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公差配合機械課程設計

公差配合機械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13 00:04:47

① 急求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

MNO整理的1000份機械課設畢設,有圖紙有說明書,給個採納哦P

② 機械製造技術課程設計:根據下面零件圖,完成如下任務:1.這零件圖的整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

你這來個是莫氏錐度?
1.使用普車或是數控源車,夾持任意端,車削另一端30度倒角和退刀槽、梯形螺紋處車至外徑尺寸。使用Φ45x110的圓鋼;
2.不拆卸工件繼續車削梯形螺紋至尺寸;
3.將工件安裝在工裝上,使用普車或數控車將其加緊車削其他部分至尺寸。(可以粗車加精車)

等下我給你上圖!

③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基礎知識
第1章 概述 (1)
1.1 課程設計的目的、內容和任務 (1)
1.2 課程設計的一般步驟 (2)
1.3 課程設計中應正確對待的幾個問題 (3)
第2章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體設計 (4)
2.1 擬定傳動系統方案 (4)
2.2 原動機類型與參數的選擇 (6)
2.2.1 選擇電動機的類型和結構形式 (7)
2.2.2 選擇電動機的容量 (7)
2.2.3 確定電動機的轉速 (8)
2.3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傳動比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8)
2.3.1 傳動比分配的一般原則 (8)
2.3.2 傳動比分配的參考數據 (9)
2.4 機械傳動系統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10)
2.5 機械傳動系統的總體設計示例 (11)
第3章 減速器的構造、潤滑及密封 (15)
3.1 減速器的類型、特點及應用 (15)
3.2 減速器的結構 (17)
減速器的箱體結構 (17)
3.3 減速器的潤滑 (20)
3.3.1 齒輪和蝸桿傳動的潤滑 (20)
3.3.2 滾動軸承的潤滑 (23)
3.4 減速器的密封 (25)
3.4.1 軸端的密封 (25)
3.4.2 軸承室內側的密封 (26)
3.4.3 其他處的密封 (27)
3.5 減速器的附件 (27)
第4章 傳動零件設計計算 (29)
4.1 外傳動零件設計 (29)
4.2 內傳動零件設計計算 (31)
第5章 減速器裝配草圖的設計 (38)
5.1 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設計概述 (38)
5.2 初繪減速器裝配草圖 (39)
5.3 軸、軸承的校核計算 (44)
5.4 完成減速器裝配草圖設計 (45)
第6章 減速器零件工作圖設計 (59)
6.1 零件工作圖的基本要求 (59)
6.2 軸零件工作圖設計 (60)
6.3 齒輪類零件工作圖設計 (61)
6.4 箱體零件工作圖設計 (63)
6.5 減速器附件設計 (68)
第7章 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設計 (73)
7.1 對減速器裝配工作圖視圖的要求 (73)
7.2 減速器裝配圖內容 (73)
第8章 設計計算說明書編寫及答辯 (78)
8.1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要求 (78)
8.2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內容 (78)
8.3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書寫格式 (79)
8.4 課程設計答辯 (81)
8.4.1 課程設計總結 (81)
8.4.2 課程設計答辯目的、准備工作與問題題目 (82)
第9章 設計題目 (86)
9.1 設計帶式輸送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 (86)
9.2 設計螺旋輸送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 (88)
9.3 設計卷揚機的動力和傳動裝置部分 (90)
9.4 設計NGW行星齒輪減速器 (91)
第二部分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准和規范
第10章 常用數據和一般標准 (93)
10.1 常用數據 (93)
10.1.1 常用材料的密度(表10-1) (93)
10.1.2 常用材料的彈性模量及泊松比(表10-2) (94)
10.1.3 金屬材料熔點、熱導率及比熱容(表10-3) (94)
10.1.4 常用材料的線膨脹系數(表10-4) (94)
10.1.5 常用材料極限強度的近似關系(表10-5) (95)
10.1.6 硬度值對照表(表10-6) (95)
10.1.7 常用標准代號(表10-7) (96)
10.1.8 常用法定計量單位及換算(表10-8) (96)
10.1.9 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數(表10-9,表10-10) (97)
10.1.10 機械傳動和軸承的效率概略值和傳動比范圍(表10-11,表10-12) (98)
10.1.11 希臘字母(表10-13) (99)
10.2 一般標准 (100)
10.2.1 圖樣比例、幅面及格式(表10-14,表10-15) (100)
10.2.2 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及編排方法 (101)
