績+加分)
宜州考生
總分為A+、A、B+(其中B+的要求單科成績中無D、E,且C≤1個)
B+(單科無D、E)
B(單科無D、E)
C+(單科無D、E)
C(單科無E)
含1個A+以上
無A+
含2個A以上
含1個A
無A
D≤2個
南丹考生
A+
A、B+(單科無D、E)
B(單科無D、E)
C+(單科無D、E)
C(單科無E)
含1個A+以上
無A+
含2個A以上
含1個A
無A
D≤1個
天峨考生
A+、A
B+(單科無D、E)
B(單科無D、E)
C+(單科無D、E)
C(單科無E)
含2個A以上
1個A或無A
含2個B+以上
含1個B+
無B+
D≤1個
非課改實驗區:文化分分數段(不含體育和民族分)(總分660)
其他縣的考生
≥536分
535分~526分
525分~511分
510分~491分
490分~471分
470分~451分
450分~426分
425分~400分
收取標准
(單位:元)
每學期比
正取生多
按正取生收費
500
(即已享受減免了610元)
600
(即已享受減免了510元)
700
(即已享受減免了410元)
800
(即已享受減免了310元)
900
(即已享受減免了210元)
1000
(即已享受減免了110元)
1110
(此為文件規定應收標准)
備註:1、以下情況編入特尖班:①宜州、南丹考生總分為A+的,或總分為A且單科成績中有3個A+、無B的;天峨考生總分為A+且單科成績中有3個A+、無B的。②其他縣(區)的考生文化分≥576分。
2、藝術、體育特長生以上表正取線的80%為基數,擇校生按每8分降一個檔次計算收費標准。課改區的另定。
3、文化分低於400分的考生、課改區部分低於表中所列等第的考生,原則上不錄取。特殊情況的考生,須經學校領導審批。
4、外地區考生按當地中考模式,套相應區考生標准收取。
補充說明:
外地區考生高一擇校生擇校費(學費)收取標准
⒈課改區(以柳州市為例)
中考總分等第
錄取方式
收取標准
備注
A+
正取
按正取生收費
低於表中所列等第的,原則上不予錄取,特殊情況須經學校領導審批。
A(單科成績無B)
正取
按正取生收費
A(單科成績有B及以下的)
擇校
(590+500)元/學期
B+(單科成績無D、E)
擇校
(590+800)元/學期
B(單科成績無D、E)
擇校
(590+1110)元/學期
⒉非課改區
≥546分
545分~536分
535分~521分
520分~501分
500分~481分
480分~461分
460分~436分
435分~410分
按正取生收費
500元(即已享受減免了610元)
600元
(即已享受減免了510元)
700元
(即已享受減免了410元)
800元
(即已享受減免了310元)
900元
(即已享受減免了210元)
1000元
(即已享受減免了110元)
1110元
(此為文件規定應收標准)
⑶ 宜州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宜州區第一中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龍江河南岸,始建於內1930年3月,佔地108畝,有60個教學班,教容職工 160 人,學生 2460 人,生均佔地面積 28.73 平方米 ,生均建築面積 13.11 平方米 。校園里建有九曲橋、 「愛心園」、 「憩園」、文化長廊、中心廣場,與現代化的教學大樓相映成趣,渾然一體。校園里綠樹成蔭,鮮花似海,草坪如帶,總綠化面積 10826 平方米 。
注冊資本:1112萬人民幣
⑷ 宜州市一中初中部有多少個班
人們一般第一考慮的就是宜州一中,但現在一中學生對一中的意見很大,一版中再做些什權么事怕學生就要動真格的了。我是一中的學生,這個你完全可以相信我。然後是宜州高中,教學質量平平,聽說住宿條件不怎麼好,唯一說得出的就只是全河池唯一的塑膠跑道了。其餘的,比如山谷高中、實驗高中、桂宜高中的,都是招收差生的地方。不過今年高考山谷高中出了一個高分,算蠻轟動的了。
