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表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表

發布時間: 2021-02-04 10:52:35

㈠ 語文新課程如何寫好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要圍繞單元專題組織教學,體現整合意識

現在新編的教科書,均是以專題組織單元。比如:有時這一單元中的課文均是描寫多彩的春天的;有時單元中的課文全是講各類家庭生活的;有時這一類單元課文又是寫環境保護的……課文內容不同,寫作角度不同,但主題卻是一樣的,或呼籲和平,制止戰爭;或介紹科學,鼓勵創新……為什麼專家們要如此編排教科書呢?筆者覺得這樣安排,很能夠創設一個大的學習情境,便於學生收集、積累資料,擴大學生學習的視野,從不同的視角感受主題,學習不同的寫作方法。那麼,教師如何把編者的教學意圖傳遞給學生呢?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有對單元中所學課文回顧的環節,小結出課文中與主題相呼應的部分;可以利用上節課所學的知識或學習方式來學習本課,既鞏固了所學又體現了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在"語文園地"的學習中,更可以通過"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台"這四個欄目,整合整個單元所學的知識,突出單元重難點,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並產生整體認識和感悟,為寫作積累素材。
2.教學設計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

低年級語文課本上的插圖編排得很有講究,充滿了兒童趣味。比如一年級上冊拼音教學中"j q x"與"ü"相拼,插圖中就出現了象形的"j q x"高興地與戴著帽子上畫有兩點圖案的"ü"相擁抱,就好似四個小夥伴很久沒有見面了,一見面就高興得不得了,小"ü"高興得連頭上的帽子都掉了。如果引導學生看懂了這幅圖,比教給他一個口訣"小ü小ü有禮貌,遇見j q x就脫帽。"更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一年級下冊《月亮的心願》一課中有兩幅插圖,可以讓學生觀察插圖後進行對比:小女孩與珍珍有什麼不同?尤其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月亮的臉的變化,引發思考:為什麼月亮會有這樣的變化?從而體會到文章中"孝敬父母"的主題思想。課文插圖中蘊含著豐富的信息,你看,專家編者是多麼細心呀!這么好的資源,教師怎能浪費呢?

3.教學設計要注意語言積累

現在的語文教學,除了舊有的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歸納外,更注重了語言積累。不光是積累類似於"日積月累"的詞語,更要是好詞好句,如擬人句、比喻句、疊詞、成語……在積累感悟中並由此生發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感受。語言積累的目的是增長見識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什麼是最美的語言?不是華麗的詞藻,而是能准確表達內心感受的質朴詞句。要寫出這種句子必須經過學習、感受、錘煉、升華的過程。這一訓練過程很長,其中一部分訓練就包含在平時課堂的語言積累中。還有一點,有的老師在講析課文時,過多地注重了人文性,不斷地渲染主題思想。在語文教學應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低年級語文教學更應該注重語文的工具性。教學中抓住一些字眼、文眼,進行"精雕細琢"地細節剖析,更能讓人體會深刻,學到真正的語文知識。

㈡ 哪位好人能夠提供一份詳細的初中多媒體教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表(范表)急用,謝謝

課堂教學設計表
課程名稱:語文 設計者:羅仕蘭 單位(學校):興寧市龍北中學 授課班級:初一(5)班
章節名稱
《蘇州園林》
學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積累本文優美的詞語;理解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及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2、過程和方法: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領略中國園林的建築美,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了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愛國思想,感受寫作大師的語言美,增強熱愛母語的感情。
學生特徵
1、學生的觀察能力欠強,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其觀察能力以及表達所觀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養;
2、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欠強,需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3、學生對於說明方法的理解、使用還不夠熟悉。











述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具 體 描 述 語 句

1

2
學習本文准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1.語言表達留有餘地,體現了說明的准確性和真實性。
(1)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不僅」說明堆疊假山還是要有技術性的,只不過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更多的是體現出「藝術性」。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 ——「往往」是就一般情況說的。
2.有時語言表達得更肯定,毫不含糊。
(1)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2)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1)作比較:將蘇州園林與國外一般園林「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閱兵式似的道旁樹」比較——說明蘇州園林體現了錯落變化的中國特有的審美情趣。
2)打比方: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形象具體的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徵。
3)舉例子: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使所說明對象的特點更直觀。

