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制粒課程設計
1. 擠壓制粒法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擠壓制粒過程中,制軟材(捏合)是關鍵步驟。軟材的干濕程度應適宜,生產眾多憑經驗掌握,以手緊握能成團而不黏手,用手指輕壓能裂開為度。潤濕劑或黏合劑的用量視物料的性質而定。
2. 制粒工藝的流程圖
沖劑製作方法一、
1、在擠出法制粒中制備軟材很關鍵,判斷方法:制軟材是擠出法制粒中最關鍵的一步,判斷標准為「手捏成團,輕按即散」或「握之成團、輕壓即散」。
2、糖粉與糊精是顆粒劑制備中常用的輔料,其與稠膏比例一般為: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為1:3:1
3、顆粒劑制備中若軟材過粘而形成團塊不易通過篩網,可採取加適量高濃度的乙醇措施解決: 軟材過軟時可酌加加葯材細粉;軟材太干而粘性不足可加適量粘合劑;軟材過粘必須降低粘度,而加高濃度的乙醇可以起到分散的作用,而加大投料量及擰緊過篩用篩網對解決該問題沒有幫助。
4、一般流化噴霧制粒制粒方法多用於無糖型及低糖型顆粒劑的制備
5、酒溶性顆粒劑一般以60%濃度的乙醇作為溶劑
6、混懸性顆粒劑的葯料處理原則錯誤的是:糖粘性成分的葯材宜粉碎成細粉
7、泡騰性顆粒劑的泡騰物料為:A+C
8、關於水溶性顆粒劑的質量要求是:含水量在5.0%以內。
9、顆粒劑對粒度的要求:不能通過1號篩和能通過4號篩的顆粒和粉末總和不得超過8.0%
10、顆粒劑溶化性的要求:可溶性顆粒劑包括水溶性和酒溶性兩種,後者熱水沖服顯然不能全部溶化。
11、我國葯典對顆粒劑裝量差異檢查有詳細規定,應怎樣檢驗:不得有1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
二、
1、制粒時軟材形成團塊不易壓過篩網,原因: 軟材過粘
2、制粒時軟材通過篩網後呈疏鬆的粉粒或細粉過多, 原因:軟材太干
3、制粒時軟材易粘附或壓出的顆粒成條狀, 原因:軟材過軟
4、以葯材細粉作為輔料可用作混懸性顆粒劑的制備
5、採用水提醇沉工藝一般用作水溶性顆粒劑的制備
6、以枸櫞酸作為輔料可用作泡騰性顆粒劑的制備
7、用酒沖服飲用的是酒溶性顆粒劑
三、
1、顆粒劑的理解正確:顆粒劑是指葯材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葯材細粉製成的乾燥顆粒狀制劑;它是在湯劑和糖漿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貯存過程呈固體乾燥狀態,含水量低,因此制劑穩定性好,而當使用時用開水(或酒)沖服,呈液體狀態,葯物高度分散在溶媒中易吸收,因此奏效快。2000版《中國葯典》一部收載中葯顆粒劑29種
2、水溶性顆粒劑在制備過程中可以採用的精製方法:水提醇沉法是較多採用的方法,但最新研究發現醇沉過程在除去雜質的同時,往往損失較大量的有效成分,因此一些新的凈化方法在不斷研究,出現了很多好的方法,這些方法中就包括高速離心法、超濾法、絮凝沉澱法、大孔吸附樹脂法等。
3、可用於顆粒劑制粒的方法:擠出制粒法是將輔料與葯物稠膏在適宜容器內混勻制軟材,通過搖擺式制粒機以擠壓方式制粒;快速攪拌制粒是固體輔料、葯物細粉與稠膏共置快速攪拌容器內,通過調整攪拌槳轉速使物料沿器壁拋起通過高速旋轉的制粒刀而制粒;流化噴霧制粒又稱沸騰制粒,是先將葯粉呈流化態,再將葯液或粘合劑以霧狀間歇噴入,使粉末被潤濕而凝結成多孔狀顆粒;干法制粒是將葯粉直接壓成薄片,再打碎成顆粒;包衣鍋滾轉制粒是先將葯粉置包衣鍋中再噴入粘合劑制粒。
