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月經初潮生物教學課程

月經初潮生物教學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11 15:15:26

Ⅰ 女兒月經初潮時應怎樣跟她講,應注意些什麼

放心吧,還能長高,不過要多運動,不要吃冰的東西喝涼水,多吃點紅棗和豬肝

Ⅱ 女兒來月經初潮,媽媽該怎麼教育

家裡有女孩子,總是會遇到一些特別的問題,比如她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會來月經。那麼媽媽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特殊的問題呢?讓我來給大家一些好的建議吧!
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當媽媽的就要做女兒隨時都可能來月經的心理准備了。女兒的成長過程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我們可以在孩子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告訴孩子什麼是月經。我們像講故事一樣告訴她:女人身體里有一個生育孩子的器官叫做子宮,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也在不斷發育,直到她能夠孕育新生命。
子宮里的內膜每個月都要脫落掉,再長出新的,內膜脫落的時候會伴隨出血,大約持續一周左右。但是這是正常出血,一點也不疼,也不用擔心出血過多。你要告訴孩子: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這是每個女孩都會有。女孩的身體發育表現上的變化容易發覺,內部的變化卻不容易發覺。正因為它看不到,所以才更要珍惜自己的身體。而且不光人類,有些動物比如部分猴子也有月經,狗也有月經,但是周期和人的不一樣
與生命有關的事總離不了血,血提醒我們生命的寶貴。來月經的時期每個人都不一樣,大概從10到15歲初潮,也就是說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階段,咱們提前做好准備,現在有很好用的衛生巾,不用擔心。

媽媽要告訴孩子,來月經很正常,不疼也不會有什麼障礙,不光人類就連某些動物也有月經,這樣可以讓孩子徹底安心,再也沒有什麼問題。媽媽和她分享的秘密也會讓她感覺到溫馨和甜蜜。了。
女孩進入了青春期,或多或少對身體某些部位的發育會感到煩惱,特別是月經。因為對身體的不安,還有大人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女人的月經很麻煩」的理念。很多女孩就盼自己不要太早來月經,影響了情緒。不管女孩幾歲來月經,不管是否會影響到身高,對於自己無法控制和改變的事情最好抱著欣然接受的態度。媽媽千萬不要給女兒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的想法,既然自己無法控制,說這些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媽媽也不要種植月經麻煩的概念,該為孩子的成長而高興。孩子每長一歲家長都會從心裡為她高興,為她慶祝,那麼初潮也一樣,同樣是女孩成長中的重要一步,值得媽媽對她道一聲祝賀。
如果女孩自己非常害羞,不願意讓全家都知道,可以悄悄的祝賀她邁出人生中的重要一步。至於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最好是尊重孩子的意見。盛大的祝賀會讓本來害羞的孩子更加害羞,那麼來自最信賴的媽媽的祝賀會讓孩子從心裡欣喜。去外面吃頓飯也好,做孩子最喜歡吃的東西也好,把人生中最初的生理用品和內褲用漂亮的包裝包好,和女孩一起迎接人生中新的一步。
對於初潮的女孩,只要作好准備,生理期也能舒適度過。早上起來,如果發現自己來了月經,先換衣服,把弄臟的衣物洗干凈或者作適當處理。然後根據當天的安排來選擇衣服,量多的日子穿深色衣服會更加安心。月經期容易貧血,為了防止貧血,一定要好好吃早飯,注意攝取富含鐵的例如菠菜、西梅等食物。按照當天的量選擇合適大小的衛生巾,在學校里使用的生理用品放在專用的小袋子里,多放一兩枚。現在日本女性常用一種隱性衛生巾袋,表面上看是疊著的擦手用小毛巾,實際上裡面裝著衛生巾。這樣即使被別人看到,也不會暴露隱私。量多的日子裡女孩由於擔心會不會漏而無法集中精神聽課,下課時盡量勤換,確保安心。
有體育課時選擇帶有羽翼的超薄型衛生巾,這樣不容易在褲子上顯露出來。有劇烈運動的時候,事先告訴老師,上體育時參觀,不要勉強。和朋友一起說說笑笑,難免有時忘了去廁所,提醒她不要忘記。月經期間禁忌腹部和下半身著涼,選擇能使下半身保暖的衣服。很多女孩生理期間不自覺地感到緊張,引起生理痛。放鬆心情對緩解生理痛很有效,可以聽聽音樂,聞一聞自己喜歡的香味,盡量放鬆,還可以喝一些讓身體內部暖和起來的食物和飲料。
月經期間要時刻保持身體清潔,可以洗澡和泡澡,量大時可以選擇淋浴,浴缸里的水如果弄臟了就要馬上換掉。月經期間可能比平時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要注意睡眠。睡前使用適合自己量的夜用衛生巾,不放心的話可以多穿一件厚一點的褲子,或者在腰部圍條大浴巾。
通過媽媽的細心教導,月經就不再成為女孩的煩惱和恐懼,而是連接媽媽與女孩之間的親情紐帶。女孩作為一個新女人,和媽媽一起分享秘密,害羞但高興的向最愛的媽媽靠近。來月經就證明身體已經快要做好了生育的准備,自己也是女人一員了,女孩該對自己的身體發育有信心和自豪。從此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每天都身體清爽自信,心裡陽光向上。

