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計算機組成課程設計微指令

計算機組成課程設計微指令

發布時間: 2021-01-30 10:50:13

㈠ 求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一些列問題。。。。求計算機大神解決

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需要自己設計一個微程序並附帶一個微程序流

㈡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設計實現一套全新指令系統的CPU

(1)自行設計3條指令

序號 指令名稱 功能 格式 操作碼編碼 入口地址

1 DERC 減1右移 (DR-1)/2--DR 10100010 92
2 NINR 加1 取反 右移 /(DR+1)/2--->DR 11100001 96
3 HORH DR和SR寄存器中的內容相與 DR^【SR】-DR 10101010 99

(2)指令所對應的微程序
CM1 CM2 CM3 CM4 CM5 CM6 CM7
指令
操作碼 微址 下址 CI
3~0 SCC
3~0 0
MRW 0
I2~0 SA
I8~6 SB
I5~3 B口 A口 0
SST SSH~
Sci DC2 DC1

DERC 92 00 1110 0000 0100 0011 0011 1001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30 0011 0000 0100 0011 0101 1000 0000 0000 0101 0000 0000 0000

NINR

96 00 1110 0000 0100 0011 0011 1000 0000 0000 0001 0001 0000 0000
00 1110 0000 0100 0011 0011 1111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30 0011 0000 0100 0011 0101 1000 0000 0000 0101 0000 0000 0000

HORH

99 00 1110 0000 0100 0100 1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11 0000
00 1110 0000 0100 0011 0000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 1110 0000 0001 0000 00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0 0011 0000 0000 0010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㈢ 微指令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

tec2ksim模擬軟體 我沒有 不知道有什麼要求

㈣ 計算機組成原理(微程序與機器指令)

一條機器指令對應一段微程序,一段為微程序就是一系列微指令。
(資料來源:雲綉網)

㈤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課程設計,幫忙寫出微程序16進制代碼和程序設計,謝謝各位了

在微指令的控制欄位中,每一位代表一個微命令,在設計微指令時,是否發出某個微命令,只要將控制欄位中相應位置成"1"或"0",這樣就可打開或關閉某個控制門,這就是直接控製法.
在6.3節中所講的就是這種方法.但在某些復雜的計算機中,微命令甚至可多達三四百個,這使微指令字長達到難以接受的地步,並要求機器有大容量控制存儲器,為了改進設計出現了以下各種編譯法.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2)
2.欄位直接編譯法
在計算機中的各個控制門,在任一微周期內,不可能同時被打開,而且大部分是關閉的(相應的控制位為"0").所謂微周期,指的是一條微指令所需的執行時間.如果有若干個(一組)微命令,在每次選擇使用它們的微周期內,只有一個微命令起作用,那麼這若干個微命令是互斥的.
例如,向主存儲器發出的讀命令和寫命令是互斥的;又如在ALU部件中,送往ALU兩個輸入端的數據來源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每個輸入端在任一微周期中只能輸入一個數據,因此控制該輸人門的微命令是互斥的.
選出互斥的微命令,並將這些微命令編成一組,成為微指令字的一個欄位,用二進制編碼來表示, 就是欄位直接編譯法.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3)
例如,將7個互斥的微命令編成一組,用三位二進制碼分別表示每個微命令,那麼在微指令中,該欄位就從7位減成3位,縮短了微指令長度.而在微指令寄存器的輸出端,為該欄位增加一個解碼器,該解碼器的輸出即為原來的微命令.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4)
欄位長度與所能表示的微命令數的關系如下:
欄位長度 微命令數
2位 2~3
3位 4~7
4位 8~15
一般每個欄位要留出一個代碼,表示本段不發出任何微命令,因此當欄位長度為3位時,最多隻能表示7個互斥的微命令,通常代碼000表示不發微命令.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5)
3.欄位間接編譯法
欄位間接編譯法是在欄位直接編譯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微指令字長的一種編譯法.
如果在欄位直接編譯法中,還規定一個欄位的某些微命令,要兼由另一欄位中的某些微命令來解釋,稱為欄位間接編譯法.
本方法進一步減少了指令長度,但很可能會削弱微指令的並行控制能力,因此通常只作為直接編譯法的一種輔助手段.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6)
欄位A(3位)的微命令還受欄位B控制,當欄位B發出b1微命令時,欄位A發出a1,1,a1,2,…,a1,7中的一個微命令;而當欄位B發出b2微命令時,欄位A發出a2,1,a2,2,…,a2,7中的一個微命令,僅當A為000時例外,此時什麼控制命令都不產生.
6.4.1 微指令的編譯法(編碼解碼方法)(7)
4.常數源欄位E
在微指令中,一般設有一個常數源欄位E就如指令中的直接操作數一樣.E欄位一般僅有幾位,用來給某些部件發送常數,故有時稱為發射欄位.
該常數有時作為操作數送入ALU運算;有時作為計算器初值,用來控制微程序的循環次數等.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1)
當前正在執行的微指令,稱為現行微指令,現行微指令所在的控制存儲器單元的地址稱現行微地址,現行微指令執行完畢後,下一條要執行的微指令稱為後繼微指令,後繼微指令所在的控存單元地址稱為後繼微地址.
所謂微程序流的控制是指當前微指令執行完畢後,怎樣控制產生後繼微指令的微地址.
與程序設計相似,在微程序設計中除了順序執行微程序外還存在轉移功能和微循環程和微子程序等,這將影響下址的形成.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產生後繼微指令地址的方法.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2)
(1)以增量方式產生後繼微地址.
在順序執行微指令時,後繼微地址由現行微地址加上一個增量(通常為1)形成的;而在非順序執行時則要產生一個轉移微地址.
機器加電後執行的第一條微指令地址(微程序入口)來自專門的硬體電路,控制實現取令操作,然後由指令操作碼產生後繼微地址.接下去,若順序執行微指令,則將現行微地址主微程序計數器( PC中)+1產生後繼微地址;若遇到轉移類微指令,則由 PC與形成轉移微地址的邏輯電路組合成後繼微地址.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3)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4)
(2)增量與下址欄位結合產生後繼微地址
將微指令的下址欄位分成兩部分:轉移控制欄位BCF和轉移地址欄位BAF,當微程序實現轉移時,將BAF送 PC,否則順序執行下一條微指令( PC+1).
執行微程序條件轉移時,決定轉移與否的硬體條件有好幾種.例如,"運算結果為零","溢出","已完成指定的循環次數"等.
我們假設有八種轉移情況,定義了八個微命令(BCF取3位),在圖中設置計數器CT用來控制循環次數.如在執行乘(或除)法指令時,經常採用循環執行"加,移位"(或減,移位)的方法,指令開始執行時,在CT中置循環次數)每執行一次循環,計數器減1,當計數器為零時結束循環.又考慮到執行微子程序時,要保留返回微地址,因此圖中設置了一個返回寄存器RR.

