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校本課程高中
① 誰知道晉江6所一級達標高中有社團嗎
褔建省晉江市僑聲中學(陳昌衛)
晉江市僑聲中學,創建於1956年,2004年12月步入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的行列。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校立足「辦僑鄉名校,育特色人才」的新定位,圍繞「十個一」現代教養目標,繼承弘揚當地文化古鎮「文、武、琴、棋、書、畫」的優良傳統,組建十九個學生社團,積極開展各種興趣活動。尤其是棋類活動、藝術教育、文學寫作三方面,充分彰顯了校園文化的鮮明特色。僑聲棋社、僑聲藝術團、纖夫文學社、僑聲書院成為經常性活動的主陣地,為學生發展個性特長提供了寬廣的自選超市和表演舞台。
一、棋類活動經久益興
早在八十年代,僑聲棋類就非常活躍。1986年三十周年校慶時,全省象棋邀請賽在我校火熱開場。1994年,學校正式把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納入校園文化活動內容,並設立專門棋類活動室、棋藝研究室。修編棋藝教程,列為選修課對學生進行系統訓練,注重棋類活動的「三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普及與提高結合,學弈與育德結合。
我校棋類活動,對學生陶冶情操、鍛煉毅力、開發智力、矯正心理、健全人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三年來,棋類組140多名學生,在各級棋類比賽中取得一連串令人刮目的好成績。在1999年晉江市首屆中學生棋類比賽中,曾囊括各項比賽的前三名;1997年以來,學校棋類代表隊參加泉州市中學生棋類比賽奪得「四連冠」,被泉州市教育局特許以校為單位組隊參加泉州市中學生棋類比賽。2004年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和圍棋又獲得兩項團體第二和一項團體第三的好成績,並入選全國中小學棋類教育「百所實驗校」,成為中國棋院的一個實驗基地。學校棋社的許多同學,畢業後都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獲取佳績。其中當時的象棋小將陳鴻源畢業後經層層篩選闖入國家射箭隊,榮獲亞錦賽第四名;圍棋小將蔡明霞代表泉州市參加省級棋類比賽獲第二名,蔡婷婷同學留學美國攻讀碩士學位。社會盛贊僑聲棋類特色實在名不虛傳。
二、藝術教育異彩紛呈
東石鎮有著源遠流長的民間藝術傳統,書畫名流舉不勝舉,吹拉彈唱不絕於耳,弦管南音縈繞八方。新的歷史時期,學校發揚傳統,利用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挖掘鄉土藝術資源,搭建藝術活動舞台,培養學生藝術特長。上世紀80年代初,學校把南音引入課堂,組建書畫興趣小組,培養出一批具有較深藝術造詣的人才:如校友蔡長益曾於1995年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鄉舉辦個人書法展覽,被印尼拿督贊譽之為「藝術文明的使者,母校僑聲之光榮」。校友蔡建昌,被授予「中國民間版畫藝術家」榮譽稱號。
90年代初,學校提出 「一專多能、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組建合唱隊、舞蹈隊,編排節目在第33屆市運會上演出並得到廣泛好評。1996年,在組建電子琴班、豎笛班等藝術興趣小組的基礎上又創辦僑聲藝術團。此後,學校不斷完善藝術教育網路,至今,已形成藝術教育同文化課並重的新課程體系。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藝術教育已成為我校特色教育的一大亮點。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1991的「台灣—東石故鄉情」書畫展,就被泉州晚報評為當年泉州十大文化盛事之一。南音社組隊參加泉州市國際南音大會唱獲優秀節目獎;校舞蹈隊代表晉江市參加福建省第二屆中小學生鄉土文藝調演獲優秀節目獎;黃俊瑤、蔡飛舟、蔡燕麗等同學榮獲晉江市書畫比賽第一名;2002年獲得福建省首屆中小學書法比賽組織獎。五年來,學生參加美術、書法、篆刻、演唱、會演等比賽,榮獲市、鎮獎勵150多人次。晉江電視台、石獅日報、福建日報先後采訪報道我校文藝演出、現場書畫比賽、南音演唱會等情況。2004年,僑聲合唱節目又獲得「在燦爛陽光下」 全國歌唱大賽特別演唱獎;校舞蹈隊也獲得中央電視台校園舞蹈大賽全國優秀獎……