Ⅲ 幾年級生物有講到月經

我們是濟南出版社的生物書,在八年級上冊。小學的時候地方課程也會講到,而且小學六年級學校發的家長學習課本上也有。

Ⅳ 如何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

近幾年,媒體報道以及我們身邊總在發生一些輕視生命的悲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充分體現了「重視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這就要求生物學教學擔當起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把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授與生命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認識生命之珍貴、生命之衰亡、生命之和諧、母愛之偉大、生命之意義,從而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珍視生命,讓生命之花和諧綻放。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和特點
生命教育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狹義指的是對一切自然生命(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的關注;廣義的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關注生命,還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因此,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科學教育,又要重視人文教育,讓師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動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義,提升生命質量,解放精神,培養生命意識,從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樂。
生命教育應具有的特點:①是建構智慧的教育,這個智慧就包括了德性智慧、理性智慧和情感智慧。生命教育首先要充滿「德智」,「德」是人性的基本價值觀,生命教育就是讓學生有所體驗,有所感悟的。理性智慧,就是教師以一種開放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各種沖突、矛盾和障礙,在沖突中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情感智慧是一種審美的智慧,我們教師要思考的生命教育並不是位移式地把書本知識搬到學生的頭腦中。②是指向生命成長的教育。葉瀾教授提出要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課堂應該真正體現學生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一種活動的狀態。生命教育應成為教學的一種情境,一種過程,讓學生頓悟、理解對生命的認識。生命教育需要教師虛心、耐心地蹲下身來傾聽學生的心聲和對學生說話。③是有效型的教育。生命教育一定是學生原有經驗的重組,要引起學生對生命經驗的一個新的理解。
二、生物課堂實踐中的生命教育
1.生命的起點,生命的不易
現實中青少年不體諒父母,不贍養年邁的父母、虐待父母乃至殺父弒母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的場景讓人心酸,更值得我們去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原因固然很復雜,但我想與青少年缺乏對生命的認識,對生命理解不透有關系。結合生物教材的知識,我就讓學生了解人的胚胎發育和分娩等知識,讓學生體會生命的起點,生命的來之不易。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胚胎工程》這一章對胚胎發育的過程有簡介,我主要通過科教短片和電影來教育學生。例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產生幾億個精子,它們在女性的陰道內爭先恐後地通過子宮游向輸卵管,在到達輸卵管時只剩下數千個了,最後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強壯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宮內發育10個月。可見,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優秀的個體。生命是多麼來之不易的,它是多麼珍貴!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其生存的權利。我們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愛生命,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人,生命都應該得到珍惜。
為了讓學生知道母親分娩的痛苦,認識到為他們的到來父母所付出的艱辛,我讓學生觀看了第六代導演張楊的電影《向日葵》,該片是以主人公張向陽的出生為開頭,用他兒子的出生作為結尾的。特別是結尾那些血淋淋的真實的分娩鏡頭真的讓每一個人感到一種震撼。我注意到許多的女生甚至閉上眼睛,不敢觀看。可每個人包括他們就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的孕育和誕生是多麼艱辛和不易!
經歷過這樣一次次生命的洗禮,很多學生回家對待父母的態度有所改變,也有很的家長跟我反映,他們的孩子懂事了很多,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這些變化讓人很欣慰。
2.生命的成長,生命的價值
