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蒲公英課程設計

蒲公英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06 14:56:23

Ⅰ 把自己想像成蒲公英寫一篇作文

假如我是一朵蒲公英 現在的我是一名中學生了,卻被那個煩心的作業與無聊的課本死死地咬住不放了。我現在好想要去那廣闊的大草原,著奔騰的野馬一起跑;想化作為那隻有淡淡的白色,沒有任何的污染的蒲公英。可是命運卻是夠殘酷的,把我美好的夢想一再摧毀了。不過幸運之神還是很眷顧我的。終於有一天,我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跟隨著幸運之神來到了蒲公英的世界,我發現自己已化身為蒲公英了。噢,太好了!我真高興啊!我和蒲公英媽媽一起飛過了許多的地方。我來到了四季變化的鄉村,我從草長鶯飛的春季:開放著五顏六色的花,翠綠的樹葉,可愛的小燕子和那唧唧喳喳的小鳥飛過;從烈日炎炎的夏天:綻放著深紅色的石榴花,樹底下乘陰的人們,一直在叫的蟬上還有那已經結果的荔枝上飄過;從秋高氣爽的秋天:樹上的紅葉,漫山野遍的菊花,被塗得紫瑩瑩的葡萄並且被秋風徐徐吹過的金澄澄的田野上走過;從銀裝素裹的冬天:地上皚皚的白雪,樹上怒雪開放的梅花,乾枯枯的樹枝並有著用白雪堆積而成的雪人旁跳過。我已經看到了四季最美的東西和鄉村。看完了鄉村,我來到了城市。這次的我不再只是和蒲公英媽媽一起走,我們找到了我們自己的親戚了:那些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人,他們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但根須還是從泥土裡全部拔出的人,那些沉睡在市聲里,但是夢的腳趾還是常常沾滿泥土的人,他們是我們的親戚,他們有時會買幾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曬幹了泡茶喝,或把它洗凈剁碎了摻雜的食物,給身心重新賦予鄉野的清爽和自然之息。雖然身在城市,但他們靈魂深處的想法還是離不開鄉村的。我希望他們能夠在閑於之際,回家看看。我接下來又看到了很多的東西和美景:心曠神怡的大草原,滿山的綠色,高大的珠穆朗瑪峰還有那些驚險的自然之景。我在空中無目標地飛,可我的身體慢慢地分解了,但我還在渺茫地尋找著,不放棄地尋找著。假如我是一朵蒲公英,我要無拘無束地飛著,直到死亡。

Ⅱ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及反思

我們的民族小學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准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願意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 指名讀生字,新詞。
2、 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像、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像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像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像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彷彿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像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教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對學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讀出對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並要求學生會背課文,通過教學大部分學生會課文。

2.金色的草地

教學目標:
1. 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引人注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齊讀課題:金色的草地
2. 課前置疑:讀了課題,你想問什麼問題嗎?
3. 整理問題:草地怎麼會是金色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間去找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小老師教讀:多音字:"假""朝"字形:"絨" "耍"
3.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蒲公英的資料、並展示圖片。
4.抽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你能找出來嗎?
歸納總結:1 哥倆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四、理解課文
1、齊讀一自然段:思考:我們窗前有一個什麼樣的草地?由"長滿""盛開後變為金色"體會蒲公英的多。
2、朗讀。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齊讀第一自然段
草地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們怎麼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讀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3.匯報表演
4.想像自己的腳下就是那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說一說,在這樣一個地方,你的感覺怎麼樣?
5朗讀:讀出歡樂的氣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了什麼?對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變化,說一說,它是怎麼變的?
早上:綠色 白天:金色 晚上:綠色
2 它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小組討論,在書上勾出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3 匯報: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著變色了.
5朗讀:體會草地的變化的原因.
6、齊讀4自然段:從這里,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充滿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五、完成課後練習二:回顧全文: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愛。
六、有感情地朗讀。
教後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還不能理解。

