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課程設計

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21:50

A. 我要做污水處理廠課程設計,請教高手指點。。。。

根據我這學期剛學到的內容,這個問題你要考慮出水的質量要求。SBR法設計過程復雜,維護要求高,對自動控制依賴性強,同時脫氮除磷時操作復雜。A2/O和倒置A2/O脫氮除磷效果不好,受硝酸鹽和溶解氧的影響因素大。如果資本夠的話,建議用連續進水的SBR法,處理量可以根據以後的情況增加,如果以後擴建的概率不大,而且資金有限的話,還是用A2/O法,節能簡捷。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B. 環保部頒布的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 HJ 578-2010 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哪位大俠能指點一

你去環境部的網站下載一份不就得了

C. 污水處理池設計方案有什麼規范和依據

太多了。

一、環境手冊類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9冊)-專用機械》(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4.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2冊)-器材與裝置》(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等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
7.張自傑主編:《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環境標准與規范類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3.《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4.《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
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6.《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 3544-2008)
7.《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准》(GB18486–2001)
9.《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參考的規范和標准:
1. 雜環類農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523-2008)
2. 製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9-2008)
3. 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
4. 化學合成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4-2008)
5. 提取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5-2008)
6. 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1-2008)
7. 中葯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6-2008)
8. 混裝制劑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8-2008)
9. 生物工程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7-2008)
10. 澱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1-2010)
11. 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2-2010)
12. 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3-2010)
13.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 (CJ3025-1993)
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1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類(GB/T18919-2002)
16.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7.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1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
19.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20922-2007)
20.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4554-1993)
21.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 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2007)
2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
23. 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O-2008)
24. 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2-2008)
25. 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5-2010)
26.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4-2010)
27. 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6-2010)
28. 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8-2010)
29. 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7-2010)
30. 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8O-2010)
31. 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8-2010)
32. 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9-2010)
3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7-2010)
34. 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6-2010)
35. 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5-2010)
36. 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37. 製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3-2010)
38. 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39.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40. 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
41. 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
42. 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

D. 求給水廠和污水廠設計的課程設計電子樣本

水污染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

完成日期:2006.9.30

第一章 設計資料
一、自然條件
1、 氣候:該城鎮氣候為亞熱帶海洋季風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2、 水文:最高潮水位 6.48m(羅零高程,下同)
高潮常水位 5.28m
低潮常水位 2.72m
二、城市污水排放現狀
1、污水水量
(1)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2)生產廢水量按近期1.5萬m3/d,遠期2.4萬m3/d;
(3)公用建築廢水量排放系數按近期0.15,遠期0.20考慮;
(4)處理廠處理系數按近期0.80,遠期0.90考慮。
2、污水水質
(1) 生活污水水質指標為
CODcr 60g/人.d
BOD5 30g/人.d
(2) 工業污染源參照沿海開發區指標,擬定為:
CODcr 300mg/L;
BOD5 170mg/L
(3) 氨氮根據經驗確定為30md/L。
三、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處理目標
1、 建設規模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為10.09km2, 近期(2000年)規劃人口為6.0萬人,遠期(2020年)規劃人口為10.0萬人。處理水量近期3.0萬m3/d,遠期6.0萬m3/d。
2、 處理目標
根據該城鎮環保規劃,污水處理廠出水進入的水體水質按國家3類水體標准控制,同時執行國家關於污水排放的規范和標准,擬定出水水質指標為
CODcr≤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 NH3-N≤10mg/L
四、建設原則
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應遵從下列原則: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方案,在達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少、運行管理簡便的先進的工藝;所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不僅要求先進,更要求成熟可靠;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的廠外工程應同時建設,以使污水處理廠盡快完全發揮效益;污水處理廠出水應盡可能回用,以緩解城市嚴重缺水問題;污泥及浮渣處理應盡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盡量減少工程佔地。

