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課程標准
1. 蘇教版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標准
小學勞動技術課程標准(試行)同高中通用部分
第三部分 通用技術
一、 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於通識教育范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為每一個學生拓展技術教育學習經歷、行使受教育權利提供機會和條件。要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在興趣、生活經歷、地域特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及其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
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避免機械的、單一的技能訓練,強調學習中學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統一,注重在拓展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
(二)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中學生正處於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學習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想像、懷疑和批判,要營造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應充分利用通用技術課程的內容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應通過技術設計、技術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敢於創新、善於創造的精神和勇氣,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良好的引導和有效的開發,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
當代社會,技術與科學、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通過具體的技術實踐使學生理解技術與科學的聯系和區別,以及兩者對社會發展、人類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義上的重要作用,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應注意將技術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使其滋潤學生的心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
(四)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技術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通用技術課程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課程內容,在注重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的同時,注重它的先進性;應注意從學生現實生活所接觸的技術內容向現代技術和高新技術延伸,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現代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技術發展的嶄新成果和未來走向;應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機會接觸到所能理解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技術信息,從而領略到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文化意義,增強對當代先進技術及其文化的理解。
(五)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應是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的過程,也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更是學生的親密朋友。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技術學習特點,指導學生採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課程設計思路
(一)課程的模塊結構
通用技術課程設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為「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其餘均為選修模塊。每個模塊2學分,教學時間為36課時。
1.課程的模塊結構圖
2.關於課程模塊的說明
必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2個必修模塊之間呈遞進關系,即「技術與設計1」是「技術與設計2」的基礎。
「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的基本內容是技術設計。技術設計是技術的基礎內容,是技術發展的關鍵,是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良好載體,對學生理解技術、使用技術、應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技術素養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技術設計中的一些基礎內容及專題,如「設計的優化」「系統與設計」「控制與設計」等體現了科技發展的先進成果和先進文化,是當代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的、基礎的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方法論意義,對所有學生的發展都具有教育價值。此外,技術設計還具有通用性強、適用面廣、可遷移性大、實施條件靈活等特點。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內容集中反映了提高學生技術素養的基本要求,體現了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徵,是學生未來生活必備、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內容,也是學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選修模塊的基礎。
技術與設計1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旨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並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建議在高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
技術與設計2 技術與設計1基礎上的必修模塊。具體內容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設計,它們是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系統與設計、控制與設計。這些技術設計專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廣泛的應用性,實施條件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建議在高一年級學完「技術與設計1」後開設。
選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選修模塊著眼於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要求,其內容是必修模塊在不同具體技術領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更為多樣的技術實踐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技術經歷,提高學生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設置選修模塊7個,模塊之間為並列關系,供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之後根據興趣和條件自由選擇。
選修1(電子控制技術) 以電子技術為基礎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感測器、數字電路、電磁繼電器、電子控制系統及其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設計和製作電子控制產品進行一些簡易的技術試驗,接觸一些更具挑戰意義、更富有趣味的技術問題。建議在高二年級開設。
