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課程校園禮儀
1. 學校的校本課程是關於培養小學生各方面習慣的,取個名字。急!
《學文明禮儀做謙謙君子》
《小學生禮儀常規》
《小學生禮儀讀本》
圖片是我校的校本課程教材!希望能給你以提示!
2. 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的教案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問候
問候
教學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問候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問候語。
3.以正確使用問候語為榮。
4.知道向別人問候敬意,。對象、時間、唱歌、結清不同,要採用不同的問候語及問候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願意學習並正確使用問候語。
教學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紅花數朵。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處,比如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老師、同學等等。那麼,和不同的人相遇,該怎麼打招呼呢?禮儀小使者要出發了,我們趕快跟隨他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課件,感知禮貌用語。
今天的禮儀小使者是小明。早晨,小明起床從自己房間出來,看到媽媽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呢?
板書:媽媽,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媽媽,早晨好!媽媽,早安!)
上學路上,小明看到鄰居奶奶買菜回來,他怎麼和問候奶奶的?
板書: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還可能怎麼問候?
三、禮儀活動實踐:
1、看課後題:說說下列場合該如何問候?把序號填在括弧中。
A問聲:「您好!」
B點頭微笑/
C招招手。
D面帶微笑靜靜的看著。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看見熟人正在講台上講話,就面帶微笑靜靜看著,而不是招招手、聞聲「您好?」
在圖書館大家都在安靜的看書,為什麼一個小朋友看到同學迎面走來不問候「您好」而是點頭微笑?
2、比比看,那個小朋友記得快
太陽升,早上好,
見面說您好、您早,
遇到老師忙問候:「老師早上好!」
老師對我點頭笑。
晚上星星不滿天,
爸爸加班才返還,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誇我長大了。
四、禮儀鏈接
貝老師講故事: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一個美好的故事發生了……
美的回聲
一個孩子對著群山高喊:「喂,你干嗎?」群山回應道:「喂,你干嗎?」媽媽告訴孩子說:「你對他說『我們是朋友!』,聽聽他會說什麼。」孩子又大聲喊:「您好,我們是朋友!」大山回應道:「您好,我們是朋友!」孩子聽了非常高興。媽媽說:「孩子,你用什麼樣的語言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有用什麼樣的語言對待你。」
五、課堂禮儀實踐
1、同學們,你們有什麼樣的語言對待別人呢?
2、以組為單位排演課堂劇:參觀的客人來到我們班
板書:
問候
早晨好、晚上好、您好、辛苦了
3. 小學生文明禮儀的條例有哪些
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發表了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我市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員工中引起強烈反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聯合召開了「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講話」座談會,下發了《關於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在南安市德育天地網站開辟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專欄。我市各級各類學校也紛紛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多次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在全市教育系統掀起了「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熱潮。
南安一中等校開展「網上祭英烈,踐行榮辱觀」活動:南安一中、九都中心小學把「八榮八恥」主題教育活動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學生們通過網上獻花、網上留言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崇敬之情, 使網路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豐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涵和效果。
英都西峰小學「五進五結合」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一進課堂,將榮辱觀教育與《守則》、《規范》相結合,結合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利用童謠《小學生日常行為歌》和《文明禮貌歌》開展人人爭做文明小學生活動,培養良好習慣; 二進校園,將榮辱觀教育與 「五不五樹」、「文明伴我行135」活動相結合,樹文明禮貌新風、樹愛護公物新風,樹誠實守信新風、樹崇尚科學新風;三進活動,將榮辱觀教育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組織少先隊開展「五個一」活動,即讀一本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讀物,組織創作一批以「八榮八恥」為內容的綠色童謠,在教室里張貼一張「八榮八恥」宣傳畫,要制定一份詳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計劃,組織每個班級開一次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體驗、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四進宣傳,將榮辱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密切結合,開展「唱童謠、知榮辱、促成長」教育活動,把有關「八榮八辱」的童謠作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拍手謠」、「跳跳繩」「對對唱」等游戲形式為載體,在學校廣為傳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活動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用