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一、工藝方案分析
本項目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BOD/COD=0.54 可生化性較好,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針對這些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以採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由於將來可能要求出水回用,處理工藝尚應硝化。
根據國內外已運行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調查,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可採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溝」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稱傳統活性污泥法,推廣年限長,具有成熟的設計運行經驗,處理效果可靠,如設計合理,運行得當,出水BOD5可達10-20mg/L,它的缺點是工藝路線長,工藝構築物及設備多而復雜,運行管理困難,運行費用高。
氧化溝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有荷蘭人首創。6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在國外已被廣泛採用,工藝及構築物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隨著對該技術缺點(佔地面積大)的克服和對其優點的逐步深入認識,目前已成為普遍採用的一項污水處理技術。
氧化溝工藝一般可不設初沉池,在不增加構築物及設備的情況下,氧化溝內不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還可實行脫氮,成為A/O工藝,由於氧化溝內活性污泥已經好氧穩定,可直接濃縮脫水,不必厭氧消化。
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已被公認為一種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相比較,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
1、 工藝流程簡單、構築物少,運行管理方便。一般情況下,氧化溝工藝可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基建投資少。另外,由於不採用鼓風曝氣和空氣擴散器,不建厭氧硝化系統,運行管理方便。
2、 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
3、 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4、 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
5、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能力。
6、 佔地面積少。
污水處理廠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與各廠的污水濃度和建設條件有關,但在同等條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廠,氧化溝比其他方法低,據國內眾多已建成的氧化溝污水處理廠的資料分析,當進水BOD5在120-180mg/L時,單方基建投資約為700-900元/(m3.d),運行成本為0.15-0.30元/m3污水。
由以上資料,經過簡單的分析比較,氧化溝工藝具有明顯優勢,故採用氧化溝工藝。
二、工藝流程確定:(如圖所示)
說明:由於不採用池底空氣擴散器形成曝氣,故格柵的截污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擬採用中格柵,而提升水泵房選用螺旋泵,為敞開式提升泵。為減少柵渣量,格柵柵條間隙已擬定為25.00mm。
曝氣沉砂池可以克服普通平流沉砂池的缺點:在其截流的沉砂中夾雜著一些有機物,對被有機物包裹的沙粒,截流效果也不高,沉砂易於腐化發臭,難於處置。故採用曝氣沉砂池。
本設計不採用初沉池,原則上應根據進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是否採用初沉池。但考慮到後面的二級處理採用生物處理,即氧化溝工藝。初沉池會除去部分有機物,會影響到後面生物處理的營養成分,即造成C/N比不足。因此不予考慮。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故污泥負荷和污泥泥齡分別低於0.15kgBOD/kgss*d和高於20.0d。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為了使沉澱池內水流更穩定(如避免橫向錯流、異重流對沉澱的影響、出水束流等)、進出水更均勻、存泥更方便,常採用圓形輻流式二沉池。向心式輻流沉澱池採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多年來的實際和理論分析,認為此種形式的輻流沉澱池,容積利用率高,出水水質好。設計流量 Q=2.85萬m3/d=1208.3 m3/h,迴流比 R=0.7。

第三章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
一、水質水量的確定
1. 水量的確定
近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6.0×104×300L/人•天=1.8×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1.5×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1.8×104×0.15=0.27×104m3/d
所以近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1.8+1.5+0.27)×104 =3.57×104m3/d
近期的處理系數為0.8,故近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3.57×104×0.8=2.856×104m3/d

遠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10.0×104×300L/人•天=3.0×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2.4×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3.0×104×0.2=0.6×104m3/d
所以遠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3.0+2.4+0.6)×104 =6.0×104m3/d
遠期的處理系數為0.9,故遠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6.0×104×0.9=5.4×104m3/d
通常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遠期的設計處理量為近期的兩倍,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的處理水量,取近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3.0×104m3/d,遠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6.0×104m3/d。
2. 水質的確定

E. 污水處理中主體處理工藝氧化溝、活性污泥、A/O、BAF、SBR、A\A\O是什麼意思用到鹼鋁嗎

1、氧化溝是活性污來泥法的一種變型自,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於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污水滲入其中得到凈化,最早的氧化溝渠不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而是加以護坡處理的土溝渠,是間歇進水間歇曝氣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氧化溝最早是以序批方式處理污水的技術。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
3、AO是厭氧好氧工藝
4、BAF是曝氣生物濾池
5、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6、AAO是厭氧-缺氧-好氧工藝
如果想明白,可以學習環境工程類水污染控制的書籍,這些污水處理方法從網上都能搜的到。

