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標准關於活動

課程標准關於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2-06 18:29:27

Ⅰ 簡述課程方案、課程標准、教科書三者之間的關系

課程主要表現為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材(教科書是其主要部分)。

三者關系見圖中表格

拓展資料:

課程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具體規定了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其中,開設哪些科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和首要問題。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展開。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標、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教材是根據學科課程標准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知識授受活動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聲像製品。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是學生獲取系統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言 》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

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

在西方英語世界裡,課程(Curriculum)一詞最早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H.Spencer)《什麼知識最有價值?》(1859)一文中。它是從拉丁語「Currere」一詞派生出來的,意為「跑道」(Race-course)。

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學習的進程」(Course of study),簡稱學程。這一解釋在各種英文詞典中很普遍,英國牛津字典、美國韋伯字典、《國際教育字典》(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cation)都是這樣解釋的。

但這種解釋在當今的課程文獻中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Currere」 一詞的名詞形式意為「跑道」,由此課程就是為不同學生設計的不同軌道,從而引出了一種傳統的課程體系;而「Currere」的動詞形式是指「奔跑」,這樣理解課程的著眼點就會放在個體認識的獨特性和經驗的自我建構上,就會得出一種完全不同的課程理論和實踐。

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新課程標准中課外活動的意義

意義: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社會化
2)促使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個性化
3)課外活動給學習生活增添了樂趣
4)課外活動在發揮學生特長發面也有重要作用

Ⅲ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 課程教學大綱即為課程大綱,課程大綱為課程的教學大綱,裡面標明課程各個模專塊的理論學屬時和實操學時,考試大綱為考核內容及其相應比例分配與課程大綱不一樣,另外還有個教學計劃又與教學大綱由區別。

  •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

  • 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Ⅳ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有哪六個方面

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分為以下六個方面:

1、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

2、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3、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

5、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

6、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幾個關系:「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的關系。

拓展資料:

一、課程標準的內涵: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從產生到設計和實施的標准化規定,包括課程的性質(定 位)、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實施建議等內容。它是政府或學校對課程的基本規 范和質量要求,也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核的依據,以及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二、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1.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 學內容的確定、知識點的具體要求及深度難 度、詳細的教學順序、各部分內容的課時、 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要求。

2.出發點是直接指導教學工作,從教師 教學的角度出發,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 邏輯關系的嚴密性,以便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注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3.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為首要目 功能 標,將發展思維能力作為能力培養的核心。

4.強調「學科知識體系」 ,即重視知識 的傳承,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 而使教師較為關注學生是否掌握了扎實的基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也沒有強調通過課程 教學使學生「能做什麼」

5.教師是「教教科書」,教師是教材的 執行者。 「筆試考核」。 規范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信行為 主體 息單向傳遞、教師單向控制,教學活動以教 師為中心、主體。

參考資料:中國教育信息網

Ⅳ 什麼是課程標准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有什麼不同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的區別:課程標準是一個指導性文件,包含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其中詳細表達教學目的的一部分。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

(5)課程標准關於活動擴展閱讀:

(一)知識與技能(一維)所謂知識目標,這里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

知識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知道動物也是有情感的;通過學習,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所謂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

(二)過程與方法(二維)所謂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是以智育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

過程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認識分數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謂方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用並學會的方法。方法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採用並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問題探究的方法,或問題的觀察方法,或思維發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決xx問題的方法等)。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所謂情感,是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態度體驗。所謂態度,這里不僅指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它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習,在交往中能表現出寬容、忍耐的態度。所謂價值觀。本指對問題的價值取向的認識,這里也可指學生對教學中問題的價值取向或看法。

