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標准指導意見

課程標准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 2021-02-02 12:56:06

1.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怎麼標注

在條件尚不成熟是小學開英語,而且是全國不管、農村,先進地區還是落後地區,一刀切,本來就是決策失誤。喔 對了,現在我報讀的ABC天芐英語的教師說過,事實上想征服英語是不難的~一定具有適合的研習空間跟練習口語對象 最關鍵就是外教水平 標准口音(建議找歐美外教)才是最好 堅決每日口語溝通,1v1家教式輔導就有.好.的學習成效;學習後還要重聽課後錄音反饋,更可以加深印象。不過實在沒有人可以指導的狀況下,最好能去旺旺或大耳朵獲取課外學習資料練習,多說多練不知不覺的口語就提升起來,學習效果會非常迅速明顯的~更有甚者小學英語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材編寫和測試評估都存在方向性錯誤。比如教育部指定的小學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學習技能的要求居然是「說」、「唱」、「玩」,簡直是國際笑話!實際教學要求是「識句不識詞,會讀不會寫」。小學英語這樣教的實際效果是過早扼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把英語學習引到邪路上。到了初中還得從頭學,真的不如不開!對這些問題國內有責任心的、教研員、教師一再大聲疾呼,這位教育部前發言人當時為什麼不發聲?!現在來馬後炮了!而且他所謂重視英語影響了母語教學的說法立論偏頗。在全球國際化的大環境下適時開設英語是必要的。如果教法得當,英語教學只能促進母語教學而不會影響母語教學。近年來我國英語教學投入多,收效差的根本原因不在於重視英語教學,而在於英語教學理念、教材和教法盲目照搬外國,其中有不少是外國人已經扔掉的羊裡脊

2. 有了課程標准,為什麼還要研製浙江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符合新課程改革關於課程管理的精神(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的三級課程管理);
積極穩妥地推進普通高中第一階段新課程實驗,保證教學質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3.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是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及其各學科課程標准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立足我省實際,努力構建具有我省特色、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體系。
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的基本原則是:
(一)整體性原則。全面實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整體構建普通高中階段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三層次的課程,整體設置和安排必修、選修課程,以滿足學生畢業和進一步學習的基本需求。
(二)規范性原則。嚴格執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省政府《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規范課程設置及教學行為,遵循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和高中學生的成長特點,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課程。
(三)多樣性原則。努力構建重基礎、多樣化的課程,保證學生的課程選擇權。努力促進普通高中學生在達到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學有所長,促進普通高中學校在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辦出特色。
(四)實效性原則。鼓勵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有效開發學校課程,努力提高課程建設、管理和實施水平。充分考慮甘肅省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水平的差異,從甘肅省普通高中的整體水平和大多數普通高中的實際出發,保證所有普通高中(含民族地區實施「雙語」教學的普通高中)均能夠順利推進課程改革工作並取得實效。

4.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課程內容與安排

(一)課程內容。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各學科課程標准,版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各學權習領域、科目、模塊內容見《普通高中課程內容一覽表》(附表一)。
(二)課程安排。為保證普通高中新課程順利實施,幫助各校制定合理的「新課程實施方案」,特擬定《普通高中課程安排指導表(參照)》(見附表二)。

