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手工課程教學反思
1. 幼兒太陽diy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審美啟蒙就美術活動而言,應將啟迪智慧與美好心靈的教育作為首要目標。所以在本節活動中,我努力在創設富有詩情畫意的教育情境中,盡力給予幼兒豐富的感官刺激,把太陽比喻成幼兒身邊既可親又需要幫助的一個朋友,鼓勵他們將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自由釋放出來,從而得到審美心理的滿足和情感的升華。 今天,我組織幼兒畫《太陽》,活動開始,我先讓幼兒說說太陽的光線,有的幼兒說三角形、有的說是小雨點、有的說在圓的四周畫上一圈半圓形、三角形。我的心一沉,定勢!思維的定勢!活生生的太陽與我們天天相伴,在孩子心中卻是那樣一個模式話的形象!如果不盡早給孩子注入觀察,認識事物的新方法,孩子的創新思維恐怕就難以發展。 於是,我問孩子:「你們見過太陽嗎?誰睜大眼睛仔細觀察過呢?」我就給孩子兩分鍾時間觀察太陽,兩分鍾後,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道:「太陽光芒好象是有許多小點組成」「太陽的光芒像許多閃閃的星星……」我看見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就啟發他們說一說四季的太陽。在繪畫過程中,孩子們展開自己的想像:如小可畫了夏天的太陽,她畫的光芒像針、像刺、像劍,讓人覺得夏天的光芒照在我們身上灼熱、刺痛;再如雪雍畫了冬天的太陽,冬天是寒冷的,太陽似乎也怕冷起來,她把光芒都畫成了美麗的冰凌花。還有的孩子運用各種點、線、面進行背景裝飾,通過背景突出主體物,並合理安排好線、形的疏密關系。 通過繪畫使兒童的思維、想像、創造力等得到進一步發展才是美術教育追求的目標。整個活動幼兒參與的興趣都很高,都能夠按著自己的想法設計太陽的光芒,能夠大膽的,均勻的給太陽塗色,有自己的構思和見解。在分享評價環節,幼兒都能夠把自己所設計的想法說出來,和幼兒共享。 《太陽》教學反思 這次語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一首詩歌,通過學習詩歌理解太陽對人類的作用,讓孩子產生感謝太陽的感情。 很多孩子都說了太陽對人類的作用,沒有了太陽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太陽的重要性。詩歌的內容非常簡單,只有幾句話,讓孩子們學習詩歌的時候,很多孩子很快就學會了。但是有個別孩子就是學不會。 為了讓孩子學會這首詩歌,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不會的個別孩子和已經學會的孩子結伴學習,讓已經學會的孩子幫助不會的孩子。這個辦法非常有效,教的孩子很認真,非常負責地教,學的孩子也比集體學的時候認真多了,沒過多久都學會了。讓孩子互助這個辦法還是非常可取的,一方面可以讓教的孩子復習已學過的內容,幫助孩子鞏固學習內容,另一方面沒有學會的孩子,在一對一教的過程中能夠更清楚地聽到詩歌,了解學習內容,也能更好地學習。而且讓孩子跟同伴學,孩子會更有壓力,學習的勁頭也會更足,這樣反而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 因此這個辦法還是可取的,以後在類似的活動中,還可以用這個辦法,讓孩子在互助中學習。
2. 幼兒園中班手工紙杯娃娃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2.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培養幼兒對手工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難點: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活動准備 1. 紙杯子、固體膠若干。 2.廢舊卡紙裁剪好的長條和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紙杯:「這是什麼?它能幹什麼?」引入紙杯娃娃的主題。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師拿出紙杯等製作手工的材料。 2. 教師將長條卡紙捲成圈再展開。 3. 將卷好的紙粘在紙杯上,當紙杯娃娃的頭發,紙杯口朝下。 4. 教師選擇深色的卡紙製作紙杯娃娃的眼睛。 5. 教師選擇紅色的卡紙製作紙杯娃娃的鼻子。 6. 紙杯娃娃製作成功,讓幼兒欣賞。 7. 教師指導幼兒動手製作手工。 8. 教師巡視指導。 (三) 結束部分。 教師對幼兒製作的紙杯娃娃進行評價,並讓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教師在作品上寫上幼兒的名字並放在美術角展示。 教學反思 1.本堂課是幼兒對手工的初步嘗試。 2.本堂課結合實際,讓幼兒容易理解並學會,與教師配合良好,互動較好 3.本堂課中個別幼兒動手能力較弱,但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3. 幼兒中班手工《紙做小蝌蚪》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 1. 這節美工課,我在備課過程中,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依照《綱要》中的有關教學理論,深入了解了幼兒的認知能力,我感覺到這節課切合幼兒實際,能通過教師的引導,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 2. 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容易理解,留給幼兒適當的空間。讓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做游戲,動手點畫《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兒繪畫作品。小朋友學會了用手點畫《小蝌蚪》,小朋友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美術常規。 (1) 幼兒這節課的興趣濃厚,積極的用手指點畫《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發展; (2) 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基本能把握教育內容核心,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3) 師幼互動良好。教師能以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如:示範添畫小蝌蚪不同形態的尾巴,從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節美工課,活動效果良好,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今後自己要不斷充電,不斷更新知識。 4.當節聽課的老師對這節課評價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覺到學無止境,今後一定要進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最後變成小青蛙,到莊稼地里吃害蟲)
4. 幼兒手工紙筒貓頭鷹教學反思
手工材料:彩色紙、卷紙芯、活動眼睛、剪刀、膠水 把卷紙芯如圖折好 貓頭鷹的兩只角就出來了 感覺貓頭鷹的身體太長就剪掉一段 用彩色紙包好紙芯 貓頭鷹的翅膀、腳、眼睛、嘴巴、羽毛 粘貼圓圓的眼睛 貼上活動眼睛 貼上嘴巴 貼上羽毛(用花邊剪比較方便哦) 側面圖 貼上翅膀 貼上腳,貓頭鷹就做好了。動手試試吧。
5. 幼兒園托班手工課好玩的紙教學反思怎麼寫
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