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孫權勸學課程標准

孫權勸學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06 17:28:25

⑴ 孫權勸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請問孩子怎樣徵收的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故事性很強,本節課教學重點放在了朗讀上,通過自由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把握人物形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節課中得以體現。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體協助教學,課堂容量,內容得到了充分的補充。
這節課我為了充分地體現了《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我以「體驗式的教學行為和理念,組織了較豐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從學生的自我「體驗「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對學習方式的變革,教者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質的變化,整節課主要是圍繞學生在讀上下工夫、讓學生自我體驗在進行。以學生為主體在這一節課的體現是突出的。特別是在「讀出感情」這一環節的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體驗」教學的特點,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充分體驗到人物的心理讀出人物的語氣。
當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並不意味著對教師主導地位的忽視。在這節課中,老師始終站在點拔者的位置,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學習方法的指導;正是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意集中時間與精力對難點進行突破;正是教師的啟發,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啟示。這樣使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上都得到發展。
反思這一節課,既有可以說的優點,但是缺點也不少。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節課體現了語文課堂上缺少的朗讀。朗讀一直貫穿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開展了以教師范讀,教師點名讀,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以讀帶講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讀出了人物的語氣語調。對人物的語言進行了讀和評
二.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清晰,讓人 能夠直觀感受。板書比較簡潔,有條理。
三.揣摩人物語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從中得到了體現。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口語表達的能力。
四.能對學生及時的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呂蒙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進行反思,今後該怎麼學,效果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由於學生學習基礎的把握不夠,以至於在譯讀這一環節所花時間過多。忽略了其他該設計的教學東西,如對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詳細。
二.板書雖然簡潔但是卻忽略了對重點詞語及句式的板書,文言字詞講的少。
三.對課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夠,,花的時間少,而且展開的討論有限,沒能展開來講。對學生的觀點做的評價不夠全面。
四.沒有給學生提供練筆的機會,沒有留給學生更多的課外思考,缺少更多的生活體驗的交流,當然這也和本文的內容有關。

孫權勸學教學反思二:

上周我在初二年級聽了張雲雁老師一堂課,課題是《孫權勸學》。語文老師都去聽了她的課並提出了各自對這堂課的意見,聽評課之後讓我受益匪淺。
我認為本堂課的優點是:重難點突破較好;教學環節的教學設計>設計環環相扣緊跟課題;改變以往老師站在講台上,學生端坐課桌旁的課堂模式,而是分小組圍坐在一起師生平等對話;小組競爭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氣氛分外活躍:課前收集有關讀書、學習的詩句格言的思路較好,有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缺點是:小組人數過多,致使小組合作過程中很多同學參與機會少;有些小組討論流於形式,學生沒有真正動起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或回答問題表現優劣,可先讓其他同學評點,這有助於學生聽講時更加認真並能對自己今後完成學習任務時的情況准確做出判斷。
經過聽課反思,我進一步認識到課改課堂的基本模式,而且意識到自己平時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對學生的能力估計過低,不敢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去嘗試,總是試圖教學設計>設計一個個框框把他們圈住,希望他們按照我的思路去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最後到達我的預定目標。這對於學生創新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是極大的障礙。其次,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有助於培養發展型、學習型的人才。可我在教學中「沉」得不夠,往往是充當教材解說者的角色。總想把教材提供的知識全都灌輸給學生。細想之下,才明白知識是無窮盡的,是學不完的,教師不能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而應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會他們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成果,學習過程作出恰當而又富有激勵性的評價。再次,對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學習方法生搬硬套,結果只學到皮毛未掌握其精髓。其實,方式方法好不好,並不在於它新穎不新穎,而在於它適合不適合教材和學生。我所任教的兩個班級學生就各有特點,二班學生喜歡活躍、互動的學習方式,游戲、競賽用於他們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班學生則不善表現,好獨立思考,這時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就更加適合了。最後,我還感覺到自己的知識結構已經不很適合二十一世紀的學生了,因此,多接觸新鮮事物,多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也是今後工作中不可忽視的方面。
總之,講課、聽課、評課,這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對每一位教師,特別是對青年教師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希望這一活動開展得更有活力,更有針對性,營造出更加濃厚的教研氛圍。

⑵ 這次語文課程標准修改加強了什麼在語文課程中的滲透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期末復習試卷

滿分100分 時間90時分鍾 得分————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寫一手好字是令人羨慕的,請你把下面的話抄寫到空格里。(2分)

平心靜氣,相信自己,細心閱題,耐心答題。

2、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寫出已給拼音的漢字。(2分)

驪歌( ) 污穢( ) chóu悵( ) 澎pài( )

3、請改正下列句中的錯別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醒了。

改為

②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連環。

改為

4、選出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同學們在運動場上生龍活虎,來勢洶洶。

B.這人跡罕至的叢林,就是鳥兒的天堂。

C.任長霞同志的先進事跡已廣為流傳,家喻戶曉。

D.面對特務的囂張氣焰,聞一多先生義憤填膺,拍案而起。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2004年中國健兒以優異的成績從雅典奧運會勝利凱旋歸來。