F.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方法

A/O是Anoxic/Oxic的縮寫,它的優復越性是制除了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活性污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G. 活性污泥法處理生活污水常用的基本工藝

我國廢水生化處理工藝起步晚,但發展快,如活性污泥法發展出了AB工藝、A/版O工藝、A2/O工藝、UCT工藝、氧權化溝工藝系列、SBR工藝系列、BIOLAK、LINDOX工藝、OCO工藝等。氧化溝工藝又衍生出Pasveer氧化溝、Carrousel氧化溝、Orbal氧化溝、D型氧化溝、T型氧化溝、DE型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等。SBR工藝又衍生出UNITANK、ICEAS、CASP、CASS、IDEA、DAT-IAT、MSBR等新工藝。

H. 急求推流式曝氣池的課程設計說明書參考

1 緒 論
課程設計是課程環節的主要內容,是最大可能地面向社會、面向生產實際,已有於培養和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對國家建設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嚴禁作風,樹立正確設計思想和努力貫徹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觀念。課程設計是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的全面訓練,以便培養和提高學生調查研究,查閱文獻,收集運用資料的能力,為即將開始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水資源短缺時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合理的利用現有資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工業生產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並且產生大量廢水,這些廢水有巨大的回收利用價值,這部分廢水若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不但不能使該部分得不到回收利用而且會對其他水體造成污染,從而形成更大的水資源浪費。所以,現在許多工廠及科研單位在研究廢水的回收利用技術。本設計根據所需處理水的水質特徵採用的是厭氧、缺氧和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進行濃縮,消化和脫水等處理。
1.1 當前水污染處理現狀
據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目前我國水污染形勢仍然嚴峻。江、河、湖泊水污染負荷早已超過其水環境容量。但是污水排放量仍在增長,七大江河水質繼續在惡化,Ⅴ類和劣於Ⅴ類水所佔比例仍很高。水污染嚴重的河流依次為: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珠江。其中海河劣於Ⅴ類水質河段高達50.8%,遼河達32.5%,黃河達20.5%。現在工業水污染仍舊突出,仍是江河水污染的主要來源。
湖泊、水庫富營養化是導致水污染的重要因素。由於湖泊、水庫的水體流動性差,自凈能力低,所以富營養化比較嚴重,即天然水體由於過量營養物質(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質惡化。這些營養物質主要來自農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2007年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的「藍藻事件」就是富營養化問題而引起的。同時,地下水污染使飲用水安全存在隱患。地下水污染主要來自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滲、農用氮肥及垃圾中的油、酚類物質。2006年,我國125個受監控城市中,淺層地下水水質呈惡化的有21個,呈好轉的只有9個。全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存在引用水不安全問題。農村飲用水符合引用衛生標準的比例約為六成六,有三成四的農村人口飲用水存在水質污染或者污染隱患。其中約有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有6300萬人飲用高氟水,200多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的222個地表水水源地平均水質達標率只有72%。
盡管國家加大了水環境治理力度,但總體看,水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其中,在我國有61.5%的城市沒有建成污水處理廠,相當多的沒有建成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污水收采管網建設滯後,污水處理收費普遍過低。及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中,能正常運行的只佔13%,其他開開停停,還有13%不運行。因此除特大城市外,許多城鎮污水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
因此,面對水污染的嚴峻形勢,確保人們安全飲水依然任重道遠。
1.2 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規劃
1.2.1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與發展
