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京劇校本課程

京劇校本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1-28 15:34:59

❶ 京劇青衣有哪些教程

首頁 | 學校概況 | 學校管理 | 教學研究 | 教育科研 | 德育工作 | 黨建群團 | 體衛藝安| 招生信息

您當前的位置: 京劇文化探索 校本課程 正文 [關閉窗口]

學習京劇專業院校的京劇教學方案

(作者:唐雲 發稿時間:2010-5-6 閱讀次數:234)
表演系劇目課程(京劇青衣、花衫)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劇目課 課程編號:

適用專業:京劇表演 青衣、花衫行當 四年本科 先修課程:

學 時:共1152課時 學 分:百分制

大綱執筆人:陳琪、王婷 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周龍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是培養京劇表演專業(青衣、花衫行當)人材的必修課,劇目流派紛呈,各具特色。教學以青衣、花衫為主,依照學生的條件安排劇目的學習,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全面、有效地培養能夠傳承各個流派的高素質接班人。

本課程通過四年的劇目學習和訓練,使學生掌握京劇青衣、花衫行當的表演方法和規律,達到優秀或合格的大學本科水平。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京劇青衣、花衫中各類人物的表演,如:穿蟒戲、旗裝戲、宮裝戲、舞劍戲、執絲竿戲、舞綵綢戲、雲帚戲、執漿戲、時裝戲、現代戲等。

二、教學內容及訓練目的

青衣、花衫既是正旦,是旦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青衣」的稱呼是指服裝扮相而言,一般梳大頭,沒有華麗的裝飾,有的人物包淡色綢巾帶銀頭面,身著「青褶子」,以示人物處於受苦受難的艱境之中。如:《武家坡》《平貴別窯》中的王寶釧;《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朱痕記》的趙錦堂;《桑園會》的羅敷女等角色,均穿「青褶子」但在正旦中,有的人物並非只穿「青褶子」,例如:《玉堂春》的蘇三;《二進宮》的李艷妃;《賀後罵殿》的賀後;《金水橋》的銀屏公主;《宇宙鋒》的趙艷容;《二堂舍子》的王桂英等,這些角色,有的穿女蟒,有的穿花帔,再有《祭江》中的孫尚香還身著白蟒,這些角色既是正旦,也稱之為「青衣」。後來隨著劇目的豐富,流派的發展,所以,「青衣」不完全是指服裝扮相,主要是從劇情人物性格來劃分。最大的特點是以唱為主,把唱、念、做、表融合在一起。「青衣」,需要有明亮、寬厚的陽剛之聲;還要有嬌脆柔媚細膩之音。表演要求莊重沉穩、大方、秀美如:《荒山淚、失子驚風、秦香蓮、魚藻宮、穆桂英掛帥》等流派代表作,均是唱、念、做、表並重的戲也叫青衣。「花衫」也屬於正旦范疇之內,但這類角色,一般都是風韻美艷、柔媚嬌憨;也有剛健婀娜的人物,所扮演的角色,從皇後、公主、大家閨秀,直到《打漁殺家》的漁家女蕭桂英。「花衫」的打扮,有穿女蟒的,穿宮裝的,穿花帔的,穿旗袍的,也有穿布衣褂的。這些角色,更是唱、做並重,在演唱上,西皮聲腔多於二黃聲腔,總之「青衣」的聲腔比「花衫」的聲腔更為豐富。雖然「花衫」與青衣的類型有所不同,但它們是旦行的重要部分,均屬於正旦范疇之內。

在制定旦角的劇目課安排上,做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學計劃,對於各流派的精品、新編歷史劇目、現代戲劇目,做到全面豐富,補充營養,劇目課教學,要做到有計劃,有步驟使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得到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課程說明

劇目課:是「青衣」、「花衫」表演專業的主幹課,同時,它是京劇表演系「青衣」、「花衫」專業的必修課程。

(二)適用對象

本教學計劃,適用於京劇表演專業,四年級本科的「青衣」、「花衫」專業。

(三)教學目的

<1> 通過劇目的學習,集中培養學生 掌握和運用京劇表演的各流派的藝術技巧,提高藝術表現能力和創作能力。

<2> 在四年的劇目課教學中,要解決聲腔方面、表演方面的兩個問題。在聲腔上,要糾正學生演唱中的各種藝病,進行規范化的各流派的旦角唱腔藝術的訓練,提高學生在演唱時,發聲的調控能力,節奏准確、做到演唱技法嫻熟;在表演上,要使學生真正理解表演的重要性,打破一響遮百丑的觀念,要使學生掌握和運用京劇唱、念、做、舞的各方面技巧。准確地運用京劇程式和各流派的表演藝術風格,來表現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使學生能勝任舞台需要。

〈3〉通化劇目教學有目的、有選擇的強化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具備一定的創作能力,使旦角的流派藝術更加完美,通過優美的聲腔、准確的表演唱出、演出人物個性、特性;做到在演唱和表演能聲情並茂。

