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一日教學課程
A. 幼兒園教學一般都有哪些課程
先進幼兒園課程豐富多彩,一般有繪畫課、手工課、足球、籃球、游泳、畫內畫、舞蹈等,很多幾容年前高端貴族課程也飛到了尋常百姓家,向鋼琴、外語、小提琴等。
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機構,其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健康發展。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小盆友在幼兒園的一天都是在學習,比如早上來園打招呼(禮貌教育)、喝水、大小便,吃飯(自理能力的學習)、游戲(交往能力的學習)、上課(音樂,美術,數學等學習)。無論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課程都可分為游戲、運動、生活、學習四大板塊。幼兒園課程設置圍繞這四大板塊開展,但又不完全區分。
B. 如何規范幼兒一日生活安排及周次教學安排
課程抄實施應以幼兒的全襲面發展為目標。課程內容的安排要注意領域的均衡,並考慮各領域的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有利於幼兒循序漸進地學習。內容來自於幼兒生活,適宜以主題(單元)活動的方式組織和實施教學。原則上,每周開展語言、科學、數學、音樂、美術、體育、社會等集體教學活動各1——2次,每周的集體教學活動小班宜開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
C. 幼兒園一日活動流程
一、晨間接待 、幼兒晨檢
1、熱情接待家長及幼兒,教育幼兒使用禮貌用語,指導幼兒將衣物放整齊。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做好個別幼兒工作。
2、做好幼兒晨檢:一摸、二看、三問: 摸:摸幼兒額頭、頸部和手心有無發熱。
二、組織幼兒自選活動
教師為幼兒准備足夠的自選活動操作材料,激發幼兒自選活動興趣。活動材料有:各類積木,自製桌面玩具等。活動中教師要巡迴指導幼兒操作。
三、集體教學活動
教師對教學內容心中有數,能根據活動內容,提前做好直觀、形象地教玩具,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活動中可為幼兒准備操作材料和游戲來鞏固學習內容。同時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能體現對個別幼兒的教育與指導。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常規。
四、戶外游戲 活動
保證幼兒的戶外游戲時間,同時教師要時刻監護幼兒安全,與幼兒一起活動,和幼兒共同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器械、自製戶外器械材料。
注意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及時了解幼兒活動、材料使用、交往情況,引導幼兒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根據幼兒活動情況,調整活動材料。開展游戲講評,給幼兒講評的機會,注重幼兒情感、興趣、能力、社會性的培養。
五、入廁和喝水
教師組織幼兒排好隊,幼兒在教師陪護入廁、喝水。
六、班級消毒衛生工作
保證每天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根據季節提前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溫工作。放學後教師要做好室內外清潔:地面、桌椅、門窗、玩具櫃、口杯架、毛巾架,保持整潔。 口杯、毛巾的消毒工作,並做到定位使用。
七、離園
(3)幼兒的一日教學課程擴展閱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清楚提出: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
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本《綱要》,從本地、本國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第三部分 ,第九條: 「九、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
(一)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於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
(二)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幼兒的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 以上表明:不要去搞什麼整齊劃一的流程表。 但是,一些幼兒園弄一些彈性大一點的一日時間表未嘗不可,如:「入園接待--晨間活動--早操--點心--集中教育活動--戶外活動--休息時間--午餐--散步(自由安靜時間)--午睡--起床安靜活動--游戲時間--離園活動」
參考資料;網路:幼兒園
D. 如何在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中開展特色課程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的興趣。 陽光、空氣等自然因素對幼兒的健康大有益處。在戶外進行游戲能使幼兒直接接觸到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增強了幼兒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1.晨間游戲活動 晨間活動是一項最大程度調動幼兒自主性、參與性、創造性的活動。因此,在活動設置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從活動內容的設置到器具的投放,都本著以幼兒為主的原則,鼓勵他們自行設計、自主布置、自己管理、歸放有序。 我利用配班、休息時間自製了小、中、大班體育器械「流星」、「飛盤」、「趕小豬」、「彈跳球」、「走小橋」等等,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器具進行活動。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開始,開展得好,能使幼兒精神飽滿、情緒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學習。
E. 教師如何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因此幼兒從早晨的進園到下午的離園,我們教師要做很多的工作,要有充分的准備,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們每天快樂地來幼兒園,快樂的離園。幼兒從早晨來園開始,晨檢、游戲、進餐、午睡等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都在和教師進行密切的交往。我們應該怎樣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一、來園區域活動 首先來園時熱情的接待每一個孩子,與孩子談話時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針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對待。另外擺放的區域材料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天早上,我會選擇一些有趣的、符合當前主題的、新穎的活動材料,擺放在教室的顯眼位置上,吸引幼兒主動地參與進來。幼兒在做做玩玩中,不知不覺獲得了新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得到了發展和提高!