4、顆粒劑制備中濕顆粒乾燥的注意事項:若乾燥濕顆粒時溫度迅速上升,將使顆粒表面乾燥過快而形成一層硬殼影響內部水分繼續蒸發,造成所謂「假干」,此外顆粒中若有糖粉驟遇高溫時會熔化而使顆粒變得堅硬,因此要逐漸升溫。
5、酒溶性顆粒劑一般採用浸漬法、滲漉法迴流法方法制備:酒溶性顆粒劑為可溶性顆粒劑,要求澄明度,煎煮法所得成分為極性很強的物質,很多不溶於一定濃度的乙醇中;水蒸氣蒸餾法是用於提取揮發油的方法。
6、酒溶性顆粒劑: 酌加冰糖以矯味;為節約葯材可將葯材粉碎成細粉充當輔料是制備混懸性顆粒劑時的原料葯處理方法。
7、泡騰性顆粒劑:有機酸與弱鹼在水中可發生中和反應,也就是說飲用時有機酸已經反應掉,起矯味作用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呈酸性,能刺激味蕾而矯味。
3. 簡述濕法制粒的工藝過程
濕法制粒(wet granulation)是在葯物粉末中加入液體粘合劑,靠粘合劑的架橋或粘結作用使粉末聚結在一起而制備顆粒的方法。由於濕法制粒的產物具有外形美觀、流動性好、耐磨性較強、壓縮成形性好等優點,在醫葯工業中的應用最為廣泛。而對於熱敏性、濕敏性、極易溶性等特殊物料可採用其它方法制粒。
(一)制粒機理
1.粒子間的結合力
制粒時多個粒子粘結而形成顆粒,Rumpf提出粒子間的結合力有五種不同方式[10]:
(1)固體粒子間引力 固體粒子間發生的引力來自范德華力(分子間引力)、靜電力和磁力。這些作用力在多數情況下雖然很小,但粒徑<50μm時,粉粒間的聚集現象非常顯著。這些作用隨著粒徑的增大或顆粒間距離的增大而明顯下降,在干法制粒中范德華力的作用非常重要。
(2)自由可流動液體(freely movable liquid)產生的界面張力和毛細管力 以可流動液體作為架橋劑進行制粒時,粒子間產生的結合力由液體的表面張力和毛細管力產生,因此液體的加入量對制粒產生較大影響。液體的加入量可用飽和度S表示:在顆粒的空隙中液體架橋劑所佔體積(VL)與總空隙體積(VT)之比,即 。
液體在粒子間的充填方式由液體的加入量決定,參見圖16-25。(A)乾粉狀態;(a)S≤0.3時,液體在粒子空隙間充填量很少,液體以分散的液橋連接顆粒,空氣成連續相,稱鍾擺狀(penlar state);(b)適當增加液體量0.3<S<0.8時,液體橋相連,液體成連續相,空隙變小,空氣成分散相,稱索帶狀(funicularstate);(c)液體量增加到充滿顆粒內部空隙(顆粒表面還沒有被液體潤濕)S≥0.8時,稱毛細管狀(capillary state);(d)當液體充滿顆粒內部與表面S≥1時,形成的狀態叫泥漿狀(slurry state)。毛細管的凹面變成液滴的凸面。
一般,在顆粒內液體以懸擺狀存在時,顆粒鬆散;以毛細管狀存在時,顆粒發粘,以索帶狀存在時得到較好的顆粒。可見液體的加入量對濕法制粒起著決定性作用。
(3)不可流動液體(immobile liquid)產生的附著力與粘著力 不可流動液體包括高粘度液體和吸附於顆粒表面的少量液體層(不能流動)。因為高粘度液體的表面張力很小,易塗布於固體表面,靠粘附性產生強大的結合力;吸附於顆粒表面的少量液體層能消除顆粒表面粗糙度,增加顆粒間接觸面積或減小顆粒間距,從而增加顆粒間引力等,如圖16-26A[11]。澱粉糊制粒產生這種結合力。
