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036支架課程設計
⑴ 模電課程設計:分立原件組成的穩壓直流電源(0-15V)1A
將變壓器換成交流輸出15伏的即可。
⑵ 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實習心得2000字,知道的請說下!謝謝!
建築施工實習總結
參加生產實習時間為2010年12月13日至2011年1月21日,實習地點是沃德夢想項目部。主要跟施工員到現場參加實踐。
工程簡介:該工程1#樓總建築面積40830m2,地下室2層建築面積9876.08m2,地上分3個單元,建築面積30953.56m2,其中一單元地上27層建築高度79.90m,二單元地上18層建築高度54.30m,三單元地上23層建築高度68.70m。結構類型為框支剪力牆結構,層高為2.8米。本工程抗震等級為6度抗震設防。設計標高±0.000相當於絕對標高92.0m。2#樓總建築面積22300.56m2,結構類型為框支剪力牆結構。下2層,地上25層。
實習內容:①了解項目的工程概況、民工配置、機械配置等情況;②看懂圖紙後學會按圖施工;③學會並掌握模板工程、鋼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術;④學會並掌握砌體工程的施工技術及驗收標准;⑤學會並掌握人工挖孔樁的的施工方法(定位、開挖、爆破、鋼筋籠的吊放、打混凝土等);⑥學會施工組織和組織施工
收獲與體會:首先說實習對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也經歷過實習,但這次卻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繫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緊張的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施工總體安排:1、按先地下、後地上、先主體、後圍護、先粗裝修後精裝修的原則組織施工,及時進行結構驗收,盡早形成工作面,組織主體交叉作業,有利縮短工期。柱、牆模板的配置考慮使用5-6次。特別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按照要求不留設施工縫。2、在工程施工時,要安排好各工序搭接的同時按照工序需要作好所須資源的全面就位。3、在土方開挖階段及時組織足夠的勞動力修理邊坡,確保基坑槽的邊坡不塌方。如基坑槽的驗收不受相關條件的限制,基礎土方與砼墊層施工採取交叉作業,各區進行清土、驗槽、澆砼墊層,以保證持力層基底土不被雨水浸泡受擾動或是人為的擾動。4、本工程為高層建築物,可考慮對結構工程進行中間結構驗收。結構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及預埋件的埋設。5、水電、設備等預留、預埋安裝時,要緊密配合土建施工進度,積極組織穿插交叉作業,做好水、電管線的預埋預留工作,在裝修階段做好安裝調試工作。
模板工程:(1)放線:首先引測建築的邊柱,牆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牆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於模板安裝和校正。2)用水準儀把建築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後爛根。(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5)牆、柱側模的底部,都要留設一定數量垃圾清理孔。模板應圖刷脫模劑。還有好多注意事項,我在這就不列舉了。
鋼筋綁扎應該符合下列規定: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除靠外周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網片不得跳扣綁扎,而且必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出設計有特殊要求外,箍筋應與受力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出,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對於梁,箍筋的彎鉤在梁面左右錯開50%,對於柱,箍筋彎鉤在柱的四角相互錯開。 4.