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信息課程標准
① 請問哪裡有下最新的官方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實驗)
可以在網路里找一下了。
②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萌芽是什麼時候
·
正確解釋歷史事物。
·
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
.描述和闡釋事物
·
客觀敘述歷史事實2017
年高考考試大綱新課標歷史
I
.
考核目標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人才選拔的要求。
·
論證歷史問題,在中學歷史課程的
基礎上。
1
.獲取和解讀信息
·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3
年頒布的《普通
高中課程方案
(實驗)
》
和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
(實驗)
》
的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系列的內容,
確定歷史學科考試內容。
歷史學科考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考察學科素養和
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
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
4.
論證和討論問題
·
發現歷史問題、准確、合理的解讀。
2.
調動和運用知識
·
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
·
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
·
獨立提出觀點
③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目標是什麼
1.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相融合的課程標准;
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內內容容;
3.有利於所有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課程結構形式。
在第一點可見高中的信息教育目標要求更高,內容更高。把能力與素養相結合,不但培養能力而且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第二點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信息課程內容。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學生以後更好地適應社會,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充分地考慮到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同時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各種應用能力的發展而個性發展是指學生的某一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品質素養等,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比如學生的編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其中還有五方面課程的基本理論,它們分別是:
1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2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台;
3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
4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時間。
5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
這五個理論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贊同2| 評論
④ 請問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是哪一年頒布的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准(實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我手頭就有的。
⑤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1.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相融合的課程標准;
2.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內回容;
3.有利於所有學生全面答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課程結構形式。
在第一點可見高中的信息教育目標要求更高,內容更高。把能力與素養相結合,不但培養能力而且培養學生的綜合品質。第二點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信息課程內容。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學生以後更好地適應社會,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充分地考慮到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需要,同時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由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各種應用能力的發展而個性發展是指學生的某一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品質素養等,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比如學生的編程能力和操作能力等。其中還有五方面課程的基本理論,它們分別是:
1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
2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台;
3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
4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時間。
5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
這五個理論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⑥ 什麼是高中課程標准
我覺得是教師為輔 學生為主 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和學習問題 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在課上就應該回先提出問題,答引發學生自主探究,再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呼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合作精神。
⑦ 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中,共設定發多少個課程主題
共27個課程主題,分別是:
1、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教學變革
2、多媒體教學環境認知與常用設備使用
3、學科資源檢索與獲取
4、素材的處理與加工
5、多媒體課件製作
6、學科軟體的使用
7、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
8、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9、交互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10、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
11、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12、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
13、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能訓練與指導
14、技術支持的總結與復習
15、技術支持的教學評價
16、網路學習空間的構建與管理
17、網路教學平台的應用
18、適用於移動設備的教學軟體應用
19、網路教學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0、移動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1、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任務設計
22、技術支持的學習小組的組織與管理
23、技術支持的學習過程監控
24、技術支持的學習評價
25、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解讀
26、教師工作坊與教師專業發展
27、網路研修社區與教師專業發展
(7)2014高中信息課程標准擴展閱讀
教師信息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省中小學教師將接受每人不少於50個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
省教育廳要求市、縣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