(四)各年級教學內容與具體要求

《一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紅鬃烈馬》、《女起解》、《玉堂春》、《大保國》、《二進宮》、《朱痕

記》、

《三娘教子》、《桑園會》、《賀後罵殿》、《法門寺》、《宇宙鋒》、《祭

塔》、

《西施》、《竇娥冤》(探監、法場)

(花衫戲)

《四郎探母》、《打漁殺家》、《春秋配》、《簾錦楓》、《天女散花》

〈2〉選修劇目

《審頭刺湯》、《御碑亭》、《三擊掌》

從教學安排來看,是針對不同生源和基礎不一樣的學生而制定的。一年級的教學劇目,有唱、表為主的「青衣」戲;也有唱、做為主的「花衫」戲,其目的是讓學生多方面吸收營養、豐富劇目結構。

〈3〉教學具體要求

在規范的教學中,對於不同劇目人物的塑造要引導學生分析劇本,強調人物內心變化、強調演員之間的交流。在教學中,改變學生不正確的發聲習慣,在演唱中,求得吐字真、行腔順韻白、京白要有字有味;在表演上要求人物的氣質、身份要恰如其分。要學習旦角流派中的不同演唱技法,例如《大登殿》中的[十三咳]唱法

〈4〉課時分配《一學年》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6學時。必修課6學時(或8學時),選修課2學時。

必修課 6×16=96學時

選修課 2×16=32學時

期末考試、復習、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二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汾河灣》、《紅鬃烈馬》、《金山寺》(崑曲)、《斷橋》(崑曲)、《斷橋》(皮黃)、《祭江》、(採取分折學,有條件成熟的學生可排全戲)、《狀元媒》、《銀屏公主》、《三娘教子》。

(花衫戲)

《鳳還巢》、《百花贈劍》、《別姬》、《醉酒》。

〈2〉選修劇目

《緹瑩救父》、《捧印》、《劉蘭芝》、《秋江》、《打金枝》、《英台抗婚》。

〈3〉現代劇目

《紅燈記》(片斷)、《沙家浜》(片斷)。

〈4〉補選劇目

《悅來店》、《能仁寺》。

〈5〉教學具體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旦角流派的經典名作,劇目安排有青衣戲、花衫戲,而且還有現代劇目和補選劇目的補充,其目的,是為了充實學生的表演能力,現代戲的人物與傳統的人物雖然均用京白,但他們的年齡、人物身份、在表演方面要有所區別。加強學生的演唱藝術的同時,吸收其它行當的角色的技巧、技能和表演,為學習難度較大的流派劇目、奠下堅實的基礎。

〈6〉課時分配《二年級》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必修課4學時,選修或補修課、現代戲課4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補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補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三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秦香蓮》、《趙氏孤兒》、《望江亭》、《穆桂英掛帥》、《洛神》、《柳

蔭記》、

《鎖麟囊》、《荒山淚》、《楊門女將》、《宇宙鋒》

(花衫戲)

《游園驚夢》、《白蛇傳》

〈2〉選修劇目

《打金枝》、《蘇武牧羊》、《游龍戲風》、《貴妃醉酒》、《思凡》、《碧玉簪》、

《扈家莊》。

〈3〉現代戲劇目

《龍江頌》、《杜鵑山》 (根據學生的條件,可排片斷或全出戲)

〈4〉教學具體要求

在全面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流派藝術風格的表現,在唱腔上,要求聲音表現力,要求行腔純熟自如、音色優美;要求在表演上要有創作激情,對人物的塑造則要求有分寸,有深度。同時,注意藝術創作的提高。學戲、排戲、導演啟發式與教學要作到互相結合,重點要突出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邁上角色創作的新階梯。

〈5〉課時分配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四年級》教學內容

〈1〉必修劇目

(青衣戲)

《西廂記》、《詩文會》、《漢明妃》、《生死恨》、《春閨夢》、《龍鳳呈

祥》

(花衫戲)

《紅線盜盒》

〈2〉選修劇目

《奇雙會》、《紅拂傳》、《蘆花河》、《姑嫂英雄》

〈3〉現代戲劇目

《海港》、新編歷史或現代劇劇目(暫定)

〈4〉教學具體要求

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在掌握流派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風格上,可以說有了全面的提高,在此階段一是要加強學生的創造能力的提高,再就是要加強學生在藝術結構上的充實,《扈家莊》和《姑嫂英雄》的學習,是為了能掌握四功中的「打」的知識和技巧,另外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刀馬旦的戲,掌握京白的念法,這對於現代戲的人物塑造更能掌握分寸感,全方位藝術素養的提高,為角色創造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手段和表現能力。

〈5〉課時分配

(第一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期末復習、考試、綵排實踐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第二學期)

行課16周 每周上課8學時。

必修課 4×16=64學時

選修課 4×16=64學時

現代戲課

(其中包括 創作劇目)