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滋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同時利用宣傳欄、手抄報、黑板報、校刊《啟航》、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開展「八榮八恥」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創設有利於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靈感、啟迪學生智慧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形成鮮明特色、濃厚底蘊、寬松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五進社區,將榮辱觀教育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開展「綠色童謠」進家庭,讓學生向家長、向社區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實際行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我給父母講禮儀」、「我帶弟妹說童謠」,讓家長參與「綠色童謠」創編等活動,促進「三結合」育人網路良性互動,同時以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將「八榮八恥」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社區。
九都中心小學圍繞「一二三四 」唱響「八榮八恥」: 一是制定一份文件,即制定《九都中心小學關於組織全體師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通知》,把「八榮八恥」教育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來抓; 二是遵循「二個貼近」,即遵循「八榮八恥」教育要貼近學生學習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三是落實「三個進」,即「八榮八恥」教育活動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 四是體現「四個結合」和「四個一」,「四個結合」是與師德教育活動相結合、與學生德育活動相結合、與少先隊建設相結合、與班集體建設相結合,「四個一」是舉行一次「八榮八恥」主題隊會、出版一期「八榮八恥」校刊班刊、辦一張「八榮八恥」手抄報、學唱一曲 「八榮八恥」快板,
康美蘭田小學開展四「一」四「進」樹榮辱觀:即開展「四個一」 (貼一張「八榮八恥」的內容;舉行一次有關「八榮八恥」的主題班會;唱一首「八榮八恥」的歌曲;出一版「八榮八恥」的專刊)和「四個進」(進教材、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旨在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准確理解「八榮八恥」的深刻內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活動將持續進行。
樂峰中心小學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五個一」教育活動:舉行一次教師「社會主義榮辱觀」徵文演講比賽,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榮辱觀徵文活動,各校按教師數10%比例推薦一定篇數徵文送中心小學評選,並舉行演講比賽;建立一個學生榮恥檔案,各班要充分重視「好人好事登記簿」和「學生違紀記錄簿」的建設,堅持正面教育,弘揚正氣,進一步規范學生的思想言行,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舉行一場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講座,各校要在4月下旬舉行一場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講座,演講者可以是學校領導、學校其他行政人員、關工委老同志等;舉行一堂「知榮恥、樹新風」班隊主題會,學生通過學校的教育以及在校內外的實踐,各班應結合班級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於5月份內舉行一堂「知榮恥、樹新風」的班隊主題會;舉行一次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比賽,各小學要開展相應的比賽,選取1名優秀的選手參加中心小學演講比賽。
國專中心小學等校唱響「八榮八恥」之歌:國專中心小學在退休教師侯世恭的配合下,把「八榮八恥」的內容譜寫成歌曲,然後印發到每位師生的手中,並把歌曲製成錄音帶,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唱。音樂老師利用藝術課對學生進行教唱。九都和安小學的老師利用午休時間砍竹子、削快板,組織一隊宣傳小組,利用每天早會為全校師生唱起了學校自編的快板《胡總書記的「八榮八恥」觀》。
東溪中學開展「六個一」「八榮八恥」教育:即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就社會主義榮辱觀談理想、談感受、談體會;舉行一系列辯論活動,就日常所見的一些典型案例各抒己見,達到明是非、分善惡、辨美醜的目的;開展一次徵文活動,用自己親身經歷的典型事例為素材,談談自己對榮辱觀的認識;出一期黑板報,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張貼出來供同學們分享;開展一次宣傳活動,同學們將自己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向父母、親友、鄰居宣傳推廣;指導一生思想言行,讓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同學們心中紮根,影響同學們一生的思想言行。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心,正氣得到了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學校成了最強音。
斗南中心小學積極開展「知榮辱,樹新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各班宣傳欄中張貼印有「八榮八恥」詳細內容的宣傳報,讓學生全面了解「八榮八恥」的主要內容;出版一期「知榮辱,樹新風」主題黑板報,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出版一期「八榮八恥」的主題手抄報;舉辦「知榮恥,樹新風」少先隊中隊主題活動設計評比,並要求各班召開一次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的班隊會;邀請鎮關工委宣講團蒞校作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題報告會;在四至六年級舉行一次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作文競賽;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深化師德承諾結合起來,組織全體教師對照「八榮八恥」,修訂個人師德承諾內容,踐行師德諾言,全心投入教育工作中;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相結合,促進學校形成「知榮恥,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校風。
