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標準的三個部分

課程標準的三個部分

發布時間: 2021-02-04 20:59:40

Ⅰ 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哪幾個部分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一是課程目標;

  2. 二是課堂教學目標;

  3. 三是教育成才專目標。(這也是屬教學的最終目標。)

課程標准由哪五部分組成什麼是核心部分

有以下五個部分

  1. 前言:敘述科學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

  2. 課程目標:學習目標、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

  3. 內容標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

  4. 實施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建議、評價建議

  5. 附錄:含具體目標中行為動詞的定義、教學活動的類型與設計、案例三個部分

內容標准為核心部分

(2)課程標準的三個部分擴展閱讀: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Ⅲ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包括哪三個部分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4.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准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的同時,設置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5.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我整段弄給你了,上面黑體就是答案。

Ⅳ 美術課程標准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美術課程標准由一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版性質與價權值
二、基本理念
三、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階段目標

第三部分內容標准
一、內容說明
二、內容標准
第一學段(1~2年級)
第二學段(3~4年級)
第三學段(5~6年級)
第四學段(7~9年級)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四、教材編寫建議

附錄
一、案例
二、名詞術語解釋

Ⅳ 我國課程主要分三部分,即學科課程標准、教材和——

教科書

Ⅵ 在我國,組成課程的三個部分是什麼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版並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權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裡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麼意思!

謝謝採納我的建議! !!

Ⅶ 課程標准設計的標准和結構有哪些

第一部分為前言,敘述科學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第二部分為課程目標,敘述科學課程的總目標和三個分目標: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以及各部分目標的相互關系。第三部分為科學課程的內容標准,描述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五個方面的內容標准及活動建議。第四部分為實施建議,由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材編寫建議、教師隊伍建設建議、關於科學教學設備和教室的配置等六個部分組成。第五部分為附錄,含具體目標中行為動詞的定義、教學活動的類型與設計、案例三個部分。
內容標準是《標准》的核心部分,它是總目標和分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

Ⅷ 課程標准把課程目標劃分為3個領域:①______,②過程與方法,③______.這些領域基本上涵蓋了促進學生發

課程標准把課程目標劃分為3個領域,分為三維目標,它們是:①知識與技能,②過程與方法,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
故答案為: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

Ⅸ 新課標教學目標分為哪三類

新課標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知識與技能:即每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過程與方法:即讓學生了解學科知識形成的過程、「親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學習,形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即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科學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等。

(9)課程標準的三個部分擴展閱讀

教案設計的原則

1、系統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

2、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諸子系統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制約、影響著後一子系統,而後一子系統依存並制約著前一子系統。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兩個可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4、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