其實只要想學,在哪個學校都一樣。但一中,我覺得還是算了。
⑸ 宜州一中真的那麼差嗎
中國精神病患者報告
傷痛
其中,上升最快的是號稱第一心理殺手的抑鬱症。據疾控中心公布的數字,目前我國抑鬱症發生率已經達到4%以上,需要治療的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600萬。
盡管一些隨著醫改剛剛被納入公共衛生系統的二級、一級醫院有了國家財政撥款的待遇,但也僅僅是溫飽。王誠說,以海淀精神衛生防治院為例,財政撥款僅能解決102位在編人員的基本工資,剩下200多位不在編人員仍由醫院負擔。
這所醫院在我國精神衛生領域投下了第一道曙光,自此,應治盡治作為精神病治療的基本原則被確立下來。
所有以正常人自居的人都認為這個詞彙離自己很遙遠,那是另一個陌生的世界。而事實上,幾乎在每個人身邊,都有精神病患者的存在。
身在市區中心的北京回龍觀醫院則實屬幸運。20年前,這里也是北京最北郊,只是隨著市區的擴大,這所醫院才被逐漸包圍,意外成為社區中的醫院,提前實現了所有精神病院的理想。
於是,小安就一直住在醫院里,年復一年。張瑩幫他買了各種教材,但是又不敢告訴他,他很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
瘋人被囚在船上,無處逃遁。他被送到千支百汊的江河或茫茫無際的大海上,也就被送交給脫離塵世的、不可捉摸的命運。這是法國哲學家福柯筆下的愚人船,在精神病院出現之前,精神病患者往往被視為需要清理和驅逐的社會多餘而被城市交給船工,任其流浪。
結果是:這所醫院還在使用上世紀50年代的平房院,至今沒有任何大型設備。
許多國家,精神病康復體系包括專科醫院、社區康復中心等,旨在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社會。而在我國,基層精神病院是重症患者的唯一並往往是最後一站。在這里,很多人住了幾年、十幾年,至幾十年,無形的囚鎖困住了他們的心靈,他們遠離人群、社會、正常的生活,直至他們完全康復,也無法找到歸途。
從此,小安跌進了地獄。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小安反復住院,直到2003年,他的家人和工作單位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再也沒有把他接出去過。
你好,我是小安。他伸出哆嗦的手,滿是汗,冰涼而僵硬。
我們已經嘗試著建立社區康復和救助中心,讓患者回歸社會。2010年初,在義大利特倫托市精神衛生專家的指導下,北京市首家社區精神衛生康復中心海淀區社區精神衛生中心八里庄分中心終於掛牌成立。
1992年夏天,他突然病了,瑜伽,毫無徵兆。單位領導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告訴醫生,他半夜在單位溜達,誰勸也不理,他呆滯地跟在同事身後,直到進入女廁所,他認為所有人都在議論他,想要殺害他……
無論是醫生本人還是醫院,都非常清楚違法的後果,吊銷執照、民事責任、刑事責任,一位老醫師說:我們每天都在違法,走在刀尖上。
院長只有經常在職工大會上安慰大家:好人有好報。
在附近的太平間里,還冷凍著一位患者的遺體,他已經在那裡躺了整整一年。他是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的,還不到40歲,家屬要求醫院賠償40萬,又無任何說明醫院過錯的證明。經歷了無數個拉鋸戰的王誠很感慨,疾病查詢,他們連死後都得不到安寧。
窘迫
小安最愛唱的歌是《少年壯志不言愁》,因為他的哥哥是個警察。
小安對我很新奇,你是外面的人,我見過的第一個記者。同時,他又異常的敏感,一直瞪大眼睛直視著我,近乎苛刻地觀察我的每一個反應,我討厭歧視,我和你們一樣,除了偶爾的小問題,我們不是瘋子和傻子!小安大聲說。