選修2(建築及其設計) 立足於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建築技術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建築與文化、建築結構及其簡單設計、建築材料及其加工、建築構造及其設計。該模塊人文內涵豐富,實用性強,設計和製作內容簡便易行。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選修3(簡易機器人製作) 基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平台、將機械傳動與單片機的應用有機組合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單片機及其控製程序、單片機與控制電路、單片機與傳動機械。該模塊給學生提供了運用當代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方法進行設計、製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選修4(現代農業技術) 以較為先進的、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現代農業技術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農業技術試驗為主要內容的選修模塊。該模塊設置了可供選擇的6個研修專題,它們是:綠色食品、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無土栽培、營養與飼料、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農副產品營銷。每個專題18課時,選修2個專題即可獲得該模塊的學分。該模塊的專題選擇及內容確定考慮了城鄉學校的不同情況及其實施的可行性,因此,不僅農村中學可以開設,而且城市中學也可以選擇專題開設。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選修5(家政與生活技術) 以家政與技術的聯系為基點、旨在提高學生未來生活質量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財、家庭保健。該模塊緊貼學生生活,內容豐富有趣,設施要求低。建議在高一或高二年級開設。
選修6(服裝及其設計) 旨在通過學生對服裝的認識、欣賞、設計及簡單製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強審美和造美能力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服裝與材料、服裝與文化、著裝設計、服裝設計。該模塊蘊含豐富的人文因素,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選修7(汽車駕駛與保養) 側重於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該模塊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當代技術產品、學習和使用具體技術的機會,具有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操作性強等特點。建議在高二或高三年級開設。
考慮到經費、場所、設備等因素,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在上述選修模塊中,建議將電子控制技術、家政與生活技術模塊列為學校優先開設的選修模塊,農村學校要同時考慮開設現代農業技術模塊。各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盡快開齊選修模塊,以為學生創設更大的選擇空間。
3.關於修學課程模塊的建議
修完必修的2個模塊並獲得4個學分,作為高中畢業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就業或升學的需要修學選修模塊。建議具有工科、農科取向的學生在獲得必修的4個學分之後至少再選修4個學分,即共獲得8個學分。
農村普通高中的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的基礎上,可以結合「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城市普通中學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需要和學校的具體條件開設職業技術類地方或校本課程,學生通過選學職業技術課程獲得相應的學習證書。這些學習經歷及所獲得的相應證書,作為高中畢業生就業或升學所需要的參考材料。
(二)關於課程標准結構的說明
《全日制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准》的通用技術部分由課程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及案例等部分組成。
課程理念是進行課程設計、確立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組織課程實施的思想基礎,著重列出涉及本課程理論與實踐的幾個主要問題,加以簡要闡述,以便使課程實施者了解本次課程改革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思想,並使之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全過程。
課程設計思路著重介紹本次課程改革中通用技術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課程結構中的模塊設置及其選修建議、課程標準的結構及其使用方法等。
課程目標是依據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技術課程的性質及任務提出的,是高中學生通過技術課程學習必須實現的最低成就狀態,是選擇課程內容、實施課程教學、開發教學材料、進行課程評價及管理的依據。通用技術的課程目標緊緊圍繞技術素養展開,注重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的結合,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在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所提出的培養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形成了通用技術在課程目標上的獨特追求。
內容標準是從課程理念和目標出發,依據通用技術的特點和我國的教育現狀提出的學生學習內容及其要求的基準。通用技術課程內容標准以模塊中的每一個主題為陳述的基本單元,每個主題的內容標准由若干個具體條目組成。每個標准條目除明確應學習的內容及應達到的要求外,還根據需要進行了舉例。這些例子是從技術的特性出發,對標准內容的解釋或說明,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標準的內容。每個主題除列出內容標准外,還提出了實現標準的一些活動建議。對這些建議,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實際選擇使用,也可自主設計其他各類活動。
實施建議是在課程實施層面上對課程的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方面所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對技術課程的實施具有指導性和啟示性,可供課程實施者參考。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建議注重新課程理念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在簡述相應的原則、方法和策略的同時突出了重點;在儀器、設備、場地、專用教室、師資等方面也提出了因地制宜、注重條件替代的思路,為各地、各學校的課程實施留下了創造的空間。
案例具有解釋、引導和啟示功能,對理解課程標准具有輔助作用。通用技術課程的案例有些是專題性的,有些是綜合性的,供課程實施時參考。
(三)關於目標要求的說明
本標准按照學習目標的要求,使用了體現不同水平的行為動詞。這些詞語有些是對學習結果目標的描述,有些是對學習過程目標的描述,並分別指向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情感性目標。現說明如下:
各水平的要求 內容標准中使用的行為動詞
知識性目標 低
高 了解水平
再認或回憶事實性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列舉屬於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徵等。 說出、知道、了解、認識、熟悉
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新舊知識之間能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 說明、理解、解釋、比較、權衡、找出、選擇、識別、調查
遷移應用水平
歸納、總結規律和原理;將學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應用到新的問題情境中; 建立不同情境中的合理聯系等。 掌握、分析、歸納、概括、確定、判斷、優化、改進
技能性目標 低
高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範和他人指導下完成操作。 模仿、嘗試
獨立操作水平
獨立完成操作;在評價的基礎上調整與改進;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等。 會、能、學會、進行、完成、制定、識讀、繪制、畫出、檢測、安裝、操作、運用、使用、選擇
熟練操作水平
2. 新課標高中語文必背課文(蘇教版)
必修一:
《勸學(節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貌岸然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貌岸然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太人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同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赤壁賦》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籍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3. 蘇教版高中語文是不是新課標的啊
是的。我現在使用的就是這套教材。給你一個目錄吧!