10.2.3 優先數系和標准尺寸(表10-16) (102)
10.2.4 中心孔(表10-17,表10-18) (103)
10.2.5 軸肩與軸環尺寸(表10-19) (104)
10.2.6 零件倒圓與倒角(表10-20) (105)
10.2.7 砂輪越程槽(表10-21) (105)
10.2.8 退刀槽、齒輪加工退刀槽(表10-22,表10-23,表10-24) (106)
10.2.9 刨削、插削越程槽(表10-25) (107)
10.2.10 齒輪滾刀外徑尺寸(表10-26) (108)
10.2.11 錐度與錐角系列(表10-27) (108)
10.2.12 機器軸高和軸伸(表10-28~表10-31) (109)
10.2.13 鑄件最小壁厚和最小鑄孔尺寸(表10-33,表10-34,表10-35) (113)
10.2.14 鑄造過度斜度與鑄造斜度(表10-36,表10-37) (115)
10.2.15 鑄造內圓角(表10-38) (115)
10.2.16 鑄造外圓角(表10-39) (116)
10.2.17 焊接符號及應用示例(表10-40,表10-41) (117)
第11章 機械工程材料 (119)
11.1 黑色金屬材料 (119)
11.1.1 灰鑄鐵(表11-1) (119)
11.1.2 球墨鑄鐵(表11-2) (120)
11.1.3 鑄鋼(表11-3) (121)
11.1.4 普通碳素結構(表11-4) (122)
11.1.5 優質碳素結構鋼(表11-5) (122)
11.1.6 合金結構鋼(表11-6) (125)
11.2 有色金屬材料 (127)
11.2.1 鑄造銅合金(表11-7) (127)
11.2.2 鑄造鋁合金(表11-8) (129)
11.2.3 鑄造軸承合金(表11-9) (131)
11.3 型鋼與型材 (132)
11.3.1 冷軋鋼板和鋼帶 (132)
11.3.2 熱軋鋼板 (134)
11.3.3 熱軋圓鋼(表11-25) (138)
11.3.4 冷拉圓鋼、方鋼、六角鋼(表11-26) (140)
11.3.5 熱軋等邊角鋼(表11-27) (141)
11.3.6 熱軋不等邊角鋼(表11-28) (144)
11.3.7 熱軋槽鋼(表11-29) (148)
11.3.8 熱軋L形鋼(表11-30) (149)
11.3.9 熱軋工字鋼(表11-31) (150)
第12章 電動機 (152)
12.1 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52)
12.2 YZR、YZ系列冶金及起重用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165)
第13章 連接件和緊固件 (170)
13.1 螺紋 (170)
13.2 螺栓 (173)
13.3 螺柱 (177)
13.4 螺釘 (178)
13.5 螺母 (183)
13.6 墊圈 (185)
13.7 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 (187)
13.8 擋圈 (190)
13.9 鍵連接 (194)
13.10 銷連接 (197)
第14章 聯軸器與離合器 (199)
14.1 聯軸器 (199)
14.1.1 常用聯軸器的類型選擇 (199)
14.1.2 常用聯軸器 (200)
14.2 離合器 (210)
14.2.1 機械離合器的類型選擇(表14-10) (210)
14.2.2 簡易傳動矩形牙嵌式離合器(表14-11) (211)
第15章 滾動軸承 (212)
15.1 常用滾動軸承 (212)
15.2 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游隙 (224)
15.2.1 滾動軸承與軸和外殼的配合 (224)
15.2.2 滾動軸承的游隙要求 (228)
第16章 公差配合、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 (231)
16.1 極限與公差、配合 (231)
16.1.1 術語和定義 (231)
16.1.2 標准公差等級 (232)
16.1.3 公差帶的選擇 (234)
16.1.4 配合的選擇 (235)
16.2 幾何公差 (247)
16.2.1 術語和定義 (247)
16.2.2 幾何公差的類別和符(代)號 (248)
16.2.3 幾何公差的注出公差值及應用舉例 (249)
16.3 表面粗糙度 (253)
16.3.1 評定表面粗糙度的參數及其數值系列 (253)
16.3.2 表面粗糙度的符號及標注方法 (253)
16.3.3 不同加工方法可達到的表面粗糙度(表16-19) (255)
第17章 齒輪、蝸桿傳動精度 (258)
17.1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258)
17.1.1 定義與代號 (258)
17.1.2 等級精度及其選擇 (259)
17.1.3 極限偏差(表17-6) (260)
17.2 圓錐齒輪精度 (264)
17.2.1 錐齒輪、齒輪副誤差及側隙的定義和代號 (264)
17.2.2 精度等級 (266)
17.2.3 公差組與檢驗項目 (266)
17.2.4 齒輪副側隙 (271)
17.2.5 圖樣標注 (274)
17.2.6 錐齒輪的齒坯公差 (275)
17.3 圓柱蝸桿、蝸輪的精度 (276)
17.3.1 蝸桿、蝸輪、蝸桿副術語定義和代號 (276)
17.3.2 精度等級和公差組 (278)
17.3.3 蝸桿、蝸輪及傳動的公差 (279)
17.3.4 蝸桿傳動的側隙 (282)
17.3.5 齒坯公差和蝸桿、蝸輪的表面粗糙度 (284)
17.3.6 圖樣標注 (285)
第18章 潤滑與密封 (287)
18.1 潤滑劑 (287)
18.2 潤滑裝置 (288)
18.2.1 間歇式潤滑常用的潤滑裝置 (288)
18.2.2 油標和油標尺 (290)
18.3 密封裝置 (292)
第三部分 減速器參考圖例
第19章 減速器裝配圖 (297)
第20章 減速器零件圖 (300)
參考文獻 (312)

