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stem校本課程

stem校本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11 16:40:23

『壹』 北京市朝陽區有哪些不錯的國際學校

京外國語大學附校朝陽雙語學校

北外附校朝陽雙語學校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直屬的國際高中。30年來,北外附校朝陽雙語學校已為國家各大部要、國內各科研單位及院校培訓人員上萬人次,向海外院校輸送自費留學生3000多人。

留學國家:英、美、加、澳

戶籍限制:不限戶籍

學費參考:34800-16.8萬元

北京青苗國際雙語學校

青苗教育集團始創於1998年,至今已走過20餘個春秋。作為國內第一家由中國人 創辦的國際雙語教育品牌,最早開創中西方教育結合辦學新模式。秉承「采中西合璧之萃,品文化融合之美」核心價值觀二十年,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全國20餘所校 區、涵蓋從幼兒園到初高中的教育集團。

留學國家:英、美

戶籍限制:不限

學費參考:10萬元

北京明誠外國語學校

北京明誠外國語學校整合全球頂級教育資源,博採中西文化精髓,培養具有科學素養,藝術素養及人文素養的國際化人才。通過科學(S.T.E.M.)和藝術特色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留學國家:加、美

戶籍限制:不限

學費參考:13.8-23.8萬元

北京世青國際學校

自2001年成立以來,經國際文憑組織(IB)授權,學校可提供國際文憑中學項目(IBMYP)和大學預科項目(IBDP)。2011年,小學部開設國際小學課程(IPC)。2016年,中學部還引入英國海外高中項目(IGCSE)。同時,世青還結合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為學生們提供自主研發的IN課程項目。

留學國家:英、美、加、澳

戶籍限制:不限

學費參考:16-20萬元

北京實驗外國語學校

北實外將國際先進的教育思想、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中國優秀的傳統教育文化相融合,通過研發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和STEM落地課程,為學生提供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超學科、國際化的教育。鼓勵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富有國際視野和愛心、富有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能力、富有面對困難的積極心態、尊重並理解不同文化的終身愛好者。

留學國家:英、加、美

戶籍限制:不限

學費參考:7.98-16.98萬元

『貳』 如何進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為破冰高中課程改革究竟發揮了哪些作用,以及課程基地的學校課程有沒有真正發生變化。這是無錫市開展「省高中課程基地」建設五年以來需要釐清的兩大問題。以這兩大問題為導向,「無錫經驗」為我們做出了總結與反思。

無錫市2011―2015「省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五年,有兩個問題必須深思。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高中課程基地建設模型的構建:高中課程基地對高中教育的優質特色發展發揮什麼作用,怎樣發揮作用?這個問題是對高中課程基地價值做出判斷,在功能、目標和建設要素之間構建關系,塑造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基本模型,為區域課程基地建設提供技術路線指導。第二個問題是關於高中課程基地價值的實踐檢視:「課程基地」項目學校的課程有沒有真正地發生變化?這個問題是對五年建設的成效做出評價,圍繞內容、方法和途徑,分析「課程基地」開發課程的類型結構,在課程結構的內部關系中尋找突破,為區域「十三五」高中課程基地建設提供經驗和思路。這兩個問題涉及區域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全面規劃、整體把握、具體實施和未來走向,需要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加以釐清。

一、結合實際,圍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目標構建建設模型

「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內容與無錫高中教育對「質量提升」和「特色發展」需求完全一致。「教學環境」「教學模型」「自主學習平台」「課程資源」「專業發展中心」「實踐創新」構成了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基本方式,這里的關鍵,是將高中教育和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視角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面來,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作為無錫市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核心目標,圍繞學生發展的目標,將環境、教學、學習、課程、教師視為「發展高中學生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要素和途徑。

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核心素養具有三個本質特徵:(1)指向於培養21世紀信息時代、知識社會、全球化時代的「新人」;(2)將知識與技能用於解決復雜問題和處理不可預測情境所形成的能力和道德;(3)既包括跨學科核心素養,又包括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關照下的教育質量不僅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需要學生作為全球公民所必需的可遷移技能,如批判思維、溝通、問題解決和沖突解決的能力等。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作為高中課程基地建設的出發點並由此設計教育目標有助於統合教育要素,指導基地建設的方向。

