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准來帶的好處
A. 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的作用是什麼
解讀各部分知識需要掌握的程度
B. 數學課程標准為什麼要建立核心概念
數學課程標准為抄什麼要建立核心概念?
首先,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該建立和培養的關於數學的感悟、觀念、意識、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認為,它們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中最應培養的數學素養,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發面。其次,這些概念是實實在在蘊涵於具體的課程內容之中,或者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的。從這一意義上看,核心概念往往是一類課程內容的核心或聚焦點,它有利於我們把握課程內容的線索和層次,抓住教學中的關鍵,並在教學內容的教學中有機地去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C. 《數學課程標准》倡導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基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和態度,以促進人的終身發展為目的。
D. 學習中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教師在教學數學時首先最主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態,
如同思政教育一樣,
數學也有一個思想陣營,
也是一種信仰,
如果立基不對,
何以教人,
就連自己都不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
那該如何是好???
中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的學習,
就是對教師立基的問題,
但這種研究目前的科學性,
可操作性,
也是良莠不齊,是個不斷摸索。
不斷前行的過程,
不過我對數學學習也有一些心得,
可以參考一下,
數學有靈魂,數字有三十六變,你知道嗎?
數學是很玄幻的東西,他有一個活的靈魂,
這個靈魂賜予了數學生命,
我們在學習數學時,總是死記硬背,
這是錯誤的,
數學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他是成長、變化、發展的,
是需要我們來認識的,
來培養感情的,
只有我們和數學作為好朋友,
我們才能讀懂數學。
那麼數字也有三十六般變化,
你知道嗎?
數字中有整數、分數、小數、根數、根分數、實數、虛數、正數、負數、復數、指數、質數、合數、自然數、奇數、偶數等等成百上千種,那他們之間是可以無限變化、互相轉換的,你知道么?
數學就是這樣關於數、形以及他們之間變化關系的一門具有活的靈魂的生命體,而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千變萬化的,是一種活生生的靈魂體存在,我們該如何把握和認識呢?
下面看一個例子:
我教你如何讀懂數學,如何認識數學這個人。
例:
有人問:
兩個正整數除法可能會得出循環節為9的小數嗎?
例如0.1999……,0.2599999……之類的
有人說:
完全不可能。
因為有一道著名數學題,0.9999......是恆等於1的,有很多種證明方法,那麼0.1999......=0.2,0.2599999......=0.26,所以不會出現9的循環。
還有人說:
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不可能有循環節為 9 的小數。
拿 0.1999…… 來說,令其等於 X
則 10X=1.999……
所以,10X-X=1.999…… - 0.1999……=1.8
即 9X=1.8
所以,X=0.2
也就是說,循環節為9的話,就進一位,比如:
0.999……=1
0.1999……=0.2
0.25999……=0.26
但也有人說:
會的。
因為0.19999……就是0.2,0.2599999……就是0.26;而0.2=1/5,即1和5的除法;0.26=13/50,即13和50的除法。
以0.1999999……為例:
設0.19999999……=x,則1.9999999……=10x,那麼10x-x=1.8,解得x=1.8/9=0.2=1/5;
以0.2599999……為例:
設0.25999……=x,則25.999……=100x,那麼100x-x=25.74,解得x=25.74/99=13/50.
所有的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可以寫在分數的形式,即兩個整數的除法的形式,他們都叫有理數。只有無限不循環小數才不能寫成分數的形式,他們叫無理數。
再舉一個例子,如0.292929……:
設0.292929……=x,則29.2929……=100x,那麼100x-x=29,解得x=29/99.
那麼究竟什麼是對的呢?
因為九九歸一,
就是循環數最大的一個,
相當於一個非循環節,
也就是九九歸一
0.1=十分之一
······················
0.9=十分之九
0.111111111·····=九分之一
·························
0.8888888888····=九分之八
0.99999999·····=九分之九=1;不是循環小數,
所以是九九歸一,
0.0111111111······=九十分之一
····························
0.088888888·······=九十分之八
0.099999999=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一=0.1不再是循環小數,
所以是九九歸一
循環小數可以幻化成整數或者非循環小數。
所以我想是可能也是不可能。
因為數學是活的,
數學是一種哲學思維的存在,
是沒有絕對的是與不是的,
是要辯證看待的。
可能是因為他存在著一種形式上的可能,
是由整數或者分數轉化而來的,
本質上是整數或者分數。
不可能是因為他的存在的細分,
已經不再是循環小數,
所以數學是非常玄妙的東西,
數可以變成形,
形可以變成數,
不同的數也可以互相轉換,
數是不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
這就是數學的靈魂。
文一博士數學基礎知識補充:
有限小數:有限個數的小數。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第一位。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第一位。
E.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地位和作用
bxu
876
F.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基礎,也是常識,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有途徑學習接受新知識,不懂加減乘除如何解方程呢?
G. 2011年數學新課程標準的作用是什麼
與2001年版相比,數學課程標准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到實施建議都更加准確、規范、明了和全面。課程標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標准突破了學科中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基礎。課程標准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
由原來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變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由「雙基」變「四基」,雙能變四能。「雙基」是指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四基」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並把"四基"與數學素養的培養進行整合: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 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在強調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之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課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