人是萬物之靈,人生來不僅僅是活著,還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新的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十分迅速的時期,生物教學結合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青春期不僅是一個人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習知識、開啟智慧、增強能力和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每8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心理是亞健康的。為此,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成為中學教育的重要任務。生物學教學就可以結合學科特點講解有關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知識,使學生能認識了解自我,解開人的生理現象之謎,從而順利渡過青春期。
例如,在個體發育教學時,我是嘗試讓學生做了如下的比較與分析:①和小學比較,現在你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記憶力、理解力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為什麼?②你的月經初潮(或首次遺精)是在什麼時候,你當時的心理是怎樣的,怎麼處理?③在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心理上有哪些變化,遇到了哪些困惑,你是怎麼解決的,有沒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同學們通過自己分析比較、小組討論,全班總結這種參與自主自助式的學習,每個人基本都能夠正確認識和沉著應對青春期的各種變化和問題,從而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人生的意義。
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又處於一個學習任務繁重的時期。比如,結合《神經調節》的學習,自己制訂合理的作息計劃和學習計劃,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等等。一個人,只有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質量的人生。
3.生命的終結,生命的珍愛
生命的誕生是喜悅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迴避死亡問題的討論,期望擁有吉利和平安。一些青少年時不時就放棄了生存而選擇死亡,這種逃避現實、輕視生命的做法,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也是不能正視「死亡」的表現。「死亡」,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范疇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學、哲學、倫理學和人文學的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在生物學教學中從生物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生死教育,使學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
例如,秋天的落葉它要經歷一個葉柄基部形成離層——隨風吹落的過程,春天樹木依然生出新葉再現生機;單細胞的動物可以在生長到一定的時候一分為二變為兩個新的生命,原來的個體不復存在;人也會生老病死,死後,人的個體也和其他生物一樣最終會被分解為無機物重歸大自然。這是規律,是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環,沒有生何來死,沒有死又怎會有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只有了解死亡,正確認識死亡,才可能積極地看待生命,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承載生存的責任,進而創造並統整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4.生命的外延,生命的和諧
生物教材中生態章節的開篇語這樣寫道:「在這個星球上除了我們人以外還有很多生命,同樣需要我們珍視。我們並不是地球唯一的居民,也不是最早的居民,還有很多的生命和我們一起生活著,他們的存在對我們,對我們的地球都非常的重要。同樣需要我們的呵護。」環境被嚴重污染,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溫順的動物襲擊村莊等等,這些令我們震撼但又熟視無睹的畫面經常發生,為什麼會無視,因為對其他生命的藐視和不在乎。所以在生物課堂中也要滲透對其他自然生命的重視教育。
例如,我在有關生態的章節中會給學生找些素材,安排播放好萊塢電影《birds》的某些片段,那因侵犯鳥類的生存空間而導致鳥殺人的恐怖場面,讓學生過目不忘,對其他生命的重視和珍惜與日俱增。記得在看過片斷之後的那個晚自習,教室里飛進了一隻知了,被學生抓到後,其他學生馬上說:「放生吧。」這就是很好的效果。
三、生命教育在生物課堂實踐中的反思
1.創設富有沖突的情境
課堂情境應該是利於學生體驗、頓悟的情境,而且是富於沖突的情境。課堂教學的情境不僅僅是討論交流,把活動搞得很熱鬧,一個人沉思、靜靜地思考也是一種很好的頓悟,教室里放出溫柔的輕音樂,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審美的體驗也是很好的辦法。
2.引入錦上添花的案例
老師在課堂上讀一些故事,說一些真人真事,給學生以情感的震撼。教師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讓學生感悟到案例背後的東西更為重要。
3.息息相關的生命教育和生物教學
離開生命教育的生物教育,是一種殘缺的科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的生物學教學,理應擔當起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將生物知識與生命教育結合起來,開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讓每一個學生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視生命,讓生命之花和諧綻放。