三、文學寫作妙筆生輝
東石作為閩南的瀕海文化古鎮,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哺育著一代代僑聲學子。有169年歷史的龍江吟社是學生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古壁山莊的名人詩詞是學生為之傾倒的文化瑰寶,鎮文化站與我校合編的《東石民間傳說》《東石攬勝》《晉江歌謠》《閩南諺語》早已成為學生的課外必讀。
僑聲文學的歷史腳步,經歷「騰飛寫作社」、「風玲文學社」等階段,1998年誕生「纖夫文學社」。近年來,文學社多次邀請省、泉州市作協專家來校講學。蔡芳本、陳志澤、許謀清等著名作家最樂意為僑聲傳授創作經驗,金庸大師曾特地為僑聲《纖夫》《花開時節》等書簽名,並獻上「僑鄉名校,聲譽全球」的題詞。
六年來,「纖夫」鍛煉大批諳熟人生深淺和熱愛山間水花的船員。文學愛好者和寫作高手競相嶄露頭角。其中蔡崇達同學曾獲全國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他主編的《我們不是素食主義者》等文學專著也在全國發行;尤志宏同學獲全國「小溪流」徵文比賽優秀獎;林樹京獲「冰心杯」全國作文競賽二等獎;蔡淑坤獲全國第二屆校園文學創作優勝獎;2002年,蔡英蘭獲晉江市科幻現場作文比賽第一名,2003年,吳素卿獲「我與數字泉州」徵文比賽一等獎,2004年,孫安妮獲晉江市電腦信息徵文比賽一等獎。迄今有12期《纖夫》和6期《星星草》面世。「小荷作文網」網路文學被湖北作家協會專家譽為「全國第一家校園網路文學社」。近四年來,學生獲全國徵文比賽「優秀獎」以上20多人次,省級「三等獎」以上40多人次。2002年春,《晉江青年文學》首次以專刊形式再版《纖夫》專集;2002年上半年,由我校文學社發起,聯合其他學校文學愛好者共同采編出版過四期的《海拔零點》。2003年,纖夫文學社評為全國九十九佳校園文學社,和全國十四所學校文學社合輯的《花開時節》在全國發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作的根基,在於博覽群書,在於知識和生活的長期積累。僑聲中學的做法和特色是:
開放一個「大書院」。學校投入300多萬元建成一幢專用圖書館,藏書12.0354萬冊,期刊171種,電子圖書4.3萬冊,工具書547種,還有各種各樣報紙、教學軟體、影像資料等。文本圖書與電子圖書匯成浩瀚的知識大海,學生可在其中盡情遨遊。圖書網站、小荷作文網、「書友茶吧」休閑閱讀加油站、各班「圖書角」等特殊的「閱覽室」,都是學生樂此不疲的閱讀對象。
教好一科「大語文」。學校每學期舉行兩次讀書交流會,每周保證一節自由閱讀課,定期舉行「讀書節」,開展朗誦、古詩詞默寫、現場作文、閱讀徵文、演講辯論等比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書友茶吧敘談、寫作講座、參觀文學展覽等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交流平台。學校還編印《唐詩鑒賞》《小說鑒賞概要》《古詩詞200首》《作文寫作技法二十講》等校本課程,供學生平時選修閱讀。
走進一個大課堂。學生走出學校小課堂,涉足社會大課堂。或到龍江吟社誦讀古詩詞,或到三公宮聽民間故事,或進行社會調查和采訪,聆聽窗外旋律,沐浴戶外陽光,感受大自然的芬芳氣息和大社會的七彩迷離,汲取豐富寫作營養,培養豐富思想感情。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已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對此進行認真探究,並取得可喜收獲。
② 作文《在拉丁舞校本課程學習中的收獲》500字以上!!!!!!急需!