還指導幼兒觀察我們區角的各種植物,讓幼兒產生濃厚的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這樣幼兒在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中,開始了一天愉快而有意義的園內生活。 二、晨間鍛煉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晨間鍛煉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動作協調發展,提高幼兒身體各個機能,是真正以「幼兒為本」的活動,也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環節,。晨間鍛煉開展得好,可以使幼兒一天的生活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加集中。首先,早操,是幼兒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它既能鍛煉幼兒的身體、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又能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早操有助於幼兒增強身體抵抗能力,使其動作發展得更協調、更靈敏。在早操活動中,幼兒伴隨著明快而熟悉的音樂,輕松、愉快地做著各種身體動作,提高整個機體的活動能力,使其逐步進入良好的活動狀態。其次,分散活動和集體活動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活動材料既是激發幼兒興趣的刺激物,又是開展鍛煉的物質前提。提供活動材料時,還要注意做到適時、適量。如夏季提供活動量小的陀螺、飛鏢、拉力器、粘粘球等器具,冬季提供繩子、鐵環、皮球等活動量大的器具,春、秋季則可採用多種器具交替出現的形式提供器具。如果器具不夠,可讓幼兒自己動腦筋合理分配材料。這樣既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又不會有過多的閑置材料,避免了幼兒頻繁更換材料及注意分散現象的發生,有利於提高鍛煉效果。對於這些材料,幼兒總是充滿濃厚的興趣並試圖探索出各種鍛煉方法。另外還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園內的自然條件與環境設置進行鍛煉。 三、課堂教學 傳統教育課程往往只注重學科知識,強調技能的訓練,脫離現實生活,沒有考慮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沒有真正貼近幼兒的生活,無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忽略了孩子興趣和能力上的個體差異。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 1、聯系生活實際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幼兒的生活,從他們的生活入手,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讓他們對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把孩子引向生活,讓生活走進孩子,使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幼兒常常是由他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某個能引發他注意和興趣的事物激起他探究學習活動的,因此,我們幼兒園的課程應隨幼兒所需的生活經驗的順序來編排。應此我們要認真分析各年齡段幼兒的心理水平,發展需要以及兒童生活與學習相互影響的生態關系,把主題內容直接與幼兒生活相聯系,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生活主題教育內容的比重也有所不同,年齡越小,越要重視生活活動,教育越要在生活中進行。比如小班幼兒身體組織和功能較弱,獨立性差,情緒不穩定,那麼,我們在小班較多地安排生活技能教育、生活中的情緒情感教育。中大學前班幼兒已經初步具備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身體、語言和認識能力快速發展,生活經驗不斷豐富、視野不斷拓寬,尤其是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根據這個特點,教師要較多地選擇科學教育特色內容,作為計劃中的預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對該事物多方面的興趣,就孩子感興趣的、有意義的話題生成新的活動,從而派生出一系列活動內容,充實和豐富預成的活動。預成和生成相結合,教師和幼兒作為活動的主人,學習的共同體,來共同構築活動。這樣既能夠落實預成的教育目的,又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選擇,使幼兒活動更加主動另外還可把把社會熱點問題為主題引入幼兒的學習活動。 幼兒是社會的人,是特定社會關系、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制度下的人。社會是幼兒生活的大環境。現代社會中紛繁復雜的事件、問題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成人甚至是互聯網都會影響到幼兒的生活。我們引導幼兒關注發生在身邊的或是通過媒體信息了解到的社會中的重大事件、熱點問題,選擇對幼兒發展有價值、有意義的事件和問題,生成主題活動,成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讓游戲成為學習的平台 游戲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我們提倡讓幼兒多玩。在家長的眼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為重要。可我們要用行動來證明:學習無處不在。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之間完全是平等的,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之間的差異,可以鍛煉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活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幼兒是通過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動手操作物體、實際接觸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等等,去體驗、觀察、發現、思考、積累和整理自己的經驗。離開活動就沒有幼兒的發展。而且不同的活動在幼兒發展中具有不同的價值,因此幼兒園的活動形式必須多樣化。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戲本身所具備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題活動的基本特徵就能得以充分體現。因此我們就在日常游戲中注重改善氛圍、利用玩具、現代游戲、民間游戲等為特點的策略體系,並在教學中不斷地加以發展、完善。通過游戲我們可以培養幼兒想像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以及同伴關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和諧全面的發展。游戲最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活動能力,最能有效地滿足幼兒的需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明確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各項活動之中。」