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
⑴ 正常人五公里長跑標准成績
跑5公里所需的時間,根據跑步速度不同而不同。
具體分析如下:
1、正常慢跑,速度控制在100~150米/分鍾,那麼,跑5公里,所需的時間大概在25~33分鍾;
2、快跑的速度大約在200米/分鍾,那麼,跑5公里則需要大概25分鍾。
(1)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鍾」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比如,身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下午6:00;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00到6:00之間最平衡,而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間最敏感。因此,綜合來看傍晚鍛煉效果比較好。
此外,人體在下午4:00到7:00之間體內激素的活性也處於良好狀態,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專家提倡傍晚鍛煉,但在晚間時段,要注意運動強度,否則強度過高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入睡。
⑵ 初中生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測試標准
1、小學五年級~六年級:50米×8往返跑;初中、高中、大學:1000米跑的標准(單位:分·秒):
(2)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相關規定:
1、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記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登記卡》。特殊學制的學校,在填寫登記卡時可以按規定和需求相應地增減欄目。學生畢業時的成績和等級,按畢業當年學年總分的50%與其他學年總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進行評定。
2、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成績達到優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准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
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3、學生因病或殘疾可向學校提交暫緩或免予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申請,經醫療單位證明,體育教學部門核准,可暫緩或免予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並填寫《免予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申請表》,存入學生檔案。
確實喪失運動能力、被免予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殘疾學生,仍可參加評優與評獎,畢業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成績需註明免測。
4、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工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數據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按要求審核後,通過「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上傳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數據管理系統」。測試和數據上傳時間由教育行政部門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
⑶ 中學生一百米跑步達標成績是多少秒
中學100米男生的及格成績是14"9,女生的及格成績是17"9。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指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學生體測成績達到或超過良好,才有資格參與評優與評獎。
以往,學生的體測按學段分組,每組除了身高、體重、肺活量必測外,還有一些可選項目。新《標准》取消選測。
在分組上,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個年級為一組;大學一、二年級為一組,三、四年級為一組。在各組中,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都是必測項目。在大學生和中學生中,男生必須測1000米跑和引體向上,女生必須測800米跑和1分鍾仰卧起坐。
(3)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姿勢
保持合理的跑步姿勢。上身挺直,略向前傾,雙肩放鬆,肘部自然彎曲,雙臂在身體兩側有力地前後擺動。在跑步過程中,雙腳要有彈性,足部飽滿,步幅不必很大,但步幅頻率和步幅長度要基本一致。注意,重心是穩定的,沒有明顯的波動。
2、呼吸
跑步過程中的呼吸問題很重要。呼吸應該有一定的節奏。當你用鼻子和嘴呼吸時,你不需要張大嘴巴。相反,你可以捲起你的舌頭,延長空氣停留在你嘴裡的時間,減少冷空氣對你呼吸道的刺激。初學者可以走兩步,一口氣,三步,一口氣。注意在每次呼吸時盡可能多地從肺部排出氣體,以增加有效的空氣交換量。
3、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生理和心理能力都下降到了懸崖邊緣。肌肉蛋白的喪失是衰老的典型標志。由於肌肉力量減弱和極度虛弱,跌倒和骨折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對於減少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頻率也是有效的。
⑷ 初中生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測試標准時間是多少
男生800米最好有三分十秒左右,一般三分三十。1500米最好有五分十秒左右,一般五分四十秒左右。女生八百米四分左右,一千五百要六分左右
⑸ 初一學生1000米跑步達標時間
中考長跑(1000米)的及格成績是4'55"。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規定: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都測試耐力跑,男生測試1000米跑,女生測試800米跑。
初三年級的男生中考1000米長跑的成績等級:
及格(60分):4'55"
良好(80分):4'05"
優秀(90分):3'50"
滿分(100分):3'40"
(5)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男生1千米和女生800米
(1)在200或400米環形跑道上進行。
(2)站立式起跑。弧形起跑線出發,起跑口令發出前越過起跑線為犯規。起跑後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踏進跑道左側跑道線,遵循右側超越田徑規則。考試過程中考生無犯規現象,記為成績有效。不得推、拉、阻擋他人跑進,不得由他人代跑,藉助他人力量跑進。
(3)考生在6分鍾內跑完全程,按秒錶記錄的分、秒記錄成績,不足一秒不計取。6分鍾內未跑完全程者,考務員將考生帶離跑道,時間按6分鍾處理,成績記為0分。
(4)考生以15人左右編為一組,每個考生一次考試機會。
⑹ 中學生一百米跑步達標成績是多少秒
中學100米男生的及格成績是14"9,女生的及格成績是17"9。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指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學生體測成績達到或超過良好,才有資格參與評優與評獎。
以往,學生的體測按學段分組,每組除了身高、體重、肺活量必測外,還有一些可選項目。新《標准》取消選測。
