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課程設計教案
『壹』 中班幼兒快樂與發展課程小小設計師教案
中班美術活動《我是小小設計師》 設計意圖: 初秋,經常會下點小雨。孩子們有時會撐著小花傘來幼兒園。 「哇!你的傘好漂亮!」「我的傘上是有熊貓圖案的。」「我的傘是五彩的,像彩虹!」「我的傘上的花紋兩邊都一樣的。」……一把把同伴們撐來的五顏六色、花樣繁多的傘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正是繪畫的最好時機。 活動目標: 1、了解傘的基本結構,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地進行傘面設計。 2、感受各種傘面的裝飾美,體驗創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實物雨傘若干;多媒體資料;空白傘面若干;各種繪畫工具如:水彩筆、勾線筆、2B鉛筆;各種手工材料:如彩紙、膠棒;音樂;展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小帳篷,圓又圓,雨天滿街走,晴天家中閑。 二、觀察、感知 教師出示不同的傘給小朋友看,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說一說這都是一些什麼傘?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對,這些是雨傘和遮陽傘,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傘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結構相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傘面圖案不同) 三、激發、講解 1、教師提出設計傘的想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早上飛飛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是傘場的叔叔阿姨們打來的,傘場的叔叔阿姨啊聽說我們小朋友畫畫都特別的棒,所以想請小朋友幫忙給他們設計一些漂亮的傘面,那你們想不想成為最棒的設計師啊?幼:想。) 2、復習美術知識。 (要當設計師就要有本領,讓我來考考你們,看看這些線和圖形你們都認不認識啊?) 3、講解繪畫要求 (小朋友本領真大,那材料老師已經為你們准備好了,在畫畫前老師要對小朋友提出幾點要求) (1)、講衛生,不塗在手上和桌子上。 (2)、注意塗色方法。(用平塗法,塗滿不露白) (3)、注意用筆安全。 四、設計、創作 1、幼兒按照意願分成組。(水彩筆、線描、粘貼)(播放輕音樂) 2、幼兒團結合作,互相謙讓。 3、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十五分鍾左右) 五、展示 1、將幼兒設計的傘面放在展板上進行展示,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作品。 2、將幼兒製作的花傘放在展板上進行展示,教師集體點評,請幼兒說說哪把最漂亮,哪把造型最新穎,哪把繪畫最認真,哪把製作的最精緻,總之要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每個作品的優點。 六、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製作好的小傘,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美工區去製作美麗的小傘吧!
『貳』 設計一堂適合5歲幼兒的體育課堂的教案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版際情況權。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叄』 幼兒藝術類課程活動設計教案
大班科學:神奇的布 設計意圖 初夏雨水多,陽光烈,傘是幼兒經常接觸的物品,他們通常對傘都很感興趣。藉此機會,可以讓孩子了解傘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製成的,讓幼兒通過實驗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從而理解傘面的製作道理。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能通過實驗檢驗自己或別人的假設。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 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對生活現象的好奇心。 【活動准備】 1、各種質地的布塊若干(棉布、紗布、絨布、尼龍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葯水瓶若干。 2、掛圖。 【活動過程】 1、 幼兒猜猜:換別的布做傘面,行不行? 2、 幼兒分組觀察各種布的區別。引導幼兒用眼睛看(顏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軟硬、粗細),使勁拉一拉,聽聽它們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3、 教師用棉布實驗,將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請幼兒猜猜:水滴上去後會怎樣?有沒有變化?有什麼樣的變化? (2) 教師將水滴上去之後,請幼兒觀察,用語言總結變化。(如:水透進布里去了;布把水吸進去了;有水的地方變濕了等。) 4、 請幼兒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會發生什麼變化。有能力的幼兒可以說一說判斷的根據。 5、 幼兒分組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協助、指導。 將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變的。是停留在一個地方還是散開;是停留在表面還是滲透進去。如果能滲透,比較一下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快,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慢。再多滴幾滴試一試。滴完水後,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壓一壓,比較不同材料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幼兒交流自己操作時觀察到的情況和想法。 6、 討論:哪一種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種材料吸水性較差?按其吸水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一下。選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較它們在外觀形態、軟硬程度和表面的觸感上有什麼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強的布與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麼作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這種材料的布做成的東西?為什麼會使用它們?(比如:為什麼用軟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為什麼用結實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傘等?) 8、 出示掛圖: (1)小明熱得滿頭大汗,在到處找擦汗的東西; (2)媽媽看到地上很臟,想做一個拖把拖地; (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買一件雨衣,雨衣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4)小方總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媽媽想鋪一張桌布,應該選什麼材料?請幼兒根據不同的情況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種最合適的布。 【活動延伸】 1、 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如醋、油等。讓幼兒觀察不同的液體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麼變化。 2、 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布的名稱、作用和原料。
『肆』 學前教育優秀教案板書設計
學前教育課程設計可以是表格形式也可以是文檔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活動名版稱:根權據活動填寫
- 班型:大中小班之一
- 活動領域:健康、社會、語言、藝術和科學五大領域之一
- 活動目標:可以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目標入手,也可以自己寫。
- 活動准備:分為物質准備和經驗准備。物質准備是教師為上課准備的物品,經驗准備是幼兒有過的相關經驗。
- 活動過程:按照教師上課流程如實填寫。
- 資料包:上課有關的資料,如使用的音樂名稱,使用的圖片,可按照物質准備內容放置。
可以參考上面這個模板,但也不用非拘泥於這個形式,望採納,謝謝!
