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本課程設計案例
❶ 幼兒園應該如何開發園本課程呢
首先,在開展「早期閱讀」課程開發前,浦南幼兒園客觀分析了幼兒園的環境,包括管理者的經驗、原有的課程基礎、師資條件、硬體現狀等。浦南幼兒園是一所具有語言教育特色的幼兒園,教師們對語言教育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開發課程的各項條件。 其次,課程的開發並不是隨意的,對於所開發課程的科學價值,必須要有有力的科學依據和論證。有的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沒有考慮到課程的價值所在,也沒有關注到幼兒的發展需要,缺乏對課程價值的理論分析。浦南幼兒園的課程開發主題「早期閱讀」作為完整語言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聽說能力的發展,以及讀寫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對「書」的正確態度,發展獲取信息的正確方法。同時這也是幼兒十分感興趣的一個領域,對於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❷ 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活動設計包含了哪些
為什麼必須要在主題活動前做好適當的設計和充分的准備工作呢?原因是,現行的主題活動既不是以前的單元主題教學,也不是正在被界內借鑒的項目教學或生成課程。「主題活動的特點一方面既要保留原有單元教學活動的特點,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項目教學的特點。」這一論斷涵蓋這樣的內容:在現行主題活動中一方面要學習項目教學追隨幼兒興趣需要而形成的動態設計特點,同時也要適當保留原有單元教學活動的計劃性。既然主題活動中存在著幼兒的動態設計,就意味著活動中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所以在做主題活動前作好更充分的准備,才能夠與幼兒的自然學習特點吻合。這一點對年輕教師尤其重要。對於具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教師來說,多年的工作經驗可以作為很有利的准備工作的補充,但年輕教師正缺少這一點,准備工作就是積累。
如何做好主題活動前的設計與准備呢?
一、主題活動前的宏觀設計
在開展主題活動前,教師首先要做好主題活動的宏觀設計,關於這一問題基本上要考慮到以下四點:
(一)這個主題怎樣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會引起幼兒的興趣。
例如,「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設計的內容偏重於實踐活動,這是因為該班幼兒的年齡層偏大,幼兒能夠從實踐中感受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活動中設計了做幼兒園保潔員、揀垃圾、植樹、社區宣傳的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提供給幼兒優質的學習內容。例如該班一幼兒吐吐本是個粗枝大葉、做什麼事都不在乎的孩子,在環保教育「做垃圾清潔員」活動後,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垃圾就撿起來扔到垃圾箱里,最後撿了一塊臟臟的冰棒紙,因為馬上就上公共汽車了,沒時間找垃圾箱,所以吐吐就一直用小手緊緊攝著這張冰棒紙,一直下了車到家裡認真地扔到了家裡的垃圾筒。吐吐就是「我做了,我理解了」的典型。
(二)活動所涵蓋的教育價值,有助於達成什麼樣的教育目標。
在「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中,有一個大型環保宣傳活動的設計,這一活動來源於該班幼兒家長對孩子所提出的期望日標。一直有家長和該班教師談:「為什麼孩子見了陌生人那麼不愛講話?」,「我的孩子遇到困難不善於向人求助。」「孩子一遭到拒絕他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鑒於家長的想法,這次活動確立了鍛煉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表達能力、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的活動目標,實踐證明了這一活動的教育價值。在環保宣傳活動中,班上有一最小的幼兒小小,他就是爸爸提出來的遇到問題不善於求助,不願意主動與人交往的那個孩子。當天,其他小朋友都在邀請叔叔阿姨簽名時,他就藏在別人後面。爸爸鼓勵他,他不肯去,但後來他從小夥伴那兒感受到了力量,與爸爸商量他也去當邀請員。爸爸提了要求,請到5個人就回家。小小經過努力,向同伴學習並完成了任務,高高興興回家了。
(三)合理的設計要考慮活動的可行性。
即有沒有相應的材料和機會實現活動設計。因為有時候教師的設想很好,但真正實施起來時卻經常因為某些原因實現不了,這樣一方面增加了年輕教師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也會造成活動的不連續性。該活動設計之初,原本包括一個參觀有用垃圾回收站的活動。教師和該中心聯系了兩次,但實施的可能性不大,就及時把這一活動刪掉,換成了「垃圾分類」活動作連接。否則到時活動斷檔,很容易造成脫節,因此說考慮到資源得失、可利用性是很重要的。
(四)合理的計劃也包括活動之間的關聯性。