Ⅳ 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冊《什麼是月經初潮》

教學復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制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Ⅵ 我們生物老師是不是來例假了

是來月經了,
多喝熱水咯,最好躺著休息~

Ⅶ 如何對女兒進行初潮教育

對女兒的初潮教育

家裡有女孩子,總是會遇到一些特別的問題,那麼媽媽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特殊的問題呢?讓我來給大家一些好的建議吧!

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當媽媽的就要做女兒隨時都可能來月經的心理准備了。女兒的成長過程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我們可以在孩子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告訴孩子什麼是月經。我們像講故事一樣告訴她:女人身體里有一個生育孩子的器官叫做子宮,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也在不斷發育,直到她能夠孕育新生命。子宮里的內膜每個月都要脫落掉,再長出新的,內膜脫落的時候會伴隨出血,大約持續一周左右。但是這是正常出血,一點也不疼,也不用擔心出血過多。你要告訴孩子: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這是每個女孩都會有。女孩的身體發育表現上的變化容易發覺,內部的變化卻不容易發覺。正因為它看不到,所以才更要珍惜自己的身體。而且不光人類,有些動物比如部分猴子也有月經,狗也有月經,但是周期和人的不一樣

與生命有關的事總離不了血,血提醒我們生命的寶貴。來月經的時期每個人都不一樣,大概從10到15歲初潮,也就是說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階段,咱們提前做好准備,現在有很好用的衛生巾,不用擔心。

媽媽要告訴孩子,來月經很正常,不疼也不會有什麼障礙,不光人類就連某些動物也有月經,這樣可以讓孩子徹底安心,再也沒有什麼問題。媽媽和她分享的秘密也會讓她感覺到溫馨和甜蜜。了。

女孩進入了青春期,或多或少對身體某些部位的發育會感到煩惱,特別是月經。因為對身體的不安,還有大人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女人的月經很麻煩」的理念。很多女孩就盼自己不要太早來月經,影響了情緒。不管女孩幾歲來月經,不管是否會影響到身高,對於自己無法控制和改變的事情最好抱著欣然接受的態度。媽媽千萬不要給女兒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的想法,既然自己無法控制,說這些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媽媽也不要種植月經麻煩的概念,該為孩子的成長而高興。孩子每長一歲家長都會從心裡為她高興,為她慶祝,那麼初潮也一樣,同樣是女孩成長中的重要一步,值得媽媽對她道一聲祝賀。

如果女孩自己非常害羞,不願意讓全家都知道,可以悄悄的祝賀她邁出人生中的重要一步。至於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最好是尊重孩子的意見。盛大的祝賀會讓本來害羞的孩子更加害羞,那麼來自最信賴的媽媽的祝賀會讓孩子從心裡欣喜。去外面吃頓飯也好,做孩子最喜歡吃的東西也好,把人生中最初的生理用品和內褲用漂亮的包裝包好,和女孩一起迎接人生中新的一步。

對於初潮的女孩,只要作好准備,生理期也能舒適度過。早上起來,如果發現自己來了月經,先換衣服,把弄臟的衣物洗干凈或者作適當處理。然後根據當天的安排來選擇衣服,量多的日子穿深色衣服會更加安心。月經期容易貧血,為了防止貧血,一定要好好吃早飯,注意攝取富含鐵的例如菠菜、西梅等食物。按照當天的量選擇合適大小的衛生巾,在學校里使用的生理用品放在專用的小袋子里,多放一兩枚。現在日本女性常用一種隱性衛生巾袋,表面上看是疊著的擦手用小毛巾,實際上裡面裝著衛生巾。這樣即使被別人看到,也不會暴露隱私。量多的日子裡女孩由於擔心會不會漏而無法集中精神聽課,下課時盡量勤換,確保安心。