洪梅五都中心校五項措施踐行「八榮八恥」:一是開展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欄等載體,讓「八榮八恥」印記遍布學校、深入人心。二是每周一次集中學習榮辱觀精神。利用每周星期一的政治學習時間,開設「我論榮辱」論壇,由學校教師輪流主講,圍繞榮辱觀談體會、談感受、談認識、談成果,切實做到榮辱分明,揚榮遏恥。三是每天開展一次學榮評比。學校把「八榮八恥」條款細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在「學風、出勤、紀律、衛生」四項評比的基礎上,增加「學榮」評比,要求學生真正把學習「八榮八恥」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讓「八榮八恥」真正落實到學習生活中。四是融榮辱觀教育於課堂教學中。學校把榮辱觀教育與班隊會、思品、社會、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相結合,通過教師精心編寫「榮辱觀」教學教案(教材)以及課堂教學榮辱觀知識,使師生在榮辱觀教育問題上雙向學習、系統學習、共同提高。五是開展一次「我與榮辱」的主題徵文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校將在5月上旬組織學生人人參與「我與榮辱」的主題徵文比賽,來深化「八榮八恥」的學習教育活動。
新營中學、奎霞中學等校祭掃烈士陵墓深化「八榮八恥」教育:隨著清明臨近,奎霞中學 、新營中學、 延平中學、南安三中、詩山中學、梅嶺中學、東田中學、翔雲中學、金淘中學、四都中學、向陽中學、九都中學、霞溪中學、華美中學、碼頭中心小學、英都大新小學、向陽中心小學、官橋中心小學、洪瀨中心小學、豐州西華小學等中小學校紛紛組織師生祭掃鄭成功陵園、嶺兜革命烈士紀念碑、翔雲革命烈士紀念碑、桃園劉美戀烈士墓、英都鎮革命烈士紀念碑、尹文其烈士墓、王鼎炮烈士墓、王宗敏烈士墓、山城革命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墓,舉行以「繼承先烈遺志,踐行『八榮八恥』」為主題的祭掃烈士墓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通過聆聽烈士生前的感人事跡、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烈士墓前庄嚴宣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祭掃活動作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會「八榮八恥」內涵,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4.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
培養小學生良好禮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我認為可以從校園文化滲透、常規行為訓練、特色活動體驗和校本課程落實四個方面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教育之重要。它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兒童時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雛形的時期,又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也恰恰是進行禮儀教育的最佳時機。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禮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我校的實踐,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 一、以無勝有,校園文化滲透 校園是育人的最佳場所,對校園環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題化營造,成為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對人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價值引導。基於學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們在教室、走廊、宣傳欄都掛上了有關禮儀的卡通畫或名人名言、名人畫像等。另外我們狠抓了文明禮儀教育陣地的建設,辦好了紅領巾廣播站。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環境,學生耳濡目染。由此,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為產生良好影響。 二、以小促大,常規行為訓練 1、重視「規范」,強化行為常規訓練 我們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為標准,把學生的養成教育作為常抓不懈的一項重要工作。每學期的開學初,重申學校的規章制度,使學生認識到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狠抓常規訓練,使文明具體化。如全校性集合排隊、進場秩序的訓練;做操動作規范、整齊化一的訓練;站、立、行的的訓練;見到老師問好姿態的訓練等。老師在日常訓練中對學生好的表現要及時予以強化,同時重點幫助習慣差的學生,促其改正。只有要求學生時時、處處規范言行,長期才能見效。 2、重視「升旗儀式」,落實禮儀常規教育 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利時機。我校注重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為升旗手。對他們進行嚴格的升降旗訓練,要求動作準確到位,並懂得升旗的意義。在升國旗儀式上,我校要求學生一律穿校服,按照升降旗禮儀的要求做。升旗時,要庄嚴肅立,不東張西望、不講話、不做小動作。若遲到了,要就地站好,待國旗升上桿頂後才入隊。升旗時隊員要行隊禮,非隊員的行注目禮。兩眼看著國旗徐徐升上旗桿的頂端,唱國歌時要整齊、准確,聲音要宏亮。學校利用好「國旗下講話」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3、以禮帶禮,突出教師表率作用 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以身作則,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例如:看到校園里的果皮紙屑時,教師自己帶頭撿起,這比教師訓斥學生「看見紙屑為什麼不撿」要好得多。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老師做錯了,也敢於向學生道歉。這樣的小節,體現了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師還應堅持正面引導和講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做才被大家所喜歡。 總之,我認為學校堅持強化常規訓練,抓新教育活動,大力建設校園文化,開拓禮儀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必然能使學生逐漸了解禮儀知識、學會禮儀知識、踐行禮儀知識,從而養成講文明、講禮儀的習慣,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5. 校本課程之談話禮儀