5.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課程管理與評價

(一)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督促學校依法實施新課程和提供課程資源與條件保障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高中新課程實驗的管理,及時了解和掌握學校實施新課程的情況,加強對學校實施課程過程的監督和檢查,總結、推廣新課程實驗的成功經驗。
1.建立學校「新課程實施方案」的定期(每年一次)上報、審批、備案制度。各普通高中的「新課程實施方案」必須經縣(市、區)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查批准後方可實施,並於每學年開學前,由各市(州)教育局統一報送省教育廳備案。
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學校實施新課程提供必要的指導,在合理利用本地教育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各校學生的社區服務活動等方面發揮好協調作用。
3.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推進普通高中學校辦學特色多樣化,擴大優質資源。要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鼓勵學校發揮辦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新課程實驗過程中辦出自己的特色。
(二)教研部門的管理。各級教研部門要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甘肅省普通高中教學研究制度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研究、指導、服務職能,大力開展高中新課程教學、評價、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研究工作。要進一步增強為當地學校和教師服務的意識,努力改進教研方式,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組織開展教學研究、信息交流、專業咨詢、師資培訓等各項活動,並對當地學校的校本教研製度建設進行檢查指導。
1.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各學科實施指導意見,加強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的指導,切實幫助教師解決在新課程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要引導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開展教學研究,積極探索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要促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各科目的均衡開設,切實研究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和美術等課程的實施現狀與難點問題,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課程決策提供參考。
3.要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為依託,加強對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專題研究,以專題研究的成果推動課改工作,以樣本校的成功經驗推動課改的全面實施,為解決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提供必要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
(三)學校的管理。校長要全面負責和領導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監督和評估課程實驗過程,切實加強對新課程實驗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應制訂選修課程和學校課程計劃、指導學生選課、認定學生學分、自主開發課程、聯系社區共同實施課程等工作。
1.建立學生電子學籍和檔案管理制度。所有高中學生要使用全省統一的學籍管理號,便於學籍管理、學生學習成績記錄和查詢。普通高中在校生不得留級。
2.學校要探索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的教育途徑,大力培養創新人才。鼓勵普通高中學校辦出特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學校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要採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
3.教師要對課程目標的實現、學生的發展負責,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定承擔相應責任。學校與社會應尊重教師的勞動,組織學生及其家長及時了解、評價學校課程實施情況,並提出改進建議,積極配合學校執行好國家課程方案。
4.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工作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樣本校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示範、輻射、引領作用。
(四)課程評價。逐步建立和完善發展性評價制度。學校要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為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記錄手冊、檔案,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推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1.建立和完善教師發展性評價機制,改變以高考成績作為教師評價唯一依據的片面做法,使評價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2.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業水平考試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3.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各學校必須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4.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方案》和《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校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方案》,建立新課程監控體系,建立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確保新課程目標的落實。
5.普通高中學生畢業資格認定。普通高中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的學分、三年內總學分達到144以上,參加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內綜合素質評定合格以上,由省教育廳頒發甘肅省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因模板限制刪去了表格,可從參考資料提供的地址閱讀全文)

6. 如何在新課程標准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目的是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評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關注人的發展,而不是對分數的唯一追求,因此,我們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與《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精神,著力進行建立課程評價機制的嘗試,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評價觀,轉變評價理念,制定評價策略,努力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的整合,體現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本次課程改革學生評價工作的基礎,應包括評價的內容和標准,評價方法和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評價方法和手法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以往的學生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這樣的評價是甄別,選拔和評優的功能,而在如何促進學生發展方面作用有限,如何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是教育各部門及廣大師生十分關注的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以下四個工作環節。一.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准確立教師不斷成長的評價標准和內容新的課程是關注教師的成長,關注教師個人身心健康和發展,新的評價觀強調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確立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標准和內容建立促進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打破唯「學生學業成績「等單一指標來評價學生的做法,重綜合評價。實現評價指標多元化,要從單純通過書面測驗,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轉變為運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二.改進評價方法和方式改進評價方法和方式促進教學成長課程學習中最能反映一個學生學習態度,知識與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情況。為此,學校要求進教師把激勵性評價慣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皮格馬利翁效應及課堂教學實踐證明: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肯定性評價語對學生學習的進步,成績的提高能起到較好的激勵作用。愛迪生曾經說過「相信自己能的人就會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無論對什麼樣的學生,教師都要讓他們樹立一個信念:「我能行!」而正確的評價絕不是簡單的「好!」或「不錯就了事,需要精心設計,何時評價,如何評價,怎樣措辭,都力求恰到好處。用科學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新課程所倡導的發展性評價,是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學習的價值觀,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在各科學習上必然存在著差異,所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隨著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應達到的目標,為此,我們要求教師選擇推遲作出判斷的方法,即允許學生提出兩次評價要求,因為這種「推遲判斷」會讓那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看到了希望讓他們感受到獲得成功的喜歡,從而激發了新的學習動力。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的學生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結合,綜合評定,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有些評價要素是可以量化的,我們應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這種分析能比較准確地反映客觀實質,防止主觀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爆炸,競爭加劇,網路與信息時代的來臨,僅僅掌握知識與技能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對人發展的要求,因此,以量化方式描述,評價一個人的發展狀況則表現出僵化,簡單化和表面化的特點,那樣學生發展的生動活潑和豐富性,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努力和進步都被泯滅在一組組抽象的數據中,這樣的評價,事實上往往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質性評價的方法則以其全面、深入,真實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優點受到歡迎。所以,我們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用多種評價方法。例如,激勵性的評語,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和情景測驗等質性評價方法都有利於我們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四.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促進「全面發展」不等同於追求「全優發展」,「全面發展 「強調在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功能和目標是從全面發展的角度發展和發現了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因此,各課程目標中不僅包含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還要求關注學生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例如:《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評價時還應關注學生以下諸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對數學的興趣與好奇心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和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發展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實質上,促進「全面發展」強調給予學生全面發展的機會,但絕不等同於追求「全優發展」。因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指從全方位的角度,評價學生各個方面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狀況,它允許學生身上同時存在著優勢領域趨勢和不足領域,於是,要注意避免教師只以顯性的評價指標為導向培養學生,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擁有自信,實現個人價值。評價體系的改革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了教師 角 色的轉變,,課堂上,學生的頭抬起來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教師從講台上走下來了,「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下來了,教師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合作者、服務者、以學論教的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總之,一句話,要扎扎實實地搞好課改,就必須扎扎實實地搞好課程評價,我們要有信心將新的評價理念應用於教學實踐,用發展的眼光,關注個體差異和獨特性,爭取讓評價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7.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的課程實施