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度(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圓形柱與柱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度,如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澆築小型截面柱時,彎鉤與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於15度。 5.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6.板上下層鋼筋有接頭時,應按規范要求錯開,其位置和搭接長度均要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按規定用鐵絲扎牢。7.擺放鋼筋馬凳支架後即可綁上層鋼筋的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並在定位鋼筋上畫分檔標志。然後穿放縱橫鋼筋,綁扎方法同下層鋼筋。
砌牆的施工技術:首先,我知道了工人們在砌牆前,要根據上層梁確定牆的平整度與垂直度,然後再根據事先放好的牆軸線砌牆,這樣能充分保證砌築的質量和速度;其次,一般平整度相差不大於2公分就不用修改的,因為到時候可以用砂漿找平;再次,用泡沫專砌牆時在頂部必須留20公分的高度,然後用水泥磚斜砌,這樣是為了防止上部混凝土收縮而產生裂縫;有構造柱相連的牆體應做成馬牙槎,並設有伸出牆60公分的拉結筋,先砌完牆,再澆注構造柱;在樓板上砌磚第一道磚前必須用水潤濕樓板並清理干凈垃圾,這是為讓砂漿與樓板更好的連接穩固;最後,在砌築時必須組砌合理、搭接正確;在廁所和廚房的砌築第一道磚必須用水泥磚,這樣做是為了防潮。
在各樓層控制點確定並驗核後,保證其角度和距離的閉合差在規范要求之內,利用內控點穿出主要控制線,再放樣各細部細線,最後放出牆、梁、柱邊線,每次放樣工作必須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的原則,並實測出各樓梯間、外牆大角的位移量,將所有測量成果資料存檔、留底。
砼作為工程中一個重要的材料,它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砼澆築時,振動棒插入的間距為40cm左右,振搗時間一般為15-30S,並且在20-30min後對其進行二次復振。對於有預留洞,預埋件和鋼筋密集的部位,應預先制定好相應的技術措施,確保振搗密實。在澆築砼時,應經常觀察,當發現砼有不密實等現象應立即採取措施。牆體拆模後,立即塗刷養護劑養護,加強混凝土的養護方案是防止混凝土開裂的重要環節。在該時期所有露出部分應不斷保持濕潤,不能濕潤和乾燥交替變換,牆模拆走後更要特別注意養護。自然養護的構件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在12小時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當最高氣溫高於25度時,覆蓋和澆水養護的時間尚適當提前。澆水養護的延續時間不少於7晝夜,日平均氣溫低於5度時,構件不能澆水養護,但要加以覆蓋。
經過在工地這段一個月時間的實習 ,是我們學生在現場施工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階段;學到了許多書本中沒有的東西,比如現場施工的放樣,水平儀、全站儀等儀器的使用,對現場施工工藝的要求,對施工圖紙的認識以及對施工現場的管理(現場安全隱患的處理)。實習時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對施工圖紙進行熟悉;2、在進入施工現場時要配戴安全帽,注意安全;3、在現場施工時要按圖紙和規范施工。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後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⑶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
這么簡單的東西也拿來這里問?隨便找本模電書,別的不看,就看看直流穩壓這一章就足夠,貌似你的要求是要寫成實驗報告的形式,慢慢努力,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的才能掌握好
⑷ 電子課程設計
數字電子鍾的設計(由數字IC構成)
一、設計目的
1. 熟悉集成電路的引腳安排。
2. 掌握各晶元的邏輯功能及使用方法。
3. 了解麵包板結構及其接線方法。
4. 了解數字鍾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5. 熟悉數字鍾的設計與製作。
二、設計要求
1.設計指標
