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考試成績排名
Ⅰ excel表中,在給學生成績排名次時,出現並列名次的時候,都有哪些解決辦法
=RANK(G4,$G$4:$G$103)
其中G4表示開始排序的第一個成績,103是最後一個,替換即可。
效果:專實現同分同名屬次,重復的名次不佔用多餘的人頭。
比如,第一名,第二名,第二名,第四名。中間兩名同分造成。
Ⅱ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的,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多少分
學生考試成績用A、B、C表示,這三個等級分別代表的是:A-85分(良好);B75以上;C60分以上(及格);D55分以上;D以下(不及格)。
這種按等級來結算成績的方式是賦分制,按照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計算成績,用來統計選考科目的成績。也就是將學生的卷面總分,按照參加考試人數的排名把一定區域內的學生劃分為一個等級。
而除了語數英三門學科的成績依然是按照原始分數計算之外,賦分制的重點在於排名。但因為涉及到考生的選擇科目不同,各科的難度也不同,所以等級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學生分數的公平制定。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是將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績,也就是卷面分進行高低排行,在排行過程中,將考生的各科成績按照分數劃分為不同等級,並「賦予不同的等級分」。可以很明顯的表現每個學生在總體水平中所處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學生所處等級。
如:甲學生考歷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內,等賦分之後,就變成了76分。乙學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內,等級賦分,就變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顯,在賦分制中,不管分數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佔比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成績的最終因素。
(2)給學生考試成績排名擴展閱讀:
等級分數廣泛用於網路上積分類型的網站,內容眾多。教育也引入了等級分數這一概念,廣泛的進行A、B、C、D四級評定。
等級賦分需要增加科目的區分度,所以在這種制度下考試難度可能會加大。而文科又不像理科的成績,都集中在60-80分之間,所以很難區分開,文科科目試題難度會加大。
這種賦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可比性問題,避免了分分計較的現狀。
Ⅲ 初一1000個學生,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成績排名700名,還有救么
初一才剛剛開始,什麼都是未知數。你提出這個問題相比對小孩的教育專也蠻重視。或者意屬識到這個成績不行,開始重視孩子學習了。
首先,和小孩好好溝通一下,不要一上來就說,你這次為什麼考這么差,你知道你考這么差你以後怎麼樣怎麼樣,或者你看看某某某考多少分,你呢?
先和他聊聊,最近剛剛進入初一,有什麼想法啊,和小學是不是不太一樣啊?和同學相處的怎樣啊?最近看你很開心或者不開心啊,是不是遇到什麼事情啦?你和你以前某某某同學還在一個班嗎?最近他怎麼樣啊?你們有沒有聊過以後的規劃,聊過未來啊?慢慢的引導孩子回答一個問題:你以後有什麼規劃啊。你是個初中生了哎,和小學生不一樣了,是個小男子漢或者小姑娘了,站起來都快這么高了。媽媽/爸爸想和你聊聊。
在這個過程中請耐心一點,不要因為他這次考得這么差就覺得沒救了,你可以試試鼓勵他,我們下次能不能考好一點呢?你看700名,期末打算考多少啊?能不能稍微進步一點呢?有進步爸爸/媽媽有獎勵哦……
Ⅳ 學生成績表如何排名次
Excel2010工作表
01
數據排序法:
打開例表,先選中目標區域,再點擊菜單欄"數據"按鈕。如果只是對某單項成績排序,那麼只需選那一列單元格即可。如果要姓名和成績一起排序,則要一起選。
02
在菜單欄"數據"按鈕下,點擊"排序"按鈕,使彈出"排序"對話框。
03
彈出"排序"對話框後,在"主要關鍵字"文本框中選擇需排序的科目,例如:總分;在"排序依據"文本框中選擇"數值";在"次序"文本框中選擇按升序、降序或者自定義排序,在這里我們選擇"降序",也就是從高到低排名;選擇完畢後點"確定"退出。