B. 在老師的悉心輔導下,使我的數學成績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是做錯了。

D. 本周治安狀況良好,犯罪率較上周下降了一倍。

6、自由選取一具體形象,運用「寫物寓意」的手法,創造一句「名言」。(2分)

例——船:永遠在風浪中生活,但從來沒有因此而停航。

7、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2分)

例如:舌戰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句積累,可以提高你的文學素養。請你把下面的空缺的句子補充完整。(6分)

A.深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B. ,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C.《木蘭詩》中描寫戰場苦惡環境的詩句是 , 。

D.《孫權勸學》中從側面表現呂蒙讀書學習確有成效的句子是: ,

E.不識廬山真面目, 。

F.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寫詩來謳歌她。

請你選取你知道的一個描寫黃河的連續兩句詩寫在下面:

, 。

二、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①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②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大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③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他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④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⑥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⑦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③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2分)

3.段④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麼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2分)

4.段⑥中「感受」一詞指代什麼內容?(2分)

5.段⑦最後一行文字有什麼作用?(2分)

6.段⑤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2分)

7、聯系社會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勢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談一談你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個人體會。(2分)

(二)門的懸念(12分)

學校大廳的門被踢破了。

——可憐的門,自從安上那天起,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歲的孩子,正是撒歡兒的年齡。用腳射門,用腳關門,早已成了不足為奇的大眾行為。

教導主任為此傷透了腦筋,他曾在門上張貼過五花八門的警示語,可是不頂用。他找到校長:乾脆,換成鐵門——讓他們去「啃」那鐵傢伙吧。校長笑了,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很快,破門拆下來,新門裝上去了。

新門似乎挺帶「人緣」,裝上以後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們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陽光隨著門扉旋轉,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穿越的時刻,孩子們感覺到了愛與被愛的欣幸。

這道門怎能不堅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讓他們在美麗的憂懼中學會了珍惜與呵護。

——這是一道玻璃門。

1、 校長說「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意味深長。為什麼說這道門是最堅固的?根據文意作簡要的回答。(3分)

2、 文中說,「它把一個易碎的夢大膽地交到孩子們手中。」這「易碎的夢」具體指什麼?(3分)

3、「燦燦的金黃色灑了孩子們一身一臉。」這句描寫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分)

4、對「如何糾正不良行為習慣」這一問題,教導主任和校長持不同的觀點主張,根據文意分別概括。(3分)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我多麼驚訝——當我在鄉下看到一個農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子上。「它會跑掉的?」我擔心地對老農說。老農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訴我說:「才不會哩!」他說:「這匹馬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給栓在這個木樁子上了。一開始,它撒野地要從木樁上掙出來。可是,那時它的勁兒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轉,它就蔫了。後來,它長大了,卻再沒有心思跟那個木樁鬥了。有一回,我來喂它,有意把飼料放在它剛好夠不著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兩聲,腦袋就蔫了。——你說,它有多乖!」

我恍悟,原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1、「我」驚訝什麼?(2分)

2、文中有幾處表述「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請指出來。(3分)

3、文中「高高大大」與「細細短短」兩詞能否去掉?為什麼?(3分)

4、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麼?(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5、「細細短短的木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如果有,請用簡明的話表述出來。(3分)

(四)傷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 世隸耕 ( ) B. 未嘗識書具 ( )

C. 或以錢幣乞之( )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 )

2、下列加點的「之」用法與其他三項不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錢幣乞之

C. 余聞之也久 D. 不能稱前時之聞

3、翻譯下列句子。(2分)

①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②余聞之也久。

4、你認為方仲永由天才變為庸人的原因是什麼?(用選文中原句回答)(2分)

5、從方仲永的事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2分)

三、寫作(30分)
如花之開放,如筍之拔節,人生是一種靜悄悄的生長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曾經有過幸福、甜美的回憶,也曾有過尷尬、為難的經歷。請你敞開心扉,以「成長」為話題,講述你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故事。6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2分)抄寫時做到准確、規范、端正、整潔即可得分。

2、(2分)Lí huì 惆 湃

3、(2分)①醒 省 ② 婉 宛

4、(2分)A

5、(2分)C

6、(2分)略

7、(2分)例如:

8、(6分)

A.明月來相照

B.此夜曲中聞折柳

C.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D.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E.只緣身在此山中

F.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二、 閱讀與理解。(50分)

(一)珍珠鳥(14分)

1、(2分)蹦到杯子上……玻璃瞅我。

2、(2分)大鳥再三叫喚,小鳥才回籠里。這種變化說明了小鳥逐漸對「我」產生了信賴和留戀。

3、(2分)「淘氣」一詞寫出了珍珠鳥頑皮的特點。「再三」一詞不能刪,因為它顯示了珍珠鳥對「我」的信賴程度。

4、 (2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5、 (2分)揭示全文主題。

6. (2分)信賴。其實,人和人,社會和社會,國家和國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世界的和平日子,只有從彼此信賴中才能得到!