期末撰寫畢業論文、排演畢業匯報劇目共2周

4×2=8學時

共計144學時

全學年共計288學時

4學年共計1152學時。

三、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學生在學期末以1至2折劇目重點片段進行集中表演。

2、成績計算:考試成績以百分制進行評定。

四、教材選用與主要參考書

1、本院出版的教材(文字與圖象)

2、教師個人整理的教材(文字與圖象)

3、其它劇種的同類教材(文字與圖象)

版權所有:鎮江市京口區實驗小學

❷ 求學海載舟14金幣下個文件

MCS-51單片機應用教程
高頻開關電源設計與應用實例
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一生做好1件事
京劇曲譜集成.第六集
諸葛亮兵法古今談
醫學實驗技術的理論與應用
八十天環游地球(少年必讀版)
浙派古琴藝術/文化杭州叢書
2006中國最佳中篇小說
電工實驗指導書
Eddie Van Halen
京劇著名唱腔選(中)
插圖本中國民間文學史
Pro/ENGINEER Wildfire2.0中文版模具設
綠野仙蹤
再生水草坪灌溉的生態效應及其評價
古典和浪漫時期的音樂美學
儲油庫、加油站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驗收檢測技術規范
財富是怎樣煉成的:葉志中傳奇
如何進行有效的銷售陳述:多媒體課程包(3vcd 1cd-rom 1本文字教材)
Ldap Progamming,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建材火電類環境影響評價
健康懷孕400問
環境規劃與管理
老子
VISUALC#.NETWEB應用程序設計入門與提高
濱江水體水質改善生態修復理論及應用
國外防災救災應急管理體制
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彩圖版(附光碟)
董其昌書千字文
人道主義的呼吸-(第三輯.2001-2005)
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
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SolidWorks(中級)
IEEE Software Engineering Standards for Students
胡適的精神之旅
京劇著名唱腔選(上)
環境監測實訓指導
Pro/ENGINEER英文野火版教程:通用模塊
昭明文選研究
古希臘羅馬神話15:奧德修斯歸來
Pro/ENGINEER Wildfire2.0實用教程
北韻佛曲
科教、娛樂應用電路集粹
莫奈:捕捉光與色彩的瞬間
天津民俗剪紙
風情女諜秘史
冶金與材料物理化學研究
吳昌碩傳
走向實踐的生態補償
Microsoft Isa Server 2006 Unleashed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北緯四十二度:(美國三部曲之一)——20世紀外國文學叢書
環境樣品前處理技術
二胡獨奏曲20首:鄉村樂披頭士風格
生存恐慌.最後的老手藝
環境化學導論
校本課程開發:初中案例
矯形器師
天津平原水利工程地質環境概論
顛覆:中國企業如何向世界級企業看齊
玉雕圖案(第2輯)
環境地質學
防毒反黑就這么幾招
無敵英語高考必備
Oracle Disk I/O Tuning
數學(文史財經類) 最新全國成人高考實用教
化學 最新全國成人高考實用教材
美術高考范畫圖錄. 色彩靜物
影響孩子一生的天天都有好故事(附光碟上下)
數學(文史財經類)--成人高考高中起點升本
浮華的盛宴
劉胡蘭——革命英模人物故事繪畫叢書
八十天環游地球(青少版)
數字信號處理
約好分手的戀愛
長江上游地區生態與環境問題
歐式之家
化學品環境管理
PHP

❸ 地理校本課程題目怎麼定

1、立足鄉土特色,充分展現地方風采

地理校本課程,應具有鄉土性。泰州市位於里下河平原的南緣,是蘇中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人傑地靈,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泰州又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國家的商品糧、優質棉生產基地之一,盛產水稻、棉花、油料、小麥、淡水魚類等。泰州的銀杏栽培歷史悠久,產量全國第一。泰州還是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故鄉。我校所在地沈高鎮河橫村,由於重視農村環境保護,生態在農業建設成績顯著,1991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光榮稱號。今年3月23日,全國春耕工作現場會在泰州舉行,家鄉河橫千畝雙低油菜示範方引起與會人員的興趣,姜堰市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油菜種植效益雖有所下降,但舉辦「菜花節」等文化活動,進一步調動老百姓種植油菜的熱情,河橫的農業旅遊豐富了農業的內涵,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所有這些給我們的校本課程帶來了十分豐富和寶貴的課程資源。鑒於此,我開設了「走進菜花節」、「濕地資源的優勢」等校本地理課程。

2、注重教育效能,充分張揚地域優勢

地理校本課程應具有教育性。要充分挖掘地方課程資源,突出家鄉生態特色,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認識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並立志建設好自己的家鄉。河橫的綠色產品遠近聞名,「河橫」牌大米今年已獲得地理標志性產品,在市場上價格不菲,供不應求,成為南極科考隊專供大米,「三泰」牌醬菜如今也走俏市場,據統計上海每六人中就有一人選用「三泰」牌醬菜作為佐餐小菜,「如春」牌紅心鹹蛋也批量出口東南亞,成為海外華人青睞綠色食品。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教育更加生動、更加具有感染力。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實踐,得到了最真切的感受,加上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恰當引導,這種教育也更為深刻。

