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楊慶余
⑴ 課程與教學論什麼是教學什麼是課程
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概念,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教育學」包括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3個一級學科。其中一級學科「教育學(0401)」又包含「教育學原理」(040101),「課程與教學論(040102)」、「教育史(040103)」、「比較教育學(040104)」、「學前教育學(040105)」、「高等教育學(040106)」、「成人教育學(040107)」、「職業技術教育學(040108)」、「特殊教育學(040109)」,「教育技術學(040110)」等十個下位學科。因而,「課程與教學論」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
⑵ 「教學數學」和「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有什麼區別
是「數學教學」。說的簡單點,數學教學是兩年制的專業學位,學制短,所以在節約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拿到碩士文憑。基本情況就是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准備論文與找工作。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是三年制的學術型碩士,需要上課的內容較數學教學多一些。兩年制的相對於三年制的文憑上相對競爭力低一些,但是差距也不大。
⑶ 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或者學科教學(數學)哪個以後對當老師更好點
學科教育(數學):國內的還是以理論為主。但是國外的一些當地商學院的數學專專業還是不屬錯。會有一些實際的項目做。不過數學確實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科。但是在中國還沒有得到重視。
所以如果只是在國內發展,也不打算將來搞學術的話,就目前而言不建議你學
課程與教學論(數學)
很多學校都有這個方向,特別是師范類的院校,比如好點的 華東師大,北京師大,東北師大,華南師大,中等的,江西師大,遼寧師大,等等,稍差點的 贛南師院,等, 初試考教育學統考,復試按照學校規定的考試,一般是數學分析與高等代數,還有可能是數學教育概論。江西,遼寧都是二類學校,我還知道廣西師大也不錯,還是3類的,英語要求很低。我是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的方向的,讀起來很有意思,希望你能如願!
⑷ 自考小學教育03330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
淘寶上有書,電子稿的試題跟考試的不太一樣,電子稿的是全國的,但是考試的好像是各個省自己 命題的,所以還是看書比較好,但我背全國的也考過了。
⑸ 學科教育(數學)與課程與教學論(數學)有什麼區別嗎哪個好一些
學科教育(數學):國內的還是以理論為主。但是國外的一些當地商學院的數學專業還是不錯。會有一些實際的項目做。不過數學確實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學科。但是在中國還沒有得到重視。
所以如果只是在國內發展,也不打算將來搞學術的話,就目前而言不建議你學
課程與教學論(數學)
很多學校都有這個方向,特別是師范類的院校,比如好點的 華東師大,北京師大,東北師大,華南師大,中等的,江西師大,遼寧師大,等等,稍差點的 贛南師院,等, 初試考教育學統考,復試按照學校規定的考試,一般是數學分析與高等代數,還有可能是數學教育概論。江西,遼寧都是二類學校,我還知道廣西師大也不錯,還是3類的,英語要求很低。我是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的方向的,讀起來很有意思,希望你能如願!
⑹ 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讀書筆記
「一個沒有相當發達的數學文化的民族是註定要衰落的,一個不掌握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的專民族是注屬定要衰落的,我們應當努力建立民族或國家的清醒的數學意識。」我想,我們應當把思維方法的訓練滲透於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去,應當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去帶動、促進具體數學內容的教學。
⑺ 四.學習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就不再需要學習小學數學設計理論和方法了嗎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專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屬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⑻ 關於課程與教學論這個專業的問題
課程與教學論這個來專源業教育學碩士。
屬於學術碩士。
學術型與專業型所講的課,學的內容有什麼區別區別在於前者側重於理論研究,後者側重於實踐。
數學專業是理學碩士,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碩士,兩者是不同的,也就不存在願意不願意的問題了,學的方向就業方向各有不同。
⑼ 《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就是《數學教育學》嗎
不是,數學教育學內容如下
內容簡介
當代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已經聚焦在變革學校課程、教與專學的層面,當前我屬國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回應了我國教育所面臨的挑戰和現實問題。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新課程的實施,既強烈沖擊著現有的師范教育體系,又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發展是課程改革的中心,課程與教學的變革和發展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是決定課程與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新課程要求師范校在現有的教師培養過程中融入新課程理念,使未來的教師能夠了解新課程、理解新課程、更新教育觀念,改進舊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