④ 跪求: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有多少給多少)

課程設計說明書

一.電動機的選擇:
1.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按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三機籠型電動機,封閉式結構,電壓380V,Y系列斜閉式自扇冷式鼠籠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手冊P167)
選擇電動機容量 :
滾筒轉速:
負載功率:
KW
電動機所需的功率為:
(其中: 為電動機功率, 為負載功率, 為總效率。)
2.電動機功率選擇:

折算到電動機的功率為:

3.確定電動機型號:
按指導書 表1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圓柱齒輪傳動一級減速器傳動比范圍為: .取V帶傳動比 ,則總傳動比理論范圍為 ,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
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750,1000和1500
查手冊 表 的:選定電動機類型為:
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 ,滿載轉速: ,額定轉速: ,質量:
二、確定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
1.減速器的總傳動比為:

2、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
按手冊 表1,取開式圓柱齒輪傳動比
因為 ,所以閉式圓錐齒輪的傳動比 .
三.運動參數及動力參數計算:
1.計算各軸的轉速:
I軸轉速:

2.各軸的輸入功率
電機軸:
I軸上齒輪的輸入功率:
II軸輸入功率:
III軸輸入功率:
3.各軸的轉矩
電動機的輸出轉矩:

四、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1.皮帶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擇普通V帶
由課本 表5.5查得:工作情況系數:
計算功率:
小帶輪轉速為:
由課本 圖5.14可得:選用A型V帶:小帶輪直徑
(2)確定帶輪基準直徑,並驗算帶速
小帶輪直徑 ,參照課本 表5.6,取 ,

由課本 表5.6,取
實際從動輪轉速:
轉速誤差為:
滿足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要求.
驗算帶速
在 范圍內,帶速合適.
(3)確定帶長和中心距
由課本 式5.18得:

查課本 表5.1,得:V帶高度:
得:
初步選取中心距:
由課本 式5.2得:
根據課本 表5.2選取V帶的基準長度:
則實際中心距:
(4)驗算小帶輪包角:
據課本 式5.1得: (適用)
(5)確定帶的根數:
查課本 表5.3,得: .查課本 表5.4,得:
查課本 表5.4,得: .查課本 表5.2,得:
由課本 式5.19得:
取 根.
(6)計算軸上壓力
查課本 表5.1,得:
由課本 式5.20,得:單根V帶合適的張緊力:

由課本 式5.21,得:作用在帶輪軸上的壓力為 :

2、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擇齒輪材料及精度等級
初選大小齒輪的材料均為45鋼,經調質處理,硬度為
由課本表取齒輪等級精度為7級,初選
(2)計算高速級齒輪
<1>查課本 表6.2得:
取 ,
由課本 圖6.12取 ,由課本 表6.3,取 ,
齒數教少取 ,取 則 .
<2>接觸疲勞許用應力
由課本 圖6.14查得: .
由課本 表6.5,查得: ,
則應力循環次數:

查課本 圖6.16可得接觸疲勞的壽命系數: ,
.
<3>計算小齒輪最小直徑
計算工作轉矩:
由課本 表6.8,取: ,

<4>確定中心距:
為便於製造和測量,初定: .
<5>選定模數 齒數 和螺旋角
一般: ,初選: 則 .
由 得:
由課本 表6.1取標准模數: ,則:
取 ,則: .
取 , .
齒數比:
與 的要求比較,誤差為1.6%,可用.是:
滿足要求.
<6>計算齒輪分度圓直徑
小齒輪: ;
大齒輪:
<7>齒輪寬度