爬天都峰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三. 課前准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四.教法設計:邊讀邊想法。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看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並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獲。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自學生字,讀准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准確。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發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的:邊讀邊想,說出"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像,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們互相鼓勵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文。
3.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
師篩選出問題:"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呢?
4、讀讀議議,釋疑。
a. ."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峰這么高,又這么陡,你年紀這么小(這么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讀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學生讀書圈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三、總結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獲。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教後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懂得了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並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槐鄉的孩子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陪阿姨能夠自讀能力,並是學生感到勞動是快樂的。
學習時間:
1~2課時
學習准備:
1、學生自己讀熟課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並提出疑問;
2、教師准備學習網站;
學習過程:
一、引導認識略讀課文,略知學習方法;
1、從"*"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質疑、思考、討論,讀懂課文。
二、引導自己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了解重點詞語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哪些描寫重體會到的?
(3)自己還有什麼不動的地方?記下來,和同桌討論一下;
三、利用網站,交流反饋:
1、打開網站:
(1)積累詞語;
(2)在網站提示下理解:滿載而歸、耷拉
(3)利用網站學習解疑,然後組內交流;
2、反饋學習情況:
從課文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槐鄉孩子的可愛體現在:勤勞懂事、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3、讀出勞動的歡快、輕松、活潑。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網上練習:交流學習體會。
2、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說說自己課余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
教後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並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語文園地一

知識目標:
1、完成習作。
2、准確區別區別的不同讀音。
3、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
情感目標:
熟練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
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餘生活
1、導入:
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小朋友一起發現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餘生活充實而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樂趣與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餘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餘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評議
(1)看學生他們的課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內容充實)
(2)選拔優秀,頒發小獎品。
(3)生談交流後自己的打算。
二、習作指導
1、導入。
2、生選擇寫作題材
游戲娛樂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繩……
課余輔導訓練:網頁製作、科技小發明、繪畫寫生、足球比賽……
個人愛好:小收集、小飼養、小種植、小演奏家……
家務勞動家庭幫手:洗衣服、餐具、打掃衛生……
3、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只需集中寫一項課余活動或一件課余發生的事。
4、生擬定提綱、評議。
5、生起草。
6、生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7、生各自修改。
8、謄寫文章。
三、日積月累
1、生自由輕聲讀詞語,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2、指名橫著誠。
3、揭示發現:
每一行兩個詞語中帶點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齊讀鞏固。
四、讀讀認認
1、生各自輕聲讀本題中的各組字,讀不準的藉助注意拼讀。
2、比賽:誰讀得正確、流利。
3、談談這一題中每一組字的共同之處。
4、齊讀鞏固。
5、單獨指讀橫線條中的生字。
五、讀讀背背
1、師范讀古詩。
2、師引導。
3、生模仿讀。
4、比賽讀。
5、師生合作、表演。
6、競賽背誦。
六、展示台
1、小組交流各自展示什麼內容,以什麼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備。
3、舉行展示會,各組輪流介紹,然後參觀學習。
4、評選優秀展示組。
教後反思:
通過本園地的學習,開始了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但學生的習作還很差,需要老師課余輔導。

Ⅲ 蒲公英兒童閱讀創意中心創意課比較好,還是閱讀課比較好

設計課肯定不需要 欣賞課和繪畫課應該比較好講
其實最好講的還是繪畫課 不管是臨摹 還是創作 都比較容易一些 欣賞課程比較枯燥
繪畫課加上點創意動手成分 學生很歡迎