即使在一些發達城市,情況也不容樂觀。以海淀精神衛生防治院為例,按照營業執照,應該是76張床位;現實中,床位已經被迫增加到300多張。
1988年,22歲的小安畢業於某名牌大學的財會專業,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被眾人仰視。由於成績優異,還未畢業,他就被某著名央企的高層領導一眼相中,並用三顧茅廬的執著請走了他。
更加千瘡百孔的是醫務工作者隊伍。據統計,我國共有注冊精神科醫師1.9萬人,每7萬人中產生一位。與1600萬重性精神病患比對,每位醫師對應842人。
於是,心懷愧疚的哥哥最害怕的事情便是探望。每次見小安,我都一個星期睡不著覺,就像死過一次。
百年後,我國重性精神病患人數已超過1600萬,但精神病院床位和執業醫師的數量與之的比值卻只有1:121和1:842。
但他們依然要撐下去,醫者、患者與家屬,一同化作了被刻意忘記的石雕,堅持,等待似乎永不會到來的關注。
面對現實,非法行醫成為所有精神病院無奈的選擇。按照規定,精神病診療醫師是不能處理其他領域的醫療問題的,現實是,精神病院的醫師早已被迫成為病患的全科大夫,處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所有問題。
情何以堪。這位院長說。
小安每天都看電視、聽半導體,閱讀英文的《CHINA DAILY》,他提出了幾十條意見,已經交給了院長。我很失望,看不到出口。
由於缺乏對精神疾病的了解,很多病人不知或不願求醫,病情往往加重。大量重症患者需終生與葯物為伴,他們長期失業,耗光了積蓄,變成家屬的負擔。
在這背後的原因是,開設精神衛生專業的院校屈指可數,智力支持長期斷流。碩果僅存的少數專家們又很可能因為工作環境、待遇等原因更願意進入綜合性大醫院、心理診療中心,甚至是改行,最終落腳在精神衛生醫院的堪稱罕見。
精神病治療機構數量不足,經費也往往入不敷出,還面臨著人才的困境。沒有優厚的待遇、沒有編制、沒有發展前景,拿什麼招人?
與慘痛的後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絕大多數人患病而不自知。尤其是抑鬱症患者。據調查,抑鬱障礙患者從未就醫者高達62.9%,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恰當的葯物治療。
由於護士的專業定位不明確,在任何領域和科室都能幹,所以流動性非常大。精神衛生醫院待遇低、壓力大、風險高,甚至還要承受社會歧視,所以大批護士選擇了離開。楊甫德說。而他所負責的回龍觀醫院堪稱是我國條件最好的精神衛生醫院之一,即使如此,每年招來的護士至少要流失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1個是精神疾障礙者,不到100個人中,就有1個是重性精神病患者。
這一人群的平均壽命少了20~30年。楊甫德沉重地說。
編外的床位比在編的多,這導致醫院的病房、醫療設備、基礎建設都早已無法滿足需求,這在基層機構里已是通病。
精神病患者一個被填充了排斥、歧視,甚至是暴力色彩的詞彙。
哥哥……小安的聲音支離破碎。與小安最要好的護士告訴我,去年年底,小安的哥哥來醫院探望他,一米八的小安匍匐在地上,抱著哥哥的腳,哭得像個孩子。
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1億
無知、偏見、恐懼、躲避,這個脆弱的群體甚至缺乏本能的自救。
沒有優厚的待遇、沒有編制、沒有發展前景,我們拿什麼招人?王誠很焦慮,連人都招不來、留不下,如何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務質量?如何發展?他無奈地說:就剩我們兩個老傢伙了,又有行政職務。醫院僅有院長和副院長兩人是專家,擁有副主任醫師資格證。
