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標准也稱教學標准

課程標准也稱教學標准

發布時間: 2021-02-09 22:46:22

A. 課程標准和教學要求是一回事嗎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迴文件。課程標准與答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教學要求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中的要求。
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兩者是不同的。

B. 什麼是課程標准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有什麼不同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課程標准和課程目標的區別:課程標準是一個指導性文件,包含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其中詳細表達教學目的的一部分。

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

(2)課程標准也稱教學標准擴展閱讀:

(一)知識與技能(一維)所謂知識目標,這里主要指學生要學習的學科知識(教材中的間接知識)、意會知識(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等)、信息知識(通過多種信息渠道而獲得的知識)。

知識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知道動物也是有情感的;通過學習,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所謂技能是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對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須的活動方式。

(二)過程與方法(二維)所謂過程,其本質是以學生認知為基礎的知、情、意、行的培養和發展過程,是以智育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品質全面培養和發展的過程。

過程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認識分數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謂方法,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用並學會的方法。方法目標的表達舉例:通過學習,採用並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問題探究的方法,或問題的觀察方法,或思維發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決xx問題的方法等)。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所謂情感,是指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態度體驗。所謂態度,這里不僅指學習態度和對學習的責任,它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

目標表達舉例:通過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習,在交往中能表現出寬容、忍耐的態度。所謂價值觀。本指對問題的價值取向的認識,這里也可指學生對教學中問題的價值取向或看法。

C. ( )也稱課時計劃,是教師依據課程標准對課題所做的教學設計和設想,是上課的重要依據。 A.PPT

既然涉及到教學設計和設想,那麼肯定是教案了,答案為C。

D.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1、課程標准著眼於抄未來國民素質
2、大綱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標准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3、突破學科中心,為終身發展打基礎
4、注重學生的學,強調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5、課程標准提出了多元評價建議
6、課程標准為教材編寫者、教師教學及學業評價留下了創造空間

E. 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區別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一、全面闡述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現行大綱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作了敘述。課程標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性,不過分追求概念、規律表述的准確性、邏輯關系的嚴密性,而是全面考慮課程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因此,課程標准使用了較大的篇幅,對課程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詳盡的闡述。案例11: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對於課程性質,教學大綱指出: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生在物理課中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受到觀察、實驗的初步訓練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對於課程性質,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等。對於課程理念,課程標准指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簡評:課程標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對課程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詳盡的闡述,而大綱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僅涉及課程性質,但沒有涉及課程基本理念,相比較狹窄。二、強調過程和方法的學習在教學方式方面,現行大綱重視知識的傳承,重視較多的是科學的結論,而對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或重視不夠,或根本忽略,沒有提及科學探究,也沒有強調科學過程,而課程標准不僅強調知識的學習,特別強調學習的過程,把「過程和方法」作為課程目標之一,強調科學探究在物理課程中的作用,將學習重心從知識的傳承積累向知識的探究積累過程轉化。 案例12:對「凸透鏡」的要求教學大綱的要求:知道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知道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的實像和成虛像的條件。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原理。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課程標准在活動建議中,還建議:閱讀投影儀或照相機的說明書,通過說明書學習使用投影儀或照相機。用兩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製作望遠鏡。簡評:課程標准刪去了「知道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內容,反映了課程標准對知識傳承的弱化,不糾纏在「主光軸」等類似概念上,而是加強生活實際的聯系,從「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原理」變為「了解凸透鏡的應用」,也可見一斑,不再局限於照相機、幻燈機和放大鏡。另外,凸透鏡成像規律歷來是教學的難點,課程標准把重點放在探究過程,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結論沒有作硬性規定,學生通過探究對規律有定性的、整體的了解即可,使學生從繁重、枯燥的題海練習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識、聯系生活的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去。案例13: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要求對於聲音的傳播,教學大綱要求: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課程標准在活動建議中,還建議:調查社區(或學校)中雜訊污染的情況和已採取的防治措施,提出進一步防止雜訊的建議。簡評:對於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教學大綱僅對結果有要求,而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沒有要求,而課程標准對結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有要求,並在活動建議中也有具體的建議。三、強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現行大綱關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相對較少,雖然在教學目的中也提到「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品德教育」,但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具體要求。而課程標准中特別強調義務教育中的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作用,無論在具體的知識點還是在活動案例上都考慮到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方面的教育作用。案例14:對「物態變化」的要求對於物態變化,教學大綱要求:知道熔化和凝固現象。知道晶體的熔點。知道熔化過程中吸熱,凝固過程中放熱;會查熔點表。知道蒸發現象。知道蒸發快慢與表面積、溫度、氣流有關。知道蒸發過程中吸熱及其應用。知道沸騰現象。知道沸點、沸點與壓強的關系。知道沸騰過程中吸熱。課程標准在內容標准中,要求

F. 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有哪些主要區別

  • 課程教學大綱即為課程大綱,課程大綱為課程的教學大綱,裡面標明課程各個模專塊的理論學屬時和實操學時,考試大綱為考核內容及其相應比例分配與課程大綱不一樣,另外還有個教學計劃又與教學大綱由區別。

  • 從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框架結構看,兩者的條目並不完全對應。課程標准有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實施建議和附錄5個大條目組成;教學大綱有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要求、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課時安排、考核與評價6個大條目組成。

  • 課程標准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參考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相關聯的課程目標、課程基本理念、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都與現行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區別。

    拓展資料:指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G. 國家課程標准標準是( )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版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權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各部分——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標准設計思路
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內容標准:學習領域目標及行為目標
實施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素質是指人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
素質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三要義是什麼? 第一是面向全體學生,第二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