7、(2分)略

(二)門的懸念(12分)

1(3分)因為這是一扇用信任和愛心製造的,能夠使人懂得珍惜和呵護的心靈之門。

2(3分)經不起踢打的玻璃門。

3(3分)形象的寫出了學生傾注充分的愛,以及學生沐浴在愛的氛圍中。

4(3分)教導主任:用換門阻止踢打,主張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學生。校長:用信任和愛使學生懂得珍惜,主張塑造學生美的心靈。

(三)不會跑的馬(14分)

1(2分)高高大大的白馬栓在一個細細短短的木樁上不會跑

2(3分)驚訝 擔心 恍悟

3(3分)不能,為了形成鮮明的對比。

4(3分)約束這匹馬的不是截細細短短的木樁,而是它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5(3分)略

(四)傷仲永(10分)
1(2分)A.屬於B.曾經C.求取D.相當

2(2分)D

3(2分)

①(他)父親對此感到十分驚異,於是向鄰居借了這些東西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②我聽到這件事已經很久了。

4(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5(2分)一個人的天資和後天教育都很重要,但後天教育更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
0
| 評論
檢舉 | 2 小時前 enze159852 | 二級
本人在校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我學習勤奮,積極向上,喜歡和同學討論並解決問題,經常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
在家尊老愛幼,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是家長的好孩子,鄰居的好榜樣。
初中三年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後能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文化的人,為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做出自己的努力。
當然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字寫的不是很好,有時候做事情會只有三分鍾熱情,我相信只要克服這些問題,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關心熱愛集體,樂於幫助別人,勞動積極肯干,自覺鍛煉身體,經常參加並組織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
本人品德兼優、性格開朗、熱愛生活,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組織能力

學習之餘,走出校門,本人珍惜每次鍛煉的機會,與不同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1
| 評論

⑶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目錄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1 在山的那邊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3 生命生命
4 紫藤蘿瀑布
5 童趣
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第二單元
6 理想
7 短文兩篇
8 人生寓言
9 我的信念
10 《論語》十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 春
12 濟南的冬天
13 山中訪友
14 秋天
15 古代詩歌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感受自然

第四單元
16 化石吟
17 看雲識天氣
18 綠色蟈蟈
19 月亮上的足跡
20 山市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探索月球奧秘

第五單元
21 風箏
22 羚羊木雕
23 散步
24 詩兩首
25 《世說新語》兩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愛我家

第六單元
26 皇帝的新裝
27 郭沫若詩兩首
28 女媧造人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 寓言四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追尋人類起源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丑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後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 社戲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20 口技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台

第五單元
21 偉大的悲劇
22 荒島餘生
23 登上地球之巔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兩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

第六單元
26 珍珠鳥
27 斑羚飛渡
28 華南虎
29 馬
30 狼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1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2 蘆花盪
3 蠟燭
4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第二單元
6 阿長與《山海經》
7 背影
8 台階
9 老王
10 信客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讓世界充滿愛

第三單元
11 中國石拱橋
12 橋之美
13 蘇州園林
14 故宮博物院
15 說「屏」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說不盡的橋

第四單元
16 大自然的語言
17 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
19 生物入侵者
20 你一定會聽見的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走上辯論台

第五單元
21 桃花源記
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23 核舟記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蓮文化的魅力

第六單元
26 三峽
27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28 觀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游山西村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怎樣搜集資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親
3 我的第一本書
4 列夫·托爾斯泰
5 再塑生命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獻給母親的歌

第二單元
6 雪
7 雷電頌
8 短文兩篇
9 海燕
10 組歌(節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

第三單元
11 敬畏自然
12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謎
14 大雁歸來
15 喂——出來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科海泛舟

第四單元
16 雲南的歌會
17 端午的鴨蛋
18 吆喝
19 春酒
20 俗世奇人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第五單元
21 與朱元思書
22 五柳先生傳
23 馬說
24 送東陽馬生序
25 詩詞曲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

第六單元
26 小石潭記
27 岳陽樓記
28 醉翁亭記
29 滿井游記
30 詩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背起行囊走四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1 沁園春雪
2 雨說
3 星星變奏曲
4 外國詩兩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說

第二單元
5 敬業與樂業
6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7 傅雷家書兩則
8 致女兒的信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演講:微笑著面對生活

第三單元
9 故鄉
10 孤獨之旅
11 我的叔叔於勒
12 心聲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青春隨想

第四單元
13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兩篇
16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好讀書讀好書

第五單元
17 智取生辰綱
18 楊修之死
19 范進中舉
20 香菱學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第六單元
21 陳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對
24 出師表
25 詞五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話說千古風流人物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說明
1 詩兩首
2 我用殘損的手掌
3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4 外國詩兩首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腳踏一方土

第二單元說明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節選)
7 變色龍
8 熱愛生命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進小說天地

