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校本課程有哪些
① 請問小學跟初中的課程都有什麼
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省略號表內示有可能地容區不同導致課程不同)
初中: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政治(也叫做思想品德)、生物、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物理(初2)、化學(初3)……(省略號表示有可能地區不同導致課程不同)
我是一個剛升初中的學生,對於這方面我很了解小學與初中的區別。上到初中就不再像小學一樣學得那麼輕鬆了。基本上老師講課的節奏是很快的,也不會像小學那樣,同樣的內容用兩三節課來說。還有測驗考試很頻密,每次測驗考試都要進行排名的了。學生間的競爭可說是日趨激烈!所以上了初中必須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節奏,跟不上就會落後的了!對此我深有體會。初中剛開始你會發現成績遠不如小學的好,那是正常的。但必須及時調整好。因為一旦落下了,就很難追上了。
② 國家課程計劃初級中學應開設幾門課程
初級中學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勞動技術,信息技術等科目,還有一些拓探課,班會課等校本課程
③ 初中二年級、三年級的課程科目有哪些
初中二年級、三年級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化學(初三)、物理(初二、初三)、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初二)、歷史、自習、理化、音樂、班會,部分地方和學校還會開設校本課程。
④ 初中一年級的科目大概有哪些
初中一年級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美術、生物、信息技術、自習、班會,每個學校和地方可能還會增加校本課程。
⑤ 初中有幾門學科滿分幾分
主科當然是語文、數學、英語,再來是理科的物理(初二開始學)、化學(初三版才學)、生物(初一學到權初二),還有文科的地理(初一學到初二)、歷史、政治,其他的就是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等等,有的學校有開設校本課程,如:心理健康等。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語數英三科各150分,其餘的物理、化學、政治也是中考科目各100分,但我中考那年按15%計入總分(今年好像提到30%),生物、地理會在初二時會考,歷史會在初三時會考,按照成績折算A、B、C、D四個等級。
由於我是福建廈門的,所以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制度,確切的情況可以問一下你們畢業的學姐或認識的人。但是學科大致就是這幾科。
⑥ 太原市第十二中學初中部的主頁是什麼
我是十二中的教師,我們學校的網頁正在建設中..........
⑦ 初中有幾門學科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若對你有所幫助!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主科當回然是語文答、數學、英語,再來是理科的物理(初二開始學)、化學(初三才學)、生物(初一學到初二),還有文科的地理(初一學到初二)、歷史、政治,其他的就是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等等,有的學校有開設校本課程,如:心理健康等。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語數英三科各150分,其餘的物理、化學、政治也是中考科目各100分,但我中考那年按15%計入總分(今年好像提到30%),生物、地理會在初二時會考,歷史會在初三時會考,按照成績折算A、B、C、D四個等級。
⑧ 政治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有哪些具體內容
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解放心靈、喚醒自我、發展個性的學科。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應順應中國教育發展大勢,更新教育理念,豐富學科知識,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做一個有價值的思想政治教師。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教師
作者簡介:陳龍,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育碩士,同時任教於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中。
一、更新教育理念,做一個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師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切改革,歸根結底是觀念的更新」。我國新課程改革也對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
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據一定的德育目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諸種要素,以實現培育人的學校管理活動。思想政治課本身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要學會備時政,應該具有與時代相通的教育理念,它要求緊跟國內外形勢,把握時代脈搏,並以此作為自己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支點。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聯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與時俱進地充實和調整教育內容,採用新思想、新觀點,體現當今世界和中國發展的時代特徵;
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又要緊密結合學生實際,貼近現實生活,學會備學生。中國教育學會、資深教育專家顧明遠教授提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應該是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備學生應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遵循「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於學生」的原則,熱愛學生,盡心盡力地培養好學生。要重視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展潛力,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針對其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同時,力求採取釋疑解惑、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准;教學設計盡可能讓學生多參與,落實對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到歡迎學生上課質疑和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允許他們說錯做錯、允許他們改正錯誤、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意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生活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等等,使學生在充滿民主氣息的教育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和發展的能力。
二、豐富多學科知識,做一個有知識的思想政治教師
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解放心靈、喚醒自我、科學發展個性的學科,能使學生的情感得到豐富、精神得到升華,然而根據某所全國知名的中學分四次對全體畢業生進行的跟蹤調查顯示,認為中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自己無幫助的佔38%,認為有反作用的佔4%,59%的畢業生認為作用不大或沒有作用,另有66%的畢業生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不太好或不好。該調查道出了一個事實,就是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不是受學生的普遍歡迎。這固然有教材本身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和身心發展水平實際等原因,但中學思想政治教師自身知識不夠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任務和專業性,決定了政治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理論素質,具備足夠、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科學合理而完善的知識結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需要改善現有的知識結構。第一,積淀較高的理論素養。這包括豐富、扎實、系統的馬列主義理論知識、政治理論知識,以及本學科前沿的知識,更要掌握能體現時代前進方向的基本理論,以及當今教育改革前沿最新理論。
