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註式閱讀教學課程教學計劃
1.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
周三語文科組學習,仍舊是有關主題閱讀的話題。今天播放的課例是陳金才老師執教的《窮人》一課,他的這節課是批註式閱讀教學的展示課,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呢?在這節課中,陳老師給了我們三個層面的指導方法:
第一,是從句子的層面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從詞語、標點符號等角度進行批註,例如,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
古老的鍾沙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如何幫助學生在課文中寫批註呢?陳老師通過交流提問:從「古老」「沙啞」這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文中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能刪掉嗎?這樣的批註引導讓學生有方法可循。
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善於抓關鍵句,通過添詞或減詞的方法去感悟詞語運用的不同效果,如教學《桃花心木》一課,學生能夠很快找到這篇文章的中心句,也是關鍵句: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針對這句話學生寫批註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是容易忽略其中的「比較」這個詞,可不可以去掉?學生通過減詞讀,思考到了其中的含義,從而也寫下不一樣的批註。
第二,是從段落的層面進行指導,通過對比發現、想像等方式引導學生寫批註。陳老師以第一自然段作為批註指導時重點出示了「寒風呼嘯」、「洶涌澎拜」和「狂風的怒吼」、「波濤的轟鳴」讓學生進行前後對比,學生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與妻子的持續擔憂。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現一個段落或前後段落中反復出現的相似句子,通過對比體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寫寫自己的思考,我認為這樣的批註也是很有效的。如教學《唯一的聽眾》引導學生從第二個層面寫批註,文中第3自然段、第7自然段、第8自然段分別出現這樣的相似話語:
1、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2、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3、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勾劃出這樣反復出現的句子,然後從反復出現的詞語「平靜地」體會作者的心情,通過設身處地的想像寫下自己不同的理解,這樣的批註也就不會是千篇一律的了。
第三,是從篇章的層面進行指導,通過提出有分析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寫批註。陳老師在這節課中是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先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再交流理解,最後匯報體會。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第三層面的批註指導,或由老師給同學們提出問題,或從課題入手,或從小組內提煉問題著手,或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本中圈點,進行深入思考,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如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這一課,從課題著手,可讓讓學生思考:
課文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何在?
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就必然會對文章進行或立意、或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的思考,批註的內容必然會豐富多彩,理解課文的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
2. 小學生語文批註式閱讀是什麼意思
批註式閱讀教學是以批註為基本方式的一種閱讀教學活動。狀態的專注化、感受的語詞化、討論的充分化、理解的深刻化是其基本特徵。實施批註式閱讀教學,有利於學生習得科學的閱讀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 基本理念:「批註式閱讀」是傳統讀書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直接體現,與古之所謂「評點」一脈相承。
2. 批註。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語和註解的形式,即時寫在書頁的天頭、地腳等空白處,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種讀書方法。
3. 批註式閱讀教學是在閱讀教學之前,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圈點批註,自學字詞,並運用批註這一方式把自己對文章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以問題為核心,以交流討論為形式來推進閱讀的深入,實現各對話主體間不斷超越的一種閱讀教學形式。
(2)批註式閱讀教學課程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批註式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過程則是讓學生在瀏覽、略讀、精讀中,不斷反復親歷閱讀實踐,學習並運用這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最終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它重在讓學生自己與文本充分對話,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方式,來完成從課內到課外的閱讀任務,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3.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學生主體地位 批註式閱讀教學模式.學習心得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教育在其前進的步伐中也與時俱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回產生,並在教學實答踐中不斷總結,新課改隨之產生,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這次課改當中。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注重角色轉變,改變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4. 如何有效開展批註式閱讀教學10
批註式閱讀能讓學生來靜心地與文源本對話,有利於拓展思維空間,進行 多樣化、有創意地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悟能力、以及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同時批註式閱讀教學能夠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教學 效率、提升閱讀教學質量
5.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
周三語文科組學習,仍舊是有關主題閱讀的話題。今天播放的課例是陳金才老師執教的《窮人》一課,他的這節課是批註式閱讀教學的展示課,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
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批註式閱讀呢?在這節課中,陳老師給了我們三個層面的指導方法:
第一,是從句子的層面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從詞語、標點符號等角度進行批註,例如,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
古老的鍾沙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如何幫助學生在課文中寫批註呢?陳老師通過交流提問:從「古老」「沙啞」這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什麼?文中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能刪掉嗎?這樣的批註引導讓學生有方法可循。
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善於抓關鍵句,通過添詞或減詞的方法去感悟詞語運用的不同效果,如教學《桃花心木》一課,學生能夠很快找到這篇文章的中心句,也是關鍵句: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針對這句話學生寫批註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是容易忽略其中的「比較」這個詞,可不可以去掉?學生通過減詞讀,思考到了其中的含義,從而也寫下不一樣的批註。
第二,是從段落的層面進行指導,通過對比發現、想像等方式引導學生寫批註。陳老師以第一自然段作為批註指導時重點出示了「寒風呼嘯」、「洶涌澎拜」和「狂風的怒吼」、「波濤的轟鳴」讓學生進行前後對比,學生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與妻子的持續擔憂。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現一個段落或前後段落中反復出現的相似句子,通過對比體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寫寫自己的思考,我認為這樣的批註也是很有效的。如教學《唯一的聽眾》引導學生從第二個層面寫批註,文中第3自然段、第7自然段、第8自然段分別出現這樣的相似話語:
1、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2、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3、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老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勾劃出這樣反復出現的句子,然後從反復出現的詞語「平靜地」體會作者的心情,通過設身處地的想像寫下自己不同的理解,這樣的批註也就不會是千篇一律的了。
第三,是從篇章的層面進行指導,通過提出有分析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寫批註。陳老師在這節課中是讓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先讓學生在小組內提出問題,再交流理解,最後匯報體會。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第三層面的批註指導,或由老師給同學們提出問題,或從課題入手,或從小組內提煉問題著手,或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本中圈點,進行深入思考,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如教學《別餓壞了那匹馬》這一課,從課題著手,可讓讓學生思考:
課文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何在?
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就必然會對文章進行或立意、或結構、或語言等方面的思考,批註的內容必然會豐富多彩,理解課文的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
我們可以看看,高年段里出現的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核,不外乎是指向於以上三個層面的,所以我要說,批註式閱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一把金鑰匙,如能很好操作運用,必將讓學生受益無窮。
主題閱讀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我要用明亮的雙眼去發現更多的驚喜。
6.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進行批註教學
批註式閱讀能讓學生靜心地與文本對話,有利於拓展思維空間,進行 多樣化、有創意地閱版讀.這種閱讀方式權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悟能力、以及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同時批註式閱讀教學能夠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教學 效率、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而這正是批註式閱讀的優勢所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批註式閱讀教學的研究,是本人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之後,並結合本人多年教學 實際進行探討,分析實施批註式閱讀的作用,並提出進行批註式閱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為優化當前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