第三單元
9 談生命
10 那樹
11 地下森林斷想
12 人生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關注我們的社區

第四單元
13 威尼斯商人
14 變臉
15 棗兒
16 音樂之聲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第五單元
17 公輸
18 《孟子》兩章
19 魚我所欲也
20 《莊子》故事兩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單元
21 曹劌論戰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
23 愚公移山
24 《詩經》兩首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⑷ 孫權勸學ppt

孫權勸學

【作者】司馬光【朝代】宋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版!」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⑸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七年級 下冊 所有需要背誦的課文.文言文.古詩的題目

第一來單元

詩兩首
傷仲永

第二單元

木蘭源詩

第三單元

孫權勸學

第四單元

社戲
口技

第五單元

短文兩篇

第六單元

課外古詩詞背誦

課外古詩詞背誦:山中雜詩
課外古詩詞背誦:竹里館
課外古詩詞背誦:峨眉山月歌
課外古詩詞背誦:春夜洛城聞笛
課外古詩詞背誦:逢入京使
課外古詩詞背誦:滁州西澗
課外古詩詞背誦:江南逢李龜年
課外古詩詞背誦:送靈澈上人
課外古詩詞背誦:約客
課外古詩詞背誦:論詩

⑹ 孫權勸學的幾個問題。謝謝!