3、緊扣進代脈膊,充分挖掘人文資源

地理校本課程應具有時代性,要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靈活多樣的校本課程契合著時代的發展。泰州正在建設碧水長流、藍天白雲,清新宜人的「綠色泰州」,一個體現以人為本的美麗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泰州正呈現在我們面前。在校本活動中緊扣時代訊息,設計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如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爺爺奶奶或村中的老幹部,聽他們講講河橫發展的歷史,從而使他們感受到家鄉河橫人艱苦奮斗的精神,他們硬是肩挑背扛,把164個小丘陵平整成三千多畝的良田,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現在他們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身邊社會,更加深了對河橫發展過程中人文歷史內涵的理解,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就更強了。

4、培養探究意識,充分開發創新潛能

地理校本課程應具有探究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鑒於此讓學生通過收集家鄉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資料,運用所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以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為中心的探究性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探究和實踐中能進一步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而促進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

❹ 京劇藝術列入校本課程好嗎

第一批本科:可填報A、B、C、D 四個院校志願
第二批本科: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願
高職(專科):可填報A、B、C、D、E、F、G、H八個院校志願
第一批本科徵求志願:可填報A、B、C三個院校志願
第二批本科徵求志願:可填報A、B、C、D、E、F六個院校志願
高職(專科)徵求志願:院校志願數量不限
每個院校志願中可填報6個專業志願,還有是否願意調劑等選項。徵求志願環節中,每個院校志願可填3個專業志願及是否願意調劑選項。

❺ 杭州市所有的小學及其主要特色介紹

這,介紹半天也介紹不完吧,學區也不說,現在學校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
我只知道拱墅區的
學校:楊家門小學

地址:和睦路79-1

特色:航天航空

簡介:全省第一所航天航空小學,以航空航天為載體,注重學生的科技教育。學校設有空模研究院、車模海模研究院、海模研究院、科技創新與發明、空模製作中心和書畫院等機構。近年來,該校學生在拱墅區、杭州市乃至全國的各類科技比賽中均有不俗表現。

學校:賈家弄小學

地址:賈家新村1號

特色:書畫、動漫

簡介:書畫教育是該校的辦學特色之一,積極倡導「學書畫,學做人」,著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近年來又在書畫特色的基礎上打造「動漫校園」,鼓勵學生在劇本創作、劇目表演、影片拍攝等方面進行嘗試,由該校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動畫片《賣魚橋的故事》曾在國際大賽中獲獎。

學校:吉如小學

地址:小河路新廟邊12號

特色:象棋

簡介:國際象棋是該校的校本課程之一,學校在一、二年級中開展象棋課程,並在全校范圍內舉辦象棋培訓班,聘請專業棋手授課。學校已經連續5年舉辦學校國際象棋文化節,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國際象棋比賽、國際象棋知識競賽、節徽設計比賽等活動。

學校:進修學校附屬學校

地址:和睦路打鐵弄內

特色:京劇

簡介:學校從1989年開始開設京劇班,聘請省京劇院專業演員授課,「京劇的研究與開發」已被納入學校的校本課程,京劇教學在美術、手工、寫作等其他課程中都有體現。該校京劇班學生曾多次獲全國小梅花獎、全國少兒才藝大賽等獎項,並有部分學生被省越劇團、昆劇團錄取。

❻ 作文展示活動觀後感一張

「校本課程展示活動」有感
12月15日,我校舉行了「校本課程展示活動」,外校的很多老師都前來參觀。當時可謂是人山人海,每個校本課程的攤點前都聚集了許多老師,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個個展品看,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真不錯。」,同學們也在熱情地招呼著客人。大廳里,一陣陣管樂聲傳來,吸引了不少教師的眼球。為了讓更多的老師們觀賞,管樂團的同學們也是鼓足了勁兒,一遍一遍地演奏著。
為了選出最受歡迎的校本課程,學校設置了投票環節,每位老師都掌握了投票權,他們可以投給自己最喜歡的校本課程。同學們為了爭取到老師的投票,都很賣力地展示著自己的才華。你看,DIY類校本課程的同學們一刻不停地招呼著客人來參觀他們的手工作品,而合唱、管樂、皮影戲、京劇校本課程的同學們則在不停地表演著。
我是合唱團的成員,開始第一場演出時,沒什麼客人來觀看,有看的也是匆匆照了張相就離開了,當時我們感到特別的失落,但我們並沒有放棄,依然忘我的演唱著。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從第二場演出開始,觀看的人數明顯增多,看著投票箱中的票數越來越多,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能是太沉浸於喜悅之中了,我們的演唱水平逐漸下降,時好時壞,丁老師多次瞪著雙眼提醒我們注意,可是我們都沒有領會老師的意圖。不過讓我們竊喜的是,進來的人都沒聽出我們的錯誤,繼續把一張張票投入到箱中。
表演完之後,我去皮影戲劇場看了《新編狼來了》,雖然他們的演技還略顯稚嫩,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了。不僅如此,我也對皮影戲產生了興趣,如果有機會,我也想親自嘗試一下。
經過一下午的表演,我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但是能為那麼多的老師表演,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非常自豪!希望所有老師都能記住我們學校的「校本課程展示活動」!