圓整得大齒輪寬度: ,取小齒輪寬度: .
<8>校核齒輪彎曲疲勞強度
查課本 圖6.15,得 ;
查課本 表6.5,得: ;
查課本 圖6.17得:彎曲強度壽命系數: ;

由課本 表6.4,得: ,
Z較大 ,取 ,
則: ,
所以兩齒輪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滿足要求,此種設計合理.
〈9〉齒輪的基本參數如下表所示:

名稱 符號 公式 齒1 齒2
齒數

19 112
分度圓直徑

58.015 341.985
齒頂高

3 3
齒根高

3.75 3.75
齒頂圓直徑

64.015 347.985
齒根圓直徑

50.515 334.485
中心距

200
孔徑 b
齒寬

80 75

五、軸的設計計算及校核:
1.計算軸的最小直徑
查課本 表11.3,取:
軸:
軸:
軸:
取最大轉矩軸進行計算,校核.
考慮有鍵槽,將直徑增大 ,則: .
2.軸的結構設計
選材45鋼,調質處理.
由課本 表11.1,查得: .
由課本 表11.4查得: , .
由課本 式10.1得:聯軸器的計算轉矩:
由課本 表10.1,查得: ,
按照計算轉矩應小於聯軸器公稱轉矩的條件,查手冊 表8-7,
選擇彈性柱銷聯軸器,型號為: 型聯軸器,其公稱轉矩為:
半聯軸器 的孔徑: ,故取: .
半聯軸器長度 ,半聯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為: .
(1)軸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裝配
單級減速器中可以將齒輪安排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齒輪左面由套筒定位,右面由軸肩定位,聯接以平鍵作為過渡配合固定,兩軸承均以軸肩定位.

(2)確定軸各段直徑和長度
<1> 段:為了滿足半聯軸器的軸向定位要求, 軸段右端需制出一軸肩,故取 段的直徑 ,左端用軸端擋圈定位,查手冊表按軸端去擋圈直徑 ,半聯軸器與軸配合的轂孔長度: ,為了保證軸端擋圈只壓在半聯軸器上而不壓在軸的端面上,故段的長度應比略短,取: .
<2>初步選擇滾動軸承,因軸承同時受有徑向力和軸向力的作用 ,故選用蛋列圓錐滾子軸承,參照工作要求並根據: .
由手冊 表 選取 型軸承,尺寸: ,軸肩
故 ,左端滾動軸承採用縐件進行軸向定位,右端滾動軸承採用套筒定位.
<3>取安裝齒輪處軸段 的直徑: ,齒輪右端與右軸承之間採用套筒定位,已知齒輪輪轂的寬度為 ,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壓緊齒輪,此軸段應略短與輪轂寬度,故取: ,齒輪右端採用軸肩定位,軸肩高度 ,取 ,則軸環處的直徑: ,軸環寬度: ,取 , ,即軸肩處軸徑小於軸承內圈外徑,便於拆卸軸承.
<4>軸承端蓋的總寬度為: ,取: .
<5>取齒輪距箱體內壁距離為: .
, .
至此,已初步確定了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3)軸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齒輪,半聯軸器與軸的周向定位均採用平鍵聯接
按 查手冊 表4-1,得:平鍵截面 ,鍵槽用鍵槽銑刀加工,長為: .
為了保證齒輪與軸配合有良好的對中性,故選擇齒輪輪轂與軸的配合為; ,半聯軸器與軸的聯接,選用平鍵為: ,半聯軸器與軸的配合為: .
滾動軸承與軸的周向定位是借過渡配合來保證的,此處選軸的直徑尺寸公差為: .
(4)確定軸上圓角和倒角尺寸,
參照課本 表11.2,取軸端倒角為: ,各軸肩處圓角半徑: 段左端取 ,其餘取 , 處軸肩定位軸承,軸承圓角半徑應大於過渡圓角半徑,由手冊 ,故取 段為 .
(5)求軸上的載荷
在確定軸承的支點位置時,查手冊 表6-7,軸承 型,取 因此,作為簡支梁的軸的支撐跨距 ,據軸的計算簡圖作出軸的彎矩圖,扭矩圖和計算彎矩圖,可看出截面處計算彎矩最大 ,是軸的危險截面.
(6)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

<1>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因已知低速級大齒輪的分度圓直徑為: ,
得: , , .
<2>求作用於軸上的支反力
水平面內支反力:

垂直面內支反力:

<3>作出彎矩圖
分別計算水平面和垂直面內各力產生的彎矩.