二、分類建設,依據「學生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區分基地建設類型

建設伊始,無錫各項目學校普遍對照統一的建設任務設計課程基地建設的方向,重點圍繞「創設具

有鮮明特色的教學環境」「突出核心教學內容的模型

建構」「建設促進自主學習的互動平台」「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課程資源」「構建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中心」「形成學生實踐創新的有效路徑」規劃路徑,尋找建設的方向。通過辨析論證,我們試圖按照建設目標的側重點將全市項目區分為若干個核心素養建設類型。

1.側重「終身學習取向」的基地建設類型。典型代表是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的「語文課程基地」和無錫市輔仁高中「生物科學探究課程基地」項目。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建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數學模型,領悟生物學知識,實現教學內容生活化、知識教學活動化、科學探究直觀化和學生學習自主化,促進終身學習能力形成。

2.側重「個人發展取向」的基地建設類型。典型代表是天一中學「STS綜合創新課程基地」,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的「想像,創造課程基地」。STS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的英文縮寫,重點培養個人發展所需的21世紀特殊素養。強化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探索「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方式」。

3.側重「成功生活價值取向」的基地建設類型。典型代表是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現代女性素養」課程基地。基於「現代女性素養」的內涵,一女中秉承「雅心慧思」課程理念,將女生成長分為六個層次――漂亮女孩、端莊女孩、陽光女孩、幸福女孩、才情女孩、卓越女孩,讓每一個女中學子拾級而上,獲得成功生活所需的「基礎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

4.側重「綜合取向」的基地建設類型。典型代表是市北高中的「江蘇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項目。項目旨在培養與學生的密切相關的21世紀議題,包括「環保素養」「公民素養」「健康素養」。

三、尋找突破,優化課程結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一所特色高中學校的課程結構一定有其特點,如果課程結構沒有改變,很難講這所高中學校的課程能真正影響到學生的發展。高中課程基地項目建設中學校課程結構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提高課程要素間的組織化程度和一致性水平,從而在各種要素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方式,讓學校課程結構產生最大的效力。從2011―2016年,無錫市「省高中課程基地」項目努力打破高中學校分科課程和學科課程為主的局面,突破封閉單一的課程結構,嘗試構建多元、開放的課程要素關系。

「思維可視化課程基地」依託思維可視化技術嘗試構建學校課程體系。積極研發未來課堂,推進「思維板塊」「心理板塊」和「創意板塊」三大平台建設,構建實施「思維訓練」「心悅課程」和「創意學習」三大課程體系,建成「雲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室以及集現代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於一體的開放式校園博物館等配套館室。

「STS綜合創新課程基地」積極突破「學科中心」。基地建成12個創新實驗室,包括康明斯工程實驗室、中科大普通物理實驗室、南京大學計算思維實驗室,中國葯科大學中草葯基地等;形成37個校外考察與實踐基地,13個特色鮮明的科技社團活動基地課程教學環境。通過多學科支撐、跨學科的主題性學習,初步形成以「項目研究」為載體,以「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學生探究性學習模型。

「語文課程基地」在優化選修課與必修課關繫上取得突破,建設現代化程度高、載體形式多、功能設施全的語文教學專用室(廳)。

「通用技術與STEM體驗課程基地」通過知識綜合運用,打破分科教學的局限:組建機器人社團、太陽能電池應用研究社團、風能研究社團、創意創新社團、節能環保小區研究社團、行道樹樹種和種植研究社團、行道樹資源綜合利用社團。大量的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和優質校本課程承載知識交叉和相互滲透,喚醒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

『叄』 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是什麼意思

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學院,
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呵呵。
相關信息,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有詳細介紹。
祝你好運。

