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校本課程評價辦法
⑴ 如何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措施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必須抓好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呢?我粗淺的談談。
一、 明確要求心中有數
每一種習慣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學生明確其重要性,所以每學期開始都要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愛幼,團結;與人交往中,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上遵守規則,維護公德,關愛他人,在學校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然後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要求學生必須做到 「六點六會」:以對自己負責為起點,學會修身;以對家庭負責為基點,學會孝敬;以對學習負責為支點,學會求知;以對他人負責為出發點,學會合作;以對集體負責為凝聚點,學會關心;以對社會負責為制高點,學會感恩。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加強學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養,還要示範如何行禮問好,使其從關心自己的人品、學業、健康、前途到自愛、自尊、自立、自強,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單純的說教,莫過於實在的行動。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直接仿效的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能很大程度影響學生。因此,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當學生見到教師問好時,教師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頭的工作向學生點頭或招手問好,或教師放下師長的架子主動跟不知道問好的學生問好;當老師做錯了,敢於向學生道歉;當需要學生幫助時,主動說聲「謝謝」。上課了,教師走進教室,彎腰撿起一片碎紙,順手扔進垃圾桶,不用說話,學生就學會愛班,進而學會愛校,愛家鄉,愛祖國。教師順手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筆、本輕放於他的課桌上,他就會牢記在心上,並會幫別人撿筆,撿本……養成幫助別人的好習慣。我們教師生活上的小節不忽視,學生文明禮儀就會很快養成。
三、多彩活動,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溝填滿。」這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推崇和踐行的。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是說教,而應該將對學生的教育與日常的學習、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幫學生架設一條道德認識轉化的橋梁,營造處處育人的氛圍。如讓板報說話、讓牆壁說話,牆報懸掛名人名句,班級的清潔區、學校的水龍頭、班級綠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語:「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請節約用水」、「我體弱,不要踐踏我」……無聲的語言,是對學生的良好教育。班級黑板報既有規定主題,又有留有學生自由發揮的園地:我進步了、好人好事宣傳、風采展示……在營造育人氛圍的同時,鼓勵學生追求個性的張揚。 同時定期評出班級文明禮儀之星;成立禮儀崗和監督崗,對學生進行禮儀的示範、檢查和監督;結對子對問題學生跟蹤幫教等系列教育活動。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優化育人環境
現在的許多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家長對教育管理上的過分溺愛、或有外出打工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放任,導致了學生家庭禮儀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禮儀作業,通過家校聯系卡進行家校互動。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並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懂文明、講禮儀的好孩子進行輔導,使家長掌握正確、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堅持把禮儀教育與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務能力在內的勞動教育相結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
總之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恆,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⑵ 淺談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一 狠抓禮儀常識教育,提升學生素養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學生文明禮儀素養和禮儀行為兩大方面,主要包括語言、舉止、儀容儀表和場所禮儀等。
(一)語言文明教育:不說臟話是語言文明的前提,學會並運用文明禮貌用語(常用十字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正確稱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談技巧,能夠當眾簡短發言。
(二)著裝審美教育:學習服裝穿著的TPO原則:服裝的穿著要與穿著的時間、地點、場合環境相協調。如上課應穿著校服,運動休閑的運動服,不穿奇裝異服。
(三)舉止規范得體教育:學習優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簡單練習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讓學生發現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樹立自信心,散發青春陽光的魅力。
(四)人際交往教育: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男女生之間、社會活動等人與人交往的基本規則和禮貌禮節。
(五)校園場所禮儀教育:校園場所禮儀教育有教室、辦公室、宿舍、集會、衛生間以及其他場所禮儀的教育。
二 加強自身禮儀修養,提升人格魅力
「學高為范,德高為師,」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首先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強自身禮儀教育能力。
(一)樹立信心:班主任要對自己的禮儀教育能力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在禮儀教育過程中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始終堅信如果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學生們就會像我們設想的那樣文明有禮、懂事可愛。
(二)講究方法:禮儀教育是心靈溝通的教育,多用正面引導法和情景模擬展示對比法,讓學生領悟發現。少用說教,不用反面語言。如:在禮儀教育的初期見到學生可以主動和他打招呼,而不是給他下個「沒禮貌」的結論而放棄;學生說臟話時善意提醒他注意使用文明用語提高個人魅力,而不是大聲訓斥。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你是在幫助他,讓他進步,而不是在管教他。
(三)區分場合:公共場所多用於各種禮儀常識的普及和正面宣傳。學生偶有不良行為在公開場合應善意悄聲提醒,強調某種現象和行為時不點名,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願意接受你的禮儀教育。
⑶ 小學生文明禮儀評語怎麼寫