❼ 南京市秦淮區第一中心小學的辦學特色

普及京劇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學生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學校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以「普及京劇、弘揚國粹」為宗旨,本著「了解京劇,激發興趣,廣泛普及,重點培養」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銳意創新,著力探索藝術教育的新思路,開展了以「京劇文化進校園」、「京劇進課堂」為特色的藝術教育活動,採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法,使藝術教育面向每一個學生,陶冶學生情操,張揚學生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文化背景
學校早在九十年代就被南京市命名為「少兒京劇藝術活動中心」,通過這十幾年的堅持與積淀,有著非常好的條件和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大量的資料,多次參加省市區各級各類藝術展演,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2008年國家教育部提倡京劇進入中小學課堂,學校有幸成為試點學校之一。京劇進課堂,不僅有利於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豐富學校的教育資源,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而且還有利於引領青少年接受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培養深厚的民族情感。
校園文化
秦小努力創設京劇文化校園氛圍,使學生學習、生活在京劇藝術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尤其注重藝術性和教育性。一是美術組老師帶領學生定期設計出有關京劇臉譜的宣傳板畫,渲染出濃烈的弘揚京劇文化的氛圍;二是學校的校報、板報畫廊、班級的黑板報每學期都有宣傳有關京劇方面的知識,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三是大隊部通過國旗下講話、集體晨會、中隊會、娃娃京劇社團開展京劇學唱活動。另外,學校還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時間播放京劇唱段,對全校學生普及京劇知識和京劇藝術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京劇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人應該了解京劇,熟悉京劇」。同時還通過印發材料、召開座談會、家長會等方式積極向家長們宣傳,贏得他們的支持,營造校內外一條心,齊心協力抓京劇的良好氛圍。
2009年上半年學校教師團隊在南師大課程專家郝京華教授和省京劇院徐全心院長的悉心幫助下,創編京劇校本教材,開發京劇校本課程,根據不同年級以不同的側重點,讓學生了解京劇知識,京劇道具,欣賞京劇片段並學唱,教學生畫京劇人物臉譜,設計京劇服飾等。學生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藝術修養。在市校本課程展示中,學校京劇校本課程的開發受到與會專家、領導及同行的好評。《編撰的校本教材《京韻》參加省級優秀校本教材評比獲二等獎。
成果展示
在京劇藝術教育過程中,學校既重視訓練的強化,更注重成果的展示。學校娃娃京劇團的隊員們參加了省、市、區教育主管的多次演出,還走進社區和廣場。節目《霸王別姬.劍舞》獲全國第六屆藝術節優秀獎;節目《娃娃唱響梨園春》參加南京市小學生藝術節展演,獲南京市一等獎、江蘇省二等獎;節目《智取威虎山》、《楊門女將·探谷》、《白蛇傳.水斗》、《霸王別姬》、《現代京劇大聯唱》等在秦淮區藝術節展演中屢屢獲一等獎。
2008年10月28日,學校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京劇藝術節 ,孩子們精彩震撼的表演受到省市區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2008年11月,學校「娃娃京劇團」受邀去常熟沙家浜參加交流匯報演出,孩子們扎實的基本功、精湛的演技受到當地政府領導、同行的高度贊譽。2009年10月又承辦了江蘇省「高雅藝術進校園啟動儀式」,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黃孝慈老師,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章建華,省精神文明辦副主任韓松林等領導親臨學校並肯定學校重視藝術教育工作。
取得榮譽
隨著學校京劇特色知名度的不斷擴大,新聞媒體對秦小的京劇特色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江蘇教育電視台、江蘇少兒頻道、南京電視台、《金陵晚報》、《南京日報》、《南京晨報》以及省市區教育信息網分別報道了學校京劇特色教育工作。