新課標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必修5教材目錄
必修1目錄
向青春舉杯(活動體驗)
◎ 吟誦青春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相信未來/食指
讓我們一起奔騰吧/江河
◎ 體悟人生
十八歲和其他/楊子
我的四季/張潔
◎ 設計未來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馬克思
我的五樣/畢淑敏
獲得教養的途徑(問題探討)
◎ 求學之道
勸學(節選)/荀子
師說/韓愈
◎ 經典的力量
獲得教養的途徑/赫爾曼·黑塞
月是故鄉明(文本研習)
◎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老舍
我心歸去/韓少功
鄉土情結/柯靈
◎ 鄉關何處
前方/曹文軒
今生今世的證據/劉亮程
像山那樣思考(活動體驗)
◎ 諦聽天籟
江南的冬景/郁達夫
西地平線上/高建群
◎ 感悟自然
赤壁賦/蘇軾
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
◎ 湖山沉思
神的一滴/梭羅
像山那樣思考/奧爾多·利奧波德
必修2目錄
珍愛生命(文本研習)
◎ 精神支柱
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
最後的常春藤葉/[美]歐·亨利
◎ 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美]凱勒
鳥啼/[英]勞倫斯
和平的祈禱(研習·探討·活動)
◎ 遭遇戰爭
一個人的遭遇(節選)/肖洛霍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伯爾
◎ 黑暗中的心跡
安妮日記(節選)/安妮·弗蘭克
◎ 歷史畫外音
圖片兩組
歷史的回聲(文本研習)
◎ 後人之鑒
六國論/蘇洵
阿房宮賦/杜牧
◎ 千古江山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 永誌不忘
落日/朱啟平
勃蘭特下跪贖罪受到稱贊
慢慢走,欣賞啊(活動體驗)
◎ 一花一世界
荷塘月色/朱自清
聽聽那冷雨(節選)/餘光中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亡人逸事/孫犁
◎ 永遠新的舊故事
祝福/魯迅
邊城(節選)/沈從文
◎ 總借俊眼傳出來
林黛玉進賈府/曹雪芹
必修3目錄
祖國土(文本研習)
◎ 江山多嬌
祖國山川頌/黃葯眠
長江三峽/劉白羽
肖邦故園/[波]雅-伊瓦什凱維奇
◎ 頌歌的變奏
發現/聞—多
北方/艾青
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舒婷
祖國土/[蘇]阿赫瑪托娃
號角,為你長鳴(文本研習)
◎ 烈士的抉擇
指南錄後序 /文天祥
五人墓碑記/張溥
◎ 底層的光芒
品質/[英]高爾斯華綏
老王/楊絳
◎ 殉道者之歌
離騷(節選)/屈原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俄]普希金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惠特曼
文明的對話(活動體驗)
◎ 審視傳統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龐朴
◎ 認識與溝通
東方和西方的科學/[美]喬治·薩頓
中國與西方的文化資源/陳炎
◎ 拿來與接納
拿來主義/魯迅
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翁乃群
尋覓文言津梁(研習·活動)
◎ 因聲求氣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 仔細理會
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
鴻門宴/司馬遷
◎ 融會貫通
秋水(節選)/莊子
非攻(節選)/墨子
必修4目錄
我有一個夢想(文本研習)
◎ 經世濟民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 英名與事業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德]恩格斯
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孫文
一滴眼淚中的人性世界(問題探討)
◎ 靈魂的對白
雷雨(節選)/曹禺
◎ 美與丑的看台
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法]雨果
◎ 人性在復甦
辛德勒名單(節選)
筆落驚風雨(文本研習)
◎ 詩從肺腑出
蜀道難/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錦瑟/李商隱
◎ 詞別是一家
虞美人/李煜
蝶戀花/晏殊
雨霖鈴/柳永
聲聲慢/李清照
◎ 文以氣為主
滕王閣序(並詩)/王勃
秋聲賦/歐陽修
走進語言現場(活動體驗)