我國解決城市污水的凈化問題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區的坑塘窪地、廢河道、沼澤地等稍加整修或圍堤築壩,建成穩定塘,對城市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據調查,這個時期在全國已建成各種類型的穩定塘有38座,日處理城市污水約173萬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量佔一半,其餘包括石油、化工、造紙、印染等多種工業廢水。此階段開始重視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開展與國外的技術交流,逐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程技術和設計,為以後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80年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水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有較快發展。國家適時調整政策,規定在城市政府擔保還貸的條件下,准許適用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和設備供應商的優惠貸款,由此推動了一大批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興建。「八五」期間,隨著城市綜合環境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經歷了一個發展高潮時期。到1995年,我國城市排水系統排水管道長度約為110062km,按服務面積計算,城市污水管網普及率為64.8%。「九五」期間,我國正式啟動對「三河」(淮河、海河和遼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流域和「環渤海」地區的水污染治理,國家給予相應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1996~1999年竣工投入運行的城市污水處理項目有22個,投資59.58億元,日處理規模371.7萬立方米;在建項目109個,計劃投資161.83億元,日處理規模832.0萬立方米。
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國以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427座,其中二級處理廠282座,二級處理率約為15%。2000年用於城市污水處理工程曾建設的總投資約為150億元。但目前大多數小城鎮尚未建污水處理設施。
1.2.2 目前存在的問題
⑴污水處理廠建設資金的短缺
我國雖然已建成污水處理廠一百多座,但在某一個城市本身的處理率不高,也就是污水處理的量不夠。
目前大城市已著手進行污水處理廠建設的規劃工作。但在中小城市,特別是在西北部中小城市還沒有將污水處理的規劃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的議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專門建設資金,地方政府沒有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水環境污染治理,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
⑵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不能到位
全國目前已經建成投產的污水處理廠中,滿負荷運行的不到1/3。沒有滿負荷運行的原因:大多數均是由於運行經費不能到位,有的省市沒有收取污水處理費,有的是只收工廠、企業的,沒收居民的,有的是工廠、企業、居民的都收了,但收費標準定的很低,遠不能滿足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所需的最低費用。
⑶進口設備的維修及設備備件的開發
大批的進口設備經過幾年的運轉後,已出現不同程度損壞,特別是索賠期後的維修和正常的大修。若請國外的專家來修,維修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實在難以接受,若使進口設備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必須培養對進口設備維修保養的國內專業人員,使其掌握維修技能達到進口設備的維修標准。還得有充足的備品配件,特別是一些將要淘汰的設備被引進中國,備品配件國外也不會再生產了,就需要國內自行測繪、加工製造,只有這樣才能使進口設備發揮出它的作用,否則設備的損壞、配件的缺乏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⑷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有一陣風的現象,不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選熱門工藝
選擇熱門工藝是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出現的單純追求工藝新,追求時髦工藝,不考慮本地區的進水水質、處理水量以及出水用途的問題,以致造成設施設備閑置,增大了建設投資,也提高了日常運轉成本。
⑸污水處理後的再生水得不到充分利用
⑹污泥沒有真正達到無害化,沒有最終處置的途徑
污水經過各種不同工藝處理後,出水達到了過家規定的排放標准,但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卻未能得到妥善的處置,還會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污泥進行乾燥用作化肥要符合國家環保部門有關規定。污泥作為綠地用肥要有園林部門認可,有檢測部門跟蹤分析方能使用。總之,污泥若沒有最終處置的途徑,是給環境帶來再次污染的隱患。
⑺污水處理廠沒有除臭裝置
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池、格柵間、沉砂池、初沉池及污泥處理系統的儲泥池,脫水機房(除離心機外)都會產生嚴重的臭氣,即影響操作運行人員的身體健康,也給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帶來污染,應該多渠道解決除臭裝置,消除污泥,保護環境。
1.2.3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技術現狀與發展
⑴技術現狀
我國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80%以上採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其餘採用一級處理、強化一級處理、穩定塘法及土地處理法等。
「七五」、「八五」、「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的建立與完成,使我國在污水處理新技術、污水再生利用新技術、污水處理新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藉助於外貸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的建設,國外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被引進到我國,AB法、氧化溝法、A/O工藝、A/A/O工藝、SBR法在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均得到應用。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有過去只注重去除有機物發展為具有除磷脫氮功能。國外一些先進、高效的污水處理專用設備也進入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如格柵機、潛水泵、除砂裝置、刮泥機、曝氣器、鼓風機、污泥泵、脫水機、沼氣發電機、沼氣鍋爐、污泥消化攪拌系統等大型設備與裝置。
