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基金會培訓課程
1. 關於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有不同的部門,不知道你是哪一個?記得考試內容跟NGO和財務知識有關!至於薪酬,如果以掙錢為目的就別考慮了,不過基金會這個平台不錯
2.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發展歷程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冊的全國性公益慈善組織。1989年3月,中國貧困地區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前身)成立,首任名譽會長系原國家主席、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李先念,首任會長為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
2000年1月,中國扶貧基金會三屆四次理事會確定了「三不一專」原則,即機構不要行政級別、不要事業編制,不進行行政化募捐和項目實施,實行社會化、專業化經營和管理。
2000年以來的中國扶貧基金會,秉承「服務,改變,陽光,堅韌」的文化,致力於建設真正意義的社會組織。經歷了由「官辦」到「民辦」的組織變革;由「粗放」到追求「精細」、「專業」的管理變革;由「泛扶貧」(資助對象不求精準到人)、「項目寬泛」(扶貧項目不聚焦),到直接「瞄準受益人」、「聚焦品牌項目」的項目變革。
今天的中國扶貧基金會,圍繞提升專業品質,追求公益項目實效,在公益經營管理的各個細節層面不斷探索,在經營慈善的道路上日益專業化。基金會以「播善減貧,成就他人,讓善更有力量」為使命,以「經營慈善、篤信管理、將貧困和方法制勝、職業精神「為信念,將貧困和受災地區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婦女、兒童以及這些地區的公共設施和社區基層組織列為服務對象,對他們進行直接援助。堅持以最好的產品設計、最大限度地瞄準貧困弱勢人群、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資金的扶貧效益、盡可能地推動受益人參與和制度創新、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資助型國際公益組織為目標,承諾透過在項目參與中學習,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強與自我發展能力的成長。
截至2014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130.89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2078.33萬人次。
3.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四大領域
1.健康與衛生:貧困人群的保健水平、健康水平普遍較低。貧困地區的醫療服務不足,醫療保障水平偏低。在邊遠山區,許多兒童在膳食結構單一、營養不足的生活環境中成長,不但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危害,學習成績也難以提高。貧困人群的健康保障問題,是社會各界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0 年、2008 年先後啟動了「母嬰平安 120 行動項目」、「愛加餐」等項目,通過救助貧困母嬰,關注兒童衛生健康及營養等措施,提高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提高貧困母嬰生命保障水平和健康水平;改善貧困山區兒童營養狀況和生長發育狀況,減少兒童的營養不良率和貧血率;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的健康水平。
2.教育與成長:我國老少邊遠地區因自然環境惡劣、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制約,經濟發展緩慢,許多鄉村小學宿舍年久失修,不僅存在隱患且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需求,近年來的撤點並校計劃加劇了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的狀況;貧困地區的學生學慣用品缺乏;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日常生活費面臨困難。
為此,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了築巢行動、愛心包裹、新長城助學等項目,致力於促進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綜合發展,改善生活條件。通過為貧困地區鄉鎮完小援建學生宿舍、圖書室,發放愛心包裹、組織音體美教師培訓、志願者支教及資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等形式,解決貧困地區學生住宿難問題,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小學音體美教學現狀和學習條件,幫助特困高中生和特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給貧困學生送去關愛。
3.社區與生計:老少邊貧的貧困弱勢人群,由於缺乏金融支持,或是生產規模小,或是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改善生活質量的速度慢。為了讓貧困地區、貧困人群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有更多的發展受益機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努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貧困農戶轉變經營模式。
4.災害救援: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家,因災致貧和因災返貧也是致貧成因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於 2003 年開始實施緊急救援項目,減輕貧困災區同胞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倡導和推動政府與非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之間在災害救援領域的合作,搭建人道救援網路,開展減防災培訓,加強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和網路建設。2014 年,我會緊急救援項目啟動全領域災害管理,包括減防災、備災、災害救援和災後重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