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課程標准2011
① 2011年版新課標初中化學有哪些變化
2011年版初中化學教材與原教材相比最明顯的區別是:將上冊中原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和原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互換了位置,
即新教材是: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
看看新目錄,你就知道了
人教版九年級2011年版(即第三版)上冊目錄
緒言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課題2 氧氣
課題3 製取氧氣
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課題3 元素
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1 愛護水資源
課題2 水的凈化
課題3 水的組成
課題4 化學式和化合價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課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實驗活動2 二氧化碳的實...
第七單元 燃燒及其應用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課題2 燃料的合理利用與...
實驗活動3 燃燒的條件
②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新華書店!
③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2017年版)》(WORD版)
請談談《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教學與評價建議
④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是怎樣表述課程性質的
初中化學課程標准(2011版)課程性質:
1、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體現基礎性。要給學生提供未來發展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初步認識物質世界,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化學科學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在教學中應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化學與環境、化學與資源、化學與人類健康的關系,逐步樹立科學發展觀,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其在面臨和處理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思考和判斷。
⑤ 義務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的內涵是什麼
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的認識
正確認識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筆者從自己學習的角度,談談對《化學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的認識。
一、《化學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比較
《標准》指明了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即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激勵和發展功能。《標准》的結構形式和內容都與原初中化學教學大綱存在較大的差異。
《標准》的構成形式是從學科定位、課程理念開始,引出課程目標和內容,而後又提出實施保障及課程評價,使實施者既知道課程改革的源頭,又有了指導性較強的實施意見。
從內容內涵來看, 「 課程理念」 提供了化學課程改革上位的思考和指導性意識。「 課程目標」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來體現「 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的改革理念,並據此制定具體目標。」「 內容標准」是《標准》的重要組織部分,依據學生已有經驗和心理發展水平,反映化學學科內容特點。確定了「 科學探究」等五個一級主題,每個一級主題由若干個二級主題( 單元)構成,二級主題具體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概念目標101條,活動與探究建議66條,學習情境素材建議58條。從知識點到內容難度都有較大的調整,純學科知識總量減少。如《標准》中未出現「 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原子結構示意圖、溶液的導電性」等內容,但增添了化學與健康、環境、材料等與人類密切相關的主題,改變了傳統的專業教育觀念,體現時代發展及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啟蒙性和基礎性。此外還把一些相關的知識概念進行調整、整合,如: 「 初步學習在實驗室製取氧氣和二氧化碳」就體現了知識的綜合和相互滲透,對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每個二級主題從「 標准」 和「 活動與探究建議」兩個維度對學習內容加以說明。「 標准」確定了學習課題所要達到的最基礎的學習要求,有些內容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選擇性。此外,在每一個一級主題之後, 《標准》都提供了很多參考的實施案例和一些可供選擇的素材。這些素材旨在幫助教師理解課程目標,利用這些素材來創設學習情境,充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實施建議」從制訂教學目標、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培養探究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評價方式等,多方位、多角度的提出了詳盡的、可操作性較強的指導性闡述。
二、《標准》的改革要點
1.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 科學探究」是《標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一方面將「 科學探究」作為義務教育課程內容標準的主線,單獨設立主題,明確提出發展科學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內容與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強調「 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科學觀念、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最有效途徑,並在內容標准中對各課題的學習提出了具體的探究活動建議。如「 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調查當地燃料的來源和使用的情況」,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議」等活動,讓學生在調查與探究中獲得概念,認識燃燒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如「 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認識空氣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在此具體內容標准中並未明確提出實驗的科學方法,而是在「 活動建議」中提出「 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使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總結與反思,認識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重要方法。
提高學生「 與人合作」的能力是《標准》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又一重要體現。如「 小組協作並完成實驗: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變化」,「 討論工業上用『 蒸餾法』 淡化海水的可能性」,「 辯論:使用農葯,化肥對人類是利多還是弊多?」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的認識通過小組協作、交流討論,開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相互交流與表達的能力,學會批判地接納他人意見,體驗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使學生能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科學、技術、社會和生活方面的問題。
《標准》提供了大量生動、有趣,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素材。如: 「 往新制的氧化鈣中加水能『 煮熟』雞蛋」, 「 魚池缺氧現象與增氧方法」, 「 乾冰的形成和升華」, 「 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料沾有的油污洗去」, 「 查找常見食品的元素組成,並列表說明」等。從實際出發,讓學生手腦並用,在觀察與活動探究中體驗,在參與合作中感受成功。