我國80年代以前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大部分採用普通曝氣法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由於該工藝主要以去除BOD和SS為主要目標,對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為了適應水環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改造,增加或強化脫氮和除磷功能。
AB法污水處理工藝於80年代初開始在我國應用於工程實踐。由於其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對pH值變化和有毒物質具有明顯緩沖作用的特點,故主要應用於污水濃度高、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特別是工業污水所佔比例較高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目前氧化溝工藝是我國採用較多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之一。應用較多的有奧貝爾氧化溝工藝,由我國自行設計、全套設備國產化,已有成功實例。DE型氧化溝和三溝式氧化溝在中高濃度的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中也有應用。採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大部分為外貸項目。
多種類型的SBR工藝在我國均有應用,如屬第二代SBR工藝的ICEAS工藝,屬第三代的CAST工藝、UNITANK工藝等。
目前我國新建及在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所採用的工藝中,各種類型的活性污泥法仍為主流,佔90%以上,其餘則為一級處理、強化一級處理、生物膜法及其他處理工藝相結合的自然生態凈化法等污水處理工藝技術。
⑵從國情出發,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發展趨勢:
① 氮、磷營養物質的去除仍為重點也是難點;
② 工業廢水治理開始轉向全過程式控制制;
③ 單獨分散處理轉為城市污水集中處理;
④ 水質控制指標越來越嚴;
⑤ 由單純工藝技術研究轉向工藝、設備、工程的綜合集成與產業
及經濟、政策、標準的綜合性研究;
⑥ 污水再生利用提上日程;
⑦ 中小城鎮污水污染與治理問題開始受到重視。
1.3 城市污水的水質及危害
1.3.1 城市污水的組成
污水即受到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侵害後,其外觀性狀或質量成分對使用或環境產生危害與風險的污染水(「病態」水)。例如,進行生活或生產使用後所排出的水等。
城市污水是排入城市排水系統中各類廢水的總稱,泛指生活污水、生產污水(應適當處理後)以及其他排入城市排水管網的混合物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統中還包括雨水,在半分流制排水系統中包括初期雨水。
⑴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過並為生活廢料所污染的水。例如居民區、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以及一些娛樂場所產生的污水。
⑵工業廢水
工業廢水是工礦企業生活中使用過的水,是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的總稱。
①生產污水,即在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並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廢料所污染的水,也包括熱污染水(生產過程中產生溫度高於60℃的高溫水)。生產污水需要進行處理才能排放或再用。
②生產廢水,即生產過程中所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污染或只是溫度稍有上升的水。這種廢水一般不需要處理或只需要進行簡單處理,即可再用或排放。
⑶受污染的降水
主要是指初期雨水和雪融水。由於沖刷了地面上的各種污物,污染程度較高,需要進行處理。
1.3.2 城市污水的水質
⑴影響城市污水水質的因素
城市污水水質,主要受居民生活污水、工業生產污水等的水質成分及其混合比例、城市規模、居民生活習慣、季節和氣候條件以及排水系統體制等的影響。
城市污水中污染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油脂、糞尿、洗滌劑、染料、溶液、各種有機和無機物,還有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毒性酸鹼性、放射性核重金屬性類等物質。這些污染物質,按化學成分可分為無幾何有機兩大類,按物理形態可分為懸浮固體、膠體及溶解性污染物質。
⑵生活污水水質
生活污水包括廚房底細、淋浴、洗衣等廢水以及沖洗廁所等污水。其成分及其變化取決於居民的生活狀況、水平和習慣。污染物濃度與用水量有關。
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物質,其水質特徵是水質穩定但渾濁、色深且有惡臭,呈微鹼性,一般不含有毒物質,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
生活污水中,所含固體物質約占總質量的0.1%~0.2%,其中溶解性固體(主要是各種無機鹽和可溶性有機物質)約佔3/5~2/3,懸浮固體(其中有機成分佔4/5)佔2/5~1/3。此外,生活污水中還有氮、磷等物質。
⑶工業生產污水水質
工業生產污水的水質情況,因產業門類的生產工藝不同而各有所異。一般來說,工業污水的排放量大、污染含量高、處理難度大,對環境的危害也是比較大的。
1.4 城市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處理,就是採用一定的處理方法和流程將污水所含的污染物質減少或分離出去,或將其轉化為無害或穩定的物質,以使污水得到凈化達到恢復其原來性狀或使用功能的過程。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機理可分為三類,即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
1.4.1 物理處理法
此法系通過物理作用,分離收回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物質。