有體育課時選擇帶有羽翼的超薄型衛生巾,這樣不容易在褲子上顯露出來。有劇烈運動的時候,事先告訴老師,上體育時參觀,不要勉強。和朋友一起說說笑笑,難免有時忘了去廁所,提醒她不要忘記。月經期間禁忌腹部和下半身著涼,選擇能使下半身保暖的衣服。很多女孩生理期間不自覺地感到緊張,引起生理痛。放鬆心情對緩解生理痛很有效,可以聽聽音樂,聞一聞自己喜歡的香味,盡量放鬆,還可以喝一些讓身體內部暖和起來的食物和飲料。

月經期間要時刻保持身體清潔,可以洗澡和泡澡,量大時可以選擇淋浴,浴缸里的水如果弄臟了就要馬上換掉。月經期間可能比平時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要注意睡眠。睡前使用適合自己量的夜用衛生巾,不放心的話可以多穿一件厚一點的褲子,或者在腰部圍條大浴巾。

通過媽媽的細心教導,月經就不再成為女孩的煩惱和恐懼,而是連接媽媽與女孩之間的親情紐帶。女孩作為一個新女人,和媽媽一起分享秘密,害羞但高興的向最愛的媽媽靠近。來月經就證明身體已經快要做好了生育的准備,自己也是女人一員了,女孩該對自己的身體發育有信心和自豪。從此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每天都身體清爽自信,心裡陽光向上。