教學依據 《孫權勸學》是從北宋司馬光主持編撰的《資治通鑒》中節選的,司馬光 (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學家,字君實,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寶元進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撰成戰國迄秦的八卷上進。英宗命設局續修。神宗時賜書名《資治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成書。他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都親自動筆。《資治通鑒》對於後世之人以史為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篇小故事對於我們也頗多借鑒價值。 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可分兩層: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後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本文記事簡練。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斷,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出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對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並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以二人富有風趣的一問一答,來表現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而略去二人「論議」的內容,並僅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一句作結。 如何用好這篇教材?我以為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從教材編寫者的角度來說,教材編寫者將它編入人物(且均為「不平凡的人物」)單元,很顯然是希望學生能從人物身上吸取到個人成長的養料,因此我們不能單純的將它當作一般的文言文來對待,而應緊密圍繞人物來作文章。從閱讀的本質來說,閱讀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讀者要從文字作品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與作者建立一種人與人的精神聯系,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實施精神上的交流,從中促進自己的成長或發展。那麼,這則小故事及其中的人物給學生的感悟、啟發,將有力的促進學生的成長或發展。這同時也是新課程標准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閱讀教學的要求,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那麼,就很難說有對新課標新教材的深入研究。當然,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一並加以重視。如對文言知識的積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分析的能力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等。總之,力爭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上整體推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讀懂全文,注重對文言字詞的積累與運用。2.體察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對人物的分析能力。3.從人物身上吸取到個人成長的養料,鼓勵學生多角度從文中得到啟示。[教學方式]用「多維互動」、「生命對話」的教學理念及行為組織、參與並指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教學過程]一、入境發問教師口述勸學的故事,創設情境,學生針對勸學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疑問。如下: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古代有一個人,去勸另一個人讀書,偏偏他要去勸的這個人是一個依靠無數次的浴血拚殺而獲得提升的武將,而且是一個極不喜歡讀書一提起讀書就頭痛的武將,面對這樣一個勸學的故事,你有什麼疑問嗎?這里發問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誘發學生學習興趣,要真誠的面對學生的發問,機智的處理學生的問題,將學生的問題整合為有序、有機的「資源」,實在地納入整節課的學習中。二、文意釋難(第一次合作)1.自主讀課文。2.分工解讀文意。全文有兩個對話的場面,左邊的同學合力譯讀第一個場面,右邊的同學合力譯讀第二個場面。要注意:一讀懂文章寫的內容,二你是怎麼讀懂的你用了什麼方法?三你還有什麼問題?有疑問的可以問老師。學生小組合作譯讀,教師巡迴參與。相機點拔學生,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文言知識來解決這里的問題。3.交流共享。交流共享的目的是讓全班學生讀懂內容。三、賞文解「疑」(第二次合作)1.齊讀課文。2.明確已解及未解的「疑問」。課前學生提出的疑問中哪些是通過譯讀已經解決了的,答案是什麼?哪些是通過譯讀還沒有解決的,答案又是什麼?3.小組討論未解決的疑問。4.全班交流解決。此部分內容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准確的判斷力,要能迅速針對學生的發言作出反應,引導學生集中大家的智慧將所提的疑問予以解決。同時,鼓勵學生依託文本發表自己的見解。相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當然,教師可以作一些事前的設想,如考慮到學生最難解決的問題可能是:孫權和呂蒙在勸與被勸的過程中是怎樣想的?四、體驗對話(第三次合作)。有一部分體校的學生,他們刻苦訓練,一心想著在全國運動會、亞運會、奧運會上拿冠軍,可提起學習語數外等文化課來,就沒興趣,請你們來勸一勸他,讓他也學起來。第2-4人為一小組,共同研究出一份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教學實錄師: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古代有一個人,去勸另一個人讀書,偏偏他要去勸的這個人是一個依靠無數次的浴血拚殺而獲得提升的武將,而且是一個極不喜歡讀書一提起讀書就頭痛的武將,你們說這件事有難度嗎? 生(齊):有。師:別人能聽他勸嗎?生(齊):不一定。(也有答「不能」或「能」的。)