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學科教學論課程大綱

學科教學論課程大綱

發布時間: 2021-01-31 17:12:50

A. 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而教學大綱則是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

2、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

3、教學計劃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應有相應的教學大綱。而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科內容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教學指導文件。

B. 課程綱要什麼意思

課程綱要即課程大綱,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

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所交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作了敘述。

2、在教學方式方面,課程大綱重視知識的傳承,重視較多的是科學的結論。

3、課程大綱關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

(2)學科教學論課程大綱擴展閱讀

課程綱要要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C. 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

【答案】A【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課程標准的定義。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版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權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的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

D. 教學大綱又稱什麼

教學大綱又稱學科課程標准。

教學大綱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4)學科教學論課程大綱擴展閱讀:

中國清朝末年興辦近代教育之初,在各級學堂章程中有《功課教法》章,列有課程門目表和課程分年表。這是課程標準的雛型。1912年 1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准》。此後,課程標准一詞沿用了約40年。

課程標準的結構,一般包括總綱和分科課程標准兩部分。總綱規定學校教育的總目標、學科的設置、各年級各學科每周教學時數表和教學通則等。

分科課程標准規定各科教學目標和教材綱要、教學要點和教學時間的分配、應有最低限度的教學設備以及教學方法和其他應注意的事項。課程標準的總綱部分,相當於中國現行的學校教學計劃;它的分科課程標准,相當於曾經使用的分科教學大綱。

E.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 課程教學大綱即為課程大綱,課程大綱為課程的教學大綱,裡面標明課程各個模專塊的理論學屬時和實操學時,考試大綱為考核內容及其相應比例分配與課程大綱不一樣,另外還有個教學計劃又與教學大綱由區別。

  •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

  • 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F. 如何編寫課程教學大綱

指學校每門學來科的教學綱要源。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各級各類學校各門學科的教學大綱,一般分為:①說明。揭示本學科的教學目的要求、本學科教材的編選原則、教材的排列、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等。②大綱本文。依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系統安排本學科教材的篇、章、節、目的標題、內容要點或課題,上課時數,實際作業(實驗、練習、實習)的內容和時數,以及其他教學活動的時數。

G. 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有何區別

區別:
1、課程標准著眼於未來國民素質
2、大綱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標准關注的
3、課程計劃提出了多元評價建議
5、課程標准為教材編寫者、教師教學及學業
拓展資料:
課程計劃分為實際課程與虛擬課程,所謂實際課程就是實際操作的計劃安排,例如,安排好今天要學習的課本章節,上午要學習哪些內容,下午要學習哪些內容;虛擬課程就是把將要做的任務安排記在頭腦里,不一定要立即實行。
課程安排方法
1、要認清現實情況,根據自身是否能達到任務的目標,而定好計劃,一般緊急的一些課程必須要注意這點,以免導致無法完成安排任務.。
2、首先安排整體,然後整體安排具體計劃。
3、整體安排上要清晰明確,在細節上要精細。
4、在安排課程時最好用紙筆記錄,以免忘記某項任務而全局崩潰。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隨著新的基礎改革的開展,國家教委和各地教委開始重新著手組織編寫新的各科課程標准。其要求是: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制定國家課程標准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
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H. 請問2017蘇州大學的學科教學語文專業課大綱什麼時候出來呢

蘇州來大學的課程與教學論的考試源科目政治英語、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全國統考)。參考書目:1、《教育學》王道俊、王漢瀾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版《教育學基礎》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當代教育學》袁振國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2、《中國教育史》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簡明中國教育史》王炳朝等編寫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3、《外國教育史》周采等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外國教育史》王天一、夏之蓮、朱美玉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4、《教育心理學》馮忠良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心理學》邵瑞珍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當然還有每年9月初發行的高教版教育學考試大綱及解析

