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歐的課程教學理念
㈠ 什麼叫瑞吉歐教學法
瑞吉歐教學法因發源於義大利的城市Reggio Emilia而得名。洛利斯·馬拉古齊(LorisMalaguzzi)和當地的幼教回工作者一起興辦並發展了答該地的學前教育。
數十年的艱苦創業,使義大利在舉世聞名的蒙台梭利之後,又形成了一套「獨特與革新的哲學和課程假設,學校組織方法以及環境設計的原則」。人們稱這個綜合體為「瑞吉歐·艾米里亞教育體系」。
(1)瑞吉歐的課程教學理念擴展閱讀
瑞吉歐教育體系的三個傳統影響方面
①歐美主流的進步主義教育;
②皮亞傑和維果斯基等心理學家的建構心理學;
③義大利學前教育傳統及戰後左派改革政治。
在這三者交互影響下,瑞吉歐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在《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一書中,馬拉古齊的一首詩《其實有一百》充分表達了這一思想。
他說:「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隻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方式、游戲方式及說話方式;/還有一百種……/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瑞吉歐·艾米里亞教育體系
㈡ 瑞吉歐的課程與教學的特色。
1)彈性計劃
(2)合作教學
(3)檔案支持
(4)小組工作
(5)深入研究
(6)圖像語言
㈢ 瑞吉歐教育理念內容
01 教育追隨兒童
瑞吉歐方案教學的活動設計保持著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它是一個切磋學習、經驗共享的過程。
該理論認為,和兒童在一起就是在同三分之一的確定性和三分之二的不確定性與新異性打交道。
確定性可能開自對於幼兒發展的一般規律、早期學習和早期教育基本原理的掌握;不確定性則更有可能來自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和現象,而其中的某些問題和現象可能是老師的「未知領域」。
02 師生交往互動
瑞吉歐的教育是一種以相互關系為基礎的教育,十分強調人際之間的交往互動。
群體的合作既發生在師生之間,也發生在同伴之間。在活動中幼兒是否能完成老師的預定計劃活動並不重要,只要幼兒對主題網路中的某些問題感興趣,就應鼓勵他們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瑞吉歐非常看重的是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彼此的調整適應,以達到互動合作。
03 幼兒熟悉內容
瑞吉歐教育不以獲取新異、可資炫耀的知識為目標。
在方案教學中,幼兒所探索的問題往往來自真實的生活,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為孩子所熟悉時,他們就能更積極主動運用其心智去探索、去發現,並嘗試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因此,方案教學的價值不在於獲取某些特定知識,而在於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
04 反思、總結經驗
反思和總結的過程是給幼兒以各種方式表現他已具有的新知識和能力的機會。
這種展示能使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在大家面前交流和互相學習,是一種難得的溝通方式。
幼兒通過把自己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情況介紹給大家,實現共享與交流,獲取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