師:是啊,這件事難度確實很大,別人很可能不聽他勸。叫我們去做這樣一件事,可能不太有人願意,不過還真有一個人願意做這件難度很大的事呢,面對這種情況,你有什麼疑問嗎?生:誰勸誰?他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的?他為什麼要勸這個武將?生:他是怎麼勸的?生:他後來成功了嗎?生:被勸的人他說了些什麼?生:被勸的人是怎麼想的?(專家點評:故意的「懸念引而不發」,讓學生關注文中的不尋常之處,在學生平靜的心湖中投入了兩顆石頭,求知的慾望被激發起來,於是「問題」就發現了,產生了,提出了。)師:大家說得真好。我們來整理一下大家所提的疑問:(1)誰勸誰?他為什麼要勸?(2)他是怎麼勸的?勸的過程中你說了什麼他說了什麼?又是怎樣想的?(3)勸的結果如何?這些疑問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帶著疑問來讀一讀這個真實的故事吧。(發放課文材料,板書:孫權勸學)孫權你們知道嗎?(生答「知道」)是哪個時代的?(生答「三國時代的)大家從哪裡知道是三國時代的?生:歷史書。生:《三國演義》。師:《三國演義》是不是歷史?(生有的答「是的」,有的答「不是的,是一篇小說。」)剛才有同學說這不是歷史,是一篇小說。確實如此,三國演義是小說,裡面有虛構的情節,不是完全真實的歷史,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孫權勸學》可不是虛構的故事,它節選自司馬光所主持編撰的史書《資治通鑒》,是知道司馬光吧,就是小時候特別聰明的用砸缸來救落進缸里的小朋友的司馬光。好。下面,請同學們帶著以上提的幾個問題來讀一讀這個故事。請大家在下面自由的朗讀課文。(專家點評:巧妙的運用學生的知識來實現遷移,並充分注意知識的正確性,不知不覺中地使學生的知識更豐富,更准確。)學生大聲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迴。師:讀完了?能齊聲讀一遍嗎?這一遍我們只要求把字認准確,把句子讀完整,尤其不要把詞讀斷了。學生大聲齊讀課文。師:讀得真好,大家只讀了一遍就能讀得這樣准確,流利,真是不錯。不過有一個字的讀音要注意(板書:邪ye)這里課文下面注音了,讀作ye(音「爺」),而不是邪惡的邪。把這個字的拼音注到文中這個字的上面,我們把含有這個字的這句話再讀一遍。生齊讀「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師:好。要探究我們剛才提出的問題,對於一篇文言文來說,僅僅靠我們一個人有時候是不夠的,讓我們進行第一次合作探究。我們採用組內合作與全班交流的辦法吧。全文有兩個對話的場面,左邊的同學合力譯讀第一個場面,右邊的同學合力譯讀第二個場面。要注意:一讀懂文章寫的內容,二你是怎麼讀懂的你用了什麼方法?三你還有什麼問題?有字詞疑問的可以問老師。學生小組合作譯讀,教師巡迴參與。下面摘錄巡迴參與時的部分點拔。生:老師,「結友而別」是什麼意思?師:「別」是什麼意思,知道嗎?生:分別,告別。師:那「友」是什麼意思?生:朋友師:哦,「結」呢?生:結交師:那麼就譯成「結交朋友,然後分別」。好象不是很通順?怎麼辦?生:結交成朋友,然後分別。師:對,有時候我們直接翻譯的時候講得不太通順,這就可以加上一些詞來使它更通順。注意這種方法。請你把這句話及翻譯幫老師寫到黑板上,讓其他不會這一句的同學也能看到,好嗎?生很興奮地上前去寫。生:老師,「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是什麼意思?師: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孤」是什麼意思?生:我。師:「豈」呢?生:不知道。師:「豈有此理」你們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嗎?生:我知道,是難道有這樣的道理嗎?師:對,那「豈有此理」的「豈」是什麼意思?生:是「難道」的意思。師:那你們把這個「難道」帶到句子「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去試一試,看能不能講通?生:我難道想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師:對,在翻譯時可以運用我們已有的知識。比如這里我們就學過這個詞的意思,就可以用這個詞來試一試,這是一種翻譯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請你幫老師把這個字及「豈有此理」的翻譯寫到黑板上,讓其他不會這一句的同學也能看到,好嗎?生也很興奮地上前去寫。生:老師,「但當涉獵」的「但」是什麼意思?師:這個詞你沒學過?那你們有沒有人記得小學時學的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那裡有一個「但」是什麼意思?生:是「只」的意思。師:對,「但」在古代常常作「只」講。你們在這里把它代進去試試看。生:只應當粗略的閱讀。師:好像講得不是很通。生:只要粗略的閱讀。師:對,在翻譯時可以運用我們已有的知識。比如這里我們在古詩里就學過這個字的意思,就可以用這個意思來試一試,這是一種翻譯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請你幫老師把這個字及意思還有這句詩寫到黑板上,讓其他不會這一句的同學也能看到,好嗎?生也很興奮地上前去寫。其間學生還問到了「耳」、「遂」等,由於學生首次接觸到,在從老師處得到答案後都把它寫到了黑板上。生:老師,讀了文章後我覺得孫權勸學沒有難度。師:哦?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生:因為孫權是呂蒙的長官,長官的話呂蒙不敢不聽,所以孫權勸學是沒胡難度的。師:嗯,你很喜歡開動腦筋,(面對周圍的幾個同學)你們認同他的意見嗎?(學生有的點頭,有的搖頭)這樣,等會兒老師把你的問題拿到全班徵求意見,好不好?(專家點評:文言字詞的學習是文言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把這一點交給學生,教師相機點拔,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同時,教師的點拔還注意了讓學生能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並給學生點出此學習方法,這是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這二維並重的很好的詮釋。)師:剛才大家在小組內合作,很多同學有疑問時主動問同學,問老師,這樣一種主動學習的勁頭真好,看看大家自信的表情,相信所有疑問都已經得到了解決,那麼現在我們進行全班交流,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成果,進行大范圍的合作,讓我們來一個接龍翻譯。按照座位順序每人翻譯一小句。生接龍翻譯,完成得很好。師:剛才我們通過共同的努力,翻譯了全文,翻譯得很准確,讓我們帶著這樣一種翻譯成功的自信心再次齊讀一遍這篇文章吧。生放聲齊讀課文。師:讀得很好。這篇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我們通過共同的合作已經基本弄清楚了,回過頭來看一看大家在上課之初自己提出的疑問,你們已經弄清楚了哪幾個問題?還有什麼問題還沒有弄清楚呢?