時間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顯示時、分、秒;有校時功能,可以分別對時及分進行單獨校時,使其校正到標准時間;計時過程具有報時功能,當時間到達整點前5秒進行蜂鳴報時;為了保證計時的穩定及准確須由晶體振盪器提供表針時間基準信號。
2.設計要求
畫出電路原理圖(或模擬電路圖);元器件及參數選擇;電路模擬與調試;PCB文件生成與列印輸出。
3.製作要求 自行裝配和調試,並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4.編寫設計報告 寫出設計與製作的全過程,附上有關資料和圖紙,有心得體會。
三、設計原理及其框圖
1.數字鍾的構成
數字鍾實際上是一個對標准頻率(1HZ)進行計數的計數電路。由於計數的起始時間不可能與標准時間(如北京時間)一致,故需要在電路上加一個校時電路,同時標準的1HZ時間信號必須做到准確穩定。通常使用石英晶體振盪器電路構成數字鍾。圖 3-1所示為數字鍾的一般構成框圖。圖3-1 數字鍾的組成框圖
⑴晶體振盪器電路
晶體振盪器電路給數字鍾提供一個頻率穩定準確的32768Hz的方波信號,可保證數字鍾的走時准確及穩定。不管是指針式的電子鍾還是數字顯示的電子鍾都使用了晶體振盪器電路。⑵分頻器電路
分頻器電路將32768Hz的高頻方波信號經32768( )次分頻後得到1Hz的方波信號供秒計數器進行計數。分頻器實際上也就是計數器。
⑶時間計數器電路
時間計數電路由秒個位和秒十位計數器、分個位和分十位計數器及時個位和時十位計數器電路構成,其中秒個位和秒十位計數器、分個位和分十位計數器為60進制計數器,而根據設計要求,時個位和時十位計數器為12進制計數器。
⑷解碼驅動電路
解碼驅動電路將計數器輸出的8421BCD碼轉換為數碼管需要的邏輯狀態,並且為保證數碼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夠的工作電流。
⑸數碼管
數碼管通常有發光二極體(LED)數碼管和液晶(LCD)數碼管,本設計提供的為LED數碼管。
2.數字鍾的工作原理
1)晶體振盪器電路
晶體振盪器是構成數字式時鍾的核心,它保證了時鍾的走時准確及穩定。
圖3-2所示電路通過CMOS非門構成的輸出為方波的數字式晶體振盪電路,這個電路中,CMOS非門U1與晶體、電容和電阻構成晶體振盪器電路,U2實現整形功能,將振盪器輸出的近似於正弦波的波形轉換為較理想的方波。輸出反饋電 阻R1為非門提供偏置,使電路工作於放大區域,即非門的功能近似於一個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電容C1、C2與晶體構成一個諧振型網路,完成對振盪頻率的控制功能,同時提供了一個180度相移,從而和非門構成一個正反饋網路,實現了振盪器的功能。由於晶體具有較高的頻率穩定性及准確性,從而保證了輸出頻率的穩定和准確。
晶體XTAL的頻率選為32768HZ。該元件專為數字鍾電路而設計,其頻率較低,有利於減少分頻器級數。
從有關手冊中,可查得C1、C2均為30pF。當要求頻率准確度和穩定度更高時,還可接入校正電容並採取溫度補償措施。
由於CMOS電路的輸入阻抗極高,因此反饋電阻R1可選為10MΩ。較高的反饋電阻有利於提高振盪頻率的穩定性。
非門電路可選74HC00。
圖3-2 COMS晶體振盪器
2)分頻器電路
通常,數字鍾的晶體振盪器輸出頻率較高,為了得到1Hz的秒信號輸入,需要對振盪器的輸出信號進行分頻。
通常實現分頻器的電路是計數器電路,一般採用多級2進制計數器來實現。例如,將32768Hz的振盪信號分頻為1HZ的分頻倍數為32768(215),即實現該分頻功能的計數器相當於15極2進制計數器。常用的2進制計數器有74HC393等。
本實驗中採用CD4060來構成分頻電路。CD4060在數字集成電路中可實現的分頻次數最高,而且CD4060還包含振盪電路所需的非門,使用更為方便。
CD4060計數為14級2進制計數器,可以將32768HZ的信號分頻為2HZ,其內部框圖如圖3-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CD4060的時鍾輸入端兩個串接的非門,因此可以直接實現振盪和分頻的功能。
圖3-3 CD4046內部框圖
3)時間計數單元
時間計數單元有時計數、分計數和秒計數等幾個部分。
時計數單元一般為12進制計數器計數器,其輸出為兩位8421BCD碼形式;分計數和秒計數單元為60進制計數器,其輸出也為8421BCD碼。
一般採用10進制計數器74HC390來實現時間計數單元的計數功能。為減少器件使用數量,可選74HC390,其內部邏輯框圖如圖2.3所示。該器件為雙2—5-10非同步計數器,並且每一計數器均提供一個非同步清零端(高電平有效)。
圖3-4 74HC390(1/2)內部邏輯框圖