1、談話時態度要誠懇、自然、大方,言語要和氣親切,表達得體。2.要注意聽取對方談話。3.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可做手勢但不可幅度過大。4.同時與幾個人談話,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5.當碰到意見不一致時,應保持冷靜,或以豁達的胸懷包容異己,或迴避話題,忌在公眾場合為非原則性問題大聲喧嘩。6.在公眾場合男女之間忌耳鬢廝磨,或與非親屬關系的異性長時間攀談、耳語。7.不可出言不遜,不可揭人短處,不可談人隱私,不可背後議論人,更忌撥弄是非。不說荒誕離奇、聳人聽聞的事,不搞小廣播以充「消息靈通人士」。8.談話者應保持一定距離。9.遇有攻擊、污辱性言辭,一定要表態,但要掌握度。
6. 課程中的行為禮儀要求是哪三方面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關於課堂上的禮儀
一、作好上課准備
作為學生應該在預備鈴響之前就進入教室,准備好課本、練習本、文具等,安靜端坐,恭候老師的到來。充分做好上課准備,既為自己上好每一節課打下基礎,也是尊敬學業的表現,同時還要尊重師長、尊重別人、尊重整個集體的表現。
二、遵守課堂紀律
遵守課堂紀律,既是尊重老師的表現,也是珍惜學業與集體的行為。上課時要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積極發言,不私下說話,不隨便走動,不能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甚至調皮搗蛋,擾亂課堂秩序等。
三、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
在課堂上,老師提問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每個同學都有被老師提問的經歷。該怎樣正確、禮貌地對待老師的提問呢?請記住:
1、回答問題時,應先舉手,經老師允許後再起立發言。老師未點到自己的名字時,不要搶先答話。
2、起立回答時,姿勢、表情要大方,不要故意做出滑稽的引人發笑的舉止。說話聲音要清脆,不要太小聲,以免老師、同學聽不清楚。
3、當老師提問的問題恰好是自己回答不出而又被點到名時,切不可有抵觸情緒和行為。這時應該勇敢地站起來,以抱歉的語調向老師解釋說:「老師,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請原諒」。
4、在其它同學回答老師提問時,不要隨便插話。如別人回答錯了,或者回答不出而老師繼續面對大家提問時才可以舉手,並在得到老師允許後,站起來回答問題
7. 禮儀課程需要哪些指導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8. 如何培養禮儀
1.要注意個人衛生和整潔,發型要簡潔,給人以干練,清爽的感覺,女士應略施淡妝,不化濃妝。服飾穿戴簡潔、莊重,忌穿牛仔裝或無領無袖的衣服,忌穿拖鞋。
2.不在辦公區域內大聲喧嘩、打鬧、談笑、哼唱、歌唱、吹口哨等;辦公區域談工作應輕聲,
不得讓與事無關的人聽見,影響他人工作。工作時間不得談論個人私事、家庭瑣事。
3.手勢適宜,宜少不宜多,不用手指指點點。與人交談時雙手不要插入衣褲兜,不要雙臂抱胸。
4.走路腳步要輕,操作動作要輕。在通道、走廊里與同事相遇應點頭行禮以示致意;遇到長輩要禮讓,不能搶行。
(8)小學校本課程校園禮儀擴展閱讀:
會議通用禮儀
1.擬發好會議通知。會議通知必須寫明開會時間、開會地點、會議主題及參加者等內容。要提前一定的時間發通知,以便使參加者有所准備。
2.安排好會場。會場的大小,要根據會議內容和參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會場不易尋找,應在會場附近安設路標以作指點。
3.開會的時間宜緊湊。開「馬拉松」式的長會,往往上面在作長篇報告,下面卻在交頭接耳呵欠不斷。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時間,討論實質性的問題,應視為開會禮儀中十分重要的一條。
4.迎送禮儀。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會議,對會議參加者要認真做好迎送工作。一般應在會前組成一個會務組,專門處理有關問題。
9. 小學生文明禮儀的條例
我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教育活動
--------------------------------------------------------------------------------
【日期:2006年4月6日 出處:政教科 閱讀:5930】
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的委員時,發表了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我市教育系統廣大師生員工中引起強烈反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聯合召開了「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講話」座談會,下發了《關於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在南安市德育天地網站開辟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專欄。我市各級各類學校也紛紛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多次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在全市教育系統掀起了「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熱潮。
南安一中等校開展「網上祭英烈,踐行榮辱觀」活動:南安一中、九都中心小學把「八榮八恥」主題教育活動和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學生們通過網上獻花、網上留言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崇敬之情, 使網路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豐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涵和效果。
英都西峰小學「五進五結合」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一進課堂,將榮辱觀教育與《守則》、《規范》相結合,結合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利用童謠《小學生日常行為歌》和《文明禮貌歌》開展人人爭做文明小學生活動,培養良好習慣; 二進校園,將榮辱觀教育與 