Ⅳ 百度蒲公英計劃的項目內容

2011年9月10日,網路基金會投入200萬人民幣作為成立200萬原始資金的蒲公英專項基金,啟動「蒲公英計劃」,旨在尋找身邊最美麗的「蒲公英」,並從硬體改造(建設網路夢想中心)和軟體培訓(定期精準的教師培訓)兩方面來幫助這些可敬的蒲公英教師。具體內容包括我們計劃:
1、尋找並發現符合條件的蒲公英教師後,網路將授予他/她「網路蒲公英大使」的榮譽;
2、在眾多蒲公英大使中,推選出「蒲公英明星」,根據相應的建設條件,向其所在學校捐助網路夢想中心(一個具備互聯網綜合功能的多媒體教學中心一個設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
3、逐步建立「蒲公英明星」庫聯盟,網路每年將舉辦「蒲公英夏令營」為他們提供具有特色的蒲公英教師培訓內容召集參加每年度的「蒲公英夏令營」,並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蒲公英教師培訓;
4、將定期組織「蒲公英宣講會」,讓更多朋友的人了解「蒲公英」的奉獻精神,吸引更多的盟友進來加入蒲公英聯盟,致力於平等地成就每一個「蒲公英「; 1、 只要符合要求的都是網路尋找的蒲公英教師目標群體,我們將對教師本人經歷、資質進行審核,通過後將授予TA們「網路蒲公英大使」的榮譽稱號,並在眾多的「網路蒲公英大使」推選出「蒲公英明星」。
2、 所有的「蒲公英明星」一年中需要出席至少兩次的「蒲公英宣講會」,宣傳蒲公英精神,倡議支持網路蒲公英計劃。他們所在的學校只要符合「網路夢想中心」的建設條件,網路基金會就會捐贈進行建設;
3、 成為「網路蒲公英大使」就可以參加網路每年暑期舉辦的「蒲公英夏令營」,享受「蒲公英聯盟」合作夥伴提供的各項豐厚禮遇和物質資助。 網路捐助的多媒體教室稱之為「網路夢想中心」,是為那些奮斗在鄉村、城中村學校的「蒲公英明星」而建,讓他們用最好的教學設備去播灑知識的種子,實現心中的夢想。在蒲公英計劃中,網路將對符合條件的教師授予「蒲公英大使」的榮譽,並從眾多的蒲公英大使中,遴選出「蒲公英明星」。在對「蒲公英明星」所在學校進行建設條件評估後,網路將向評估達標的學校捐助一所具備互聯網綜合功能的多媒體教學中心。這個中心被稱為「網路夢想中心」。
網路夢想中心充分發揮網路作為高科技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優勢,以標准化模式為目標為學校建設風格獨特的集電腦、圖書和多媒體於一體的現代化教室,旨在通過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實現自我提升,從而讓更多的鄉村教師、城中村學校教師能夠平等的享受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優質的教育資源。
建成後的「網路夢想中心」將通過開設「蒲公英網路學堂」,對教師進行系統完善的能力建設培訓和新素質教育課程設計。除了自我提升外,接受系統培訓的教師也可以利用夢想中心內的教學設施為學生上課。網路通過促使師生在「蒲公英網路學堂」內教學相長,實現「平等地成就每個人」的公益願景。