『肆』 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效性 李炯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期刊級別: 省級期刊 國家級期刊 學報類期刊 北大核心 CSSCI CSSCI擴展
【雜志簡介】
本刊對如何發展教育信息化,如何培養教師科學運用信息教育手段,提高中小學生信息素養做了系統的闡述,並探討網路環境下的各種教育方式,力爭通過信息技術營造多彩課堂教育,進行課程整合,並與國際信息教育同步接軌。
《北京成人教育》現用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
獲獎情況:中國教育類核心期刊
國外資料庫收錄:醫學文摘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觀點、特別策劃、信息技術課、課程整合、人物、環球、管理E線、培訓廣角、區域巡禮、關注農村、技術與應用、行業觀察。
【投稿須知】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並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來稿不被選用的幾種可能
(1)稿件中有明顯的科學性錯誤。
(2)字跡潦草,塗改較多,難以辨認。
(3)主題不鮮明,文不對題,或者選題陳舊老套。
(4)拼湊羅列,結構鬆散,沒有創作的成分。
(5)與教案相仿,不適合發表。
(6)內容太基本,與教輔資料雷同。
(7)內容或方法不可靠,不適宜推廣,以防誤導讀者。
(8)近期刊登過類似文章,不宜重復發表。
4.不宜同時投遞多篇(三篇以上)稿件,因為持續刊登的可能性不大,反而容易引起「一稿多投」的誤解。如手頭稿件較多,請有選擇地分投各刊。
5.首頁的最上方註明來稿日期、適合欄目、適合年級以及作者的聯系方式,有E-mail地址的作者請將其附在文首,便於我們和您聯系。
6.如果稿件在四個月內未通過「一審」、「二審」或「三審」,可另投他刊。除此以外,不可一稿多投,一旦核實,將中止審理該作者的作品並以適當方式進行處理。
【雜志目錄】
2013年 第10期目錄
卷首
(1)用創造詮釋教育的未來 王曉波
封面人物
(2)張欣:技術讓我們今天生活在未來 石巍
資訊
(5)「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巡展活動」開啟 無
(5)「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進入全面應用階段 無
(6)全國20餘所高中聯手創建C20慕課聯盟 無
(6)六成未成年人用微博 知識碎片化顯隱憂 無
(7)英國將尖端技術納入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 無
(7)大數據時代須解決四大問題 無
(8)各地速報 無
(8)微言說 無
本期策劃
(9)破解教育難題的戰略選擇——挖掘大數據時代的教育金礦 無
(12)大數據 大視野 大教育 張傑夫
(15)大數據:開啟面向未來的教育革命 魏忠 何立友
(18)教育數據的挖掘、分析、應用 魏順平
(22)基於「大數據」的數字化教學形態 管雪沨
(24)大數據時代強化教師相關性思維發展 覃祖軍 武裝
(26)迎接大數據給教育帶來的挑戰 張渝江
新思維
(30)走出舊教育陰影融入大數據浪潮 王震一
(32)移動互聯時代教育的三個支撐點 林華
(34)美國課堂新概念:游戲如何進課堂 丹尼爾·雷博恩(美) 唐勁松(編譯)
教與學
(39)譜寫教育藍調的美麗篇章 王愛勝
(45)澳大利亞中小學STEM課程概況 張寧
(49)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對中小學程序教學的啟示 曹雪麗
(52)讓範例設計有跡可循 吳建鋒
(55)洞察技術 穿越理解 費海明
(59)信息時代下中小學生網路素養培養探析 吳青春
(61)構建課堂護航體系支撐數字化互動教學 阮國傑 羅明勇
(62)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誤區及對策 馮紅艷
(64)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具的結合 李松梅
(66)信息技術教育中的「無為」之道 陳永峰
(69)妙用「微課」破解課後作業講評的難題 錢勇
技術應用
(71)Moodle平台:為中學生打通與大學之間的課程聯系 張春雷
(74)利用FlipBook Creator快速開發電子課本 金高苑 王佑鎂
(77)研究性學習視角下的機房建設 張艷梅
大視野
(79)教育研究者應該具有科學精神 王竹立
(80)從「信息化熱」到教學常態:教育技術人的範式轉變 鄭小軍
(81)機器人活動對學生行為變化的影響 方少芹
(85)少兒圖書館與信息素質教育 周航
(87)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與學的方式變革 樊莎莎
聚焦海淀
(89)桌面「雲」系統實現移動教學的利器——桌面「雲」系統在北京理工大學附中的應用實踐與探索 張國春
(92)言息化成就明天 劉建琦
探訪朝陽
(95)朝陽區數字校園建設現狀評估研究 周力
2014年3期
1 讓教育走向更加公平 徐靖程 1
2 傳承中展現人文自主二附 陳志強; 2-4