其次,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知識面一定要寬,必須具備專博相濟、深廣結合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中能旁徵博引、游刃有餘,因而中學政治課教師需要擴充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中學思想政治教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又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兼容性和相關性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一個重大特點,所以,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在理論知識素質方面不能僅僅滿足於本學科的基本理論,還應及時儲備一些與思想政治教育密切關系的知識,如歷史學、文學、法學、心理學、信息學、電子計算機知識和多媒體知識等。
第三,積累相當的教育理論知識。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不懂得教育心理科學的教師比喻成在教育工作中如黑夜走路一樣,這樣的教師他認為談不上教育素質。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更需要用教育理論去正確指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教育規律,合理組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真正成為教育工作的行家。缺少教育理論知識常常使教師的課堂顯得單調乏味,缺乏教學藝術。對於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來說,如何將單調的書本知識講得精彩生動,如何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理論體系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易於學生理解掌握的常識性知識,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樣讓學生在學習中成長,這些都需要教育理論知識作基礎來給予教師答案與提示。
政史不分家,文史不分家,有的學校開設政史專業,有的學校有政史地這個專業,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加以綜合運用,才可能擴大學生視野,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激活學生學習興趣。
三、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做一個有創新的思想政治教師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創新,教師的創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實踐的基礎上,教育作為育人活動經不起挫折和失敗,教育的失誤會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只有研究型的教師才能勝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只有教師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這不僅因為在學校環境中學生所受的最重要影響來自教師,更主要的是教育對象、教育環境和教育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勞動不可能有什麼確定不變的固定程序。教師的創新是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種源於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創新。
對於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最主要目的是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研究始於問題,我們從事研究要從問題入手。有時覺得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忙,沒時間搞研究,將教育研究看作非重要的任務。實際上,人們對教育規律的每一點認識,教育實踐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來自教育研究,所有優秀的教育教學過程總是和教育研究交織在一起。誠然,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有大有小,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總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盡量選擇小課題,以小見大,做深做透,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不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著改革的發展靈活選題,也可以根據實際研究需要對原題做適當調整。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變化,給我們教師的創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怎樣在大班額情況下照顧學生的差異,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開發校本課程,如何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等等,這些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研究。新課改帶來的大量的鮮活問題,給我們從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由於研究的對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學生,學生的進步又和多種因素有關,使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變數的特點,這就要求教育研究應是一種綜合性的動態研究,這決定了在研究中要採用多種方法,各種方法優化組合、相互印證。
四、克服職業倦怠,做一個有熱情的思想政治教師
有不少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從事教師職業工作的熱情隨著教齡的增加而呈現下降趨勢,有些人把政治教師職業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把教學工作當作一種重復性勞動,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精神。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做一個有價值的思想政治教師就要克服職業倦怠。
任何一種職業做久了,都有可能產生倦怠,作為中學思想政治教師,這種倦怠在很多人看來似乎合情合理。克服職業倦怠首先要悅納自己,悅納現實,這樣就會有一份好心情。其次要學會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水平做出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適當降低成就欲和期望值,教學成績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測評不可能人人都最好。教師乾的是良心活,人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凡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違背自己做人的原則就行了,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要太在意個人一時的得失,擁有「知足者常樂」的良好心態。
另外,通過博覽群書帶來心靈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變化;通過參加體育鍛煉,使人精力充沛,減輕倦怠心理;通過多與他人溝通交流,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學會給心情放假,享受大自然不僅會帶給我們心靈的凈化,也會給我們幾多創造的靈感。只有克服職業倦怠,微笑面對工作,快樂面對生活,才可能發揮思想政治教師的聰明智慧,充分展示自身的價值地位,成為一名有價值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平凡崗位上為教育事業做不平凡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