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
① 如何在製冷教學中做到做教學一體化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認為要真正構建一套成熟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必須首先建立一體化教學的配套管理制度、評估標准和激勵機制;然後是培養「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制定一體化教學計劃、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編著一體化教材和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和設施。該校在推進一體化教學方面的具體做法是:
營造實施一體化教學的良好氛圍
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牽扯麵很廣,決不是幾個人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才能將一體化教學落到實處。一方面,一體化教學的阻力主要來自教師長期以來養成的教學習慣。另外,學生本身對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十分關鍵的。為此,在教師層面,該校首先展開一體化教學的座談會、研討會。充分認識到職校教學要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就沒有活力。改革怎麼改?一體化教學是方向。通過研討,教師統一了思想,深化了認識,把一體化教學提高到關系學校和教師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對待。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育理念,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對於學生層面,在思想上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通過就業形式教育,企業信息反饋,歷屆畢業生的具體實例,使學生明白到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重要性,而要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使實習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的先進教學理念,既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又使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該校積極調整辦學思路,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綜合實訓場所,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在物業管理、計算機網路、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旅遊服務和酒店管理等課程的教學中,一體化教學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形成了學生樂學、教師願教、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培養適應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
實施一體化教學首要條件是教師。一體化教學需要的是「雙師型」教師,沒有「雙師型」教師,理論和實訓還是割裂的。「雙師型」教師是指那些能夠把專業理論與生產實訓有機地結合起來,高效率地教會學生的教師。雙師型教師必須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綜合職業能力不僅是操作技能或動手能力,還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態度等為完成職業任務所需的全部內容。他們是教學行家,也是生產好手,能將各種知識、技能、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為了培養雙師型教師,該校採取理論教師下工廠企業工作,實習教師理論進修的方法,大力培養一體化教學所需要的雙師型教師。有八人進修研究生,部分已畢業;有二十多名骨幹教師利用暑假到企業參觀學習,親身體驗企業工作環境。學校採取優化師資配置,將部分專業課理論教師充實到實習教學中去,參與學生的實習指導,讓教師了解實習教學的各個環節、手段和特點,同時也提高動手能力和指導學生訓練的教學能力。按照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把教師分成多個子模塊組,要求教師首先做到模塊式「一體化」。合理安排模塊教師的搭配。原則上是師傅型教師+理論教師或業務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另外,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學習,提高教學技能。隨著進一步深入推進一體化教學,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還在加大。
編寫適合一體化教學的大綱校本教材
過去,職校所使用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只適用於分段式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採用的是模塊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現行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已經不適用了。但一體化教學沒有現成的可資借鑒的大綱、教學計劃、教材。該校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決定從根本上扭轉理論與實習脫節的現象,開展一體化教學。沒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就自己制定,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定位,編寫適合職業中學學生教育教學的教材,創建以能力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講義,後教材,成熟一門,編寫一門」的教材建設方法,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編寫的新途徑。該校每一個科組都根據各自的專業特色,編寫相應的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
一體化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單靠先進的設備和教師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在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因為課程的改革、課程的開發,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施。因此,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質量,是保證一體化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學校非常重視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檢查與評估,建立了一套較為科學、可行的檢查、評價制度,並通過學生、教師及其他有關途徑,及時反饋課堂教學質量的信息。
② 焦作某技校一體化教學到底怎麼搞班主任一人把本班課全講了,就是一體化嗎一門課連續講完就是一體化
班主任一人把本班課全講了不是一體化教學,一門課連續講完也不是一體化教學,一體化教學要有一體化教材、一體化的師資、一體化的教學場地、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標准,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模塊教學。
③ 一體化課程的構建步驟
一體化課程構建分為四個步驟,即行業情況分析、工作分析、確定典型工作任回務、學習領域描述答和學習情境設計。其主要內容包括:開發制定一體化課程教學標准、組織開發一體化課程教材、探索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和建設一體化課程師資隊伍。
一體化課程的特點在於不僅要有崗位能力,而且還應當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即除專業能力外,還應具有諸如解決問題、與人交流等核心能力。與此對應,不僅要傳授事實性的知識和操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盡量)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學習「如何工作」。它的核心特徵是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和建立職業認同感相結合,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符合職業能力發展規律與遵循技術、社會規范相結合,學校教學與企業實踐相結合。
④ 什麼是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採用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往往由一位教師或一組教師在共同制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進度內容的情況下實施教學,使受教育者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消化吸收。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教學方法。
(4)建設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擴展閱讀:
具體措施:
營造實施一體化教學的良好氛圍:
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牽扯麵很廣,決不是幾個人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才能將一體化教學落到實處。一方面,一體化教學的阻力主要來自教師長期以來養成的教學習慣。
另外,學生本身對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十分關鍵的。為此,在教師層面,該校首先展開一體化教學的座談會、研討會。充分認識到職校教學要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就沒有活力。改革怎麼改,一體化教學是方向。
通過研討,教師統一了思想,深化了認識,把一體化教學提高到關系學校和教師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對待。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育理念,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對於學生層面,在思想上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通過就業形式教育,企業信息反饋,歷屆畢業生的具體實例,使學生明白到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重要性,而要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使實習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的先進教學理念,既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又使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該校積極調整辦學思路,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綜合實訓場所,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
在物業管理、計算機網路、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旅遊服務和酒店管理等課程的教學中,一體化教學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形成了學生樂學、教師願教、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編寫適合一體化教學的大綱校本教材:
過去,職校所使用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只適用於分段式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採用的是模塊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現行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已經不適用了。
