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培訓課程
⑴ 讓社區服刑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有什麼意義
意義極為突出,是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環節。
組織社區矯正對內象參加學習、教育是社區矯正工作的容重要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認罪悔罪教育。著重提高矯正對象對自己所犯罪行危害性的認識,增強他們接受社區矯正的自覺性
三二是公民道德教育。重點是組織矯正對象學習社會主義道德規范,著重幫助矯正對象提高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改正不良惡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是職業技術教育。協調有關部門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職業技術教育,重點是對有勞動能力、有就業願望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術技能,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實現自食其力。
⑵ 社區矯正中常用的心理矯正技術有哪些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是指將符合法定條件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版由司法行政機關(司法局)及權其派出機構(司法所)在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並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社區矯正工作是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對罪行較輕、主觀惡性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經過監管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罪犯在社區中進行有針對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
⑶ 社區矯正人員參加教育學習內容有哪些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十五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公共道德、法內律常識、時事政策等教容育學習活動,增強法制觀念、道德素質和悔罪自新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教育學習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第十六條 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人員應當參加社區服務,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和紀律意識。社區矯正人員每月參加社區服務時間不少於八小時。
(3)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培訓課程擴展閱讀:
司法各部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職責: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人民法院對符合社區矯正適用條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決、裁定或者決定;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區矯正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實施辦法》第三條規定: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和教育幫助,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
⑷ 心理咨詢師為社區服刑人員送去「心靈陽光」
近年來,昌平區司法局大力探索社區矯正心理咨詢師培養方式,加大社區矯正心理咨詢師取證內培訓力容度,著力培育自己的專職心理咨詢師隊伍,現已有37名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正式持證上崗,工作在社區服刑人員心理矯正一線,達到一個司法所至少有一名三級以上資質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目標,實現矯正幫教科、陽光中途之家、各司法所心理咨詢師全覆蓋。
⑸ 對社區矯正對象應怎樣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向他宣傳法律知識,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所犯的罪行;其次就是根據矯正對象的不同心理,有針對性的進行矯治、教育和開導;最後在生活上、工作上、特別是心靈上進行人性化的關懷、幫助,使他們能從心底深處深刻地認識到所犯的罪對社會的危害,並有悔改認識和悔改的實際表現,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沒有拋棄他們,還在用人性化的矯正方式改造和教育他們,給他們創造重新做人的機會,為他們能順利的回歸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⑹ 社區矯正教育(心理矯正)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代,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可使孩子們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發展;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希望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作為父母應十分重視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兒童。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注意不要過分地關心孩子
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
應該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
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地恐嚇孩子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
這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贊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
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然,要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不但要給予他們良好的教育,每一位做父母的更要給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
⑺ 為什麼要給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心理咨詢
細化新入監罪犯個別談話工作。矯治監區在新入監罪犯個別談話全覆蓋的基礎上,根據年輕罪犯個人心理狀況在短期內很難掌握的實際情況,聯合監獄具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兼職心理咨詢師,因人而異地做好80後、90後罪犯的個別談話工作,對於有心理問題或有心理問題傾向的罪犯及時確診,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咨詢與矯治。 細化新入監罪犯心理健康講座和心理測試工作。針對80後、90後罪犯大多具有在思想上的愚昧性、改造上的敢為性、心理上的脆弱性、勞動上的消極性、考核上的功利性、生活上的享受性等行為特徵和暴力型罪犯居多的案情特點,在通過個別談話掌握犯群特點的基礎上,監獄選派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講授心理學與心理健康基礎知識。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讓罪犯充分認識到,迷茫、失落、怨天尤人等不良心理應及時消除,如何去自我調適監獄不良適應、情緒的調節與控制、自我意識的建立與完善等,讓其明確改造方向,克服悲觀恐懼心理,樹立改造信心和勇氣,迅速適應改造生活環境,以健康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改造中去。矯治監區在對新入監人員進行全員心理量表測試、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的同時,對80後、90後罪犯的測試結果進行單獨統計、分析、建檔管理。通過測試和分析,更為具體的了解罪犯個性特質,為實施個別教育、分類教育,有針對性地矯正罪犯心理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更好地發揮了心理矯治工作為罪犯改造服務、為監管安全服務的職能
⑻ 如何開展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個體情況,及時的回饋他們的心理情感,相信他們有能力意思到自己的責任,幫助他們澄清目前的問題,尊重他們,鼓勵支持。
可以根據他們目前遇到的共同問題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