今天我爸爸開車送我去寶鋼體育館參加拉丁舞比賽。我爸爸開始沒用導航儀,開錯了好幾條路,後來用了導航儀,還是開錯了幾條路,那個地方太難找了,後來我們終於到了。
以前我也來過寶鋼體育館參加拉丁舞比賽,這次來還是發現那個入口處很怪,進去後迎面看到一塊大牆壁,繞了半天才看到人煙,說明它很大。我進去之後,碰到了我的好朋友,是我拉丁舞班的一個男同學,他叫席小彥,他正在和他父母一起在那裡傻乎乎地東張張、西望望。這個寶鋼體育館有兩層,樓上一層是比賽廳和觀眾席,樓下一層是更衣室和通道什麼的,他們正在一樓東張西望呢。
我跟他打了聲音招呼,問他:「你可以幫我把這個號碼牌別在我後背的衣服上嗎?」他說:「好,我會扣,保證一針扎死你!不用害怕,扎死你就保證你一命嗚呼的,不會疼的。」我聽了這話說:「呸!你敢扎死我,我一腳踹死你。」
他幫我別得亂七八糟,後來,他媽媽來了,幫我重新別好了。這時,我爸爸也來了(他剛才停車去了),我們在下面等了一會兒我的舞伴,不見她來,我們便上樓去觀眾席看比賽了。
一開始是單體的比賽,真無聊,我就下樓在化妝間門口瞟幾眼,找找我的舞伴,但沒看到她。算了,懶得找了,反正一會兒入場的地方肯定會碰到她的。然後我在下面看了一會兒我帶來的《爆笑校園》。
突然,第19場比完時,我聽到大賽主持人——校長王艷老師在廣播里宣布:「現在先休息半小時」。我的個親娘四舅奶奶啊!我下午還要去玩兒呢,休息半個小時!我只好去門口看我帶來的小說了。
突然,我看到我的舞伴了,她已經化好妝了,她一見到我說:「哎呀,你怎麼來那麼晚吶?」我說:「你怎麼來那麼晚?!」她說:「你幾點來的?」我說:「我八點半來的。」「呸!我八點就來了,我來得比你要早!」「那你飛哪兒去了?」「我們都和李老師一起看比賽呢。」
③ 時代中學都學什麼呀
課程設置:
1.藝術特長班:
校本課程:鋼琴、朗誦及朗誦劇、形體、藝術體操(女)、武術專(男)、書法屬、繪畫、棋類
公共課程:樂理、舞蹈、視唱練耳、數字音樂
專修課程:古箏、中阮、二胡、電子琴、舞蹈、歌唱
2.體育特長班:
校本課程:形體、健身、體能、籃球、乒乓球
公共課程:運動常識、競賽常識、營養常識
專修課程:足球、藝術體操、武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
3.小學雙語特色班:
校本課程:英語特色課程、外教授課
公共課程:鋼琴、棋類、書法、繪畫
專修課程:英語
④ 吳翔的近年來,指導研究生科研、論文發表
1.2010級研究生張天驕主持課題《新課程標准下南昌市重點高中音樂教學實踐現專狀調查及對策研究》屬江西省教育廳課題基地辦2012年06月結題
2.指導2011級研究生劉毅主持課題《中學生舞蹈校本課程與江西音樂資源相融合》江西省教育廳課題基地辦2012年11月立項
3.2011年9月指導2010級研究生張天驕論文《關於師范院校開設形體舞蹈課程必要性的探究》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華章》雜志出版社27期發表
4.2012年12月指導2011級研究生郭嘉琪論文《高等師范院校民族民間舞課堂教學初探》在科教導刊雜志社出版(總第143期)發表
5.2013年12月指導2011級研究生郭濱豪論文《淺談舞蹈實踐與課堂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報告上發表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
6.2014年2月指導研究生編排歌舞《青花》參加江西省文聯「八一起藝」原創文藝作品匯報演出受到一致好評。
7.2014年6月指導研究生郭佳琪碩士畢業舞蹈晚會《青春琪記》
8.2014年6月指導研究生郭濱豪、夏萌碩士畢業舞蹈晚會《舞之語》均受到一致好評。
⑤ 美術教育校本課程的成功案例有那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校的校本課程研究和開發,在大家3年的悉心培育下也接出了豐碩的果實!2003年我校的學生參加宜賓市少兒藝術節,美術類獲得了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0多個優秀獎;舞蹈類獲得了2個二等獎,聲樂類獲得了1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的節目《姥姥門前看大戲》,參加縣兩代會和春節晚會演出均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同時我也獲得了「優秀編導」的榮譽;由於我在教學工作的突出表現和對校本課程開發所的成績,同年我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我們帶領學生參加宜賓是第一屆少兒藝術考級活動,我校40多名學生參加,取得全部考核通過的優異成績;同年我校又組織了一台「春天的微笑」專場文娛演出和美術書畫作品展,我們的興趣小組的同學又一次充當了生力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一年又一因為我為學校在文藝工作方面做出的貢獻我再一次獲得 「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05年由我們的舞蹈興趣小組同學參加的快板節目《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代表學校參加縣上的文娛演出又獲得了很好的評價!介於我在藝術教學造詣方面的不斷提高,2004年我又代表縣上參加了宜賓市美術賽課活動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所設計的教案也獲得市一等獎的好成績;同時由於我在對校本課程的不斷研究和總結中我自身在藝術方面的素質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多次代表縣上到北京、成都、重慶、宜賓等地演出,獲得了很多鍛煉自己和開闊眼界的機會。
3年來,我始終堅持不渝、一如既往的開展和研究著我們的校本課程,我感到「任重而道遠」,在過去的時間里不能說已經有了多大的成功,但是小小的成績卻鼓舞了我繼續將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道路上的盞盞明燈,我有信心把我們將來的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時我也要感謝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教育前線的工作者帶來的和煦春風,它吹暖了我的心房,讓我在我的教學崗位上尋找到了做教師的光榮和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