◎ 在演講廳
不自由,毋寧死/[美]亨利
奧林匹克精神/[法]顧拜旦
◎ 問答之間
作為偶像
白發的期盼(節選)
◎ 交鋒時刻
關於北京城牆的存廢問題的討論
文學特長生能否特招
必修5目錄
科學之光(文本研習)
◎ 探索與發現
《物種起源》緒論/[英]達爾文
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楊煥明
◎ 奇異的自然
南州六月荔枝丹/賈祖璋
斑紋/周曉楓
◎ 美麗的創造
景泰藍的製作/葉聖陶
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俞孔堅
此情可待成追憶(文本研習)
◎ 如泣如訴
陳情表/李密
項脊軒志/歸有光
◎ 執子之手
長亭送別/王實甫
羅密歐與朱麗葉/[英]莎士比亞
◎ 舊日時光
舊日的時光/[英]羅伯特·彭斯
箭與歌/[美]朗費羅
別離/馮至
直面人生(問題探討)
◎ 生存選擇
報任安書(節選)/司馬遷
漁父/《楚辭》
◎ 真的猛士
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 苦難中的尊嚴
論厄運/[英]培根
直面困難(節選)/周國平
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問題探討)
◎ 心連廣宇
逍遙游(節選)/莊子
蘭亭集序/王羲之
◎ 偉大的情思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法]帕斯卡爾
我為什麼而活著/[英]羅素
4. 如何解讀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
初中生物《新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內容。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更全面、更准確地理解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涵,以保證新課程的理念和目標能真正落到實處。《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突出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並增加實踐環節。現行的各個版本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生物》教科書,都力求體現標準的這些要求。每個版本的教材都是圍繞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10個主題進行編寫的,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特色。在新課程改革中,選用什麼樣的教材應該都一樣,關鍵是在教學中落實標準的要求。如何根據標准用教材,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教材,本人在近幾年的課改實驗實踐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取各種版本教材之長,為我所用
教材版本多種多樣,但各地區的各個學校不可能同時選用多種教材,只能根據標準的要求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用其中的一種教材。教材多也是一件好事,備課時,可以根據標准,以一本為主,取各種版本教材之長,為我所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各種版本的特點。
1.1江蘇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簡稱「蘇教版」)的主要特點和優勢
每個章節都有學習目標的提示,導圖設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簡明扼要,這一點是蘇教版所特有的。課後練習題的設計獨特,科學合理,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設計,有自我評價、思維拓展、課外探究等,層次豐富、形式多樣、題目新穎,既考慮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況,又兼顧了一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當前的科技動態,時代感強,更新知識快,每年的教材都有更新(有圖片、有內容)。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實驗選材容易獲取,探究活動設計形式多樣,可操作性強。教材編寫文字量少,語言敘述簡練,給教師以創造的空間。教材圖文並茂,生動活潑,以學生為本,降低了難度,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和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的能力、實驗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等)。