小學生文明禮抄儀評語,你尊襲敬老師、團結同學、關心集體,所以大家都喜歡你。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習不夠刻苦,有畏難情緒。學習方法有待改進,掌握知識不夠牢固,思維能力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平時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習成績比上學期有一定的進步。今後如果能注意分配好學習時間,各科全面發展,均衡提高。相信一定會成為一名更加出色的學生。
⑷ 怎麼培養學生在體育課上文明禮儀的實施辦法
要培養學生在體育課上文明禮儀的實施辦法。老師必須做個規范的標准。然後讓學生模仿著一步一步做。
⑸ 禮儀課程需要哪些指導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范》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通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⑹ 小學班級如何開展文明禮儀實施細則
xx班文明禮儀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發展,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更好地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把學校的文明禮儀規范評分標准和班級的班規結合,促進良好的班風,學風,校風的形成。
二、實施方案
總負責: 班主任
分管人: 班級八個組長。
評分標准:以學校的文明禮儀規范達標標准進行打分為標准,再進行班級同學的評議
1、把評分標准表發到各組長處,由組長對組員進行評分和管理,評分嚴格遵照上面的分數。
2、路隊管理、體操管理、晨讀管理、課前管理、衛生管理由專門的組長負責,各組長把當天的分數打好,掛在中隊角,每個組長再把自己組員的分數打好。
3、八大組長,實行全班同學互相監督,認真負責得打好分數。
4、建立獎罰制度:
獎勵: (1)每個星期五組長將自己組的分數統計好,匯報給班主任,分數在98分以上的評為文明禮儀優秀的隊員。評上班級文明禮儀的同學,可在班級五彩繽紛欄里表揚一次,獲得一個大蘋果和一些學慣用品。
(2)在班級文明禮儀優秀隊員中評選出一名推薦到學校參加評比,並且能在兩個星期里能為班級,同學做好事的同學,優先推薦。
懲罰:分數在60分以下的同學接受教育批評,並告知家長,一起進行教育
還有一個
http://www.d3syxx.com/xiao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59
⑺ 文明禮儀評語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我讀了《文明——只差一步》這樣的漫畫。
這篇文章描寫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放學了,小男孩與小女孩正在回家的路上。他們經過了一個垃圾桶,垃圾桶旁有一堆垃圾,那些垃圾的臭氣迎面撲鼻而來,路過的人總要拿出手帕,捂著鼻子路過。可就在這時候,小女孩將垃圾撿了起來,小心翼翼地將垃圾扔入了垃圾桶。小男孩也拉開了書包,掏出了筆和紙,上面寫著:文明——只差一步。隨後,小男孩與小女孩將紙貼在了垃圾桶上,告誡人們不要在亂扔垃圾,污染環境了。
如果,人人都成為一個講文明的人,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那臭臭的垃圾使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件事:三年前,我還隹在河東,那時,我都是走樓梯的,有一次,我急匆匆地跑下樓來,剛到三樓,就迎面撲來一陣臭熏熏的味兒,我往左一瞧!唔,垃圾桶的四周都是惡心的臭垃圾,太惡心了!我剛准備走,三樓的阿姨打開了門,看也沒看垃圾桶就把垃圾扔在了外頭,那臭哄哄的垃圾還招來許多蒼蠅呀、蟑螂呀、四害全到齊了。
啊,如果人人都講文明,跨開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為了有一個美好的家園,要保護我們的地球,請做一個文明人吧!
簡單評語:這是一篇《文明——只差一步》讀後感,作者概括故事內容簡潔清晰,能在引述的基礎上很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為了有一個美好的家園,要保護我們的地球,請做一個文明人吧」。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⑻ 學校文明禮儀教育二十條規定
小學乃至高中階段對文明禮儀有不同的要求,不知道你要的是哪個層次的?教育部2011年出台版了個《中小學文權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希望你能用到。
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習慣。小學1—3年級要知道常用的禮貌用語,養成良好的坐、立、行習慣,保持服裝整潔,愛清潔、講衛生;能得體地稱呼他人,懂得尊敬父母長輩和老師,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禮節,遵守交通等基本秩序。小學4—6年級要掌握問候、致謝或致歉等禮貌用語和常用體態語,了解傳統節日禮俗和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要孝敬父母長輩,學會傾聽他人,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禮儀。
初中要做到著裝大方得體,掌握在公開場合發言的禮儀;要理解父母,懂得感恩,掌握拜訪接待的基本禮儀,和與異性同學交往的禮儀,集體活動遵守規則。高中要掌握不同場合談吐和儀容儀表原則,在排隊等公共場合與人保持恰當距離。
高中階段,讓學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則和方法。掌握各種場合介紹和自我介紹、各種場合握手、演講和辯論的禮儀要求;掌握基本涉外禮儀等
⑼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進行換位法,暫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方面去教育。佛家說,事物總有它的因果關系的,事情的產生也總有先有因,然後才會有這個果。案例中是由於此時他們感覺到如此辛苦的把書捧書到那裡卻不見門開,心中有一種受騙的感覺,再加上往日對該老師的高壓做法的不滿,自然就粗口辱罵了。做班主任的應該了解學生的這種心情,有時老師的對他們的偏見行為你要對他們看法的表示認同,使學生與你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沒有思想上的共鳴,我們就無法真正的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即使我們對他們當場桳嚇,只是控制一時的場面平靜,我們沒辦法做到明天學生會心平氣和的改變他們粗魯粗口的語言行為。
利用課本課堂和時勢資源進行教育。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不應只限於專門的班會課或政治專題課和特定的場所,對學生的文明禮貌行為的教育我們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可利用我們課本課堂的資源來進行。
堅持不懈的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下去。因為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人長期的生活學習教育的過程,他的行為准則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即使我們對學生強調過,但是人腦不是簡單的儲存信息的容器,它有存在遺忘的特性,學生也是一樣也存在著水過鴨背的現象,在不經意中就綻露出不文明禮貌的行為,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減少避免不文明禮貌現象的發生,那麼就要長期的提醒自己、教育自己。一個人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從學生抓起。對於培養中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我們也更要時時抓,常抓不放,常抓不懈。做事情要取得成功貴在堅持,貴在有恆,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也如此。 當然,對學生文明禮貌的培養,還需要學校領導、各科任老師的通力合作,相關的規章制度的配合,才能使學生真正的養成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使之形成氣候,而且是學校范圍內的大氣候,講文明禮貌才蔚然成風,才能成為該校的人文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