Ⅳ 如何解決美術課中出現的問題

邵女君 在嵊泗,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的老家在安徽、四川、河南、江西……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父母都是嵊泗的建設者,為了我縣的繁榮發展每天辛勤勞動。過去,這些孩子要麼在老家孤獨留守,要麼在陰暗狹小的學校里就讀,和城裡孩子一樣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上學求知對他們來說,完全是一種難以想像的奢望。2008年,我縣有了一所屬於他們的學校——菜園二小(新居民學校)。我是本校的一位美術教師,以往我在基湖小學任教,那時學校的民工孩子也非常多,面對一批一批新轉入的民工孩子,我發現想上好一堂美術課卻非易事。現在我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談幾點體會。一、如何讓學生做好課前准備一個學習美術的環節──課前准備,幾乎是很少有人去探討。我個人認為,學生只有充分做好美術課前准備,才能在課堂上獲得了上新課的主動權,學習才會輕鬆起來,並最終讓自己養成勤於動腦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上美術課一般要准備的學慣用品較多。例如,水彩畫課,課前要裝水,帶水彩顏料;水墨畫要准備好墨汁、毛筆、宣紙,手工課要准備好手工材料等等。但由於我們的學校情況特殊,因為全都是外來民工孩子,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差,因此在准備美術學具時有很大困難。為了能使每節美術課能按計劃上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1.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由於各個家庭條件的差異,有些同學能及時准備好每節課所需的美術學具,而有些同學每次不帶,問其原因,沒錢。經調查確是如此。這些沒帶學具的學生,不但其本人練習無法進行,還會影響其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對課堂秩序也是一個「不安定」因素,由於他們「無所事事」,很容易出現搶奪其他學生的學具、互相聊天、打鬧等違紀現象,對課堂管理帶來嚴重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就採用集體合作的方式,讓他們互幫互助。如,上水彩畫課,有學具的同學帶學具,沒學具的同學幫忙裝水、整理等來共同完成課堂中的任務。2.建議學校適當的投資由於我校的情況特殊,在開學時我提出是否可以買些美術學具,即可以讓美術小組成員使用,也可以讓家庭條件差的學生使用,建議通過了。一學期過去了,各10盒左右的水彩筆和蠟筆已經用的差不多。孟子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些同學在使用學校提供的水彩筆或蠟筆的期間節省下了少的可憐的零用錢,買了較便宜的美術學具,以減輕學校的負擔,二、如何培養一年級新生的繪畫能力有人說上小學美術課是很輕松、很容易的一件事,其實不然。我校一年級的新生很多沒有上過幼兒園,他們的美術基礎非常差,怎樣才能讓他們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呢?我是從以下幾點入手。1.引導學生從興趣入手。通過幾年來的美術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就得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啟發學生的興趣。興趣它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有了興趣,孩子就會積極地參與活動,變魔術、做游戲、講故事、猜謎語、考一考、比一比、賽一賽等活動都是一年級學生所喜歡的形式。通過那些生動豐富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如在教《熱帶魚樂園》一課時,我提出讓學生「考老師」,請他們隨意說出一種形狀,只要老師添上幾筆,就能畫出一條神奇的魚來。他們被這句「考老師」的言語所激勵,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都想以自己的絕招來難倒老師。於是他們就紛紛舉手說各種形狀,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使這些圖形巧妙地變成了「方形的魚」、「圓形的魚」、「窄長的魚」、「三角的魚」等等。他們感到非常有趣。使課堂的教學氣氛寬松和諧,他們的興趣被激發了,人人投入,並學會了抓住各種魚類的形象特徵來作畫的方法。又如:在教《美麗的煙花》中的「油水分離法」時,採用「魔筆」的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在上課時,我用一張事先用白色油畫棒起好稿的白紙貼在黑板上,神秘地對他們說:「老師給大家變個魔術,請看,這是一張白紙,老師在上面塗滿水粉顏色後,大家看看有什麼變化?」隨著圖象越來越清晰呈現出來,他們好奇心越來越強。「油水分離法」讓畫面效果突然變化了,從而激發他們探求嘗試的興趣。我想只有採取多種多樣的,行之有效的形式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才能使學生覺得學習美術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2.引導學生多觀察。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見多才能識廣,才能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觀察是人認識世界的窗口,是獲得一切知識的門戶,通過敏銳、細致、准確、深入地觀察,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形象思維的功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的觀察能力愈強,他們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也就愈強。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1) 觀察任務要明確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觀察事物時目的不明確,往往只顧細節而忽略整體,把握不住主次。