項 目 內 容 解 決 措 施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依據課文行文思路及內容要點,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後師生達成共識。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系。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研討式:對於說明方法的選擇、運用,由學生互動研討解決,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感性認識即可。

教學媒體(資源)的選擇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目標
媒體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教學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結 論
佔用時間(分鍾) 媒體來源

1

2

3

4

5
情境導入
,作者簡介。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課文朗讀和字詞檢查)
整體感知
把握結構

合作探究

學以致用
體驗與反思 ppt

ppt

ppt

ppt

ppt 引入新課
作者介紹
掃盲(新字詞的學習)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把握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感受寫作大師的語言美。
鞏固以上知識點 創設情境,引發動機
提供示範,正確操作

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欣賞審美,陶冶情操

歸納總結,
復習鞏固 邊播放、邊講解
邊播放、邊講解

播放—討論—總結

播放—討論—總結

邊播放、邊講解 能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興趣。

學生課前有預習,掃除了學習的第一道障礙

學生能積極討論、合作交流;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習效果好。

學生能積極互動,思維活躍,在良好的氛圍中掌握了說明文常見的說明方法和准確的語言表述,感受寫作大師的語言美。

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本課的目標要求。

共計2課時
本課件所用資源均來自網路,經過本人加工,僅供學習之用。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範,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自定義。
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 邊播放、邊議論;I.學習者自己操作媒體進行學習;J.自定義。
板 書 設 計
特徵 說明方法
亭台軒榭的布局——不對稱 ③ 作比較、打比方
無論站在 假山池沼的配合——藝術 ④ 主 引資料
哪個點上 花草樹木的映襯——重畫意 ⑤ 要 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
眼前總是 近景遠景的層次— 景緻深 ⑥ 舉例子
一幅完美 園林角落的配置 —享受 ⑦ 舉例子
的圖畫② 雕鏤琢磨的匠心——圖案美 ⑧ 次
色彩調配的協調——安靜閑適⑨ 要 作比較、舉例子
概括 具體

作比較——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徵
說明方法 舉例子——使被說明的事物更具體,有助於理解
打比方——形象具體的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徵
引資料——形象的說明了夏秋季節池沼之美

















教學模式:採用講授式、討論式、啟發式、速讀法和比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學教並重模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課文朗讀和字詞檢查)
四、整體感知
五、把握結構
六、合作探究
七、學以致用
八、體驗與反思









測 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檢 測 題 的 內 容

1

2

3

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感受寫作大師的語言美

運用所學到的有關說明方法

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理解並運用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
中考鏈接站
請閱讀課文第四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選文說明的中心是( )。
2、文中能概括假山特點的一句是( ),能概括池沼特點的一句是( )。假山和池沼的共同點是()。
3、文中加點的「這」指代的是( )。
4、本文的語言准確而生動,試以文中的句子加以分析,並說明理由。

挑戰自我——我來做導游(以導游的口吻介紹):
 亭台軒榭的布局
 假山堆疊
 池沼的布置
提示:注意介紹的條理、注意介紹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詞語

1、作者在描繪蘇州園林的美時採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2、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並請你仿照本段,利用總分總的格式寫一段話,要求分說部分用一組排比句。






本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將學生學習的評價融入到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
(1)課堂參與情況較好,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面較廣。
(2)學生思維較活躍,能聯系已有知識能力積累;但也有部分學生知識面狹窄,思維不夠活躍。
(3)學生基本能認真去做好知識鞏固。






學生不喜歡傳統的一味地講授的教學方式,他們更喜歡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在課堂教學中穿插游戲、小故事、心理小測驗、小實驗等等;或者通過ppt讓學生獲得更加生動直觀的感受;最後要加強老師的言語表達功夫。
通過從反復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中,學生體會到文章的語言美。 多種媒體創設豐富情境,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像,學生感知了我國園林的建築美、畫意美。 學生基本能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增強了說明文的閱讀能力,能初步寫說明文。

㈢ 人教版小學五年語文下冊表格基於標準的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案例、來教學設計、教自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