Ⅷ 爸爸們如何正確教育女兒月經初潮

對女兒的初潮教育家裡有女孩子,總是會遇到一些特別的問題,那麼媽媽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特殊的問題呢?讓我來給大家一些好的建議吧!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當媽媽的就要做女兒隨時都可能來月經的心理准備了。女兒的成長過程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我們可以在孩子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告訴孩子什麼是月經。我們像講故事一樣告訴她:女人身體里有一個生育孩子的器官叫做子宮,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宮也在不斷發育,直到她能夠孕育新生命。子宮里的內膜每個月都要脫落掉,再長出新的,內膜脫落的時候會伴隨出血,大約持續一周左右。但是這是正常出血,一點也不疼,也不用擔心出血過多。你要告訴孩子: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這是每個女孩都會有。女孩的身體發育表現上的變化容易發覺,內部的變化卻不容易發覺。正因為它看不到,所以才更要珍惜自己的身體。而且不光人類,有些動物比如部分猴子也有月經,狗也有月經,但是周期和人的不一樣與生命有關的事總離不了血,血提醒我們生命的寶貴。來月經的時期每個人都不一樣,大概從10到15歲初潮,也就是說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階段,咱們提前做好准備,現在有很好用的衛生巾,不用擔心。媽媽要告訴孩子,來月經很正常,不疼也不會有什麼障礙,不光人類就連某些動物也有月經,這樣可以讓孩子徹底安心,再也沒有什麼問題。媽媽和她分享的秘密也會讓她感覺到溫馨和甜蜜。了。女孩進入了青春期,或多或少對身體某些部位的發育會感到煩惱,特別是月經。因為對身體的不安,還有大人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女人的月經很麻煩」的理念。很多女孩就盼自己不要太早來月經,影響了情緒。不管女孩幾歲來月經,不管是否會影響到身高,對於自己無法控制和改變的事情最好抱著欣然接受的態度。媽媽千萬不要給女兒灌輸的「快來月經難長高」的想法,既然自己無法控制,說這些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媽媽也不要種植月經麻煩的概念,該為孩子的成長而高興。孩子每長一歲家長都會從心裡為她高興,為她慶祝,那麼初潮也一樣,同樣是女孩成長中的重要一步,值得媽媽對她道一聲祝賀。如果女孩自己非常害羞,不願意讓全家都知道,可以悄悄的祝賀她邁出人生中的重要一步。至於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爸爸,最好是尊重孩子的意見。盛大的祝賀會讓本來害羞的孩子更加害羞,那麼來自最信賴的媽媽的祝賀會讓孩子從心裡欣喜。去外面吃頓飯也好,做孩子最喜歡吃的東西也好,把人生中最初的生理用品和內褲用漂亮的包裝包好,和女孩一起迎接人生中新的一步。對於初潮的女孩,只要作好准備,生理期也能舒適度過。早上起來,如果發現自己來了月經,先換衣服,把弄臟的衣物洗干凈或者作適當處理。然後根據當天的安排來選擇衣服,量多的日子穿深色衣服會更加安心。月經期容易貧血,為了防止貧血,一定要好好吃早飯,注意攝取富含鐵的例如菠菜、西梅等食物。按照當天的量選擇合適大小的衛生巾,在學校里使用的生理用品放在專用的小袋子里,多放一兩枚。現在日本女性常用一種隱性衛生巾袋,表面上看是疊著的擦手用小毛巾,實際上裡面裝著衛生巾。這樣即使被別人看到,也不會暴露隱私。量多的日子裡女孩由於擔心會不會漏而無法集中精神聽課,下課時盡量勤換,確保安心。有體育課時選擇帶有羽翼的超薄型衛生巾,這樣不容易在褲子上顯露出來。有劇烈運動的時候,事先告訴老師,上體育時參觀,不要勉強。和朋友一起說說笑笑,難免有時忘了去廁所,提醒她不要忘記。月經期間禁忌腹部和下半身著涼,選擇能使下半身保暖的衣服。很多女孩生理期間不自覺地感到緊張,引起生理痛。放鬆心情對緩解生理痛很有效,可以聽聽音樂,聞一聞自己喜歡的香味,盡量放鬆,還可以喝一些讓身體內部暖和起來的食物和飲料。月經期間要時刻保持身體清潔,可以洗澡和泡澡,量大時可以選擇淋浴,浴缸里的水如果弄臟了就要馬上換掉。月經期間可能比平時更容易感到疲勞,因此要注意睡眠。睡前使用適合自己量的夜用衛生巾,不放心的話可以多穿一件厚一點的褲子,或者在腰部圍條大浴巾。通過媽媽的細心教導,月經就不再成為女孩的煩惱和恐懼,而是連接媽媽與女孩之間的親情紐帶。女孩作為一個新女人,和媽媽一起分享秘密,害羞但高興的向最愛的媽媽靠近。來月經就證明身體已經快要做好了生育的准備,自己也是女人一員了,女孩該對自己的身體發育有信心和自豪。從此更加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每天都身體清爽自信,心裡陽光向上。

Ⅸ 《生命教育》教學敘事

人生有怎樣的難題,教育也隨之有怎樣的難題。教育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當今教育的重要目標是要培養素質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素質全面」的重要內容就是科學素養與文化素質——人文素養的相互交叉、疊加與融合。而我國傳統的教育中,尤其是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卻過於注重邏輯化、系統化的科學知識與理論的傳授,忽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缺乏一種以人為本的理念,導致了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被荒廢和教育人文意義與價值的失落。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將生物知識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造人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和諧,已引起教育工作著的關注。這也是我長久以來思索並努力探究進行實踐的重要問題。