對實物寫生時,也只是看上一兩眼就憑主觀的印象來畫。如:《大家成為好朋友》這課,一年級學生畫好朋友全身像時,很容易把頭部畫得很細致、很大,而身體畫的很瘦小,胳膊畫成方形,而五個手指是他們最不容易忽視的部位,一個不差地平排在瘦小的胳膊上。因此在美術課上我要明確地提出觀察任務,使學生視覺的盲目選擇變為有目的性的選擇。(2) 觀察方法要正確無論什麼事物,在觀察時都不能盲目的看,應該有目的的進行正確的觀察。如在教《有形的世界》時,我有目的地讓學生看馬路上有哪些車,車身有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都是什麼形狀,這樣學生觀察的效果就會明顯提高,不僅提高他們的有意觀察力,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繪畫的能力。看後,孩子繪畫的興趣很濃,用筆把汽車的各部分基本上能表現出來,他們不但畫了看到的汽車,學生還加上想像,畫了許多種類的車。本次美術活動由於加強了觀察的目的性,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也油然而生,繪畫的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3.學生學會繪畫的基本技能。(1)掌握基本線段、幾何圖形低年級的功課是基礎教學之基礎,教學生畫畫、寫字都得從一筆一畫開始。為了使一年級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線段和幾何圖形,我將橫線、豎線、斜線、折線、弧線、鋸齒線、波浪線、螺旋線等集中起來,一節課教給學生,然後再教學生由線段組合圖形。如兩條橫線兩條豎線可以組成長方形和正方形,兩條橫線兩條斜線可以組成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如此類推,這樣學生不但學得快、記得牢,而且還鍛煉了繪圖能力。 (2)培養構圖能力構圖教學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礎,構圖知識的教學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構圖是具體的形式,也是一件繪畫作品形式美的集中體現。因為一切形式因素,不論是線條、形體、色塊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構圖之中,要使學生具備靈活運用構圖法則的能力,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增加構圖教學的內容,如何讓學生把人、景、物安排在畫面當中,以獲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就成為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在繪畫的基礎課程中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構圖的認識、理解、掌握、應用等相關知識的培養。三、如何培養各年級插班生的自信心外來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傷害的孩子,他們像是一群候鳥的孩子,隨自己家長漂泊在不同的城市之間,他們像「沒有春天的蒲公英」漂泊在城市的邊緣。我校這學期新轉入的學生又有20多個,由於他們的個性愛好、起點的接受能力等不同,自然而然學生的基礎也不同。在美術課堂中,我常常會看到新轉入的學生用橡皮擦個不停,基本上是有畫必改。他們總是感覺到每畫一筆都不滿意,似乎對自己要求很高。其實,他們不是不會畫、不能畫,從根本上講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這樣一節課擦下來,許多原本挺稚拙、可愛的輪廓被擦去,紙上大部分還是空白。我還經常看到他們在繪畫時不敢下筆,構圖較偏、較小,將手蒙在畫上,不讓你看到等。其實,這都表現出他們的自信心不足。針對這種狀況,我開始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課余時間和他們聊天,仔細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況,只有了解他們,才能幫助他們。我發現他們大都膽小、畏懼,害怕畫不好受到大家的譏笑,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同與肯定。我在對作品講評時從不直接用「好」與「壞」去評價,更不簡單地用「像」與「不像」來衡量,而是「這一點你做的真好!」「想得不錯!」「有創意!」「考慮全面!」「你真細心。」賞識教育讓學生感到我也不錯,不是那麼糟糕,慢慢地他們就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敢於下筆,敢於拿出了自己的畫。例如在教二年級《好大的向日葵》這一課時,孩子們初次接觸想像畫,即使對想像畫沒有太多的了解,但他們心中已經有了好多有趣的想法,我沒有讓他們參考書本畫,而是讓他們將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畫下來,沒有給孩子很多的規定,完全由學生自由發揮,我對他們說:「老師相信你們能畫得比范畫還棒。」學生們聽了很開心,他們的自信得到了極度尊重和滿足。又如,在教學中我發現同學構圖普遍太小,我馬上讓同學們停下畫筆,採用賞識教育法進行指導:「同學們,你們畫的都很漂亮,如果再畫大一點會更美麗。」於是把課題大字加大。「畫得小一點也沒關系,老師來幫你們把它變大一些。」然後在學生作品中的添一添,通過這種添加法特殊的引導和贊賞,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學內容,培養了他們的信心和應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輕松的畫,自信的畫。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他們心中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好比一種精緻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但要奏出這樣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准,這是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音的。」我認為教育就該如此。讓我們用全身心去撥動每一根琴弦,讓她們彈奏出動人的曲調。」