1.2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簡稱「人教版」)的主要特點和優勢
教材內容新穎,圖片豐富,比蘇教版的多一些,選用的都是實際觀察到的圖片(如紅細胞、白細胞、白細胞吞噬病菌的圖片等),還有卡通圖片等。教學內容豐富,體系完整。邏輯性比較強。設計的幾個版塊適合學生的學習。如觀察思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探究活動:提供了知識背景,引導性強;資料豐富,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很多資料和信息,減輕了課後尋找資料的負擔。語言文字優美,經過加工和錘煉,滲透了文學藝術的意境,可讀性強,體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環境保護等社會熱點。實驗、探究等活動的設計體現了生物學和生活緊密聯系,生物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選材和探究活動方面,選材容易,可操作性強。課後補充的課外閱讀材料較多。練習題步步深入,有拓展性,考察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況和運用的能力,注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應用能力。題目新穎、有創新,綜合性強,難度大。但是教材中知識點面面俱到,過細,偏深。如果不進行整合、刪減,每節內容都講授,課時就不夠。
1.3河北少兒教育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簡稱「河北版」)主要特點和優勢
該教材有6大板塊:身邊的事、探究竟、知識鏈、大家談、實際運用、想一想。教材積極探討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科知識有落腳點,知識的呈現通過活動後的總結進行詳細的歸納。這是其他教材所沒有的。設計了「開眼界」欄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圖文並茂,示意圖設計得巧妙、直觀。教材內容選擇側重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尤其偏向農村(家禽、農作物、觀賞植物、動物等)。但是教材中知識點過多、過細、過深,對知識目標要求偏高、偏難、繁瑣。有些內容陳舊,如實驗觀察還保留了解剖家兔、觀察蛔蟲、豬肉絛蟲、製作植物標本和昆蟲標本等內容。
1.4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的生物教材(簡稱「北師大版」)的主要特點和優勢
系統性強,史料豐富,介紹了許多生物科學家和他們的經典實驗。如義大利醫生弗朗西斯科·雷迪的實驗,法國學者巴斯德的「鵝頸燒瓶」實驗等(八下)。版塊分層,圖片清晰。每章有這樣幾個版塊:「學習目標」、「知識點」、「思考與練習」、「活動」、「小資料」或「課外讀」等。根據教材內容所配的插圖針對性強,新穎清晰、生動活潑。每個「活動」目的明確,方法清楚,貼近學生實際。
上述各個版本的教材都打破了傳統教材的編寫結構,知識的呈現不再像以往的教材那樣有較強的系統性,減少了許多繁、雜、難的內容,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由於各個版本教材都各具特色,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以一本教材為主,其他的教材可以作為資料,在備課時參考,以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視野。
2、根據標准用教材
以前,我們總是按照教材編排的內容和順序,以及教學大綱和考試范圍來進行教學,考什麼,就教什麼。如果不轉變教育觀念就會穿新鞋走老路,以至於拿到新版本的教材,仍然按老的教材和老的方法去教。為減輕學生負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新教材都大幅度刪減了一些偏、繁、難的知識點,而有的老師,生怕有些知識點沒講到,學生結業時考不好,就不停地在課堂上增加教學內容。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轉變以往的「教教材」教學觀念,必須弄清楚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這實際上還是課程理念問題。作為生物學教師,要通過生物的教學,教給學生終身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健康的生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要按照標准用教材,教材是知識的載體,為教師所利用,而不能單純的就教材來教教材。如何根據標准用教材呢?