(4)粒子間固體橋(solid bridges) 固體橋(圖16-26B)形成機理可由以下幾方面論述。①結晶析出?架橋劑溶液中的溶劑蒸發後析出的結晶起架橋作用;②粘合劑固化?液體狀態的粘合劑乾燥固化而形成的固體架橋;③熔融?由加熱熔融液形成的架橋經冷卻固結成固體橋。④燒結和化學反應產生固體橋。制粒中常見的固體架橋發生在粘合劑固化或結晶析出後,而熔融?冷凝固化架橋發生在壓片,擠壓制粒或噴霧凝固等操作中。
(5)粒子間機械鑲嵌(mechanical interlocking bonds) 機械鑲嵌發生在塊狀顆粒的攪拌和壓縮操作中。結合強度較大(如圖16-26C),但一般制粒時所佔比例不大。
由液體架橋產生的結合力主要影響粒子的成長過程,制粒物的粒度分布等,而固體橋的結合力直接影響顆粒的強度和其它性質,如溶解度。
濕法制粒首先是液體將粉粒表面潤濕,水是制粒過程中最常用的液體,制粒時含濕量對顆粒的長大非常敏感。研究結果表明,含濕量與粒度分布有關,即含濕量大於60%時粒度分布較均勻,含濕量在45%~55%范圍時粒度分布較寬。科學家們為找到最適宜含濕量的計算方法作了不少努力,普遍認為濕式轉動制粒時第一粒子間的液體以毛細管狀存在。
2.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過渡
在濕法制粒時產生的架橋液經乾燥後固化,形成一定強度的顆粒。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過渡主要有以下二種形式:
(1)架橋液中被溶解的物質(包括可溶性粘合劑和葯物)經乾燥後析出結晶而形成固體架橋。
(2)高粘度架橋劑靠粘性使粉末聚結成粒。乾燥時粘合劑溶液中的溶劑蒸發除去,殘留的粘合劑固結成為固體架橋。
4. 常用的濕法制粒技術有哪些
工業中濕復法制粒常用制的方法有擠壓制粒、轉動制粒、流化制粒和攪拌制粒等。
濕法制粒首先是黏合劑中的液體將葯物粉粒表面潤濕,使粉粒間產生黏著力,然後在液體架橋與外加機械力的作用下製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顆粒的方法。經乾燥後最終以固體橋的形式固結。
制粒操作使顆粒具有某種相應的目的性,以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的順利進行。如在顆粒劑、膠囊劑中顆粒是產品,制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物料的流動性、飛散性、黏附性及有利於計量准確、保護生產環境等,而且必須保證顆粒的形狀大小均勻、外形美觀等。而在片劑生產中顆粒是中間體,不僅要改善流動性以減少片劑的重量差異,而且要保證顆粒的壓縮成型性。制粒方法有多種,制粒方法不同,即使是同樣的處方不僅所得制粒物的形狀、大小、強度不同,而且崩解性、溶解性也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葯效。因此,應根據所需顆粒的特性選擇適宜的制粒方法。
5. 藍式葉片擠壓制粒機制濕粒時發熱的原因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後會專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屬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做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
滿意請採納
6. 制粒工藝流程圖是什麼
在葯劑學裡面,固態葯物制劑有一個步驟叫制粒,就是在制軟材之後將其變成形狀比較規則的粒狀或片狀。
制粒工藝流程圖當然就是這個過程的流程示意圖咯!