❽ 求助:關於音樂知識技能升級的問題

小學音樂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學科專業基礎 一、基本樂理 (一)音及音高1.音的概念。2.音的性質。3.音的分類。4.樂音體系。5.音名。6.音組。(二)音律1.音律的概念。2.純律。3.五度相生律。4.十二平均律。5.自然半音。6.變化半音。7.自然全音。8.變化全音。(三)記譜法1.五線譜。①譜號②譜表③音符④休止符⑤附點2.常用記號(1)演奏法記號。①連音記號②跳音記號③保持音記號④半保持音記號⑤琶音記號⑥滑音記號(2)省略、反復記號。①八度移動記號②重復八度記號③長休止記號④震音記號⑤反復記號(3)其他記號①延長記號②換氣記號③踏板記號④左右手演奏記號⑤裝飾音記號⑥變音記號(四)節奏與節拍1.節奏節拍的概念。2.種拍子。①單拍子②復拍子③混合拍子④交換拍子⑤交錯拍子⑥散拍子3.各種拍的音值組合法。4.切分音。5.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五)速度與力度1.速度標記與速度的表現作用。2.力度標記與力度的表現作用。(六)音程1.音程的概念。2.音程的名稱與標記。3.音程的擴大與縮小。4.單音程與復音程。5.自然音程與變化音程。6.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7.音程的轉位。8.音程的識別與構成。9.等音程。(七)和弦1.和弦的概念。2.三和弦。3.七和弦。4.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5.等和弦。(八)調式1.調式。2.調性。3.音階。①升號調②降號調③等音調④調的五度循環⑤基本調⑥調式音級及意義(九)大小調式與五聲調式1.調式分類。①大調式②小調式③五聲調式2.調式之間的相互關系。①關系大小調②同主音調③同宮系統各調3.調與調式的判斷。(十)半音階1.調式半音階。2.現代樂理半音階。3.和聲半音階。 二、音樂欣賞 (一)基礎知識1.了解音樂的基本要素與表現手段,2.掌握音樂欣賞的方式方法。(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1.了解我國各朝代音樂的基本特徵、代表作及著名作曲家。2.了解民歌的概念、分類,熟悉漢族和少數民族民歌的風格特徵,主要代表作。3.了解京劇藝術的發展歷程,掌握京劇音樂的基本特徵及行當劃分,熟悉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代表作。4.了解民族樂器的種類、民族器樂曲的種類與演奏形式,掌握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流派器樂作品的風格特徵、熟悉民族器樂表演藝術家生平與代表作。(三)中國近現代音樂1.了解中國近現代聲樂作品的體裁及特徵,掌握聲樂的演唱形式與特點。2.掌握中國近現代器樂作品的分類及特徵。3.掌握歌劇、舞劇音樂的基本概念、特徵。4.熟悉中國近現代音樂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特徵。(四)外國民族民間音樂熟悉亞、非、拉、歐美音樂的主要特徵,掌握各國音樂的代表作品風格特徵。(五)歐洲音樂流派1.熟悉古典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2.熟悉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3.熟悉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4.熟悉印象主義音樂的風格特徵、熟悉德彪西的創作風格與代表作。5.熟悉藝術歌曲的概念、了解舒伯特的創作風格與代表作。 三、中外音樂史 (一)西方音樂史部分1.古希臘時期音樂。(1)古希臘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2)古希臘時期主要樂器。(3)古希臘悲劇。(4)古希臘時期音樂理論。2.古羅馬時期音樂。(1)古羅馬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2)古羅馬時期主要樂器。3.中世紀時期音樂。(1)中世紀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①基督教與中世紀音樂。②格里高利聖詠。(2)音樂理論。①中世紀音樂教育②記譜法③復調音樂(3)器樂樂器。4.文藝復新時期音樂。(1)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2)樂派。①佛萊芒樂派②威尼斯樂派(3)樂器。(4)音樂理論。5.巴洛克時期音樂。(1)巴洛克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①義大利歌劇②羅馬的音樂戲劇③洛可可(2)那不勒斯樂派。(3)代表人物。①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②亨德爾(4)音樂理論。6.古典主義時期音樂(1)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特徵及風格。(2)古典主義樂派代表人物。①海頓②莫扎特③貝多芬7.浪漫主義時期音樂。(1)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特徵。(2)早期浪漫樂派及作曲家。(3)中期浪漫樂派及作曲家。(4)晚期浪漫樂派及作曲家。8.20世紀音樂。(1)「印象主義」音樂風格特徵及代表人物。(2)新古典主義風格特徵及代表人物。(3)表現主義風格特徵及代表人物。(二)中國音樂史部分1.遠古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前)。(1)關於音樂起源的幾種學說。(2)古樂舞:《彈歌》等。(3)古樂器:鼓、謦、鍾、塤和「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等。2.夏、商時期(公元前21世紀前-前11世紀)。(1)夏商樂舞:夏代的《大夏》和商代的《大濩》。(2)夏商樂器:商代的獸面紋銅鼓、虎紋石謦、編饒,夏代的彩陶塤。3.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年)。(1)禮樂制度、音樂和音樂教育:「大司樂」及其職能、培養對象、教學內容等。(2)周代宮廷音樂及六代樂舞。(3)民間音樂及鄭衛之音。(4)樂器與樂器分類法:「八音」、曾侯乙墓編鍾。(5)樂律學理論:三分損益法。(6)音樂思想流派和音樂理論著作。4.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221-公元589年)。(1)音樂『(2)相和歌、相和大麴、古琴。(3)清商樂。(4)音樂思想:嵇康的《聲無哀樂論》。(5)器樂方面:吹管樂器笛、筎、角等樂器;七弦琴、琴家、琴曲;彈弦樂器箜篌、琵琶等;《胡筎十八拍》。(6)樂律學:京房六十律、「相和三調」、荀勖笛律與管口校正數、錢樂之三百六十律、何承天新律等;琴曲文字譜《碣石調·幽蘭》。5.隋唐、五代時期(公元581-960年)。(1)宮廷音樂:「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坐部伎」、「立部伎」;音樂:大月署、鼓吹署、教坊、梨園;音樂形式:燕樂大麴與法曲;《霓裳羽衣曲》。