04
回到工作表中,就可以看到按降序排列總分的顯示效果了。因為我們之前是"姓名"和"成績"的區域一起選定的,所以最後"姓名"會伴隨總分成績一起排序。
05
數據篩選法:
打開例表,先選中目標區域,再點擊菜單欄"數據"按鈕。在菜單欄"數據"按鈕下,點擊"篩選"按鈕。
06
在工作表中點開需排序科目(如:筆試成績)的下拉三角按鈕,然後點擊升序或降序,這里我們選升序(即:從低到高排名),選擇完畢點"確定"退出。
07
回到工作表中,就可以看到按升序排列篩選筆試成績的顯示效果了。
08
Rank函數排序法:
Rank函數是排名函數,語法公式是Rank(number,ref,[order],現在我們新增一列"名次"列,運用Rank函數來給總分排序。
09
先在F2單元格輸入"=RANK",再輸入Rank(number,ref,[order]中的number:
number指需要求排名的數值或單元格的名稱,我們現在需要對E2單元格的成績排序,所以在"=RANK"後面輸入左括弧和"E2"。
10
接下來,輸入Rank(number,ref,[order]中的ref:
ref指的是參加排名的區域,在該工作表"總分"排名的區域是E2:E24,為了下拉填充數據時行列不錯位,我們要對E2:E24加上絕對引用的符號。
11
最後,輸入Rank(number,ref,[order]中的order:
order比較簡單,只有0和1兩種選擇,0是從大到小排列(即:降序),1是小從到大排列(即:升序)。order默認的值為0,如果是降序排列可以輸入0,也可以不輸。
order值輸入完畢後,用右括弧結束Rank函數公式的書寫,按回車鍵或點擊公式編輯欄的勾號來完成公式運算。
12
回到工作表中,F2單元格里已經計算出了E2單元格的總分排名,接下來滑鼠放置在F2單元格右下角,變成實心"十"字後向下填充公式,這樣F列的名次就全部排好序了。
13
注意:Rank函數排序的優點是不改變原數據順序對數據進行排序,而且如果分數一樣,Rank函數會自動並列排名(比如:上圖中的第22名有兩位),但Rank函數成績排序使用的是美式排名,也就是說,並列排名是佔用位數的,比如:有3人並列第1,那麼下一個名次是第4名,而不是像中國式的排名,下一個名次是第2名。如果用函數來進行中國式排名,還需用復雜點的組合公式,這里就不展開了。
Ⅳ 公布成績排名成為「違法」後 該拿什麼激勵學生
「你贊成公布學生考試成績排名嗎?」在一次民意調查投票中,上萬名網民中,六成人投了「不贊成」。
「成績是個人的隱私,為什麼非要張榜公布?」一位同學認為,「出於教學需要,內部排名可以,公布出去,讓成績差的同學抬不起頭,很傷自尊。」
以往,學校都不同程度地進行成績排名,每逢大小考試後,都將成績張貼在顯眼處供學生觀看,或直接在課堂上由老師公布。
「我們將分數作為學生的個人隱私,首先是尊重孩子,走向素質教育。」翠苑中學校長彭盛芳介紹,學校逐漸淡化分數,強調學習態度和能力。
采訪發現,目前杭州大多數中學已取消分數排名的做法。
大多數中學的做法是,公布考試成績時,讓每個學生走上講台,只看到自己的成績。或者給每個學生一張成績單,註明在班裡的位置。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名次,是否公開是學生自己的權利。這樣的做法讓師生關系保持融洽,學生厭學的情況相對較少。
Ⅵ 學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是否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當前上海市已擬立法禁止公布成績排名,減輕學生的壓力。其《上海市未成年保護條例(草案修改稿)》增設了「不得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名次」的規定。從法律的角度考慮,學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關於這一問題,大家各抒己見,說法不一。
很多同學都不喜歡公布成績排名,覺得到研究生了還逃脫不了成績排名的尷尬。他們認為,學生應當有對自己成績是否公布的決定權,有權決定自己的成績是否向不特定的人公布,未經其同意的不應公布。也有同學認為,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公布分數是為了公布獎學金,但公布的范圍應當在被公布的同學范圍中間,而不應在全校。更有同學從對隱私權的性質角度加以分析,認為隱私權是人們的一項重要權利,不能隨便公布成績,這樣做的確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當然,也有同學認為不違法,雖然在合理與否問題上值得探討,但只要沒有對當事人的名譽造成不良的影響或者損害,就不構成違法;學校應該排名次公布,因為社會本身就存在優勝劣汰,我們要學會在競爭中生存,敢於面對現實。