我們常常為社會上出現虐待生命的現象而深感不安。為什麼有的人會因自我願望未得到滿足或遇到挫折就厭倦生命而自殺?為什麼有人因別人妨礙了自己而殺人?為什麼虐待各種動物的行為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貴,不知道珍愛自己,不知道珍愛別人及其他的生命。現在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輩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很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不懂得各種生物的生存是大自然賦予的權利。盡管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的科學,但傳統的生物教學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過於重視傳授生物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的備課、上課都以學生是否掌握書本知識和能否通過各式各樣的考試為目標,很少挖掘這些內容之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的內容,也很少考慮將生物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健康結合起來,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生物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還要促進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要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等等。也就是說,新的課程標准對生物學教學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實際上,每一章節的內容中都蘊含著大量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只要我們從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領會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很好的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授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1.生命之珍貴——生物的生殖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的內容,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讓學生體會到生命來之不易,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人文情懷。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經過開花、傳粉(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雙受精的過程,然後再逐步發育成果實、產生種子來繁殖後代,在這個過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傷害,或沒有傳粉,果實將不能正常發育也就不會形成種子,而一粒飽滿的種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後代的基礎;又如,鳥類的繁殖,要經過選擇巢區、選材築巢、交配產卵,然後是親鳥孵卵、育雛的過程,無論那個環節失誤後代都難成活。再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產生幾億個精子,它們在女性的陰道內爭先恐後的通過子宮游向輸卵管,在到達輸卵管時只剩下數千個了,最後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強壯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宮內發育10個月。可見,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優秀的個體。 生命是多麼來之不易的,它是多麼珍貴!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其生存的權利。我們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愛生命,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是人,生命都應該得到珍惜。

2.生命之衰亡——回歸大自然
生命的誕生是喜悅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迴避死亡問題的討論,期望擁有吉利和平安。但頻頻發生的校園自殺事件和其它各種自毀行為卻暴露出許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極其脆弱,不能珍視生命,也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義。一些年輕學生在遭受了較大的壓力(如學習壓力、心理壓力以及家長和老師過高的期望值等)時就放棄了生存而選擇死亡,這種逃避現實、輕視生命的做法,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不負責人,也是不能正視「死亡」的表現。「死亡」,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范疇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學、哲學、倫理學和人文學的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在生物學教學中從生物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生死教育,使學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任何一種生物都要經歷一個誕生、生長、生病、衰老到死亡的過程。比如,秋天的落葉它要經歷一個葉柄基部形成離層-隨風吹落的過程,春天樹木依然生出新葉再現生機;單細胞的動物可以在生長到一定的時候一分為二變為2個新的生命,原來的個體不復存在;人也會生老病死,死後,人的個體也和其他生物一樣最終會被分解為無機物重歸大自然。這是規律,是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環,沒有生何來死,沒有死又怎會有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只有了解死亡,正確認識死亡,才可能積極地看待生命,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承載生存的責任,進而創造並統整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3.生命之和諧——生物的適應性
為什麼青少年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外,青少年自身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差也是重要的因素。有鑒於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強調生物的適應性,也會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在這里,特別強調2個適應——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的相適應和生物的形態結構與生活習性的相適應。比如,葉片的表皮細胞透明使陽光可以透過,葉肉細胞里含有大量葉綠體適應於進行光合作用;小腸絨毛里含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適應於吸收營養物質。任何一種生物,都不能離開環境而獨立生存,而是要與環境發生關系。生物的生存會影響到環境,同理,環境也會影響生物的生存。例如,長期生活在沙漠地區的植物,植株矮小、葉片小甚至為針形,這就減少了水分的散失;生活在草叢中的青蛙體表是草綠色的,而沙土地里的青蛙則呈現黃褐色;肉食性的哺乳動物有銳利的犬齒;等等。可以想像,這種相互適應是多麼的和諧、多麼奇妙!假如這種和諧受到破壞,生命機體將會出現病症,健康將受到威脅,生命質量將會下降。正是由於生物的適應性,才有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態的生命,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海洋到空中、從熱帶叢林到冰雪覆蓋的山坳,無處沒有生命的蹤跡、無處沒有生命的色彩。為此,在生物教學中,一方面要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使之學習、了解生物適應性的特點,應用所學知識去關注自然界的和諧、關注生命的和諧與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對生物的適應性學習和了解,結合現實情況思考,為什麼有的學生適應能力很強,而有的學生則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從而導致學習興趣缺乏、成績下降,乃至出現心理障礙。具體說來,生物教學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使學生增強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學會尊重他人與關心他人,培養其社會責任感,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服務於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4.母愛之偉大——孕、產期母親的變化
母親,不僅孕育了新生命,也為人類的發展和未來的創造養育了後來者。但是,現實中不贍養年邁的父母、虐待父母乃至殺父弒母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其原因就在於一些青少年私慾膨脹,以為考慮自己的需求,沒有真正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懂父母心,不懂得愛。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何談愛別人,又何談愛祖國。毋庸諱言,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對於人的胚胎發育和營養的內容,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只是把它當作知識學習,為了應付考試,似乎記住胚胎發育的場所——子宮,物質交換的結構——胎盤,在母體內發育時間——280天等知識就足夠了。其實,如果在講授這部分知識的同時進行母愛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實現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結合。筆者曾在授課前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調查作業:回家訪問自己的父母(以母親為主,小組討論列出訪談的問題),訪問內容包括母親在准備懷孕和懷孕早期、中期、後期,以及生產過程、產後各個時期母親的心理、生理的變化與飲食喜好的變化等等,每人寫一篇訪談錄或調查報告,並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兩周後,學生的作業交上來了:有的寫「我的誕生」,有的寫「媽媽與我」,有的是「關於母親孕期的調查報告」。在這些作業中,有的側重母親懷孕時的心理變化,描述了母親每天對腹中胎兒的言語對話和撫摸動作以及滿懷希望迎接新生命的過程;有的側重於查閱母親懷孕後身體各器官重量增加的數據及對母親身體變化的描述;有的側重寫母親生產時痛苦與喜悅交集的復雜心情。統覽這些文章,無論側重點在那裡,無不透露出孩子對母親的崇敬,感嘆母親是多麼偉大,以及發自肺腑的心聲:我愛我的母親!

