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課程設計摘要
① 財務會計課程設計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學原理
中級財務會計
高級財務會計
財務管理
成本會計
管理會計
審計學
經濟學
這些都是必學的,再有就是一些雜七雜八的坑爹的,沒用的課程
② 課程設計的摘要怎麼寫
不知道你設來計的課源題是什麼哦!!!不過一般的格式都是一樣的啦:
摘要:
籃球比賽記分器是為了解決籃球比賽記分的問題。本設計是採用單片機AT89C51作為核心元件,利用7段共陰LED作為顯示元件,在此設計中共接入2個4聯7段共陰LED顯示器。其中1個用於顯示紅隊的分數,1個用於顯示藍隊的分數。顯示範圍相當高,足夠滿足賽程需要。本文詳細的介紹了系統硬體與軟體的設計過程。由於單片機的集成度高,功能強,通用性好,特別是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能耗低,價格便宜,可靠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和使用方便等方面的獨特的優點,採用該裝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比分修改,具有低功耗,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特點。
關鍵詞:AT89C51;LED;復位電路;時鍾電路
③ 會計上常用摘要有哪些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固定的格式,一般只要文字要求簡明扼要、簡潔明了。
④ 課程設計摘要怎麼寫
我們做課程設計的時候就寫些心得,體會,大概就是把寫一遍你要做的東西的目錄、順序
然後再寫點你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最後寫下你的感悟
希望能幫到你
⑤ 證券投資學課程設計論文怎麼寫關於宏觀經濟分析的。。。。急~~`
黑龍江省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宏觀經濟分析
摘要:從宏觀層面對黑龍江省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現實條件進行了分析。從經濟體制、經濟結構、宏觀政策、農業政策以及農業國際化等方面分析了黑龍江省建設農村小康社會面臨的宏觀經濟條件。通過對宏觀經濟條件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並進行了簡要評述。
關鍵詞:農村小康社會;經濟體制;宏觀分析
經過2O多年改革,以市場調節為主,輔以政府宏觀調控的資源配置方式在我國已初步建立,農業、農村有了較大發展,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宏觀經濟環境日趨完善。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2004年農業人口比重為47.2 9,6,數量為l 802.3萬人。2004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 30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3 897元,比2003年增長11.6 9,6 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1 13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3年增長18.5 ,但人均僅為6 270元,尚不及總體人均生產總值的5o 9,6。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有失協調。因此,農業、農村是小康社會建設的重點,有必要從宏觀層面對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政治經濟條件進行分析。
1 涉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
1.1 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長期穩定
土地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是農村政策的核心,是農村經濟體制進一步改革和發展的基礎。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的制度性創新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業經營方式,激發了農民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農產品從供不應求的「糧票」時代轉變為現在的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相對良好狀態。據測算1978~1984年lO年中,中國農業產出增長了42.23 9,6,其中來自於制度變革的貢獻為46.8 9,6,相當於同時期資本、勞動力、土地投入的總效應[1J。黑龍江省農業自然資源豐富,耕地總量為960.1萬hm ,居全國首位。2003年人均耕地0.51 hm ,戶均2.4 hm ,有進行集約經營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優勢,為農業進一步適當集中和合理布局及區劃提供了可操作平台。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度的穩定和完善,維護了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在制度創新過程中體現了農民的物質利益要求,保證了農民民主權利的實現。
1.2 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繼續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2003年以來國家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市場化改革步伐。隨著稅費改革和糧食直接補貼政策的實施,各地糧食市場相繼放開,2004年底終於完成了有利於發展糧食生產,有利於農民種糧增收,有利於糧食市場穩定,有利於國家糧食安全的」糧改」市場化進程。結合實際,黑龍江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從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人手,加快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維護正常糧食流通秩序;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落實好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政策,抓好糧食生產和銷售,保護農民利益;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糧食工作行政首長責任制,為深化糧改提供有力保障等5個方面進行。同時繼續完善各項配套改革,堅持科學發展觀,用改革的方法化解各種矛盾 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3 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初現
農村稅費改革是新時期為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保護農民利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而採取的一項新舉措。基於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的雙重考慮,2004年中央加大了糧食主產區減免農業稅的力度,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先行免徵農業稅改革試點;河北等11個糧食主產省(區)降低農業稅稅率3個百分點,其他地區降低農業稅稅率1個百分點;沿海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進行免徵農業稅試點。2005年「中央1號」文件中強調繼續減免農業稅、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從政策實施效果看,農村稅費改革以及隨後的糧食直補政策不僅提高了農業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使中央實行的惠農政策得以穩定和連續。2004年黑龍江省全面取消農業稅,並按播種面積給予種糧農民直接經濟補貼,減輕了農民負擔、鼓勵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增加了農民收入。黑龍江省農民純收入1995年僅為1 766.3元,2004年增長到3 010元,增加了1 243.7元,增幅為41.32 。
2 經濟總量增加,經濟結構優化
2.1 產業結構日趨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經濟平穩發展,國內生
產總值由1980年的221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
4 433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
513億元、2 532億元、1 388億元,分別比2002年增
長2.5 、11.9 9,6和10.1 。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
比2002年增長10.3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1 623
元,比2002年增長1O.2 。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
增加到5 303億元,人均達到13 897元。在總量增
長同時,經濟結構也逐步調整,經濟資源良性整合,
加之農業「主輔換位」的導向作用,三次產業比例已
由1980年的25.0;59.3:15.7,調整為2003年的
11.6;57.1:31.3。第一產業的比重明顯下降,第
三產業的比重顯著上升。
產業結構優化說明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和鞏
固,各地按照區域比較優勢調配資源的構想得以實
施。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成果斐然,傳統
裝備製造業的兼並和聯合,在整合企業優勢資源同
時,使企業在資本、技術、人員方面優勢互補,從而更
具實力迎接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和挑戰。另外,第三
產業比重明顯提高,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村富餘
勞動力轉移提供了就業空間,並為更深層次的國民
收入再分配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契機。
2.2 種植業結構不斷完善
經過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黑龍江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種植比重由2002年的73.1:23.9;3.0調整為2003年的72.7:24.1:3.2。優質農作物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85.0 。盡管糧食總產量因災減產,但綜合生產能力仍維持在2 500萬t以上。根據黑龍江省區域特點提出的種植業和畜牧業「主輔換位」的產業調整構想逐步實施,初見成效,全省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黑龍江省2004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4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3年增長了16.5 ,占農牧漁業產值比重由2003年的35.2 上升到2004年的38.2 。2004年末全省奶牛存欄141萬頭,比2003年增長19.9 。肉、蛋、奶產量分別較2003年增長19.9 、8.8 和24.4 。2004年水產品產量43萬t,比2003年增長2.6 9,6[3]。
⑥ 財務如何填寫記賬憑證摘要
原始憑證是什麼內容就寫什麼。
例如:購買某商品----摘要寫購買某商品
賣出商品-----寫營業收入
某員版工報銷出差權的車票、住賓館等費用----摘要寫支付差費
銀行提現-----寫取現金
銀
行存款交稅金-----寫支付稅金(支付增值稅、支付營業稅、支付城建稅、支付教育附加稅等)
給員工付發工資時-----寫支付某月工資
月底結轉時-----寫結轉收入、結轉管理費、結轉銷售費用、結轉稅金及附加、結轉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