1.4.2 化學處理法
此法系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膠狀狀態的污染物質,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
1.4.3 生物處理法
⑴常規活性污泥法
常規活性污泥法在國內外污水處理工程中是歷史最長,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方法。具有運行效果可靠,出水水質穩定,管理經驗豐富的優勢。不足之處是對氮磷去除能力差,投資及運行費用偏高。
⑵SBR法
SBR法是序批式(或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德簡稱,常規SBR工藝的原污水不是順次流經各個待理單元,而且放流到單一反應池內,按時順序實現不同的目的的操作。
SBR法的優點:
① 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不易產生污泥膨脹;
② 佔地面積小,處理構築物簡單;
③ 投資少,運轉管理費低;
④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好,耐沖擊負荷,受進水水量和水質影響小;
⑤ 如果涉及操作得當,可以實現生物脫氮除磷的目的。
⑶氧化溝法
氧化溝是連續循環式曝氣池,屬於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進工藝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及進行硝化反應。
氧化溝技術由於具有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管理方便,以及區別於常規活性污泥法的技術特徵,使其發展非常迅速,現已發展形成多種不同形式的氧化溝技術,包括奧貝爾型、卡魯賽爾型、二溝或三溝交替工作型、一體化氧化溝等。奧貝爾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等都是新型氧化溝,在節約能耗、減少佔地、抗沖擊負荷和高膠脫氮等方面顯示出優越的性能,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並逐步得到廣泛應用。
⑷CASS法
CASS系統以推流方式運行,而各反應區則以完全混合的方式運行以實現同步碳化和硝化-反硝化功能。與常規SBR工藝相比,CASS的特點是系統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以及脫氮除磷效果好。
⑸AB法
典型AB法由A段的吸附、沉澱與B段的曝氣、沉澱組成,兩段串聯運行。
AB法德主要優點是:
①有機物去除率高,BOD5去除率可達95%,COD去除率可達90%左右;
②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去除難降解物質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
③A段停留時間短,但BOD5去除率可達50%以上,且能量消耗少;
④B段產泥量低,泥齡長,有利於脫氮。AB法的缺點在於A段污泥負荷高,污泥產量多,增加了污泥系統的造價,另外AB兩段污泥迴流系統隔離,增加了一整套污泥迴流系統。
⑹AO法
AO法是由厭氧(或缺氧)段和好氧段串聯的流程。厭氧、好氧流程除了BOD5和SS去除率與常規活性污泥法相當外,還可以去除污水中的磷。由於厭氧也具有去除有機物的功效,其能耗較小,此外還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克服活性污泥沉降的優點。同時它還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氮,廢水先進入缺氧池,在其中進行有機物的初步降解和硝酸鹽的反硝化,然後進入好氧池進行有機物的進一步降解和氨氮的硝化。
⑺A20法
A20工藝即絕氧-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是80年代在傳統活性污泥法基礎上發展的先進處理方法。它利用活性污泥在厭氧、缺氧、好氧過程中的生物增殖活動,同時達到降解污水中有機物及除磷脫氮的目的。它具有處理效果穩定,節約能源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缺點是處理過程較復雜、處理構築物種類多,工程調整不方便。
⑻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種,它是由濾池、布水設備和排水系統等三部分組成。通過污水經過附滿微生物的生物濾料而使污水達到凈化,生物濾池中常用的有高負荷生物濾池和塔式生物濾池。此法有機負荷較大,佔地面積小,它對入流水質水量變化的承受能力較強,脫落的生物膜密室較容易在二沉池中被分離,但BOD5去除率低,投資較大。
⑼生物轉盤
其主要組成部分有轉動軸、轉盤、廢水處理槽和驅動裝置等。它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機理與生物濾池基本相同。在我國,生物轉盤主要用於處理工業廢水。在化學纖維、石油化工、印染、皮革和煤氣發生站等行業的工業廢水處理方面均得到應用,效果良好,並取得一定的操作運行經驗。生物轉盤的主要優點是動力消耗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無需迴流污泥、管理運行方便,缺點是佔地面積大、散發臭氣,在寒冷的地區需作保溫處理。
⑽生物接觸氧化法
其主要組成部分有池體、填料和布水布氣裝置。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於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間的一種生物處理方法。此法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污泥量少,不需污泥迴流,具有脫氮除磷功能,易於維護管理,也是一種採用較多的處理工藝;其缺點是布水布氣不易均勻,填料可能堵塞。
⑾生物流化床
該處理技術是藉助流體(液體、氣體)是表面生長著微生物的固體顆粒呈流態化,同時進行去除和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生物膜處理法技術。它的主要優點如下:第一,容積負荷高,康沖擊負荷能力強;第二,微生物活性強;第三,傳質效果好。其缺點是設備的磨損較固定床嚴重,載體顆粒在流動過程中被磨損的程度較小。此外,設計時還存在著產生放大方面的問題,如防堵塞、曝氣方法、進水配水系統的選用和生物顆粒流失等。因此,目前我國廢水處理HIA少有工業性應用,上述問題的解決,有可能使生物流化床獲得較廣泛的工業性應用。
⑿穩定塘
穩定塘是利用天然水體對污水進行生物處理的系統。主要優點是能耗低,主要缺點是佔地面積非常大,並且受氣候條件影響大,冬季運行效果差,出水不易達標。
1.5設計思路路線
確定工藝流程→收集資料→設計計算→完成設計說明書→繪制圖紙