(一)制定科學的「新課程實施方案」。學校要成立課程管理委員會,由校長、教務和教研部門負責人、各學科負責人組成,負責組建學校各學科課程小組,制定學校課程方案,進行學生選課指導、認定學生學分等工作。
1.要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課程。所有普通高中必須全部開設國家課程方案中規定的必修課程,在保證開設好所有必修模塊的同時,制定開設選修課程的規劃。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開設豐富多彩的、高質量的選修課程,尊重學生對選修課程的選擇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2.高一年級主要開設必修課程,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應開設並逐步增加選修課程。高二年級至高三上學期,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妥善安排好選修課程。高三下學期主要安排總復習。
3.各校必須確保學生每天在校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每周至少1學時的班團活動時間。
4.學校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要求創造條件認真開設「通用技術」課程。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教學需要,主動幫助學校解決課程開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在教學基本條件、實訓和實習基地等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
5.鼓勵跨校、跨區協作,提倡學校之間教學資源共享。對於師資、教學條件暫時未能達到課程實施要求的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和學校共同制訂改進計劃,採取措施,積極予以完善。
(二)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選課指導意見》,積極進行制度創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內選課指導制度。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利,切實加強對學生選課工作的指導。
(三)加強教學管理。各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校行政班和教學班管理指導意見》,在高中三年中,以行政班為單位進行學生管理,多數必修課應按照行政班安排課程,行政班的班主任要保持相對穩定。選修課要根據學生選擇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班。班主任對行政班管理負責,任課教師對教學班管理負責。
1.各學科要嚴格落實學科《課程標准》和甘肅省普通高中學科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的精神,組織好教學工作。要按照《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教育技術裝備標准》的要求,保障實驗教學的基本條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校內各種場所的作用。通用技術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部分選修課程的學習活動場所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3.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形式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可每學年安排一到兩周。在開展社區服務時,建議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建立小組,學校要認真組織、檢查,並爭取社區和家長的配合。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應盡量考慮教師的專業與特長。
4.學校要充分挖掘校內資源,發揮教師的特長,調動教師開設選修課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合作開設同一選修課,也可以外聘教師開設富有特色的選修課。
(四)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應當探索教師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方式。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注重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並重;注重培養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的意識與方法;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
1.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確實發生積極的變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避免追求形式、華而不實、忽略效果的不良傾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學校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全程管理,抓好備課、上課、輔導、作業布置與批改、考查與考試、教學評價等各個常規環節,引導教師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有效學習的研究與指導,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3.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信息化建設方案》,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育技術手段和有效的學習工具。
(五)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校本教研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保障新課程實施的重要途徑。各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指導意見》,把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製度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任務,著力構建學習、教學和研究三位一體的教師職業生活方式,建設民主、互動、合作、探究的新型教研文化。通過校本教研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式,促進教師、學生和學校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新課程目標的實現。
(六)加強課程資源建設。各市(州)、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根據《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建設、整合與利用,建立和完善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為新課程實驗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支撐。
(七)科學安排民族地區實施「雙語」教學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民族地區實施「雙語」教學的普通高中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除民族語文課程之外的其他各學科課程均參照普通地區普通高中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要求,並結合實施「雙語」教學普通高中教學實際,科學安排課程設置。普通高中民族語文課程,藏語文課程按五省區藏族教育協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藏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及課程設置方案執行;蒙古語文課程按全國蒙古語文教材審查委員會辦公室發《蒙古族中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及課程設置方案執行。
(八)認真落實國家法規政策新規定的專項教育內容。各普通高中要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領域課程(主要是社區服務、社會實踐課程)的實施、選修Ⅱ學校課程以及班團會主題活動等途徑,認真落實國家法規政策新規定的環境教育、禁毒教育、健康教育、人口教育、國防教育、民族團結教育、艾滋病預防教育、廉潔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影視教育等12個專項教育內容。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