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准2016

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准2016

發布時間: 2021-02-07 04:30:37

㈠ 簡答題: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准(修訂稿)》在課程總體目標方面 與原《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相比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以下簡稱《標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制定的。《標准》以推進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並對課程實施提出建議。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所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每一個學生在該階段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㈡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十大核心概念

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准(修訂稿)》中十個核心概念的內涵 在標准當中,設計了十個核心概念,和原來的標准實驗稿相比有所增加,有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1、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2、 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來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運算和推理,另外可以獲得一個結論,獲得一個結論具有一般性。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的重要的形式。3、 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的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寫實物,想像出實物的方位和它們的相互位置關系,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根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等。4、 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的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5、 數據分析的觀念是指: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搜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信息,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規律,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6、 運算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正確的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的算力,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7、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當中,經常使用這樣一種思維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從已知的事實出發,按照一些確定的規則,然後進行邏輯的推理,進行證明和計算,是這樣一個過程。換句話說,從思維形式的角度,是從一般到特殊這樣一個過程,在幾何的證明當中,實際上都是這樣一種推理的形式。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評論一些經驗、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等這樣一些形式,來進行推斷,來獲得一些可能性結論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和演繹推理相不一樣的地方,它往往是從特殊到一般這樣一種推理,所以合情推理得到的結論,知道不一定是對的,通常可能稱之為猜想、推測是一個可能性結論。8、 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物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數學模型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然後求出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9、 應用意識就是強調數學和現實的聯系,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如何運用所學到的數學,去解決現實中和其他學科中的一些問題,當然也包括運用一部分數學,去解決另一個數學里的問題。10、 創新意識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之中,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新的核心。

㈢ 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標課程標准中存在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課程標准》把「抄課程目標」分成「總目標」「總目標的四個具體方面」以及「學段目標」三個部分。「總目標」帶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導性;「總目標的四個具體方面」,即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這四個方面,也可以稱為數學課程的四個具體目標。《課程標准》中對數學課程的「總目標」表述為三點:一是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二是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數學課程「總目標」的表述,言簡意賅,即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分別從獲得「四基」、增強能力、培養科學態度的角度,用明確區分又相互聯系的三句話表述,又體現了《綱要》中規定的三維目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全面育人的思想。

㈣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准(修訂稿)》在課程總體目標方面與原《小學數學課程標准》相比,具體發生了哪兩

(1)現來在的課程標准更多的以自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提倡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究,變教師為知識的容器為知識的引導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2)現在的數學課程標准更多的關注信息技術與數學活動有機的結合;
(3)現在的數學課程標准更加註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4)現在的數學課程標准注重實踐活動的實際應用;
(5)現在的數學課程標准更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就想到這些

㈤ 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㈥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 ,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