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和高中課程標准
㈠ 歷年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及說明、北京高考考試大綱及其說明。越多越好。100分給你了
文科:2008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北京卷各科考試說明發布
http://e.sina.com.cn/gaokao/2008-03-10/1825126929.shtml
08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微調 難度無太大變化
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微調 附錄部分變為典型的示例題型
北京高考考試說明已經修訂完畢,3月下旬將下發到考生手中。昨天(7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高考考試說明有微調,最大變化是附錄部分由以往的整張試卷變為典型的示例題型,「這樣附錄將更具有示例性和參考價值」。
據了解,往年高考考試說明的附錄是將過去一兩年內的整張試卷貼上去,今年的高考考試說明將附錄里的整張試卷改成近幾年高考試卷里的典型例題。據介紹,這樣改動後附錄將更具有示例性和參考價值,比如說文言文部分,附錄里給出近幾年來的三道例題,這樣就將今年的命題思路顯示清楚了。
除附錄變化外,各學科也有微調,比如語文古詩文有一些篇目變化,但總體沒有新增考試內容。
在試題的難度上,今年仍然維持在0.55—0.65之間,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如果卷面滿分為100分,考生平均得分應在55分至65分之間。如果試卷滿分為150分,則考生的平均成績為82.5分至97.5分屬於正常。
據悉,在今年的高考考試說明中,盡管有些科目、有些內容有創新,但只是在形式上有變化,內容上不會有變化。「今年高考考試說明更科學、更合理也更清晰」,一位參與高考考試說明修訂的專家將其總結為三個「更」。
理科:
第一,一定要重視考綱。最好這個考綱咱們手裡要買,如果學校沒有給咱們買,沒關系,希望老師把考綱知識內容表給大家印一下,沒有多少頁,很容易,這樣同學就按我剛才說的嘗試回憶法,按照考綱對照一條一條去復習,例如物理131條你必須弄清楚,化學五個方面要弄清楚,生物9個表格要弄清楚。這個至關重要。
第二,回歸教材。咱們同學參考書很多,有的同學是學校給推薦了,自己到書店又買了,還有的家長,親戚朋友送的,還有甚至過春節,有的壓歲錢也換成參考書了,過完春節回來書又長了,對這些書不要迷信它,尤其是到高考前你把這些最好都扔掉?幹嘛呢?就看課本,為什麼?因為出題的人是按照考綱來確定考什麼題,考綱有就出,沒有就不出,出到什麼深度?必須是出在教材講的那個深度,不可能超出教材的深度,出題人是按照考綱和教材來安排,那你自己,你卻按照參考書的那個編者去弄,方向不就錯了嘛,不跟出題人保持一致,你跟寫參考書的保持一致,他又不出題,你跟他保持一致幹嘛?所以最後這些天,咱們就應該把參考書淡化甚至扔一邊去,就抓考綱和教材。
第三,作題不要搞題海。因為你大量作題沒有什麼好處,有的人認為,說我大量作題,高考上碰一道,這種可能幾乎是沒有的。為什麼沒有呢?因為高考出題是由一些大學老師在那兒,賓館裡面編出來的題目,不可能跟你這個所經常手頭看的參考書一樣,因為他們根本不看參考書,另外也不可能跟你的模擬題一樣,尤其咱們比較權威的,黃崗的,北京海淀區的更不一樣,因為出題人的秘書要搜集這些高考題,搜集的目的是兩個字,就是迴避,堅決迴避。教授編出一道題來跟那個題有一點像,都要迴避,所以高考的時候碰上一道題就是我的模擬題,這種可能性是幾乎沒有的,你甭想。所以來講,你大量作題說高考能碰上,這個可能性不大。