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必須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實際經驗及興趣,創設游戲的條件,並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保持幼兒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的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3、讓環境成為最好的課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發展依賴與生存的環境,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環境發生交流,環境是幼兒發展的資源,幼兒只有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我們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教師要積極創設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把握、利用蘊藏在環境中的教育資源。以前我們對環境的要求是衛生、安全、方便,幼兒園活動室的牆飾都是教師在開學前就布置好的,每當新學期來臨,教師們總要苦思冥想出各種主題和內容來布置牆面,希望給孩子們一個驚喜。但常常是老師們的一番苦心只換來孩子們短暫的關注,更多的價值體現在裝飾美化教室,展示教師的美術水平上。現在我們對環境的要求提升為富於變化,有助於幼兒探索,便於幼兒合作。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把孩子帶領到自然和社會里去感受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把
F. 誰有幼兒園一日游戲課程安排表
小班一日流程如下復:
7:30-8:00
孩子入制園、解便、洗手
8:00-8:30
早餐
8:30-
9;10晨間活動
9;10-9;30早操
9;30-9;40早點
9;40-10;00
英語游戲活動
10;00到10;30戶外活動
10;30-10;40解便洗手喝水
10;40-11;20區角游戲活動
11;20-11;30餐前活動(如:手指游戲、講故事、聽安靜的音樂等)
11;30-12;00進餐
12;00-12;10餐後散步
12;10-14;30午睡
14;30-14;40起床解便
14;40-15;00午點
15;00-15;30戶外活動
15;30-16;00語言活動
16:00-16;15解便洗手喝水
16;15-16;50自選活動
16;50-17;00餐前活動
17;00-17;30進餐
17;30-18;00離園
G. 怎樣培養幼兒的一日
我們要孩子培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從孩子的一日生活做起,從細節做起。養具有良好習慣的幼兒,是家長與老師共同的希望。有良好習慣的兒童應該是一個「愉快」、「大膽」、「主動」、「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有利益幼兒的身心健康,對幼兒未來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綱要》再三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而皮亞傑也曾說過,兒童是自己的哲學家,教育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體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活動。
幼兒教師應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並貫穿於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內化為他們自身內在的素質,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方法:
一.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
一日活動都是課程,將生活化、游戲化的因素融入課程中。課程源於生活、表現生活。《大家喜歡我》這個音樂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即在音樂教學中,啟發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手法進行教學,通過師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把生活經驗音樂化,在藝術活動《大家喜歡我》中,請幼兒將自己平時生活中的動作進行創編,融入音樂中,並培養他們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二.在游戲活動中
記得剛開學時班裡的幼兒很多孩子都不會穿衣服,我們就決定舉行一次「穿衣服」的比賽,在比賽開始前,我發放了通知,告知家長下個月要進行「穿衣服」的比賽,請家長在家中幫助幼兒進行練習。結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發現很多孩子進步了,開始自己動手穿衣服了。在正式比賽的時候,我們班的孩子都能都要求將衣服穿整齊,誰都不想落後。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幼兒有學穿衣服的積極性,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非常好的作用。
三.在日常生活中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要讓孩子早睡早起,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作習時間制度,要求孩子必須遵守,按時睡按時起。早上入園時自己把小書包整齊的放在指定位置。吃飽完飯後,讓幼兒學慣用碗接著擦桌子,收小椅子。
其次,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大凡成績好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繪畫時,要求幼兒用一支筆拿一支筆,用玩了把筆送回去,再另外拿一支,不能把筆弄丟了,畫完了,把筆裝好後整齊的放在老師指定的地方,這樣筆就能保護好,延長筆的使用期。
第三,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習慣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環節。老師每天早上幼兒入園時,老師微笑著對幼兒說「早上好!」,下午放學時對幼兒說「再見!」;幼兒在玩玩具時老師要對幼兒說「幼兒園里的玩玩具大家玩,不能獨占等等.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日兩日就行的,要靠教師、孩子、家長長期共同的努力,以上是我在實踐中多積累的一些經驗,相信在不斷地實踐中,我們會積累更豐富的經驗,能尋找出更多、更有效地的方法來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H. 幼兒園一日活動環節有哪些主要內容
1、戶外活動的抄時間,主要進行戶外運動;
2、晨間談話和幼兒吃點心時間,主要進行交流;
3、集中教學活動的時間,用來傳授知識;
4、午間活動時間,這個時間一般讓寄午小朋友自由活動。
幼兒園課程結構是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組成。
(8)幼兒的一日教學課程擴展閱讀: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參考資料:幼兒園-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