而且在我國,精神病院這個無論從量還是從質上都難堪重負的機構,幾乎是患者的唯一選擇。我國沒有任何康復體系,這導致精神病院成為製造殘疾的兇手。身為海淀精神衛生防治院院長的王誠如是說。
學會面對。小安一字一頓地說,先要面對,才能拯救。
混沌的二十年,小安的父母相繼離世,妻子也離開了他,唯一的哥哥會在每年年底來醫院繳費,順便探望他一次。
求醫的願望無法實現,排斥的心態得償所願,在一些地方,人們把精神病患者用高牆鐵鎖囚禁,任其自生自滅。
一年多以來,類似的機構在努力繁衍,但遭遇的阻力早已超乎想像。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沒有完善的志願者隊伍。在康復中心,主要由志願者照顧和引導患者的生活,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而現在,志願者不足40人。
在這所醫院里,多數人是年輕的面孔,他們大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專院校,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他們很難考到醫師資格證。
我們在2009年就一直申請擴編,但始終沒有回應。該院院長王誠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這個群體已經龐大到無法用界限來劃分,也容不得任何抗拒與疏離,他們融合在無數的家庭和人際關系網中,與正常人血脈相連、肌膚相親。
兩年前,小安開始自學中級會計師教材,做了整整兩本筆記。現在就是用電腦做賬,我可以學。
比缺醫生更可怕的是缺護士。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監護和照顧,可現實是,所有精神衛生醫院的護士數量都嚴重不足,甚至在個別醫院里,一個護士要管幾十個病人,而在綜合性醫院里,相對應的比例為1:2.5。
1898年,清政府風雨飄搖,在廣州,美國傳教士創辦了我國第一所精神病院。雖然比起歐洲晚了5個世紀,但也正因為起步較晚,所以在建立之初,這所醫院就有著相對正規的管理體系,在權益、規范、康復等諸多方面都烙下了文明的印記。
他甚至知道我為什麼而來,最近公布了《精神衛生法(草案)》。小安略顯憤怒地說,為什麼大家都關注極個別的被精神病現象,而不關注我們?我們才是真正的適用主體!
這雙眼睛緊盯著我,四十分鍾,沒有轉移。
彷彿是上輩子的事了。他忽然哽咽,望著我。
為了小安,他花掉了所有的積蓄,放棄了相戀七年的女友。我也要生活。他幾乎是用乞求的眼神看著我,你能理解嗎?
精神病院,一個人們熟悉而又倍感神秘、惶恐的場所,躁狂、妄想、歇斯底里與抑鬱人們所害怕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都可以在那裡找到。
大多醫鬧都是緣於病患在綜合病症下致死,家屬認為精神病醫院應承擔責任。這是最嚴重的制度不合理。王誠和楊甫德院長一致表示,綜合性大醫院一直以條件不具備為由拒絕接收精神病患者,只會診,不處理,精神病患者得了高血壓、心臟病、腫瘤,怎麼辦?
牆上掛滿了阿憶的油畫,那是他對外面的幻想,色彩凌厲、線條模糊。五年前,阿憶就已經完全康復,但是,他選擇在醫院里度過餘生,因為在外面等待他的是冷漠的家人、陌生的世界和一無所有的惶恐。
我不記得了,不知道是因為病了,還是因為不想記得。小安囁嚅道。
2005年,新家添丁,女方家決定賣掉這個老房子和岳父母的宅院,換一個100平米的新房。
於是,希望全部寄託在財政撥款上,而財政撥款唯一能解決的僅是按照醫務人員編制劃撥基本工資。
采訪結束後,小安送給我一個用珠子穿的聖誕老人掛墜,他在手工課上學做的,他想了很久,似乎想說什麼,終究又沒有說。
哥哥並不如我想像的那樣高大,他坐在我對面的沙發里,瘦弱、疲憊、無奈。一下午的談話里,他說的最多的話是,我真的沒有辦法。