『伍』 中班健康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麼設計
幼兒園中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由於幼兒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較薄弱,有的幼兒更是不會動手,為此想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技能,通過節日的方式讓小朋友自發的感覺到媽媽的辛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學著做,也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讓父母知道從小不能太溺愛孩子,應從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活動准備:音樂磁帶,家庭照片,活動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配上小朋友幸福家庭生活的照片)小朋友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三八婦女節,也是我們媽媽的節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受?
是不是感覺很溫馨很幸福呢?
是呀,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生活在這樣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中。作為這家庭的一員,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大家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不知疲倦的辛勤勞動著,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今天呢,我們小朋友們的媽媽也來了,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過這個節日,現在我們就請小朋友們的媽媽來說一說我們一天之中到底要做什麼事情吧,有請小朋友的媽媽們。
小朋友們都聽了媽媽們說的了,聽完你們心裡有什麼感覺呢?你們沒有想到我們的媽媽為了照顧我們,一天之中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吧?
那麼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你們有什麼最想對媽媽說的呢?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媽媽這么的辛苦那我們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先學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1.像穿衣服、穿鞋子……這些事情都是誰的事?
2.當我們面對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
3.那這些事情你們都會做嗎?
4.你們到底會不會做呢?現在,我就來問問小朋友們,你早上起床都做了哪些自己的事情?
5.你會穿衣服、穿鞋、疊被子嗎?我請小朋友們來演示一下,看看到底會不會,媽媽在一旁觀看,讓小朋友自己動手。
6.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有些小朋友會些簡單的,可是有些小朋友連手都不會動。
7.小結:對於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自己做,不再麻煩父母,不用他們操心,這才是愛爸爸媽媽的表現。
三、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在家裡,除了這些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呢?(小朋友交流,媽媽跟小朋友一起討論)
2.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可以完成的,是家裡的事。對於這些事,我們要怎麼做?
3.這些事中,你以前做過什麼呢?
4.在剛才的交流中,我也發現,我們小朋友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過,那你能說說沒做的原因是什麼嗎?
5.對於不會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辦?
6.好,現在就讓我們進行一次勞動技能交流會,咱們請會做這些事情的小朋友當一次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具體做法。
7.小結:通過他們的介紹這些事情的具體做法,你會了嗎?希望同學們在家中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四、我還會做的事情
除了以上家務,在家裡,小朋友們還能做哪些事?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家裡不僅爸爸媽媽要照顧我們,現在我們也要學著來照顧爸媽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帶給爸爸媽媽的溫暖。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陸』 幼兒課程設計考慮的五個因素是
幼兒園課程設計考慮的6個要素是:幼兒、教材、教師、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比你問的多一個?)
『柒』 在設計幼兒園各類保教活動時(包括集體教學活動),如何真正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1、桌椅不束縛幼兒;
2、環境低空布置,操作材料便於幼兒取放;
3、課程設計從幼兒興趣點出發;
4、提問多考慮是否從培養幼兒多方面入手,面向全體,並拓展思維等。
其實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注意日常教育的細節。
『捌』 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教學設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有序地安排教學要素,回確定適當答的教學方案和思路。
2、課程設計:制定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材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活動。
二、目的不同
1、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多學習知識,在各方面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展。
2、課程設計:一項具有教育經驗的計劃,旨在使學生在學校教育環境中獲得、促進遷移,並進一步促進其的全面發展。
(8)幼兒課程設計教案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的方法:
1、教學設計應從「為什麼要學習」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習者的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決定學習什麼;
3、為了達到特定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教學內容,即如何學習,應採取哪些策略?
4、對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修改上述環節,以保證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的順利進行。
『玖』 怎樣做一個成功的幼兒園課程設計
幼兒園課程包括五大領域(有的細分為七大領域),分別為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一般來講幼兒園是根據這五個領域進行課程設計的。
新《綱要》沒有對課程內容做統一、具體的規定,也沒有羅列出課程內容的清單,而是通過對教師提出要求——做什麼、怎樣做和追求什麼。將課程內容融入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各種活動之中。其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四類經驗:關於周圍世界(包括自己)的淺顯而基本的知識經驗,關於基本活動方式(包括認識活動)的行動經驗(「做」的經驗),關於發展智力、提高各種基本能力的經驗,關於對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動的態度,即情意方面的經驗。
推薦你使用學習通,手機上下載這個APP,找到幼芽早教,裡面有視頻公開課,每個課例旁邊有個領取教案,你按提示操作,就能下載教案,記得看老師介紹,找特級教師的下。模仿總會的吧。
注意課程設置要結合當地的教育水平,照搬不見得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