2.1細讀標准,全面分析教材
初中生物課程內容標准包括10個一級主題,每個版本的教材基本上是按照這10個主題來編寫的。如蘇教版的《生物》七年級上冊主要有2個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七年級下冊只有1個主題(生物圈中的人);八年級上冊主要有3個主題(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健康地生活;八年級下冊主要有2個主題(生物的多樣性、生物技術)。另外,生物與環境和科學探究2個主題貫穿在四冊教材中。科學探究的主題從七年級上冊開始一直到八年級下冊都有關於科學探究的內容,以循序漸進地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生物與環境則也是貫穿四冊教材,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突出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七年級上下冊的內容跟蘇教版的編排順序基本一致。八年級上冊和下冊的內容跟蘇教版的編排順序有所不同(兩冊內容與蘇教版的正好相反)。教材內容的編排順序並不影響標準的實施。關鍵是熟悉課程標準的內容,用好教材。
2.2結合教學實際,合理調整教材內容的前後順序
以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為例,談一談如何利用教材。該冊教材共有3個單元34個學時:第一單元6個學時——探索生命的奧秘,可以說是學生接觸到生物學這門學科的序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的主要有哪些內容?學習《生物》有什麼意義?《生物》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聯系等,這部分內容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入生物科學的殿堂。第二單元6個學時一一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從植物細胞、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到生物體的組成。第三單元22個學時一一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從種子的結構、種子的萌發到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描述了綠色植物的一生以及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還有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從教材的編排順序分析,內容是一環緊扣一環,由序言到方法,由微觀的細胞結構到宏觀的植物體,再到生物圈。按照這個順序教學從理論上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碰到很多問題。首先是季節問題。因為,新學年開學基本上在每年的9月。如果教師按照教材編寫的順序來上課,上到有關光合作用的內容時已經是12月份。這時,安徽合肥地區的天氣已經很冷,光照少,且多陰雨天。這時光合作用產生氧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以及光合作用產生澱粉的實驗探究就很難完成。另外,在上到植物的開花和結果的內容時,也已進人11月份,植物的花早沒了,學生很難觀察到花的結構。為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大膽嘗試調整教材的教學順序,根據適合的季節天氣,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具體安排略)。這樣調整可以把第一章第一節作為生物課學習的緒言,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的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在第二章第一節「探索生命的器具」的教學中,讓學生認識顯微鏡,初步學會使用顯微鏡,學會製作臨時裝片,掌握一些觀察微觀世界的基本操作技能。而「探索生命的方法」一節內容可以結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的教學,讓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把第六章有關光合作用的內容調到前面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光能,完成「綠葉在光下產生氧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如果按部就班,放在後面進行教學,這些實驗就無法完成。「綠葉在光下產生氧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2個實驗可以讓學生在家進行,然後再到課堂是驗證。把第五章的第五節「植物的開花和結果」也調到前面來,可以在秋季尋找到一些植物的花和果實,以便解剖和觀察花的結構以及果實的結構等。果實里有種子,接著上種子的萌發到根的生長等內容也很順理成章。另外,有些章節也可以合並。如第3章的第一和第二節內容可以合並學習,用比較的方法學習植物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3根據標准拓展教材的內容
如在學習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第23章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內容時,可以安排一個課時,讓學生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安排一個課時,進行演講比賽。根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學生有目的的在網上查找資料,認真准備演講比賽稿。通過自主學習、上台演講,學生對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圈的相關知識掌握的很好,並且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提高了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小動物的自覺性。
3、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按照課程標准提出的課程理念,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和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平台,讓學生主動學習和實踐。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1)制訂一學期教學計劃,並將計劃發給學生。這樣做是讓學生事先就了解本學期要學習的內容,知道教師調整教材前後順序的教學意圖。