在分組上,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個年級為一組;大學一、二年級為一組,三、四年級為一組。在各組中,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都是必測項目。在大學生和中學生中,男生必須測1000米跑和引體向上,女生必須測800米跑和1分鍾仰卧起坐。
(6)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姿勢
跑步姿勢要合理。上身應挺直並略前傾,雙肩放鬆,雙肘自然彎曲,雙臂有力的在身體兩側前後擺動。跑步過程中,雙足有彈性的全足著地的跑動,步幅無須大,但步頻與步幅要基本保持均勻。注意身體重心穩定,不要有大幅度起伏。
2、呼吸
跑步中的呼吸問題很重要。呼吸要有一定節律,用鼻、嘴同時呼吸時,嘴不必張得太大,可將舌捲起,延長空氣在口腔里的時間,減少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初跑者可採用兩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式。每一次呼吸要注意盡可能將氣體從肺中呼盡,以增大有效的換氣量。
3、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經下降到如同懸崖的邊緣上了。肌蛋白的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於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體極度地虛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較常見的。研究表明:力量訓練也能有效地減少老年人摔倒的頻率及骨折。
⑺ 初中生跑1000米達標多少
初中生1000米達標要求是:初中1000米在3分40秒到50秒左右即可。
⑻ 初中生的長跑的國家標准
長跑講究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一般情況下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後要沖一下。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一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一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一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一直呼氣。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標准場地,就是12圈半,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根據你的能力,應該採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採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呼吸方法 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採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一般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時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極點」和」第二次呼吸」 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一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志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一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一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准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一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或者採用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時一定要放鬆、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鬆,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另外在提幾點建議:
首先,比賽前《從今天到賽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賽前三天開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賽當天吃飯八成飽,要好消化,比賽前30 --40分鍾可以飲200ML葡萄糖水濃度40%。另外吃三片維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認真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活動。田徑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尤其下肢受傷的機會更多。防止的唯一辦法是賽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越充分越不容易受傷。可在慢跑的基礎上對肩關節、肘關節、背腰肌肉、腿膝踝關節等部位進行活動,強化肌肉韌帶的力量,提高機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從而防止受傷,就可提高運動成績。
4、運動或比賽前,學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體力的積蓄,賽前應控制過多的飲食和飲水,更不得飲酒。
5、運動或比賽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盡快恢復體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放鬆性的抖動、拍打,雙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發熱時才脫外衣,長跑結束後應立即披上外衣,以防傷風感冒。長跑時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和腳,
⑼ 中學生200米跑步成績要多少及格
根據《中學生體能素質評價標准評分標准》的規定:
1、初中一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3.60秒,女生為43.00秒。
2、初中二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2.80秒,女生為42.20秒。
3、初中三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2.00秒,女生為41.40秒。
4、高中一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1.20秒,女生為40.60秒。
4、高中二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0.80秒,女生為40.60秒。
4、高中三年級200米及格成績:男生為30.40秒,女生為40.60秒。
(9)中學生千米跑標准成績擴展閱讀:
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2014年修訂)》,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准》測試工作,並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
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適用於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具有激勵和教育功能、反饋功能和引導鍛煉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