「五不五樹」、「文明伴我行135」活動相結合,樹文明禮貌新風、樹愛護公物新風,樹誠實守信新風、樹崇尚科學新風;三進活動,將榮辱觀教育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組織少先隊開展「五個一」活動,即讀一本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讀物,組織創作一批以「八榮八恥」為內容的綠色童謠,在教室里張貼一張「八榮八恥」宣傳畫,要制定一份詳細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計劃,組織每個班級開一次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體驗、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四進宣傳,將榮辱觀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密切結合,開展「唱童謠、知榮辱、促成長」教育活動,把有關「八榮八辱」的童謠作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拍手謠」、「跳跳繩」「對對唱」等游戲形式為載體,在學校廣為傳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活動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用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滋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同時利用宣傳欄、手抄報、黑板報、校刊《啟航》、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開展「八榮八恥」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創設有利於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靈感、啟迪學生智慧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形成鮮明特色、濃厚底蘊、寬松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五進社區,將榮辱觀教育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開展「綠色童謠」進家庭,讓學生向家長、向社區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實際行動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我給父母講禮儀」、「我帶弟妹說童謠」,讓家長參與「綠色童謠」創編等活動,促進「三結合」育人網路良性互動,同時以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將「八榮八恥」教育活動延伸到家庭、社區。
九都中心小學圍繞「一二三四 」唱響「八榮八恥」: 一是制定一份文件,即制定《九都中心小學關於組織全體師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通知》,把「八榮八恥」教育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來抓; 二是遵循「二個貼近」,即遵循「八榮八恥」教育要貼近學生學習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三是落實「三個進」,即「八榮八恥」教育活動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 四是體現「四個結合」和「四個一」,「四個結合」是與師德教育活動相結合、與學生德育活動相結合、與少先隊建設相結合、與班集體建設相結合,「四個一」是舉行一次「八榮八恥」主題隊會、出版一期「八榮八恥」校刊班刊、辦一張「八榮八恥」手抄報、學唱一曲 「八榮八恥」快板,
康美蘭田小學開展四「一」四「進」樹榮辱觀:即開展「四個一」 (貼一張「八榮八恥」的內容;舉行一次有關「八榮八恥」的主題班會;唱一首「八榮八恥」的歌曲;出一版「八榮八恥」的專刊)和「四個進」(進教材、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旨在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准確理解「八榮八恥」的深刻內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活動將持續進行。
樂峰中心小學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五個一」教育活動:舉行一次教師「社會主義榮辱觀」徵文演講比賽,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榮辱觀徵文活動,各校按教師數10%比例推薦一定篇數徵文送中心小學評選,並舉行演講比賽;建立一個學生榮恥檔案,各班要充分重視「好人好事登記簿」和「學生違紀記錄簿」的建設,堅持正面教育,弘揚正氣,進一步規范學生的思想言行,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舉行一場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講座,各校要在4月下旬舉行一場社會主義榮辱觀專題講座,演講者可以是學校領導、學校其他行政人員、關工委老同志等;舉行一堂「知榮恥、樹新風」班隊主題會,學生通過學校的教育以及在校內外的實踐,各班應結合班級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於5月份內舉行一堂「知榮恥、樹新風」的班隊主題會;舉行一次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比賽,各小學要開展相應的比賽,選取1名優秀的選手參加中心小學演講比賽。
國專中心小學等校唱響「八榮八恥」之歌:國專中心小學在退休教師侯世恭的配合下,把「八榮八恥」的內容譜寫成歌曲,然後印發到每位師生的手中,並把歌曲製成錄音帶,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唱。音樂老師利用藝術課對學生進行教唱。九都和安小學的老師利用午休時間砍竹子、削快板,組織一隊宣傳小組,利用每天早會為全校師生唱起了學校自編的快板《胡總書記的「八榮八恥」觀》。
東溪中學開展「六個一」「八榮八恥」教育:即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就社會主義榮辱觀談理想、談感受、談體會;舉行一系列辯論活動,就日常所見的一些典型案例各抒己見,達到明是非、分善惡、辨美醜的目的;開展一次徵文活動,用自己親身經歷的典型事例為素材,談談自己對榮辱觀的認識;出一期黑板報,將學生的優秀作文張貼出來供同學們分享;開展一次宣傳活動,同學們將自己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認識向父母、親友、鄰居宣傳推廣;指導一生思想言行,讓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同學們心中紮根,影響同學們一生的思想言行。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全校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心,正氣得到了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學校成了最強音。