《標准》將化學與社會發展單獨列為內容標準的一級主題,著重介紹科學史實,當代科技前沿與重大課題。如「 了解人們如何利用化學反應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 了解我國能源與資源短缺的國情,認識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的重要意義」、「 認識新材料的開發與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中國化工專家侯德榜」 等,對學生初步樹立STS觀念,了解化學的應用價值,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方法
和精神都極為重要。
3.設立了與課改相適應的科學評價體系
《標准》強調要注重評價與教學協調統一,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建議: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習活動的促進作用;通過活動表現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紙筆測驗中注重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評價結果可採用定性報告與等級記分相結合的方式。並以此來強化評價的發展功能,弱化評價的選拔與淘汰動能;強化評價的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外在誘因和壓力作用,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三、對使用《標准》的認識
1.正確認識課程理念
《標准》的基本理念是讓學生學得主動、生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手腦並用;讓學生參與教學,嘗試成功;讓學生應用新技術、獲取新信息:讓學生擁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總之是以全體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生可持續的發展為根本。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就必須用長遠的眼光,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傳統的「 滿堂灌」的教育觀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巨大阻力。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增強時代責任感,自覺轉變教育觀念,主動將自己融入新課改的洪流。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才能自覺地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2.正確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設置了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即通過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方面的總體目標來制定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階段目標。教師要從培養人才的長遠利益出發,充分明確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是培養學生科學方法和應用能力,提高科學素養形成良好習慣和態度的重要載體。為此,要認真把握好教學內容深度,對化學概念和化學理論不能隨意加深或拔高,嚴格按「 課程標准」關於認知性學習目標、技能性學習目標和體驗性學習目標的要求以及內容標準的要求做。但應適時適當對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全過程,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要精心擬訂學習提綱,隨著學習的深入,還要指導學生自擬提綱,使教學過程活而不亂。課堂教學要多種教學手段並用,如探究、討論、辯論、實驗、錄像、多媒體課件、調研等。特別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凡是學生自己能得出結論、自己學得會的東西要放手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老師不要再包辦代替。每一節課要盡量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盡量讓學生進行討論,盡量讓學生動手,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支配時間,不能走過場,不要過於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教師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一起探討、一起動手、共同學習,及時解答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
3.重視學習《標准》中的實施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感受到課標、教材與舊教材的明顯區別,如《標准》的「 標准與活動建議」中共提出了41個實驗或實驗系列( 課堂實驗20個、課外實驗12個、學生觀察實驗9個),其中,80%以上的實驗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完成,50%的實驗作為科學探究的方式呈現。這樣多的實驗內容和研究性學習,會使一些教師不適應。因此面對改革的挑戰,只
有徹底把教學生學會的傳統思想轉變到教學生會學的教育理念上,重視學習研究《標准》中的實施建議,重新學習如何制定教學目標,如何帶領學生開展科學探究,如何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努力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⑥ 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給你個網址,很詳內細的容
http://www.teachercn.com/2004/8-27/143027.htm
⑦ 化學課程標准2011 教學資源有哪些
2011初中化復學新課製程標准 要求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是哪些
2011版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新課標」)相對2001版課程標准,主要存在4個方面明顯的變化。
(1)在「科學探究」的描述中,新課標更加關注科學探究自身的教育價值,強調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
從而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感,更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
(2)在「科學探究」的基本理念中,新課標更加強調通過科學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體現了教育本質的回歸。
(3)在「科學探究」的主題內容中,新課標將2001版課程標准中二級課題的3個方面(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調整為4個方面,即增加了「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並明確要求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8類實驗。
同時,在「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中增加了「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環境污染」等表述,從而突出了兒童本性的回歸及化學教育的社會價值與責任。
⑧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與以前的新課標有什麼區別和改進
由於《標准(實驗稿)》的制定,受制於當時對我國中學化學教學現狀認識的局限性,再加之通過10年的實踐證明,《標准(實驗稿)》中的部分內容,已不適應當前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此因,教育部組織專家對《標准(實驗稿)》進行了修訂。形成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2011版)》〔以下簡稱《標准2011版》〕。本次修訂的重點放在如何應對國際科學教育改革和我國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上,著力提升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⑨ 2011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 要求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8個)是哪些
其實實驗主要是基本實驗:葯品的取用(固體和液體,取到試管中,包括量筒和滴管使用)、加熱(固體和液體,加熱前要求預熱)、過濾、蒸發、氣體的製取(氧氣、氫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和鹼的反應、配製一定量濃度的溶液、溶液的稀釋和濃縮(濃硫酸的稀釋)、鐵生銹條件、燃燒條件、電解水實驗、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實驗、氨態氮肥的檢驗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