Ⅵ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長大了要當什麼》公開課教案

設計思路: 在」我自己」的主題中,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體驗到了成長的快樂。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許多夢想。 繪本故事《長大以後做什麼》簡單卻富有意蘊,用童謠般活潑流暢的語言、彩虹般豐富絢麗的色彩,把孩子心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在欣賞、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大聲喊出自己不平凡的心願。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准備: 四幅圖片(各種人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請你們看看這里有幾幅圖?在圖片里藏著一些秘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 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願。 出示人物:叮叮和當當 師:叮叮和當當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當當來到了哪裡?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 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游、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當當在干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為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當當的心願) 當當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當當長大後做什麼?當當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為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三) 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Ⅶ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該如何教

【設計理念】

《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採用韻文的形式,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老師要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會認「旋、蒲、降」等12個生字,會寫「豆、紛」等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慾望。

【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或課文插圖。

2.學生准備:課前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的樣子,了解這幾種植物是用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的。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著美麗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植物王國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麼,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讀了《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你就會找到問題的答案。(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設計意圖:通過啟發談話,利用閱讀期待,可以激發學生樂意閱讀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怎樣傳播種子的配樂錄像片,教師伴著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聽讀課文後討論:你從這篇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2.學生自讀課文。

(1)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輪流讀課文,達到讀得正確、讀得流利的,由小組長為他打上「☆」,沒有達到要求的,再把課文多讀幾遍。

(3)開展「我會讀」的競賽。鼓勵學生走上講台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後評議。

3.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聽讀、自讀、互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知,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分享學習的快樂,提高「我會讀」的自信心。)

三、識記生字,練習寫字

1.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先勾畫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備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小組交流,互幫互學。

(3)教師點撥引導。在學生互教互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類指導。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識字(紛、識),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娃、窪),還可以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識字。

(4)課堂交流。

開展「我會認」的活動,讓學生走上講台認讀生字,並說出自己識記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說後,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自己與別的同學不同的識記生字的方法。

2.練習寫字。

(1)指導觀察。要把這10個字寫美觀,必須注意什麼?

(2)學生按筆順自主寫字。第一遍描紅,第二、三遍寫正確,寫美觀。

(3)教師巡視,有針對性地指導。如:「巳」與「已」的區別,女字旁與「女」字寬窄不一樣,第三筆到右邊不出頭。

(設計意圖:變被動識字寫字為主動識字寫字,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我會認」的活動中,不僅可以共享識字的方法,而且可以享受成功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學生自學,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你從文中讀懂了什麼?用「﹏」劃出相關的語句。

2.課堂交流,匯報自學成果。

引導學生帶著自信,用「讀了課文,我知道了」句式匯報自學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媽媽在傳播種子方面有很多辦法;我知道了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研讀課文,探究感悟

1.你認為哪位植物媽媽最聰明,她傳播種子的辦法好在哪裡?找夥伴一起朗讀課文2、3、4節,把你的想法說一說,互相問一問、評一評。(板書合作學習方法:讀、說、問、評)(學生合作學習,精讀2、3、4節,教師巡視參與)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探究和感悟:(學生說哪種植物,就講讀哪一節)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蒲公英媽媽最聰明……」時:

①說到這里,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

生質疑:「降落傘」到底指什麼?「乘著風」是什麼意思?

(適當討論。)

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降落傘」是什麼,「乘著風」又是什麼感覺。(播放課件: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全過程,教師配解說)

③你覺得這情景美嗎?請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這一節練讀一下,討論怎樣才能讀好這一節。

學生同桌練讀,討論交流,感悟讀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著風紛紛出發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著他一起旅行,他怎樣想的呢?請你讀一讀下面這首小詩,與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

我要跟你們一起去旅行!

你們飛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

是雲彩鋪成;

我要跟著你們,

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們飛得很遠——

遠方的風景,

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著你們,

去作快活的旅行。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蒼耳媽媽最聰明……」時:

①讓我們去看看蒼耳娃娃是怎樣出去旅行的?(播放課件:蒼耳傳播種子的全過程,教師配解說)看了動畫後,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質疑:「帶刺的鎧甲」是什麼樣的?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的?