生:我弄清楚了是孫權勸呂蒙學習,知道了他勸的目的是什麼,還知道了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師:那你能不能具體說說?為什麼要勸?怎樣勸?勸的結果怎樣?生:孫權希望呂蒙能讀點書,從中提高自己的謀略,變得既有勇又有謀,成為一名有勇有謀的武將,才能把軍隊指揮得更好。勸的話就是文中的句子,我就不念了。勸的結果是呂蒙開始學習了。師:學得怎麼樣?生:學得很好。師:你怎麼知道他學得很好的?生無語,皺眉思考。師:你從什麼事中可以看出他學得好?生:文中說他和魯肅談話,魯肅說他「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是說他不是以前那個有勇無謀的呂蒙了,還和他結交成朋友,這就可以看出他變得有謀略了,說明他學得好。師:你讀書真細心!是啊,「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前的那個有勇無謀的呂蒙文中把他稱為「吳下阿蒙」,這個詞成為了一個成語,有人知道它形容什麼嗎?生:形容學識淺薄的人。師:對,後來這個學識淺薄的人卻成為很有謀略的人,文中還有一個成語來形容這種轉變,你們知道是什麼成語嗎?生齊: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師:對,現在這個詞有了一點小變化,變成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們看,漢語的詞彙很有意思,「刮目相看」字面意思是把眼睛刮一刮,颳得更清楚了再看,這樣看得更清楚,啊,那是一個人才啊,可不能小看喲!它表示用新眼光看人。這個詞多形象啊。其實我們漢語裡面還有類似這樣的詞,你們有沒有人知道?生:洗耳恭聽。師:哇,你的反應真快!把耳朵洗一洗來恭敬的聽。這樣的詞真是形象生動啊。好,回到我們的課文中來,通過勸與學,一個「吳下阿蒙」卻能讓人「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了,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生:我覺得「開卷有益」,我們應該多看書。要多看一些更廣范圍的書,不要一味的只看一兩個小范圍的書,古今中外各方面的書籍我們都要看,接觸的多,你的知識面就廣,將來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有用。師:看來你對開卷有益很有體會,相信你多讀書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還有同學想談談嗎?生:我們必須虛心地聽取別人對自己的建議,如果呂蒙他沒有接受孫權對自己的建議的話,那他就不可能變成後來的很有謀略的呂蒙,別人建議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吸收進來,這樣才不斷的完善自己。師:你從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的角度來談,老師覺得你的思維真是很開闊,你給了老師一個驚喜,謝謝你精彩的發言!確實,一件事確實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給我們以啟發。好,讓我們再次回頭看一看,上課初我們所提的一些問題在我們翻譯完全文的時候已經基本上解決了,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生:勸的過程中怎麼想的,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師:對,勸的過程中雙方怎麼想的還沒有解決,因為我們剛才開始提到一個人他要勸一個武將,而且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武將,勸他去讀書,這件事我們公認為是有難度的,但是,把這篇文章看完之後,有的同學就問了,這件事有什麼難度呀?孫權不就是呂蒙的長官嗎?用現在的話說,那是領導,是頂頭上司,領導、上司要你讀書,你敢不讀?也就說,勸起來沒難度。是這樣的嗎?勸得容易嗎?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展開第二次合作,探討這兩個我們還沒有解決的問題:第一,孫權勸學究竟有沒有難度?是難還是易?第二,勸的過程中雙方都說了什麼話,我們是知道的,但是在說的過程中他們是怎麼想的,文中並沒有寫,那麼讓我們來推測,來猜測,從而加深對人物的理解。下面仍然是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展開討論。(專家點評:關於本課的已解決及未解決的疑問及已解決的問題的答案,均由學生說出,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於是,學生的積極性被更大的調動起來了。教師拋開了大家都認為的「開卷有益」這一話題,而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畢竟,「開卷有益」學生是能較容易的把握的。這樣就把學生的時間充分用在了學生不懂之處。同時,教師在其中相機加以引導,在學生不能解決時作一些方向性的提示,這樣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其中穿插對成語的把握,做到了不露痕跡,而形象生動的講解更讓學生輕松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討論,教師巡迴。師:剛才我們提出兩個問題來討論,老師在下面走動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這兩個問題很有興趣,我相信大家的討論及現在的交流也一定會很精彩,下面我們來交流。你們覺得孫權勸學有難度嗎?生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師:看來這個問題還有爭議,那麼就讓我們在全班范圍內進行合作,各抒己見,有難度,難度在哪裡?沒有難度,又是為什麼?生:我覺得有難度,因為這個孫權說了,「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也就是相當於讓他學了,而呂蒙卻說軍中多務,也就是說,在古代的時候將軍應該很聽大王的話的,因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而這時候孫權讓他學,他卻找理由推辭,這說明他極不願意學,所以說有難度。師:說沒有難度的一方的意見呢?生:我認為難度是不大的,因為當時孫權說不可不學,那個呂蒙他不是很堅決的說不學,他還是借理由來後人推辭的,說明他不想反駁大王的話,不想直接的把他的話擋回去,師:你說假如他直接的把他的話擋回去他會怎樣說?生:我堅決不學。師:這樣說行不行?生齊:不行。師:那麼你們說一說呂蒙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心裡想些什麼呢?生:他可能這樣想:我是一個武將,讀這么多說有什麼用?師:這樣想就是說我不學。那就說成了我不學了,那為什麼還辭以軍中多務啊?生:因為孫權是個長官吧,他不想反駁大王的話。是為了表示對孫權的尊敬,不至於讓孫權被弄得很沒面子。生:還有一點是孫權說不可不學,語氣比較重,師:語氣比較重,不可不學,這是個雙重否定句,它表示的是必須學,如果我們直接說,你必須學,你一定要學,你們覺得這個語氣重不重?哪一個重?生:必須學的語氣要重一些。