㈥ 計算機組成原理的一道題 微指令那的 會的謝謝了

這道題目的原題應該是想讓你設計指令格式吧,利用互斥的原理將不同的指令編在同一欄位中版,互斥指的就是不會同權時發生,舉個例子,要執行指令V1,則需要將 a d e n 中4個微命令執行,則它們不是互斥的,但和V 10指令中A h l與V1中的就是互斥的了,應為要同時發生V1 V10時兩者的微命令不會有交叉的地方。你就這樣理解吧,在執行某條微指令時要執行的微命令時,但另一條微指令幾條微命令不會執行,那麼就是互斥的。

㈦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

:因為課程設計是要求將以前在課堂上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設計當中去,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我們一定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一定會仔細認真的去翻閱自己以前學過但是以為已經了解熟悉的東西。這在無形中幫助我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及運用能力,並且讓我們明白什麼地方是我們真正需要去關注的。而且這樣我們對課本以及以前學過的知識有了一個更好的總結與理解。而課程設計需要我們不但通過翻閱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而且需要查閱更多的相關信息。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更進一步了解了計算機的組成,尤其對數據選擇器、移位器、加法器、運算器、存儲器和微程序控制器,有了非常透徹的認識。並且對線路的連接與模型機的各個硬體的結構,以及微程序微指令的一些編制與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從一種微觀的角度更加了解計算機模型機,這樣我對於計算機的了解更加深入。對於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也有部分更深入的認識。還體會到了實踐動手和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做一件事要有計劃和順序。

㈧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步驟

連續輸入5個有符號整數(8位二進制補碼表示,用十六進制數輸入),求最大的負數並輸出顯示。 說明:①5個有符號數從外部輸入; ②一定要使用符號標志位(比如說SF),並且要使用為負的時候轉移(比如JS)或不為負的時候轉移(比如JNS)指令。採用單數據匯流排結構的運算器,不採用RAM;★(範例)求1到任意一個整數N之間的所有奇數之和並輸出顯示,和為單字長說明:N從開關輸入,和從數碼管輸出,然後輸出顯示停止。採用單數據匯流排結構的運算器,不採用RAM;★(範例)求1到任意一個整數N之間的所有奇數之和並輸出顯示,和為單字長說明:N從開關輸入,和從數碼管輸出,然後輸出顯示停止。3.1.2 課程設計完成的內容 1.完成系統的總體設計,畫出模型機數據通路框圖; 2.設計微程序控制器(CISC模型計算機)的邏輯結構框圖; 3.設計機器指令格式和指令系統; 4.設計時序產生器電路; 5.設計所有機器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圖; 6.設計操作控制器單元; 7.設計模型機的所有單元電路,並用VHDL語言(也可使用GDF文件----圖形描述文件)對模型機中的各個部件進行編程

㈨ 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設計:設計mov指令

電腦系統是以電腦為核心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完整系統。第一台電腦是1946年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電子管電腦,之後經歷了晶體管電腦、集成電路電腦、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腦、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電腦。電腦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電腦的硬體是指構成電腦的物理設備,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電腦的軟體是電腦的程序和數據,需要依託硬體設備才能存在和運行。最重要的系統軟體是操作系統,目前在台式電腦上配備的最為常見的操作系統是Win7,這是Windows的次新版本。此外,電腦的軟體還包括語言處理程序(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資料庫管理系統、應用軟體等。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