秒個位計數單元為10進制計數器,無需進制轉換,只需將QA與CPB(下降沿有效)相連即可。CPA(下降沒效)與1HZ秒輸入信號相連,Q3可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與十位計數單元的CPA相連。
秒十位計數單元為6進制計數器,需要進制轉換。將10進制計數器轉換為6進制計數器的電路連接方法如圖3-5所示,其中Q2可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與分個位的計數單元的CPA相連。
圖3-5 10進制——6進制計數器轉換電路分個位和分十位計數單元電路結構分別與秒個位和秒十位計數單元完全相同,只不過分個位計數單元的Q3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應與分十位計數單元的CPA相連,分十位計數單元的Q2作為向上的進位信號應與時個位計數單元的CPA相連。
時個位計數單元電路結構仍與秒或個位計數單元相同,但是要求,整個時計數單元應為12進制計數器,不是10的整數倍,因此需將個位和十位計數單元合並為一個整體才能進行12進制轉換。利用1片74HC390實現12進制計數功能的電路如圖3-6所示。
另外,圖3-6所示電路中,尚余-2進制計數單元,正好可作為分頻器2HZ輸出信號轉化為1HZ信號之用。 圖3-6 12進制計數器電路
4)解碼驅動及顯示單元
計數器實現了對時間的累計以8421BCD碼形式輸出,選用顯示解碼電路將計數器的輸出數碼轉換為數碼顯示器件所需要的輸出邏輯和一定的電流,選用CD4511作為顯示解碼電路,選用LED數碼管作為顯示單元電路。
5)校時電源電路
當重新接通電源或走時出現誤差時都需要對時間進行校正。通常,校正時間的方法是:首先截斷正常的計數通路,然後再進行人工出觸發計數或將頻率較高的方波信號加到需要校正的計數單元的輸入端,校正好後,再轉入正常計時狀態即可。
根據要求,數字鍾應具有分校正和時校正功能,因此,應截斷分個位和時個位的直接計數通路,並採用正常計時信號與校正信號可以隨時切換的電路接入其中。圖3-7所示即為帶有基本RS觸發器的校時電路,
圖3-7 帶有消抖動電路的校正電路
6)整點報時電路
一般時鍾都應具備整點報時電路功能,即在時間出現整點前數秒內,數字鍾會自動報時,以示提醒。其作用方式是發出連續的或有節奏的音頻聲波,較復雜的也可以是實時語音提示。
根據要求,電路應在整點前10秒鍾內開始整點報時,即當時間在59分50秒到59分59秒期間時,報時電路報時控制信號。報時電路選74HC30,選蜂鳴器為電聲器件。
四、元器件
1.實驗中所需的器材:
5V電源。麵包板1塊。示波器。萬用表。鑷子1把。剪刀1把。網路線2米/人。
共陰八段數碼管6個。CD4511集成塊6塊。CD4060集成塊1塊。74HC390集成塊3塊。
74HC51集成塊1塊。74HC00集成塊5塊。74HC30集成塊1塊。10MΩ電阻5個。
500Ω電阻14個。30p電容2個。32.768k時鍾晶體1個。蜂鳴器。 詳情請訪問 http://www.51dz.com/index.asp?i=kjf888
⑸ 多路輸出直流穩壓電源課程設計
一個變壓器,整流抄後濾波襲,並兩電容,再接上(並上)7812(out+12V),7912(-12V),7805,7905分別輸出+5V,-5V電壓,電流都是1A的,呵呵,然後再濾波一次,電容參數取一般的濾波電容參數就可以了,我想這個辦法滿簡易的,如果你要可調有數字顯示而且輸出更穩定的話.........那自然就用到單片機了,那樣就..........呵呵,給你推薦主要晶元,AT89C52(51管腳太多,52就夠了),MAX532..................
⑹ C語言課程設計
給你一個簡單的吧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u;
int count=0;
int n;
srand((unsigned)time(NULL));
u=1+rand()%10;
printf("系統產生了一個1~10之間的整數,猜猜它是幾?\n");
printf("請輸入一個1~10之間的整數:");
for(int i=0;i<10;i++)
{
scanf("%d",&n);
if(n>u)
printf("輸入你輸入的數大了,再猜:");
count++;
if(n<u)
printf("輸入你輸入的數小了,再猜:");
count++;
if(n==u)
{
if(count<=4)
{
printf("恭喜你,猜對了!你真牛");
break;
}
if(count>4&&count<=6)
{
printf("猜對了!只是次數有點多哈哈");
break;
}
if(count>6)
{
printf("笨笨,這么多次才猜對");
break;
}
}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