②指名讀這一節,談讀法——誰有不同的讀法,再指名讀——你喜歡誰的讀法,評一評——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豌豆媽媽最聰明……」時:

①你最喜歡這一節中的哪句話?說說怎樣讀好它。(指名讀、說,指導感悟要點:「啪的一聲」、「炸開」、「蹦著跳著」)指名再讀,說說讀出了一種什麼感覺?(談感悟,齊讀句子)

②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樣離開**的?(播放

課件:豌豆傳播種子的全過程,教師配解說)

③同學們,你們出去旅行高興嗎?我們把自己想像成小豌豆,誰來讀讀這一節?

指名讀——點評——再指名讀——願意讀的起立齊讀。

3.小結:請大家想想,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媽媽都是*什麼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結合板書:風、動物、太陽)

4.植物媽媽是不是只有這幾種辦法呢?自由讀第5節,邊讀邊想:從這一節中你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准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上教學環節,以指導朗讀為主線,讀中感受,讀中理解,讀中欣賞,並且把多元評價貫穿於讀的全過程,促進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的能力

1.植物**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如椰子樹利用自己的位置優勢,果實成熟後*流動的海水傳播種子;柳樹的柳絮也是*風來傳播的……)

2.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這么多,那這首詩可以再寫長一點,你能照著第2、3、4小節的格式自己寫一段詩嗎?

3.先讀一讀下面幾段小詩,再說一說你從這幾段小詩中知道了什麼?最後分別為這幾段小詩配上一幅畫。

Ⅷ 學前班語言公開課教案《長大以後做什麼》

設計思路:
在」我自己」的主題中,孩子們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體驗到了成長的快樂。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許多夢想。
繪本故事《長大以後做什麼》簡單卻富有意蘊,用童謠般活潑流暢的語言、彩虹般豐富絢麗的色彩,把孩子心中五彩繽紛的世界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在欣賞、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力,大聲喊出自己不平凡的心願。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猜測、講述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願。
2、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活動准備:
四幅圖片(各種人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四幅圖片,通過游戲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長過程。
關注點:幼兒能根據教師的提示觀察並找出相應的人物。。
1、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做一個游戲,請你們看看這里有幾幅圖?在圖片里藏著一些秘密,請你們一起找出來。
2、師提示:第一第二幅圖有,第三第四幅圖沒有。
(幼兒觀察尋找,找出後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嬰兒及文字)
師提示:第一第三幅圖有,第二第四幅圖沒有
師提示:第四幅圖有,其他人沒有。
3、幼兒共同找出寶寶成長圖(嬰兒 → 幼兒 → 小學生)
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小到大慢慢成長起來的。
(二) 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邊看邊猜邊講的過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願。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心願。
出示人物:叮叮和當當
師:叮叮和當當在一起討論,長大以後做什麼?(出示文字)
出示圖一(猜測蒲公英的心願)
師:他們一起問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請你們猜猜蒲公英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師: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們猜的是否一樣呢?
幼兒猜測後(放錄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圖二(猜測小魚的心願)
叮叮和當當來到了哪裡?遇到誰?他們說了些什麼?
那小魚的願望是什麼呢?
(幼兒猜測後,老師放錄音)(理解:暢游、四大洋)
4、出示圖三
叮叮和當當在干什麼?他們想用蠟筆做什麼?
5、出示圖四、五(講述叮叮的心願)
叮叮用綠色塗出了什麼?
(幼兒猜測後出現文字:用綠色塗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遠永遠也跑不到頭的草原。)
叮叮為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她的心願是什麼?
6、出示圖六、七(講述當當的心願)
當當用藍色塗出了什麼?(幼兒講述)
當當長大後做什麼?當當會怎麼說?
7、圖八,引發幼兒講述:小朋友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
(三)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
師:誰願意來告訴我們,你長大後想做什麼?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許多美好的心願,相信長大後你們都能實現這些願望,成為一名醫生、畫家、飛行員——
(三) 延伸活動,幼兒繪畫自己的心願。
師:出示大張紙,讓幼兒畫畫,講講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