教師要把握主題中每一個活動之間的聯系,這樣才不至於導致整個活動象「一日幾游」的旅遊團。在主題「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設計上,每一小主題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例如,水污染,空氣污染與幼兒所感興趣的垃圾,是有一定聯系的,並且都是為後面的大型環保社區宣傳做准備的。
二、主題活動前的微觀設計
在微觀活動設計中,教師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隨時抓住教育契機,不拘泥於原有計劃。
「給地球媽媽一點愛」的主題原來是從「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的一則新聞開始,但正巧當時一個下午趕上沙塵暴,教師及時地把幼兒帶到戶外,讓幼兒直接體驗了由沙塵暴帶來的不良感受。這樣,環境問題自然引出該環保主題。
這樣修改了原定計劃,更靈活適當地抓住了教育契機,教育效果更好。因此,不拘泥於原定計劃,教師善於抓住契機是在每一活動前的要求。
(二)盡量照顧到不同興趣需要的幼兒,尊重幼兒的個性特徵。
在「大型社區宣傳」活動中,教師在做活動細節設計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分配幼兒工作角色時,教師根據幼兒情況安排了簽名板前的工作人員、邀請員、宣傳畫講解員、剪報講解員等崗位,還有一個小朋友提出要做發筆的服務人員,這些角色由幼兒自由選擇,教師主要協助幼兒完成這一過程。這種由幼兒自主完成、教師參與的形式極大地照顧到了不同需要、不同興趣的幼兒,使活動開展得很順利。在宣傳時,一直有兩個大班年齡段孩子在旁觀,我們不反對,因為他們的旁觀可能是更好的學習體驗。
(三)對幼兒的表現給以及時反饋。
幼兒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興趣,教師及時給以反饋,就能生成更豐富而生動的內容,這些內容又是最吸引孩子的。例如在環保活動進行到電池污染這一環節時,幼兒在清潔幼兒園的同時發現了很多被隨手扔掉的舊電池。午後的一個起床時間,教師聽到了這樣的一段對話:
「亂扔電池的人真環!」
「也許他們不知道電池危害有多大呢?」
「那我們去告訴他們吧。」
「我們怎麼去告訴他們呀?」
教師順勢作了思路調整,下午與幼兒繼續討論起電池一事,按照幼兒的思路想出了可以做的幾件事,即生成了以下的幾個活動:設計電池娃娃的家,回收廢舊電池等一系列與電池相關的活動。可見,對幼兒的所思所想作及時的反饋使主題進一步豐富、細致起來。
總之,無論是什麼內容的主題活動,有關活動設計所應考慮到的幾點都是很基本的。
三、主題活動前的充分准備
❸ 園藝設施課程教學設計的方案有!如題 謝謝了
園藝設施課程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內容說明 《園藝設施》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一村一名大學生種植專業課程開放的學習者開設的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程,課內學時90,電視8學時,復習課2學時,全課程分6章,主要內容包括園藝設施學發展現狀、溫室大棚基地選擇與規劃、溫室大棚結構優化設計、溫室大棚內部環境調控、溫室大棚建造材料、無土栽培裝置等章節,是種植專業學習的重要課程。本課程對合理利用與設計溫室大棚結構與配套設備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內容。 二、教材情況 1、文字教材《園藝設施》為合一型,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第一版,主編鄒志榮教授。文字教材較系統、較全面地介紹了現代園藝設施課程內容。 2、錄像教材,為重點講授型,包括習題課、復習課在內。由鄒志榮教授主講,每課內容安排如下: 講次 章節(錄像標題) 內容 1-1 緒論(25分鍾) 園藝設施的發展,園藝設施生產的現狀與展望,園藝設施生產技術變革。本門課程的學習方法及媒體配合。 1-2 場地選擇與布局(25) 場地選擇、設施園藝用地配製、建設規模等。 2 結構構築物、構築物的基本理論與計算(50分鍾) 溫室類型與結構,各部件名稱及作用溫室建造主要步驟。荷載、梁、柱、拱的計算 3-1 採暖裝置 通風設備 (50分鍾) 降溫設備 採暖裝置種類及性能、採暖計算與配置。 3-2 通風設備種類與方式、配置。 3 降溫設備種類與方式、配置 4 灌水設備、 二氧化碳施用設備(50分鍾) 灌水方式、設備、噴灌設備、多孔塑料軟管灌水設備。二氧化碳施肥設備與方法、測試。 5 溫室配電(50分鍾) 配電設備、配電方式與計算。 6 光源和自動控制(25分鍾) 光源選擇與配置、自動控制設備系統、自動控制方法 7-1 材料(25分鍾) 骨架材料、覆蓋材料、基本性能。 7-2 無土栽培裝置(25分 浮板水培、NET水培裝置、固體基質型營養液栽培裝置和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裝置。 8-1 地域能源利用(25分) 太陽能利用技術、地下水的利用技術木質系能源的利用技術其它能源的利用技術。 8-2 園藝設施現場介紹(25分鍾) 3、根據教學進度、安排6次教學重點提示、習題解析、綜合練習和公布答案,同時,網上可通過BBS、電子郵件解答問題: 次數 內容 1 第一章 設施園藝的發展現狀與技術變革 2 第二章 溫室和大棚的建造計劃 3 第三章 溫室和大棚的結構設計 4 第四章 園藝設施環境調控 5 第五章 建築和覆蓋材料的種類及選用 6 第六章 無土栽培裝置及利用 三、課程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文字教材 錄像教材 網上輔導 第1周 第一章設施園藝的發展現狀與技術變革 第一章 1-1 1 第2~3周 第二章溫室和大棚的建造計劃 第二章 1-2 2 第4~5周 第三章 溫室和大棚的結構設計 第三章 2 2 第6周 第四章 第一節採暖裝置與計算 第四章 3 第7周 第四章 第二節通風設備 第四章 3 第8周 第四章 第三節降溫設備 第四章 3 第9周 第四章章第四節灌水設備 第四章 4 第10周 第四章 第五節二氧化碳氣體使用方式與設備 第四章 4 第11周 第四章第六節溫室配電 第四章 5 第12周 第四章 第七節人工光源設備 第四章 6 第13周 第四章第八節現代園藝設施環境自動控制 第四章 6 4 第14周 第五章建築和覆蓋材料的種類及選用 第五章 7—1 5 第15~16周 第六章無土栽培裝置及利用 第六章 7-2,8 6 四、教學媒體使用信息表 教學媒體 主要內容 主要作用 時間安排 文字教材 系統介紹全部內容 系統傳授知識 共16周,自學為主 錄像教材 重點講解現場,參觀講授 重點講解 根據教學進度收看 網上輔導(電大在線) 教學大綱,輔導答題 教學過程輔導。