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
Ⅰ 請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談談如何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校園軟文化的建設和創新
學生的心理教育應該密切聯系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應該以案例教學為主,可以開辦學校心理咨詢室,培養專門的心理教育老師。說到底,心理教育必須以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出發點。
Ⅱ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如下: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1、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這是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常規的教育訓練來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包括智能訓練,學習心理輔導、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性心理教育等。
2、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內容,多屬矯治范疇。具體而言,包括學習適應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懼症、厭學等問題的咨詢和調適;情緒問題,如抑鬱、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情緒的調節與輔導:常見行為問題,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行為的咨詢與矯正,身心疾患,如神經衰弱、失眠、神經性強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療和矯正。
專業相關
專業介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適應各級各類學校和相關行業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需要而設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專門人才,為提高個體、群體、組織與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務。本專業注重考核考生運用科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要求考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較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技能,並具有分析解決大、中、小學生與其他個體、群體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成為能較好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或相關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心理師,幼教、初等和中等學校心理學教師與研究人員,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教師,醫院、心理咨詢等相關行業的心理學專門人才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健康教育
Ⅲ 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答案】
見解析
【答案解析】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版有關課程和心理輔導的活動課;(2)在學科教權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3)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4)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5)小組輔導。
Ⅳ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過程環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般學科課程側重人類積累的學科知識的傳授,注重知識的內在邏輯性及其相應的技能培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顯得彌散,而且是側重在對學生智力心理的培養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掌握知識服務。只要有利於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的建立,良好學習心態的形成,情緒的合理調控,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內容就能成為其內容。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是單純心理學知識的傳授,也不是單項心理品質的訓練,它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中心,在學生沒有學習知識的壓力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放鬆心情的緩沖地帶,使學生在這里能夠重新審視自我、認識自我,為更好地發展自我奠定基礎,它使在學校教育中不明確的心理教育明確起來。它的側重點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識的建立、理性價值觀念的建立、情緒的合理調控、良好人際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訓練指導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解決其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它必須以個體的經驗為載體,使學生通過自身的閱歷實現感悟,以促進心理的反思與構建。只有藉助於學生自身的體驗、感受和感悟,重視學生個體內在的心理歷程的影響,才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的外在的心理知識內化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藉助於體驗,才能促使學生去主動探究,不斷感悟與思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體驗與活動又是密不可分的,因為體驗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實踐的過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學手段實施的體驗實際上主要是指在活動中的體驗。只有藉助於活動,才能使學生在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深刻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才能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產生共鳴,進而促使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在具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教師應善於創設活動的情境,以體驗學習為教學模式,促使師生、生生在相互影響和相互交流的活動中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或喚醒學生內心己有的經歷和體驗,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深刻的感悟中達到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相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中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種活動,主要有游戲、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活動是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根據目標選擇設計、有主題、有活動形式和方法、有設計方案、能控制活動的過程、能評價活動的結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劃內的一種課程,不僅要在課堂教學時間里保證其實施,而且其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還延伸到課外和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活動不僅指課堂教學活動,還包括校內課外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是一門校內、校外課程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就某種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手段有別於其他課程囿於課堂之內的外在形式,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因此,在具體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盡量要做到校內和校外多種形式相結合,以進一步激發學生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Ⅳ 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學校教學課程中。我們知道,以前學校的主課只有語數英等一些主課,新課改之後要求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素質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今年下半年也開始進入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之中,而學校也應該重視這門課程,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保障學生人格健康的重要表現。班級定期組織心理活動輔導課程。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班集體文化也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心理健康,班主任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人格是否健康發展。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有一項內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班級應該定期組織心理活動輔導課程,引導學生以一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去學習。
Ⅵ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第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普及心理科學知識、開展心理內保健和良好行為訓容練等。 第二,設立心理咨詢室、心理幫助信箱,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並對學生進行個別咨詢指導。 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會教育的內容結合起來,使班會內容更加充實,又有利於解決學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 第四,在各科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如在語文、政治、歷史、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中有顯性或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發掘並恰當運用。 第五,對家庭教育進行心理保健知識的指導,如向家長介紹心理咨詢熱線電話,在學校設立心理咨詢日,定期向家長開放,幫助家長有效地教育和指導子女。 第六,利用學校宣傳條件進行多種方式的心理保健知識的宣傳,如專題講座、廣播、牆報、黑板報等,要充分運用這些教育渠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普及。
Ⅶ 如何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教內育目的,確定教育對容象。這就要求做好前期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工作,了解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那些,具體制定計劃。
2、需有主題,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可以分年級進行。
3、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4、教育內容選取要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最好選用發生在本校或周圍的案例。
5、最好有比較專業的心理學老師或專家指導和參與。
6、要採用個例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個例有心理輔導老師制定計劃輔導,普遍教育課利用學校組織的,升旗活動,黑板報,學生手抄報,或者舉行演講賽等形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