(2)民間音樂:曲子、變文等。(3)樂器:琵琶、古琴;西域樂器、拉弦樂器(奚琴、軋箏)等。(4)音樂家:萬寶常、祖孝孫、李隆基、張文收、永新、念奴、張紅紅、段善本、李龜年、康昆侖、雷海青等。(5)音樂思想和音樂理論著作:《樂書要錄》、《教坊記》、《羯鼓錄》、《樂府雜記》等音樂理論著作。(6)記譜法:減字譜、管色譜、弦索譜、律呂字譜、龜茲譜。6.宋、遼、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1)文人「詞樂」:姜夔及其自度曲。(2)說唱音樂的高度成熟:鼓子詞、唱賺、諸宮調、陶真、貨郎兒、涯詞。(3)宋代曲子與元代散曲:曲子、散曲。(4)戲曲音樂的成熟和發展:雜劇四大家、南戲五大本。(5)樂器與樂曲:嵇琴、蓁;琵琶曲《海青拿天鵝》、琴曲《瀟湘水雲》。(6)樂律學的重要成果:燕樂俗字譜、蔡元定十八律。(7)音樂論著舉要:《樂書》、《夢溪筆談》、《碧雞漫志》、《琴史》和《唱論》。7.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1)民間歌曲:蘇南牌子小曲(《山門六喜》)、蒲松林《聊齋》俚曲。(2)民間歌舞:漢族歌舞(秧歌、採茶、花鼓、花燈);少數名族歌舞(木卡姆、囊瑪、堆諧、熱美磋、白沙細樂、洞經音樂)。(3)說唱音樂:彈詞;鼓詞;牌子曲;道情;琴書。(4)戲曲音樂:四大聲腔;「亂彈」諸腔;四大徽班與京劇;魏良輔、湯顯祖、孔尚任、洪升。(5)民族器樂:西安鼓樂、福建南音、十番鼓、十番鑼鼓;獨奏音樂:古琴音樂(琴派與琴曲);琵琶音樂(湯應曾與《十面埋伏》)。(6)音樂理論:樂律理論(朱載堉、「新法密律」、《樂律全書》);戲曲理論(徐大椿《樂府傳聲》、魏良輔《南詞引正》、李漁《閑情偶寄》)。(7)曲譜和記譜法:《神奇秘譜》、《琵琶譜》、《弦索十三套》、《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納書楹曲譜》、《魏氏樂譜》;工尺譜。(8)中西音樂文化交流:利瑪竇、徐日升;鋼琴、管風琴及嗩吶、揚琴等樂器的傳入或發展;五線譜、簡譜的傳入。8.近現代時期(公元1840-1949年)。(1)西方音樂的傳入。(2)學堂樂歌的興起。(3)五四新文化運動帶來新音樂文化蓬勃興起:蕭友梅、趙元任、黎錦暉、劉天華、王光祈。(4)救亡音樂及其活動發展至高潮。(5)蕭友梅與國立音專;黃自、賀綠汀、劉雪庵、青主、江文也等的音樂創作。(6)聶耳、冼星海與救亡音樂家(任光、張曙、麥新、張寒暉、孟波)的歌曲創作。(7)四十年代音樂:抗日戰爭後期歌曲創作,解放戰爭時期歌曲創作、馬思聰、譚小麟、丁善德等人的音樂創作;秧歌運動與秧歌劇,新型歌劇《白毛女》等的誕生。 四、少兒歌曲分析與創作 (一)少兒歌曲的基本特點。1.歌詞特點與常用表現手段手法。2.曲調特點。(二)少兒歌曲的題材、風格和演唱形式。(三)少兒歌曲的表現要素和音樂形象。1.旋律特徵。2.節奏與節拍。3.常用調式。4.音樂形象。5.表現要素與音樂形象之間的關系。(四)常用的少兒歌曲(樂曲)的曲式結構1.一段體(一步曲式)。(1)兩句體樂段的結構類型。(2)三句結構樂段。(3)四句結構樂段的類型。(4)五句結構樂段。(5)六句結構樂段。(6)樂段的擴充和減縮。2.二段體(單二部曲式)。3.三段體(單三部曲式)。(五)大型曲式。1.復三部曲式。2.迴旋曲式。3.變奏曲式。4.奏鳴曲式。(六)少兒歌曲的主題樂句。1.主題樂句的特點。2.主題樂句的結構形式。(七)少兒歌曲的主題發展手法。1.重復。2.模進。3.展開。4.對比。(八)少兒歌曲創編的基本要求和步驟1.對少兒歌曲作者的基本要求。2.創作少兒歌曲的步驟。3.創作少兒歌曲的注意事項。註:因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已包含在上述內容中,故小學音樂課程教材內容本大綱中不再重復列出。 第二部分 學科課標與教材 一、小學音樂課程內容標准 (一)感受與鑒賞1.音樂表現要素。【標准】1~2年級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聆聽歌聲時能做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反應。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聲。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標准】3~6年級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做出相應的反應。2.音樂情緒與情感。【標准】1~2年級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體驗並說出音樂情緒的相同與不同。【標准】3~6年級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3.音樂體裁與形式。【標准】1~2年級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能夠區別獨唱、獨奏、齊唱、齊奏。【標准】3~6年級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4.音樂風格與流派。【標准】1~2年級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風格。【標准】3~6年級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舞蹈、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二)表現1.演唱。【標准】1~2年級參與各種演唱活動。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標准】3~6年級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准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的評價。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2.演奏。【標准】1~2年級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標准】3~6年級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變現。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變現樂曲的情緒,並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3.綜合性藝術表演。【標准】1~2年級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動作。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標准】3~6年級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中,並從中享有樂趣。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四)識讀樂譜【標准】1~2年級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變現簡單的節奏。