重點揭示,習題解析,公布各案 按章更新內容 五、對教師和學習者建議 1、園藝設施內容多,覆蓋面廣,需要記憶與理解概念較多,還要結合實際具體的分析的解決一些問題,教學要求比較高。但考試題絕不會超出教學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學員只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記住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解基本的原理,掌握基本公式遇到問題時會用這些原理去分析、去解決,考試起來就不會有問題。 2、請學員特別注意有關設計思路與方法,該記憶的內容就要記住,來不得半點含糊,還要會說明、分析和概括所要求的問題。最好是帶著問題去看書,邊看書邊找到問題的答案,作一些必要的筆記,重點的東西一定要有標記,這樣便於完成每章後的練習和計分作業,也便於最後的總復習。文字教材是課程的基礎,要充分的自主學習,有問題時再看錄像、網上輔導或與教師聯系尋求幫助。 3、學習和輔導本課程一定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能用學到的理論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4、平時作業非常重要,閱讀文字教材,是不是讀懂了,要通過做每章後的思考題和做作業----檢查、自測。本課程採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時作業,平時作業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20%;實踐性教學要求寫一篇調查報告,占學期總成績的30%。終結性考核即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50%。課程總成績按百分制記分,60分為合格。通過平時作業及時復習課程內容,及時發現問題,期末通過考試就比較有把握。而且平時作業完成沒達到50%,期末不允許參加考試。 5、面授輔導課:一般不贊成再組織系統面授。應組織以答疑及分析平時作業中典型錯誤為主要內容的輔導課,每周以1~2學時為宜。 六、主講及主持教師聯系方法。 主講教師:鄒志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029-7092993 主持教師:張愛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農醫部 電話:(010)66490526 Email:[email protected]
❹ 如何制訂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方案
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是指幼兒園在領會國家和地方課程精神的基礎上內,充分考慮本園容基礎與資源條件,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與規劃,由此形成的平衡、和諧、適宜的書面課程計劃。課程實施方案是幼兒園課程實施與管理的基本依據。
幼兒園課程的自主化、多元化是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上海市學前教育"二期課改"充分體現了"原則規范、方向引領"的指導思想,賦予幼兒園更大的課程發展權,鼓勵幼兒園在遵循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本園實際及辦園風格,設計切實可行的課程計劃,創造性地實施課程。實現這一目標,有賴於幼兒園將課程改革的核心精神真正落實到課程實施方案中,並在實際操作中貫徹執行。有的幼兒園在課程安排上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幼兒的自主游戲、體育運動等得不到保證;又如,課程結構鬆散,內容龐雜、膨脹抑或偏缺,整體性不強。這些問題實際上反映出幼兒園整體課程設計與規劃中的不足。因此,進一步明確幼兒園課程方案編制的意義,增強教師對課程的研發能力,提升課程實施的質量,是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待加強的一項工作。
❺ 幼兒園的課程是本園自己設計的嗎怎麼設計
一般示範園來用的都是省統編自教材,也有用其他教材,像北京搖籃教材。本園也可以自己編教材,叫做園本課程。每個幼兒園的園本課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多都與五大領域相結合來設計。如:語言與藝術相結合的課程,,在一節教育活動中不僅讓幼兒學會了說兒歌,識字,同時還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這就是語言與藝術的結合。
❻ 幼兒園園本化課程開發方案怎麼寫