況且,基本工資非常微薄,只能實現最低保障,獎金、福利都無從談起。津貼?我們有特殊崗位津貼,每人每天1元。楊甫德對此哭笑不得。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國精神疾病醫療機構僅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萬張。照此計算,全國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為每萬人1.04張,遠低於世界平均數每萬人4.3張。
作為一家必須差額預算的三甲醫院,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創收卻顯得既不合乎現實也不合乎情理。我們的病人都是弱勢群體,大多家境貧困,不堪重負,不允許我們創收。
在那裡,他們得到治癒,或面對死亡。
於是,小安的哥哥終於有了寬敞明亮的家,岳父母便住在小安的房子里。嫂子允諾,給小安付一輩子的住院費,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小安的哥哥小聲說。
實際上,這所理想醫院也正深陷於窘迫的漩渦中,無法自拔。連續虧損11年。院長楊甫德說,前年,該醫院開展項目成本核算,66%的項目虧損。
編制定於1993年,多年未變。按照該院編制,醫務人員總數為1150人,可實際上,隨著門診量和床位數的急速增長,該院已經超編近300人,這些人的待遇,由醫院自行解決。
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小安泣不成聲,我會堅持吃葯,我可以找到工作,我能自己生活。
2003年,已經40歲的哥哥帶著鋪蓋卷做了倒插門女婿,住在女方家購買的40平米的老房子里。
1億精神病患懸於陡崖,病魔、負擔、歧視如不斷加碼的巨石,而另一邊,救命的稻草是虛弱的醫療衛生體系。
一位精神病院醫生說:我們每天都在違法,走在刀尖上。
我們的待遇僅是綜合性大醫院的三分之一。王誠很苦惱,拿著如此微薄的報酬如何招聘?專科的都不來,外地的也不願意來。即使來了,按照入編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北京戶口,他們也無法入編。
僅比對現狀:13.2萬張床位,1600萬重性精神病患,杯水車薪。
精神衛生立法,承載了終結至少改善這一切的萬眾矚望。
誰來監護和照顧?他住在哪兒?小安的哥哥不停轉著手裡的杯子,而且,我妻子也不同意。他想了很久補充說。
有同樣感受的,不只是病人。
1億!
三年前,症狀查詢,小安的醫生告訴哥哥,小安可以出院了,他已經能夠恢復正常生活,但是要堅持吃葯,要有人監護和照顧。
在古代中國,嚴重的病患也會被視為家族的恥辱而被囚禁或流放。直到113年前,第一所精神病院在中國建立。
於是,精神病院與勞教所一起搬遷,放在了地圖的最邊緣。乘地鐵至終點,然後坐25站公交,到達山下。
偌大的食堂里,只坐著我和他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們的手相距不足10厘米,面面相覷,我看得到他眼睛裡細密的血絲,並感受著他的緊張,他不停地抖腳、搓手,嘴角不自覺地顫動……
最讓王誠頭痛的還是醫鬧問題,增肥方法,每死必鬧。精神病患者要同時遭受病痛、葯物副作用、並發症的困擾,他們態度消沉,求生慾望很低,往往會早逝或突發性死亡。很多家屬長期不關心患者,不了解情況,突然接到病危通知或死亡通知就覺得很意外,事出蹊蹺,然後就是無休止的醫鬧。
我趕緊安慰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要有耐心。小安只是直視著我,沒有表情。
冰冷、孤獨、無助。小安如是描述他們的世界。
在某城某區年初的城市規劃大會上,精神病院院長坐在台下第二排,正前方坐著區衛生局局長,台上,區長意氣風發地指點江山,結尾處說:勞教所和精神病院也不能沒有,就放在最邊上吧!