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標准】3~6年級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能夠識讀簡單樂譜。(三)創造1.探索音響與音樂。【標准】1~2年級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標准】3~6年級能夠自製簡易樂器。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2.即興創造。【標准】1~2年級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標准】3~6年級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並參與表演。3.創作實踐。【標准】1~2年級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標准】3~6年級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句。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嘗試用電腦創編音樂。(四)音樂與相關文化1.音樂與社會生活。【標准】1~2年級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能夠參加社區或鄉村的音樂活動。【標准】3~6年級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聆聽。主動參與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樂於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2.音樂與姊妹藝術。【標准】1~2年級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能夠用簡明的表演動作表現音樂情緒。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的相同與不同。【標准】3~6年級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標准】1~2年級能夠了解聲音與日常生活現象及自然現象的聯系。能夠用簡單的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奏、節拍、情緒的音樂。【標准】3~6年級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二、音樂教材 (一)音樂教材編寫原則(二)音樂新教材的特點1.突出審美性。2.重視音樂文化。3.立足音樂學科的綜合。4.強調實踐與創造。 第三部分 音樂教學指導 一、音樂課程性質與價值 (一)音樂課程性質1.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2.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3.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二)音樂課程價值1.審美體驗價值。2.創造性發展價值。3.社會交往價值。4.文化傳承價值。 二、音樂教學基本理念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3.面向全體學生。4.注重個性發展。5.重視音樂實踐。6.鼓勵音樂創造。7.提倡學科綜合。8.弘揚民族音樂。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評價機制。 三、音樂課程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二)過程與方法1.體驗。2.模仿。3.探究。4.合作。5.綜合。(三)知識與技能1.音樂基礎知識。2.音樂基本技能。3.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4.音樂與相關文化。 四、小學生音樂心理 (一)音樂審美心理1.音樂審美心理要素。2.小學生音樂審美心理發展特徵。(二)音樂學習心理1.音樂學習的態度。2.音樂學習的方法。 五、音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一)音樂教學方法1.教學方法與特點。2.音樂教學常用的教學模式。(二)音樂教學1.感受與鑒賞教學。2.演唱教學。3.演奏教學。4.識讀樂譜教學。5.創造教學。 六、音樂教學設計 (一)音樂教學程序的基本原理1.教學程序內涵。2.教的程序。3.學的程序。(二)音樂教學模式1.情感模式。2.行為模式。3.認知模式。(三)音樂教學方法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3.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四)音樂說課1.說課的概念及性質。2.說課的內容。 七、音樂教學評價 (一)音樂教學評價原則1.導向性原則。2.科學性原則。3.整體性原則。4.可操作性原則。(二)音樂教學評價內容與方法1.對學生的評價。2.對教師的評價。3.對課程管理與課程發展的評價。 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學校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1.教師資源。2.學生資源。3.學生課外音樂活動的開展。4.學校宣傳媒體的建立。5.教學設施設備的配置。6.校本課程的開發。(二)社區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三)家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九、新課程與教師專業成長 (一)音樂教師的角色定位1.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念。2.自覺調整教學行為。3.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二)音樂教師專業心理與專業素質1.全方位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2.專業思想素質。3.基礎教學能力。

❾ 求大慶市祥閣學校地址

在東風新村黎明湖附近,坐25路公交車,郵編不清楚,可以用16000來代替

❿ 大慶市哪裡教京劇 ,急急急。

大慶市祥閣學校
祥閣學校成立於2003年8月,是大慶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在大慶市實施「大文化」戰略的影響下,學校提出了大膽構想,在學生中開展京劇特長教育活動,把京劇納入校本課程體系。經過四年的艱辛探索,目前京劇校本課程已成為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道亮麗風景。
希望會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