隱私即私人生活中不欲人知的信息,也稱為生活秘密。隱私權是自然人對其隱私的控制權即私人生活不公開權,包括對於個人信息和生活情報的控制、保密權。我國對隱私權的保護採用了間接保護的方式,例如,在我國民法通則中雖未將個人隱私明確規定為一種權利,但其作為公民的一種民事權益理應受到法律保護。然而,目前對於一些信息是否都是他人的隱私信息在認識上存在不一致,例如,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績公布在客觀上雖能起到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的作用,但它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巨大。尤其是對於成績考的不好的學生來說,他們顯然不太願意讓別人知道,公布了成績會對他們精神上造成一定的侵害,學生成績是否公布應徵得學生本人同意,若學生不願意公布則不應公布。當然,為了進行監督或增加透明度,可以規定在一定條件下他人可要求知悉其成績,並且,這個條件應該是合理合法的。
同時,個人權利必然受公共利益的制約。如果利用成績作為一種標准來進行某項評比,那麼由於對於權利人的利益有重大的關系,因此,應秉承公正公開的原則予以公布。另外,學生有權放棄隱私權保護,如果其同意公布,那麼可以就這部分同學的成績予以公布,即使是不完整的成績表也無所謂。
Ⅶ 老師在家長群里通報學生測驗考試成績並排名次,有必要嗎
不合適。我還記得當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每次大考試後,考試後不久,每個班級前面的牆上都會貼一個紅色的榮譽卷(這是當時老師用毛筆寫的,給人一種非常庄嚴的感覺)。每個班的學生都能從頭到尾找到。除了上課,學校最顯眼的地方還會張貼一份年級榮譽名冊。每次公布名單,學生們都會蜂擁而至,首先看到它。當然,也有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故意破壞榮譽榜,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在後面,有一種羞恥感。家長們對當時的表演帖子沒有任何疑問,覺得這很正常。
然而,一些家長認為這個社會天生就是弱肉強食的。這個排名系統可以讓孩子們看到自己和其他學生之間的差距,並知道他們有多遠。這需要更多的努力讓他們感到有競爭力,這樣他們才能更努力地工作。此外,一些家長認為,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來說,公布成績單的行為無疑是一個打擊。如果一個孩子不能應付生活中如此小的打擊,他又怎麼能應付未來生活中的大浪呢?這也是一項針對兒童的練習。
Ⅷ 每次考試結束後,許多老師喜歡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並公布出來,對此你有何看法,把理由說出來。
我覺得沒有必要,如果他考得不好,可能會被同學嘲笑。也會傷自尊心,如果不公布,也會讓他想下次一定要考好點
Ⅸ 中小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可不可以公開放大張貼
對考試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對成績排名的態度上,調查顯示,對「成績是個人隱私,不應該公布」這一觀點,有18.1%的中小學生非常贊同,32.0%的中小學生比較贊同,累計50.1%;同時,有35.7%的中小學生比較反對這一觀點,14.2%的中小學生非常反對公開考試成績,累計49.9%。可見,對這一觀點,出現了兩軍對壘的格局,一半學生贊成,一半學生反對。調查還發現,盡管有73.6%的中小學生清楚地看到成績排名會使排在後面的同學難堪,有71.6%的中小學生認為考試帶來的壓力太大,但是,仍然有73.6%的中小學生認為成績排名能夠使人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水平,有67.4%的中小學生認為成績排名能提高學習積極性。可見,在成績排名這一問題上,中小學生的心態也是很矛盾的,對成績排名的支持,反映了中小學生競爭的強烈需求,但同時他們又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教育行政部門也曾明文規定不許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排名,但從學生們強烈的競爭需求來看,單靠教育行政部門的硬性指令往往難以奏效,需要與教育的深層問題配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