斗南中心小學積極開展「知榮辱,樹新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各班宣傳欄中張貼印有「八榮八恥」詳細內容的宣傳報,讓學生全面了解「八榮八恥」的主要內容;出版一期「知榮辱,樹新風」主題黑板報,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出版一期「八榮八恥」的主題手抄報;舉辦「知榮恥,樹新風」少先隊中隊主題活動設計評比,並要求各班召開一次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的班隊會;邀請鎮關工委宣講團蒞校作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題報告會;在四至六年級舉行一次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作文競賽;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深化師德承諾結合起來,組織全體教師對照「八榮八恥」,修訂個人師德承諾內容,踐行師德諾言,全心投入教育工作中;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相結合,促進學校形成「知榮恥,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校風。
洪梅五都中心校五項措施踐行「八榮八恥」:一是開展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欄等載體,讓「八榮八恥」印記遍布學校、深入人心。二是每周一次集中學習榮辱觀精神。利用每周星期一的政治學習時間,開設「我論榮辱」論壇,由學校教師輪流主講,圍繞榮辱觀談體會、談感受、談認識、談成果,切實做到榮辱分明,揚榮遏恥。三是每天開展一次學榮評比。學校把「八榮八恥」條款細化為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在「學風、出勤、紀律、衛生」四項評比的基礎上,增加「學榮」評比,要求學生真正把學習「八榮八恥」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讓「八榮八恥」真正落實到學習生活中。四是融榮辱觀教育於課堂教學中。學校把榮辱觀教育與班隊會、思品、社會、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相結合,通過教師精心編寫「榮辱觀」教學教案(教材)以及課堂教學榮辱觀知識,使師生在榮辱觀教育問題上雙向學習、系統學習、共同提高。五是開展一次「我與榮辱」的主題徵文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校將在5月上旬組織學生人人參與「我與榮辱」的主題徵文比賽,來深化「八榮八恥」的學習教育活動。
新營中學、奎霞中學等校祭掃烈士陵墓深化「八榮八恥」教育:隨著清明臨近,奎霞中學 、新營中學、 延平中學、南安三中、詩山中學、梅嶺中學、東田中學、翔雲中學、金淘中學、四都中學、向陽中學、九都中學、霞溪中學、華美中學、碼頭中心小學、英都大新小學、向陽中心小學、官橋中心小學、洪瀨中心小學、豐州西華小學等中小學校紛紛組織師生祭掃鄭成功陵園、嶺兜革命烈士紀念碑、翔雲革命烈士紀念碑、桃園劉美戀烈士墓、英都鎮革命烈士紀念碑、尹文其烈士墓、王鼎炮烈士墓、王宗敏烈士墓、山城革命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墓,舉行以「繼承先烈遺志,踐行『八榮八恥』」為主題的祭掃烈士墓活動,緬懷革命先烈,通過聆聽烈士生前的感人事跡、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烈士墓前庄嚴宣誓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祭掃活動作為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切身體會「八榮八恥」內涵,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10. 小學生文明禮儀行為准則
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Good morning,Dad/Mum.)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Good night,Dad/Mum.)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Hello,Dad/Mum.)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Happy New Year!)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Wish you a good journey!)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2、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Good morning,Dad/Mum.)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Good night,Dad/Mum.)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Hello,Dad/Mum.)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Happy birthday to you!)(Wish you good health!)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Happy New Year!)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Wish you a good journey!)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Welcome home!)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Don』t worry! 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
3、 餐桌禮儀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Sit down/Have a seat/Take a seat,please.)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Thank you.)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Enjoy your Breakfast/lunch/supper!)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4、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後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後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後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5、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Excuse me, may I …?)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Thank you very much.
I/We really had a good time.) (I』ll/We』ll be expecting your visit.)
6、 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塗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不留長發。
7、行走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