另外還有人認為,我做難題,我容易題自然就會了,其實也不對,因為難題做多了,容易題可能你照樣不會,就是說你拿不了滿分,為什麼呢?容易題里你看著會,可是真正一動筆了,邏輯關系不清楚,甚至提筆望字。所以咱們一定注意平常作題不要扣難題,不要扣那些亂七八糟題,就抓基礎題,抓中檔題就對了。另外還有的同學比較懶,他選擇題都做,ABCD都做,到了非選擇題他懶得動筆了,他說差不多就得了,我懶得動筆,結果高考的時候出現個一些詞不達意,或者想表述結果話又說不清楚,或者專業術語又忘了,用自己的話表述了半天得不著分,所以咱們現在一是抓考綱,一個是抓教材,還有一個就是作題要少而精,不要搞題海。而且還建議大家搞一個錯題分析本,非常有用。就是說你錯了那個題,你就要弄一個小本子,這個小本子里頭要把那個錯題寫出來,然後你的錯誤是什麼,正確的思路是什麼,寫出來,這樣就知道這個題我錯過,我將來高考肯定不錯,這是很有用的。比如我曾經在好多地給學生做備考的大報告,我就提出這個方法,有的同學按照這個要求,數量、物理、化學、生物都搞了錯題分析本,結果效果很好,他是課間操排隊之前看一會,上體育課輪流做動作,作完了動作以後他看一會兒,甚至在食堂等著買飯的時候他也看,所以他決心說高考的時候同樣的錯我絕不再犯,結果這個同學在高考的時候就考了700多分,考的非常理想的清華大學的專業,後來我又到那個學校講課,發現那個同學去學校辦組織關系,結果他說我非常成功的經驗就是我搞了錯題分析,而且我真是,只要錯的題,我高考一道都沒錯,所以我就特別成功。這四點希望大家注意,一定要抓考綱,回歸教材,作題要少而精,要搞錯題分析,這是成功的四大法寶。
㈡ 求大學四級與高中新課標差距詞彙
你好,還是建議你去舊書店找找那本書吧,我以前也見過的,只是找不到了。
㈢ 大學課程標準是什麼
60分萬歲,這個是拿學士學位的最低標准。。
要想找個好工作,,最好考好點,排名專業前15%最好。。
要拿獎學金當然是越搞越好了。。
本人馬上畢業了,知道這分數是多麼重要啊
㈣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2017年版是針對2017級新高一的嗎
英語周報高二課標2016-2017學年第2期Book5Unit1參考答案及部分解析參考答案1-5BAABC6-10CBBCA11-15BCACA16-20BABCC21-25DCABB26-30DCDDC31-35BADDA36-40FCAGE41-45DADBC46-50CBABD51-55CDBBC56-60ABACC61.where62
㈤ 普通高級中學教材和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教材的區別
標注教材好像是教育部定的吧
㈥ 的高中課程標准如何影響未來高考,新課標,新
從新課改高考的內容上看,「成績決定一切」也有了很大的改觀。「學業水平測試」、「綜合測評」都將從很大程度上改變「分數決定命運」的歷史。 之所以將「學業水平」納入高考的一部分,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反映一個學生的狀況。而「綜合測評」所體現的價值,是要反映出學生的情感和態度。一個學生的成長和他平時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言行都有很密切的關系。要反映一個人,靠一次考試是遠遠不夠的,「綜合測評」恰恰填補了這個空白:未來將更注重對學生的全面評價,不僅為學生提供分數,更要通過考試的各種數據,為考生提供知識、能力、特長和潛質的評價報告。並以此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長處和優點,理性選擇發展方向。 從「一考定終身」轉變為「多元評價」,新課改高考是不是代表著我國高考體系的未來走向呢? 作為我國高中教學的一個指揮棒,高考對我國的基礎教育有著非常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與以往「過多關注書本知識和考量,過於重視筆試測試,評價單一,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考查不夠」相比,新課考的「多元評價」將高考變成了一個好的評價:在降低了一次性選拔考試成績的比重,增加了素質評價的比重下,高考的負擔切分到其他的載體上,高考只負擔它所能承擔的部分學業評價的價值任務。這無疑是一個進步的方向,也是「應收教育」真正走向「素質教育」的一個質的飛躍。 如今已有11個省份將學業性過程性、形成性的評價納入學生進入大學的成績,來自各界的反應也頗為良好。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其他省市也將會朝著新課改高考邁出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