他依然直視我,我看不出那眼睛的背後是什麼,只是在後來的很多天,都難以忘懷。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數已超過1600萬。
因此,幾乎所有的精神衛生醫院都長期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全年招聘已是常態。
於是,15%以上的人選擇用自殺來結束自己漫無邊界的痛苦和悲傷,成為構成我國自殺人群總數的大部分,或者,任由百病襲擊、突發死亡。
最初的幾年,小安的哥哥帶著小安訪遍了全國的名醫,甚至嘗試了偏方、佛道之法、跳大神……直到專家告訴他,這至今仍是世界難題。
社會康復體系的缺失,更讓已難負重任的精神病院成為了重症患者的唯一並往往是最後一站。回歸家庭,對大部分治癒者來說,是一個夢想。
於是,產生了這樣的數據在北京某基層精神病醫院中共有200多位醫生,平均每位醫生要負責20名患者,是綜合性醫院的5倍,而且,隊伍每年的流動量在20人以上,其中,有醫師資格證的不到5人,數十年來沒有發表過學術論文。
同時,精神病醫院還必須被迫慈善。大量病人拖欠醫葯費,連伙食費每年都能欠上百萬。還有三無人員、老弱病殘、無家可歸者寄居於此,唯有醫院,承擔所有。
況且,僅有的資源還集中在發達的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很多區縣、甚至地市級城市都沒有一家精神疾病醫療機構。
比經濟負擔更沉重的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對抗病魔的同時,還要忍受葯物副作用,並隨時面臨並發症的困擾。
精神科床位每萬人僅1.04張,注冊精神科醫生僅1.6萬人,護士嚴重不足
我們的病人
自上崗之日起,小安就包攬了所有的榮譽:先進工作者、優秀幹部、項目帶頭人……三年後,他成為這個大單位里最年輕的主任,當年年底,他分得了一套90平米的單元房,迎娶了相戀多年的北京姑娘,抵達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巔峰。
這個比例還在快速上升。楊甫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他有著多重身份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執委會主席、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北京市精神衛生條例》和《精神衛生法(草案)》的重要參與者。
那麼,小安要一輩子都生活在那裡嗎?我問。哥哥一直沒有回答。
巨大的歧視與排斥,使精神病院看起來更像是讓病人遠離現實世界的避難所,卻又讓醫護人員陷入了來自社會歧視的焦慮之中,更何況,同為醫者,他們的待遇還不及綜合類醫院的三分之一。
救贖
小安驕傲地講述著曾經的輝煌,他清晰地記得每一個榮譽,每一個關鍵的年份,他的眼睛逐漸明亮,嘴角上揚,彷彿進入另一個時空,享受著昔日的榮光。
由於長期服葯,很多重性病患者目光呆滯、表情怪異、動作緩慢,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如影隨形。他們陷入了惡性循環:遭遇越來越兇猛的病魔,越來越嚴重的歧視。
你給我錢,我都不會出去,我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阿憶已經在醫院里住了20多年,他最害怕的是地鐵。四通八達,不知去向。
小安的醫生張瑩說,小安還有輕微的幻聽症,但是帶病也完全可以生活。可他哥哥不簽字,監護人不願負責,我們就不能把他推向社會。
最讓醫院和醫生們痛苦的是,仁心無法得到理解。患者和家屬都常常認為,醫院不夠盡心盡力,醫生不夠盡職盡責。
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成年人群精神障礙患病率還僅為2.7%,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則達到17.5%。
連醫療衛生領域都對精神病患者歧視、排斥。王誠院長嘆息。
相關的主題文章:
飲食保健解析6種飲食偏方的減肥
⑹ 2018宜州實驗高中高考成績。
1,這個成績一般不發布在網上 2,你最好直接去學校查詢 3,也可以問問老師 4,或者看你內們的群里有沒有共享期末考,宜州容,一中 1,這個成績一般不發布在網上 2,你最好直接去學校查詢 3,也可以問問老師 4,或者看你們的群里有沒有共享
⑺ 請問廣西宜州市教育局的各位領導你們好!請問這次中考外地戶口多少分能進一中,多少分能進宜高。
中考成績 1、2016年中考成績預計在考後十天左右公布,准確的公布時間及中考成績請注意版學校通知。權網路知道無法提供全國各地中考成績及中考分數線的查詢,請到學校或按照學校提供的查詢方式查詢中考成績及各招生學校的中考分數線。 2、由於中考是各省市自主組織考試和錄取工作,不同省市的中考錄取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中考考生在中考成績公布後,要按照學校的時間安排及時查詢各招生學校的中考分數線和本人錄取情況。
⑻ 廣西河池市宜州一中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嘿嘿我也是一中的哦~應該不高吧..一中不是什麼好學校..今年我的兩個復讀的同學都是專在一中的,是很屬優秀的同學,一文一理都考了宜州第10然後一個報了中南民族大學一個報大連理工..所以可以的話還是去都安或者河池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