但一體化教學沒有現成的可資借鑒的大綱、教學計劃、教材。該校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決定從根本上扭轉理論與實習脫節的現象,開展一體化教學。
沒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就自己制定,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定位,編寫適合職業中學學生教育教學的教材,創建以能力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校本教材模式。
提倡「先講義,後教材,成熟一門,編寫一門」的教材建設方法,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編寫的新途徑。該校每一個科組都根據各自的專業特色,編寫相應的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⑤ 實行一體化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什麼素質
一、所謂「一體化」教學;
是指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教學一體化、教學場地一體化、教材一體化、教師一體化。
二、一體化教學,要逐步實現了三個轉變:
1、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
2、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
3、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驗室、實習車間為中心轉變。
三、參與「一體化教學」教師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即所謂「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要求教師既為講師又為技師,要能系統地講述理論知識,又要指導學生進行操作訓練;既要組織整個教學活動,又要管理實習所需設備、工具、材料等,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從事「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應具備三方面的能力:理論授課、操作技能指導、組織教學活動。
1、優化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純理論注入式教法。
(1) 因材施教。
(2) 教學形式多樣化。
2、操作技能指導能力
(1)善於指導學生實習操作;
(2)善於解決實習中的問題;
(3)善於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
3、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1)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2) 組織學生營造教室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
(3)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⑥ 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認為要真正構建一套成熟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必須首先建立一體化教學的配套管理制度、評估標准和激勵機制;然後是培養「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制定一體化教學計劃、編寫一體化教學大綱、編著一體化教材和建設一體化教學場地和設施。該校在推進一體化教學方面的具體做法是:
營造實施一體化教學的良好氛圍
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牽扯麵很廣,決不是幾個人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才能將一體化教學落到實處。一方面,一體化教學的阻力主要來自教師長期以來養成的教學習慣。另外,學生本身對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十分關鍵的。為此,在教師層面,該校首先展開一體化教學的座談會、研討會。充分認識到職校教學要改革,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就沒有活力。改革怎麼改?一體化教學是方向。通過研討,教師統一了思想,深化了認識,把一體化教學提高到關系學校和教師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對待。教師從根本上轉變了教育理念,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對於學生層面,在思想上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通過就業形式教育,企業信息反饋,歷屆畢業生的具體實例,使學生明白到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重要性,而要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實施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使實習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體現了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的先進教學理念,既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又使學生自覺地將所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該校積極調整辦學思路,加大投入,不斷完善綜合實訓場所,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在物業管理、計算機網路、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旅遊服務和酒店管理等課程的教學中,一體化教學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形成了學生樂學、教師願教、教學相長的良好局面。
培養適應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
實施一體化教學首要條件是教師。一體化教學需要的是「雙師型」教師,沒有「雙師型」教師,理論和實訓還是割裂的。「雙師型」教師是指那些能夠把專業理論與生產實訓有機地結合起來,高效率地教會學生的教師。雙師型教師必須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綜合職業能力不僅是操作技能或動手能力,還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態度等為完成職業任務所需的全部內容。他們是教學行家,也是生產好手,能將各種知識、技能、技術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為了培養雙師型教師,該校採取理論教師下工廠企業工作,實習教師理論進修的方法,大力培養一體化教學所需要的雙師型教師。有八人進修研究生,部分已畢業;有二十多名骨幹教師利用暑假到企業參觀學習,親身體驗企業工作環境。學校採取優化師資配置,將部分專業課理論教師充實到實習教學中去,參與學生的實習指導,讓教師了解實習教學的各個環節、手段和特點,同時也提高動手能力和指導學生訓練的教學能力。按照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把教師分成多個子模塊組,要求教師首先做到模塊式「一體化」。合理安排模塊教師的搭配。原則上是師傅型教師+理論教師或業務骨幹教師+青年教師。另外,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學習,提高教學技能。隨著進一步深入推進一體化教學,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還在加大。
編寫適合一體化教學的大綱校本教材
過去,職校所使用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只適用於分段式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採用的是模塊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現行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已經不適用了。但一體化教學沒有現成的可資借鑒的大綱、教學計劃、教材。該校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決定從根本上扭轉理論與實習脫節的現象,開展一體化教學。沒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就自己制定,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定位,編寫適合職業中學學生教育教學的教材,創建以能力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校本教材模式。提倡「先講義,後教材,成熟一門,編寫一門」的教材建設方法,努力探索校本教材編寫的新途徑。該校每一個科組都根據各自的專業特色,編寫相應的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實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
一體化教學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單靠先進的設備和教師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在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因為課程的改革、課程的開發,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施。因此,緊緊抓住課堂教學的質量,是保證一體化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學校非常重視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檢查與評估,建立了一套較為科學、可行的檢查、評價制度,並通過學生、教師及其他有關途徑,及時反饋課堂教學質量的信息。
⑦ 要實行一體化教學 需要教師具備什麼素質
一、所謂「一體化」教學;
是指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教學一體化、教學場地一體化、教材一體化、教師一體化。
二、一體化教學,要逐步實現了三個轉變:
1、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
2、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
3、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驗室、實習車間為中心轉變。
三、參與「一體化教學」教師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即所謂「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要求教師既為講師又為技師,要能系統地講述理論知識,又要指導學生進行操作訓練;既要組織整個教學活動,又要管理實習所需設備、工具、材料等,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從事「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應具備三方面的能力:理論授課、操作技能指導、組織教學活動。
1、優化教學內容,打破傳統的純理論注入式教法。
(1) 因材施教。
(2) 教學形式多樣化。
2、操作技能指導能力
(1)善於指導學生實習操作;
(2)善於解決實習中的問題;
(3)善於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
3、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1)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2) 組織學生營造教室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
(3)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⑧ 什麼是一體化教室,園林設計一體化教室應該怎麼建設呢。
目前的一體化教室主要指多媒體教室。一體化教室的建設有範本,建議你查閱一下相關資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