Ⅵ 如何開展新課程標准中的探究活動

以科學學科為例。
新的《科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本次課程改革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探究環境,讓他們真正經歷像科學家那樣的探索過程,體驗探究的成功或失敗,是值得我們科學課教師關注的問題。而在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關注的重點往往是探究的結果,忽視了學生探究的過程。為了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教師的指導過於細致、具體,學生缺少自由發揮的空間。那麼,如何在科學課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探究活動,如何捕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新生成的思維火花呢?
一、創設真實的探究情境
在一節課上,科學課教師都非常重視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究的情境。比如研究磁鐵,先把大頭針撒得滿地都是,然後問學生用什麼方法能很快地把它們撿起來。研究溶解,就把鹽和沙混在一起,問學生有什麼方法把它們區分開來。毋庸置疑,情境的創設對於學生的探究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但關鍵是很多老師僅僅把情境的創設作為新課開始的一個引子;或者說是為學生的探究尋找一個理由。甚至很多老師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語言做作,情節虛假。如為了把鹽或沙混在一起,乾脆假裝摔交。我認為這樣的創設情境是不理想的。現代教學論指出: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探究的慾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創設一個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其間,使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裡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如教學《擺的秘密》一課時,在導入新課後,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教師演示3次,每次時間都是10秒鍾,學生數擺動的次數。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我發現在相同的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一樣的。
師:下面同學們自己做一個擺,記錄你的擺在10秒鍾內擺動的次數。學生做完實驗後,匯報結果,有7—12次不等。
師:都是用10秒鍾,為什麼我做的擺和各組做的擺擺動的次數不一樣呢?你想提個什麼問題?
生:擺動的次數與什麼有關系?
二、鼓勵學生進行充分的猜想
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教學中要抓住有關內容或有利時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或假想,要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後,要求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或猜測的理由,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交流了提出假設的思維方法,相互之間受到啟發,並使學生明白提出的假設不是憑空亂猜的。要讓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就必須鼓勵每個學生對問題的結果進行猜測或假設,允許學生作出任何結論,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假設。可以把孩子們的意見都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究,去證明它們的對、錯。證明錯誤,也是一個結論。愛迪生就是在證明了1600多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後,才找到炭化竹絲的。對發現的問題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提出各種假設。如在《摩擦力》一課中,學生假設影響摩擦力大小原因時,有的同學認為摩擦力大小與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課本上有);有的認為與拉動的速度有關;有的認為與物體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有的認為與拉的人有關。我把這些意見都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由地去探究。有的假設在課堂中沒法解決,就留到課後。這樣就充分地尊重學生的自主權,讓學生在沒有太多干擾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解決問題。
三、准備多樣的材料,制定探究計劃
二十多年前,我國著名自然教育專家劉默耕就提出:自然課就是教孩子們「搞科學」的。這個「搞」字既包括讀書,接受前人的科學成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擺弄材料的過程中驗證假設,探究出科學的規律。用科學大師愛因斯坦的話說,「科學」是「探究意義的經歷」。而學生提出的假設是多樣的,教師就要為驗證這些假設提供多樣的材料。不能把學生框死在幾種固定的材料上。如研究魚鰭的作用,我們既要為學生准備木板、線、皮筋,也要為學生准備剪刀(他們可能剪掉魚鰭的方法)。只有多樣的材料,才會有不同的探究活動。
探究計劃是根據猜測或假想的結果來制定的,在開始訓練階段,可以只讓學生說說你打算怎麼實驗,逐漸做到讓學生寫出來。如《空氣占據空間》一課,通過實驗演示知道固體如粉筆、文具、書等,液體如水等都占據空間,那麼氣體如空氣是否占據空間?你怎樣設計實驗證明你的想法?如果猜測空氣是占據空間的,你怎樣設計實驗?如果猜測空氣不佔據空間,你又怎樣來設計實驗呢?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在計劃中,應明確所要收集的證據,以及收集證據的方法,使學生不是盲目操作,而是一種有目標、有任務的行為。
四、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活動

Ⅶ 課標對於活動作文教學是怎樣定位

請在
關於寫作教學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
寫作知識的教學務必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
關於寫作評價
1.寫作評價要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應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如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應予鼓勵。
2.重視對寫作材料准備過程的評價。
不同學段學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准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佔有什麼材料,更要考察他們佔有各種材料的方法。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
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內容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4.採用多種評價方式。
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除了存留學生有代表性的課內外作文外,還應有關於學生寫作態度、主要優缺點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記錄,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展過程。
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採用多種形式評價。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
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
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學短寫作目標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第二學段(3—4級)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第三學段(5-6)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Ⅷ 品德課程標准關於生活性 活動性方面有哪些闡述

課程性質的描述是實驗區教師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為明確、准確地表述本課回程答的性質,體現德育核心的理念,一是從總體上修改了原文本將「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並列的提法;二是按照三個維度具體闡述了課程性質,使表述緊扣「性質」的含義,同時,刪除原文中「目標」的表述,避免前後文的重復。具體表述如下: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此次修訂,從總體上體現了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