2 設計任務書
2、1課程目標:
污水處理課程設計的目的在於加深理解所學專業知識,培養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的能力,在設計、計算、繪圖方面得到鍛煉。
2、2設計內容和深度:
針對一座二級處理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要求對曝氣池污水處理構築物的工藝尺寸進行設計計算,完成設計計算說明書和設計圖(曝氣池工藝結構圖和曝氣池高程圖)。設計深度一般為初步設計的深度
2、3設計題目
某城市污水處理廠曝氣池工藝設計
2、4 基本資料
污水處理水量:5萬m3/d
污水水質:CODcr500mg/l,BOD5280mg/l,SS 240mg/l。
2、4、1處理要求
污水經二級處理後應符合以下具體要求:
COD≤120 mg/L,BOD5≤30 mg,/L,SS≤30mg/L。
2、4、2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擬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處理,具體流程如下:
污水一分流閘井一格柵間一泵房一出水井一計量槽一沉砂池一初沉池一曝氣池一二沉池一消毒池一出水
2、4、3氣象與水文資料
風向:多年主導風向為東北東風;
氣溫:最冷月平均為-10℃;
最熱月平均為32.5℃;
極端氣溫,最高為41.9℃,最低為-23.6℃,最大凍土深度為0.8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為每年528mm;
蒸發量多年平均為每年1000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6—7m。(也可以天津為例,自己查閱資料)
2、4、4廠區地形
污水廠選址區域海拔標高在64—66m之間,平均地面標高為64.5m。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廠區征地面積為東西長380m,南北長280m(也可不受具體限制)。
2、5課程設計的目的、要求
通過污水廠課程設計,鞏固學習成果,加深對《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使學生應用規范、手冊和文獻資料,進一步掌握設計原則、方法等步驟,達到鞏固、消化課程的主要內容,鍛煉獨立工作的能力,對污染水的主題構築物、輔助設施、計量設備及水廠總體規劃,管道系統做到一般的技術設計深度,繪制規范的施工及大樣圖,掌握水污染設計的方法,培養和提高計算能力,設計和繪圖水平。在教室指導下,基本能獨立完成一個中小型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鍛煉和提高學生分析及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2、6設計的原則
考慮城市經濟發展及當地現有條件,確定方案時考慮以下原則:
⑴要符合使用的要求。首先確保污水廠處理後達到排放標准。考慮現實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以及當地的具體情況(如施工條件),在可能的基礎上選擇的處理工藝流程、構(建)築物形式、主要設備、設計標准和數據等,應最大限度的滿足污水廠功能的實現,使處理後的污水符合水質要求。
⑵污水廠曝氣池設計採用的各項設計參數必須可靠。
⑶污水處理廠曝氣池設計必須符合經濟的要求。設計完成後,總體布置、單體設計及葯劑選用等要盡可能採取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管理費用。
⑷污水處理廠曝氣池設計應當力求技術合理。在經濟合理的原則下,必須根據需要盡可能採取先進的工藝、機械和自控技術,但要確保安全可靠。
⑸污水廠曝氣池設計必須注意近遠期的結合,不宜分期建設的部分,如配水井、泵房及加葯間等,其土建部分應一次建成,在無遠期規劃的情況下,設計時應為以後的發展留有挖潛和擴建的條件。
⑹污水廠曝氣池設計必須考慮安全性的條件,如適當設置分流設施、超越管線等。
3 污水處理工程課程設計指導書
3、1總體要求
①在設計過程中,要發揮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
②本課程設計的重點訓練,是曝氣池工藝設計計算和布置。
③課程設計不要求對設計方案作比較。處理構築物選型說明,按其技術特徵加以說明。
④設計計算說明書,應內容完整(包括計算草圖),簡明扼要,文句通順,字跡端正。設計圖紙應按標准繪制(手繪),內容完整,主次分明
3、2設計要點
3、2、1 污水處理設施設計一般規定
①該市排水系統為合流制,污水流量總變化系統數取1.2,截流雨季污水經初沉可直接排入水體。
②處理構築物流量:曝氣池之前,各種構築物按最大日最大時流量設計;曝氣池之後(包括曝氣池),構築物按平均日平均時流量設計。
③處理設備設計流量:各種設備選型計算時,按最大日最大時流量設計。
④管渠設計流量;按最大日、最大時流量設計。
⑤各處理構築物不應小於2組(個或格),且按並開設計。
3、2、2 曝氣池
①型式:傳統活性污泥法採用推流式鼓風曝氣。
②曝氣池進水配水點除起端外,沿流長方向距池起點1/2~3/4池長以內可增加2—3個配水點。
③曝氣池污泥負荷宜選0.5kgBOD5/(kgMLVSS.d),再按計演算法校核。
④污泥迴流比R=30%~80%,在計算污泥迴流設施及二沉池貯泥量時,R取大值。
⑤SVI值選120~150ml/g,污泥濃度可計算確定,但不宜大於3000mg/L。
⑥曝氣池深度應結合總體高程、選用的曝氣擴散器及鼓風機、地質條件確定。多點進水時可稍長些,一般控制L》10B。
⑦曝氣池應布置並計算空氣管,並確定所需供風的風量和風壓。
3、2、3高程布置
①高程布置原則。
②構築物水頭損失參考
③水頭損失計算及高程布置參見《排水工程》(下)。
④高程布置圖橫向和縱向比例一般不相等,橫向比例可選1:1000左右,縱向1:500左右。
4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4、1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活性污泥法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一類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好氣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及其代謝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所共同組成的微生物絮體。活性污泥法中,進行污染物降解過程的主體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溶性有機物能被細菌、真菌等作為營養物質直接利用分解,而不能作為微型動物的直接營養源。細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起著主要作用。此外,還存在原生動物、微型後生動物等完全動物營養性的微生物。
4、1、1 活性污泥法概念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4、1、2 活性污泥法簡介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是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污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培養,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然後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再迴流到曝氣池,多餘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
影響活性污泥過程工作效率(處理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是處理方法的選擇與曝氣池和沉澱池的設計及運行。

I. 污水處理設計需要查閱那些規范

一、環境手冊類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9冊)-專用機械》(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4、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2冊)-器材與裝置》(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等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

7、張自傑主編:《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環境標准與規范類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3、《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4、《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

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6、《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 3544-2008)

7、《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准》(GB18486–2001)

9、《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參考的規范和標准:

1、雜環類農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523-2008)

2、製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9-2008)

3、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

4、化學合成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4-2008)

5、提取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5-2008)

6、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1-2008)

7、中葯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6-2008)

8、混裝制劑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7-2008)

10、澱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20922-2007)

20、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4554-1993)

2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2007)

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

23、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2-2008)

25、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4-2010)

27、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6-2010)

28、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8-2010)

29、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8O-2010)

31、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8-2010)

32、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7-2010)

34、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6-2010)

35、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5-2010)

36、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37、製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3-2010)

38、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39、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

41、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

42、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

(9)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課程設計擴展閱讀

處理技術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