幼兒園早期閱讀園本化課程方案 一、課程開發的緣由: 早期閱讀能促進幼兒智慧的發展、促進語言聽、說能力的發 展。對培養幼兒的思維力、想像力有很大作用。能增進幼兒良好的社會化情感,提高幼兒獲取信息,運用信息等能力激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從**年開始,我們對幼兒早期閱讀進行了探討研究,同時為幼兒早期閱讀創設了良好的環境;創設了室內的及專用活動室的閱讀環境,並通過游戲、區域活動等各種途徑,讓幼兒快樂的閱讀、識字、講講、說說、畫畫。**年開始,又對閱讀中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教育進行了探索研究,積累了相關的教育經驗、收集了各年齡段幼兒故事教育內容、教材,這也為幼兒園園本化課程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根據幼兒園前階段研究發展的狀況,幼兒園擬以早期閱讀為發展的突破口,不斷深入開展研究、積累經驗,以次帶動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發展與提高。並以早期閱讀為抓手,逐步構建幼兒園園本化課程。 二、課程總目標: 1、喜歡文學作品,感受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風格,萌發幼兒感受美的情感。 2、激發幼兒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獨立閱讀的能力。 3、引導幼兒能安靜傾聽他人的說話,能聽懂並理解說話的內容,並能恰當的做出回答。 4、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流,能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5、加強對畫面的理解,幼兒有豐富的思維、想像能力,能運用語言對畫面內容進行形象的描述。 6、幼兒嘗試運用講講、畫畫、表演等多種表現方法,表達故事內容。 三、各年齡段目標: 小班: 1、初步接觸內容簡單易懂,形象童趣的文學作品,初步萌發幼兒感受美的情感。 2、接觸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圖片、文字,閱讀簡單的兒歌、圖片,培養幼兒初步的閱讀能力。 3、引導幼兒能聽懂老師和同伴的說話的內容,並能恰當的做出反應和簡單的回答。 4、幼兒願意與老師、同伴交往,能運用短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5、幼兒能看懂並理解單張或多張簡單圖片的內容,能根據圖片內容進行思考、想像,並運用簡短的語言對畫面內容進行簡單的描述。 6、嘗試運用講講、粘貼、表演等多種表現方法,表達簡短故事的內容。 中班: 1、幼兒進一步接觸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學習欣賞並初步感受不同類型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風格,萌發幼兒欣賞美的情感。 2、豐富文字、圖片的內容,初步激發幼兒對語言、圖書、文字的興趣,幼兒掌握獨立閱讀的方法,有一定的閱讀興趣。 3、引導幼兒能注意傾聽別人講話,會說普通話,能主動參與活動,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4、幼兒願意與老師、同伴交往,會用較為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請求。 5、幼兒能看懂並理解畫面的內容,能根據畫面進行思考、想像,並能運用較連貫的進行大膽的描述。 6、運用講講、描描、畫畫、表演等多種表現方法,較形象地表達故事內容。 大班: 1、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夠感受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特點,有欣賞美、感受美的情感。 2、擴大文字、圖書的閱讀面,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語言、圖書、文字的興趣,幼兒能獨立閱讀,有較濃厚的閱讀興趣。 3、引導幼兒能認真傾聽他人的說話,能理解別人的說話的內容,並能恰當的做出回答。 4、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流,會連貫、清楚較完整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有禮貌地和別人交談、舉止大方。 5、加強對畫面的理解,幼兒有豐富的思維、想像能力,能運用語言對畫面內容進行形象的描述。 6、幼兒嘗試運用講講、畫畫、表演等多種表現方法,形象地表達故事內容。 四、課程內容:(另附) 五、課程實施: 1、以二期課改理念為指導,在實施共同性課程基礎上增加園本化早期閱讀課程的內容。 2、早期閱讀園本化課程內容與主題教育有機結合、滲透。 3、早期閱讀課程內容與游戲及園本化課程個別化學習等手段有機結合。 4、家園步調一致實施。 六、課程管理: 1、建立課程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園長、大小教研組長組成。 2、每月研究反饋課程實施情況及時調控課程實施。 3、每學期期中、期末收集園本化課程教育內容、教材、教案等。 七、課程評價: 1、評價內容: (1)對幼兒發展進行評價。 (2)對教師的教育行為、方法進行評價。每學期根據各評價內容進行評價。 (3)對課程內容適宜性進行評價。 (4)每學期根據以上評價內容要求進行評價。 2、評價手段; (1)幼兒評價通過對幼兒的觀察、談話及聽取教師及家長的反饋,評價幼兒的發展。 (2)教師評價通過對教師教育活動觀摩及家長的反饋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