師:是啊,明明表達的是一定要學,卻說不可不學,可見孫權還是採用了一種略微委婉的語氣來說的,為什麼要說得委婉一點呢?我們能不能猜測一下他的心理?如果我們真正猜透了雙方的心理,那麼孫權勸學究竟是難是易就一清二楚了。下面我們還是先來猜測孫權此時的心理。(專家點評:將兩個有聯系的問題放到一起,找到兩者的聯系,引導學生重點突破其中的一個來帶動另一個的解決,教師的教學機智讓學生集中時間與精力來突破難點。)生:呂蒙是一個武將,武將的性格一般會很剛烈,要想讓他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就很難,所以孫權用比較委婉的語氣來說,不可不學。也是希望他能夠接受。我想這就是孫權的想法。師:看來你很自信,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生齊:同意。師:好,看來孫權深知呂蒙的為人,所以孫權用比較委婉的語氣來說。剛才同學們也已經說了,呂蒙因為要照顧孫權的面子,所以用了推辭的方法來回絕。他的心理我們已經說了,那麼,此時孫權又是怎麼想的呢?請大家接著推測。生:孫權很生氣。這個人怎麼這么不買我的帳!師:哦,他生氣了?!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因為從後面孫權說的話中我們一點也不能看出他生氣了,他還是心平氣和地在和呂蒙講道理,想說服他,可見孫權並沒有生氣。師:是啊,在一般人的心中,呂蒙這樣肯定會使長官生氣,但孫權並沒有生氣。你剛才的理由說得很好。那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呢?生:他可能在想,這個呂蒙啊,脾氣還真是有點硬,看來不能給他下命令,要用道理說服他。生:我補充一點,他還可能在想,看來他是誤解了要呂蒙讀書的目的,這一點一定要跟他講清楚。師:嗯,你根據哪推測的?生:他後面不是說了嗎?不是想他成為博士,而是粗略的了解就行了。師:你很細心,也很會思考啊。還有同學補充嗎?生:我再補充一點。他還可能在想,對呂蒙還是要心平氣和,尤其要放下君王的架子。師:哦?你為什麼作這樣的推測?能對大家說說你的依據嗎?生:我也是聽了剛才同學的發言受到的啟發,大家看後面他說的話不是一點君王的架子都沒有嗎?「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里他拿自己和呂蒙作了比較,既講了道理,又讓人覺得很親切。師:是啊,孫權他為呂蒙想得真是周到啊。生:老師,我還想補充一點。師:好。請你說吧!生:我覺得孫權還想為呂蒙留有餘地,他不是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嗎?就是說讓他去試一試,沒有收獲的話還可以選擇不讀。他既然說了這樣的話,那就表明他很可能在說之前就想好了,要讓呂蒙自己去試一試,呂蒙自己試過後就會嘗到讀書的甜頭,就會喜歡上讀書了,因為只有試過後才會知道有沒有好處,到時候就不用人來勸他,他也會讀書了。師:哎呀,你真可以稱得上是孫權的知音了,居然考慮得這么深入!你的發言給了我們又一個驚喜。孫權勸學時想得真多啊,通過這幾個同學的發言,不知大家現在覺得孫權勸學容不容易?。生齊:不容易!(專家點評: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的過程中,反復強調學生推測的依據,這樣就引導學生關注了文本,而沒有陷入憑空的亂想亂猜,同時學生所說的依據又給另外的學生以啟發,實質上是由這些學生教給了其他學生思考的方法,從而也啟發了他們去積極主動的思考。再加讓教師及時的賞識,課堂的氣氛就變得更活躍,學生的發言更積極主動,發言也更具精彩。教師引導學生對人物心理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對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後,另一個問題——孫權勸學有無難度 ——在此基礎上就迎刃而解了。)師:是啊,孫權勸學確實不易,聽了他的這一番話,呂蒙接受了他的勸告,開始讀書了,在開始讀書之前他是怎樣想的呢?生:孫權對我呂蒙真好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來報答他。生:孫權說得也有道理,我還是試一試吧。生:我認為上面兩種想法都有可能。因為文中並沒有寫到他是怎樣想的,從他的行動中我們也看不出來,只知道他開始學了。所以我認為上面兩種想法都可能是有的。師:呀,謝謝你,你都幫大家總結了。是啊,都有可能,總之,是開始學習了,孫權勸學是成功了。現在回過來看看,我們大家提出的疑問都解決了吧。生齊:都解決了。師:勸一個人真是難呀,從孫權身上,你們領悟到了勸人要注意些什麼嗎?請你幫同學們作一個總結性的發言。生:勸人首先要態度好,要善於從被勸者的角度考慮;勸人還要講道理,要用具體的例子說服他,要用事實說話,最好是通過被勸者自己的體會得到答案。師:說得真好。大家都從孫權身上明白了勸人的要義,那我們就來試一試,也來勸勸人,怎麼樣?請聽:有一部分體校的學生,他們刻苦訓練,一心想著在全國運動會、亞運會、奧運會上拿冠軍,可提起學習語數外等文化課來,就沒興趣,請你們來勸一勸他,讓他也學起來。這道題讓我們進行第三次合作,以2-4人為一個小組,展開討論,共同拿出一份小組內成員最滿意的答案來。學生討論,教師巡迴。討論進行過程中下課鈴響。師:時間真的是有限啊,大家意猶未盡,也還沒能一試身手,來勸一勸同學。不過不要緊,就讓我們把探究的時間延伸到課外吧!課外大家把未完成的探究完成,2-4人共交一份你們探究的結果來。讓我們來比一比,誰運用得更好,誰勸得更能打動人。大家還可以從今天這節課中得到啟發,一篇文章可以從多角度給我們以啟發,我們在今後的閱讀中也要善於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力爭有更多的收獲。附:板書設計 多角度感悟孫權 啟示: 勸的態度,講道理……呂蒙 吳下阿蒙→刮目相看 啟示:開卷有益 要虛心聽取聽別人的意見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703/25926.html

⑺ 初中語文孫權勸學 學情分析怎麼寫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 以,學情分析必然全為教師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專業素養。筆者究其目前的文獻總結出學情應該從三方面去分析和把握,即學生課前原有知識,學生課中接受知識的 能力,學生課後運用知識的能力。

⑻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語文書書里的所有古詩題目

1.《傷仲永

2.《木蘭詩

3.《孫權勸學

4.《口技

5.《短文兩篇

《誇父追日》、版《小兒辯權日》
6.《狼》
課後古詩:
1.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8.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9.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⑼ 部編初中語文新課標文言文有哪些

部編初中語文新課標文言文很多哦。如《論語》十二章,《世說新語》兩則(《詠梅》、《陳太丘與友期行》),《曹劌論戰》,《誡子書》,《孫權勸學》,《狼》,《周亞夫軍細柳》,《愚公移山》,《與朱元思書》等…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