I. 如何認識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

一、編制課程標准依據的理論基礎《綱要》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具有可評估性、可理解性、可完成性、可伸縮性的性質。課程標准編制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是:(一)新的學生觀編制課程標准,選擇課程內容最終是為學生學慣用的。因此透視課程標准背後的學生觀,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是個完整的人。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觀,學習過程並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和技能訓練,而是伴隨著創造、追求、選擇、意志、努力、喜怒衷樂等感性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全面參與。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學生自身的獨特性不僅指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也指學生具有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3、學生是個發展中的人。學生,作為發展的人,有種種缺陷和不完善是極其正常的,期望學生十全十美是不切實際的。4、學生是有發展潛力的人。學生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這已為科學研究所證實。裂腦研究、左右腦功能的研究,潛意識的研究,都為此提供了科學證據。新課程標准中評價方式的轉變,體現了學生具有發展潛能的思想。(二)新的課程觀1、知識或學術理性主義課程觀。這種課程觀把課程視為「學科」,或者把課程視為「知識」,認為課程的價值在於為學生未來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備。2、經驗或自我實現課程觀。這種課程觀視課程為經驗,認為課程是促進兒童自我實現的手段,強調活動在課程學習的重要性。3、生活經驗重構或批判課程觀。這種觀點認為學校課程絕對不能局限於系統化的書本知識,而要關照個體作為「具體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經驗」,因為「人的生活的深刻性只有在獨立個體的生活領域中去尋找」,而不能從個體以外去尋找。並且課程是兒童通過反思性、創造性實踐而建構人生意義的活動。(三)新的知識觀。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首先是知識的內涵發生了變化,知識已不僅僅停留在認知疇。除了一般了解的科學知識外,還包括「如何操作的技術」,「如何生活」、「如何理解」等人文方面的知識。其次是知識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以前人們認為知識是客觀的,只能被認識和掌握的對象。現在人們認識到科學知識也有主觀的特性,對同一事物,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四)新的學習觀1、學習者以自已的方式學習。其意一是強調學習者的積極主動性;二是學習活動有主體色彩,即學習的方式不同,所獲得的對信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2、新的學習離不開原有的經驗。學習者原有的經驗是學習的基礎。《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3、社會性的互動能促進學生學習。知識不僅是在個體與物理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構的,社會性的相互作用同樣重要。因此,教學中要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社會相互作用。(楊莉娟:《活動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觀》《課程與教學研究》2000年第4期,第60頁。)4、學習離不開真實的情境。如《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就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特徵,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到操場上選定一個建築物,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看這個建築物,體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形狀的變化,並用簡單的圖形畫下來。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實際上,「課程標准」並不是一個新詞,早在1912年中國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頒了《普通教育臨時課程標准》,此後,「課程標准」一詞在中國一直沿用了40年,1952年後,改用教學大綱。這是我國學習前蘇聯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表現。而為什麼要把教學大綱改成課程標准呢?這是由於現行教學大綱明顯存在以下弊端:從目標上,只規定了知識方面的要求,在內容上偏難、偏深、偏窄,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求過高,只強調教學過程,忽視課程的其他環節;「剛性」太強,缺乏了彈性和選擇性。因此,基於我國「教學大綱」的種種弊端以及本次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標,本次課程改革中以「課程標准」代替目前的「教育大綱」,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置換,至少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理解和考慮。第一,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應是大多數兒童都能達到的標准。因此,課程標準是一個「最低標准」,是一個絕大多數兒童都能達到的標准。第二,課程目標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現行的教學大綱關注的是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課程標准著眼於未來社會對國民素質的要求。本次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第三,從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課程實施過程。教學大綱顧名思義是各學科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教師教學是教學大綱關注的焦點,缺乏對課程實施特別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第四,課程管理從剛性轉向了彈性我國現行的教學大綱對各科教學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體細致的規定,以便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真正能夠起到具體直接的指導作用。教學大綱便於教師學習和直接運用,但是「剛」性太強,不利於教師創造性的發揮,沒有給教材特色化和個性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不利於教材多樣化的實現,無法適應全國不同地區的學校發展極不平衡的狀況。與之相比,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學生在某一方面或領域應該具有的素質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個面向全體學生的標准。國家課程標准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施、評價以及教材編寫做出一些指導和建議。但與教學大綱相比,這種影響是間接的、指導性的、彈性的,給教學與評價的選擇餘地和靈活空間很大。同時,本次課程改革把實施三級管理政策作為重要目標,給地方和學校創造性地執行國家課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三、數學課程標准與現行大綱在目標和內容樞架上的區別

J. 同以前的學科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標准有哪些優越性

由於課程標准規定的是國家對國民在某方面或某領域的基本素質要求,因此,它毫無回疑問地對教材、答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與歸宿.因為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都是為這些方面或領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服務的,而評價則是重點評價學生在這些方面
或領域的表現如何,是否達到了國家的基本要求.因此,無論教材、教學還是評價,出發點都是為了課程標准中所規定的那些素質的培養,最終的落腳點也都是這些基本的素質要求.
可以說,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這也正是各國極其重視課程改革,尤其是極其重視課程標准研製工作的重要原因.現在英美等國紛紛組織全國最強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經費研製各科課程標准,表現出他們對國家課程標準的日益重視.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教學如何設計,無論評價如何開展,都必須圍繞著這一基本素質要求服務,都不能脫離這個核心.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