(2)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先學一步。為此,我把八年級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梳理分類,並進行了前後內容的調整。例如,八下第一個單元里有釀制酒釀的實驗內容。製造酒釀需要一定的溫度,對用具的消毒比較嚴格。而且,八下剛開學(2月份),氣溫較低。於是,我將這個單元的內容放到後面,同時,改釀制酒釀為製作酸奶或果酒。有的學生對製作酸奶感興趣,有的學生對製作果酒感興趣,我便將如何製作酸奶和果酒的資料印發給學生,這些學生回家後立即著手製作,並且獲得成功。當時製作酸奶,氣溫比較低,這位學生通過多次製作,總結和摸索出製作酸奶的規律,寫出了製作酸奶的小論文。另一個學生非常想做葡萄酒,可當時不是葡萄上市的季節,市場上沒有葡萄出售,他問:現在買不到葡萄,我能不能用其他水果比如用蘋果來釀酒呢?對學生的發問我感到非常高興,這正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好機會。我高興地說:你可以試一試,根據釀制果酒的原理,我想是可以的。這個學生回家後真的就用蘋果釀酒了,每天都向我報告發酵瓶中蘋果的狀態。當酒釀成後,他興奮地裝了一小杯帶到學校,給我品嘗,味道可真不錯。別的學生也搶著品嘗,並說回去也做。後來,我又組織學生在實驗室分小組製作酸奶,這時氣溫在30℃左右,第一天製作,第二天即可品嘗。
4、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標下的初中生物教學,學生的學習應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而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導」。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探究、觀察、實驗。在這幾年的課改實踐中,我們摸索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9種。
4.1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
開學伊始,每個班都編好小組,每組4—5人,選好小組長。組編好後一般固定不變。小組成員自由組合,給學生民主的權利。組長可以推選,也可以自薦。
4.2校園調查課
有些內容可以在校園內進行。比如,身邊生物的調查和觀察、校園植物種類的調查、觀察螞蟻的覓食行為、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校園生態系統的觀察等內容都可以安排學生在校園內上課。
4.3網路學習課和用多媒體課件上課
利用網上資源進行課堂教學。如「毒品的危害」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直接上網查找有關知識,網上大量的真實的圖片、資料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性。又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護生物圈」等內容,也可以讓學生自主上網搜索資料,因為網上的資料比教材上的內容豐富得多,學生也感興趣。結合教學內容,製作生動活潑、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上課,在教學容量增多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4.4「模擬醫學專家咨詢」課
比如,「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一節內容,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學,掌握相關知識後,回答「病人」或「病人家屬」的「咨詢」。在上一節課結束時,布置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內容和安排。全班選出6位「醫學小博士」,分成2組每組3人,一組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專家組」,另一組是「防治癌症專家組」,負責回答咨詢者的問題。這樣課上學生積極性很高,而且都自學了不少內容,課堂上的氣氛非常熱烈。最後,選出最佳「醫學小博士」和最會提問題的同學。
4.5演講比賽課(論壇演講)
這種課可以讓每個同學都有上台發言的機會。我們在八年級下學期安排2-3個課時,給學生演講。一次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演講,一次是「保護生物圈」國際論壇演講。這樣教師講得少,但學生的收獲多。我所教的4個班每個學生都上台進行了演講。學生演講時,由各個小組的組長擔任評委,給演講的學生評分,然後計算出均分、排序,最後根據得分多少,評出一、二、三等獎,發給獎狀。
4.6辯論課
如:「關注生物技術」一節里有關於「生物技術的安全和社會倫理問題」的內容,可以開展辯論,通過學生的自我學習辨析而關注生物技術,達到學習的目的。
4.7常規的實驗課、探究課等
這些實驗課一定要上,不能只在黑板上講實驗,做實驗,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4.8課外書籍閱讀課
為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物學知識,教師利用學校圖書館,用生物課的課時帶學生到圖書館看書。讓學生在閱讀課上了解圖書館的功能,學會利用圖書館的藏書,學會查找有關生物方面的資料。
4.9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服務
總之,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提高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到了知識的同時,形成了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了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創新精神,增強了學生關注生物圈、保護生物圈的環境保護意識,並付諸實踐形成自覺的行為。
5. 哪裡可以找到修訂稿的蘇教版小學數學課程標准
網路一下
6. 江蘇什麼時候使用蘇教版的教材,那種新課標的
初中是從04年正式開始用~03年只有南京作為試點用~
高中06年開始使用新課標教材~
7.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人教版和蘇教版的區別
大多數地區採用的都是人教版的教材 適合全國地區 不過蘇教版就是專門針對江蘇地區的教育所編寫的課本 總的來說兩個版本的教材都將課程標准落實到位 這個是沒有高低之分的
8. 蘇教版新課標化學必修1目錄
專題一:單元1 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
單元2 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單元3 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專題二:單元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單元2 納、鎂及化合物
專題三:單元1 從鋁土礦到鋁合金
單元2 鐵、銅的獲取及應用
單元3 含硅礦物與信息材料
專題四: 1 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
2 含氮化合物
范圍有點大,你自己可以找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