7. 擠壓造粒機的工作原理
擠壓造粒機、對輥擠壓造粒機的工作原理: 擠出形式有前出料和側出料兩種,配好的物料從對輥擠壓造粒機的頂端灌入,其槽內有一個豎直的螺旋桿,通過螺旋桿的旋轉,物料被強行送到底部的雙輥之間進行擠壓,雙輥相對旋轉,使送來的物料變成餅狀,餅狀條再進入碎粒機由旋轉刀排破碎,被破碎的物料進入整粒機通過滾動刀排使顆粒和部分粉狀物料進入旋振篩進行篩分。合格的顆粒通過被送到外部。而篩出的粉狀物料通過將再次被送回原料倉進行二次輥壓,擠壓力的大小可根據造粒的需要由液壓系統進行控制。通過改變輥面開槽形式,可得到片狀、條狀、扁球狀等物料
。 對輥擠壓造粒機是我公司自行開發的新一代造粒設備。採用無乾燥常溫工藝生產,一次成型、產量1-1.5噸/小時、1.5-3噸/小時兩種規格。該設備投資少、見效快、經濟效益好。成套設備布局緊湊,科學合理,技術先進。節能降耗,無三廢排出,操作穩定,運行可靠,維修方便。原料適應性廣,適用於復混肥料、醫葯、化工、飼料等各種原料的造粒,產品成粒率高。能生產各種濃度,多種類型(包括有機肥、無機肥、生物肥、磁化肥等)復混肥。特別是稀土,鉀肥、碳銨系列復混肥造粒,居國內領先水平,也是環保工程的推廣項目!
對輥擠壓造粒機結構特點:
結構採用制粒、成型、篩分為一體,使其具有外形美觀,操作簡單,能耗低等特點。主要零部件如輥體採用了 具有防腐、耐磨、抗沖擊特點的新型金屬精製而成,我公司也對機架部分進行了升級改造,軸承架體選用優質防腐鑄造為整體部件,使其具有穩定性更好的特點,可大大提高滾動軸承、及大軸的使用壽命。傳動部分採用了雙輸入傳遞方式,不但提高輸入動力比,而且又保證了傳動齒輪的潤滑及密封性能。具有結構緊湊、穩定性好、密封性好、噪音低、操作維修方便等特點。
8. 常用的擠出制粒的方法有哪幾種
(一)擠出制粒
葯粉加入潤濕劑或粘合劑製成軟材後,強制擠壓通過一定孔版徑的篩網或孔板制粒。
設備權:搖擺式制粒機、旋轉式制粒機等。
(二)高速攪拌制粒
葯粉、輔料、粘合劑,用高速旋轉攪拌器混合並製成顆粒。
(三)流化噴霧制粒
用氣流使葯粉成懸浮流化狀態,噴入粘合劑液體,使粉末凝結成粒的方法。適用於對濕和熱敏感的葯物制粒。
優點:製得顆粒粒度均勻、完整、流動性好;簡化工序。
缺點:動力消耗大,葯物粉末飛揚。
(四)噴霧乾燥制粒
葯物濃縮液與壓縮空氣混合形成霧滴,在乾燥室很快被乾燥成球狀粒子。適用於中葯全浸膏片濃縮液直接制粒。
(五)滾轉法制粒
浸膏或半浸膏細粉與適宜輔料混勻,轉動,滾轉中將潤濕劑乙醇或水呈霧狀噴入,潤濕粘合成粒。適用於中葯浸膏粉、半浸膏粉及粘性強的葯粉制粒。
(六)滾壓法制粒
葯物與輔料混勻,滾動圓筒壓成薄片,顆粒機破碎成顆粒。
(七)重壓法制粒(壓片法)
葯物與輔料混勻,壓片機壓成大片,破碎成顆粒。
(六)、(七)為干法制粒,物料不經濕、熱的過程,對濕、熱敏感物料適用。
9. 求濕法制粒CAD圖或者粉碎機或者整粒機或者制粒機或者篩分機CAD圖
你好,我是做飼料設備的的,我有設備小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