5.生命的意義——成長過程中身體和心理的特徵
人是萬物之靈,人生來不僅僅是活著,還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麼?電視上曾有一段采訪放羊娃的廣告——記者問:你放羊為什麼?答:蓋樓。問:蓋樓幹啥呢?答:結婚。問:結婚幹嘛呢?答:生娃。問:生娃幹嘛呢?答:放羊。這一段廣告對白僅僅說明了人的生存的本領。其實,人的這種生存的本領與和動物的生存沒有多大的區別。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呢?筆者認為,一個人一是要有健康的身體,頑強的生命力。新的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是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十分迅速的時期,生物教學結合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比如,結合《運動》」的學習,了解運動系統常見疾病及預防,自己制定體育鍛煉的計劃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結合《消化與吸收》的學習,自己和家人制定膳食計劃,設計每天的食譜實質科學、合理;結合《神經調節》的學習,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和學習計劃,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等等。二是要有豐富的知識、智慧和能力。一個人,只有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質量的人生。青春期不僅是一個人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習知識、開啟智慧、增強能力和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每8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心理是亞健康的。為此,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成為中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教學就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具體說,生物學教學就可以結合青少年學生青春期生理發育和心理變化的實際情況講解有關人體的知識,使之認識、了解自我,解開人的生理現象之謎,從而順利渡過青春期。如,筆者在教學《人的發育》時,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讓學生了解人的發育過程及變化、青春期的性發育特點、青春期的生理衛生,記住其中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做了如下的比較與分析:①在小學四五年級時(約9-10歲)和現在(約12-14歲)比較,你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記憶力、理解力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為什麼?②你的月經初潮(或首次遺精)是在什麼時候,你當時的心理是怎樣的,怎麼處理? ③在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心理上有哪些變化,遇到了那些困惑,你是怎麼解決的,有沒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同學們通過自己分析比較、小組討論,全班總結這種參與式的學習。每個人都能夠正確認識青春期的各種變化,沉著應對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人生的意義。

離開人文教育的科學教育,是一種殘缺的科學教育。尤其是隨著生物科技的發達,以生命教育為重點的人文教育就愈加重要。華特士(J.Donald Walters)在所著《生命教育》(Ecation for Life)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教育並不只是訓練學生能夠謀得職業,或者從事知識上的追求,而是引導人們充分去體悟人生的意義;生命只是活著的一種歷程,既然活著,就不妨活得好,讓身、心、靈兼備的生命態度,成為未來教育的新元素。」 教育要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作為基礎教育中的生物學教學,理應擔當起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將生物知識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開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時每一個學生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視生命。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