3 《2013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網路生活方式藍皮書》正式發布等九篇 5-8
4 探索課程改革之道 徐靖程 9
5 繼往開來 漫話課程整合 郭善渡 10-14
6 ESP:大數據時代科學教育整合的一種解決方案 項華 14-16
7 基於數字科學家課程的「數碼探科學」大賽—— 以北京市東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為例 陶春毛澄潔項華 17-18
8 好玩的數字科學家校本選修課程—— 以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為例 梁婷項華楊雙偉 19-20
9 邊緣革命:STEM教育的破局之路 吳俊傑 21-22
10 「博貝」領你游淄博—— STEM理念下的信息技術地方特色校本課程教學案例 於方軍陳華 23
11 基於Arino的高中通用技術電子控制技術的課程實踐—— STEM教育視角下綜合課程教學案例 陳傑陳華 24
12 數字教材: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兼談中小學數字教材的研發 宋傑青 25-26
13 革新教育理念 探尋「智慧校園」之路 汪蜀江 27-28
14 從《愛探險的朵拉》談教育游戲任務設計 安福傑 29-30
15 信息技術教學一定要有學生立場 朱安平 31-35
16 翻轉課堂初探:微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賴艷侯詠嫻趙姣姣 36-39
17 信息科技課程應該怎樣體現科技史 張汶 40-42
18 VBA讓信息技術課程的技術思想與方法可見 陸平 43-46
19 讓人文素養之花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綻放 楊燕燕 47-48
20 高中信息技術易錯操作題題型的歸納與分析 張志兵 49
2014年6期
1 信息技術能否打破學校教育的壁壘 盧秋紅 1
2 迎著朝陽起步 智慧校園更精彩—— 記一位校長和他的「智慧校園」夢 徐靖程 2
3 2014年落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九篇 5-8
4 來自實踐的報告⑥ ——家校合力構築健康網路生態 培養未來數字公民 盧秋紅 9
5 一個「特長生」的出走 楊 偉 10-11
6 北京市中小學生網路生活面面觀 本刊編輯部 11-12
7 讓人歡喜讓人憂的「解題神器」 本刊編輯部 12-13
8 話題:如何構築健康的網路學習生態 牟艷娜 盧秋紅 14-16
9 教會孩子上網不上癮 孫宏艷 17-19
10 網路時代的數字公民素養教育 王丹迪 20-24
11 電子書包應用的誤區與發展方向 李 勇 27-30
12 慕課與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融合的優勢及模式分析 嚴 萍 31-34
13 為翻轉課堂教學效益保駕護航 秦紅斌 35-37
14 閩台小學階段教育游戲教學對比的思考 高嵐嵐 38-40
15 步教改之途 且行且思 馮 璐 41-45
16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的常態化試驗 方 瑩 46-48
17 回歸生活理念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 舒春平 49-50
18 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 李 炯 51-52
19 互動+反饋讓小學美術課堂活起來 狄春香 53-54
20 信息技術與聽說訓練 張彥文 55-56
21 追求實效 演繹精彩—— Scratch「聲控燈」一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景 花 57-58
22 基於群學網校際協作學習的教學實踐—— 以微課程「校園植物大搜索」為例 黃利鋒 陳沛珊 王林華 59-62
23 教學微視頻製作的困境探析 劉冬梅 63-66
24 利用App Inventor製作中小學安卓平台英語學習資源實例分析 張 寶 陳 穎 67-69
25 Q&A案例集錦(六) 魯 鄭 車英子 70-72
26 學會在信息海洋中搏擊風浪的本領 王竹立 73
27 你被技術改變了嗎 魏 寧 74
28 加快教育信息化推進步伐 為教育教學應用服務 姜振華 75+85
29 讓3D列印技術走進未來教室 王玉清 76-78
30 未來教室的選擇——平板電腦 楊冬英 79
31 挖掘「校園大數據」的價值 高祥旭 80
32 架設中職計算機專業師生溝通的橋梁 趙 翔 81-82
33 信息工程專業「雙師型」教師的「點、線、面」式進階培養 吳 豐 馬海洲 83-85
34 海淀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學校自主發展模式二 ——自下而上的學校信息化運作模式研究 孫立會 金 文 侯 蘭 86-88
35 育英學校信息化發展核心特徵及運作模式 程 莉 張艷霞 何建設 蔣曉欣 89-90
36 中關村二小信息化發展核心特徵及運作模式 侯福龍 李 想 李 敏 蔡 君 90-91
37 技術培訓中的「雲」課程 胡秋萍 92-93
38 構建開放型課堂 培養中學生高階能力 林玉敏 94-96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