計算總彎矩:

<4>作出扭矩圖: .
<5>作出計算彎矩圖: ,
.

<6>校核軸的強度
對軸上承受最大計算彎矩的截面的強度進行校核.
由課本 式11.4,得: ,
由課本 表11.5,得: ,
由手冊 表4-1,取 ,計算得: ,
得: 故安全.
(7)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
校核該軸截面 左右兩側.
<1>截面 右側:由課本 表11.5,得:
抗彎截面模量: ,
抗扭截面模量: ,
截面 右側的彎矩: ,
截面 世上的扭矩為: ,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
街面上行的扭轉切應力: .
截面上由於軸肩而形成的理論應力集中系數 及 ,
由課本 圖1.15,查得:
得:
由課本 圖1.16,查得:材料的敏性系數為:
故有效應力集中系數為:

由課本 圖1.17,取:尺寸系數 ;扭轉尺寸系數: .
按磨削加工,
由課本 圖1.19,取表面狀態系數: .
軸未經表面強化處理,即: .
計算綜合系數值為:
.
由課本第一章取材料特性系數: .
計算安全系數 :
由課本 式,得: ,
.
由課本 表11.6,取疲勞強度的許用安全系數: .
,故可知其安全.
<2>截面 左側
抗彎截面模量為: .
抗扭截面模量為: .
彎矩及彎曲應力為: ,
扭矩及扭轉切應力為: ,
過盈配合處的 值: ,由 ,得: .
軸按磨削加工,由課本 圖1.19,取表面狀態系數為: .
故得綜合系數為: ,
.
所以在截面 右側的安全系數為: ,
.
.

故該軸在截面右側的強度也是足夠的.
3. 確定輸入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六. 軸承的選擇及計算
1.軸承的選擇:
軸承1:單列圓錐滾子軸承30211(GB/T 297-1994)
軸承2:單列圓錐滾子軸承30207(GB/T 297-1994)
2.校核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30211,查手冊:
由課本 表8.6,取

由課本 表8.5,查得:單列圓錐滾子軸承 時的 值為: .
由課本 表8.7,得:軸承的派生軸向力: , .
因 ,故1為松邊,
作用在軸承上的總的軸向力為: .
查手冊 表6-7,得:30211型 , .
由課本 表8.5,查得: ,
,得: .
計算當量動載荷: ,
.
計算軸承壽命,由課本 式8.2,得: 取: .
則: .

七.鍵的選擇和計算
1.輸入軸:鍵 , , 型.
2.大齒輪:鍵 , , 型.
3.輸出軸:鍵 , , 型.
查課本 表3.1, ,式3.1得強度條件: .
校核鍵1: ;
鍵2: ;
鍵3: .
所有鍵均符合要求.
八.聯軸器的選擇
選擇 軸與電動機聯軸器為彈性柱銷聯軸器
型號為: 型聯軸器:
公稱轉矩: 許用轉速: 質量: .
選擇 軸與 軸聯軸器為彈性柱銷聯軸器
型號為: 型聯軸器:
公稱轉矩: 許用轉速: 質量: .
九.減數器的潤滑方式和密封類型的選擇
1、 減數器的潤滑方式:飛濺潤滑方式
2、 選擇潤滑油:工業閉式齒輪油(GB5903-95)中的一種。
3、 密封類型的選擇:密封件:氈圈1 30 JB/ZQ4606-86
氈圈2 40 JB/ZQ4606-86

十.設計小節
對一級減速器的獨立設計計算及作圖,讓我們融會貫通了機械專業的各項知識,更為系統地認識了機械設計的全過程,增強了我們對機械行業的深入了解,同時也讓我們及時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更努力地探究.
十一.參考資料
1.「課本」:機械設計/楊明忠 朱家誠主編 編號 ISBN 7-5629-1725-6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4年6月第2次印刷.
2.「手冊」: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吳宗澤,羅聖國主編 編號ISBN7-04-019303-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3次印刷.
3「指導書」: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龔桂義,羅聖國主編 編號ISBN 7-04-002728-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24次印刷.

⑤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直接找你老師要吧,弄一些去年的,參考一下。

⑥ 進行機械設計需要的知識

我是干機械設計的,但還沒干多長時間,設計過程中有很多都是借鑒,所以前人的經驗很重要。
《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制圖》《工程材料》類是肯定的,這些翻翻大學課本就行。還有公差配合(或是叫《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很重要,其實圖紙誰都會畫就是看誰的加工出來更好用,這就是靠公差配合了。
我還推薦一本書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雖然這是本學校用的書,但是裡面裡面有一百餘張成型的圖紙供參考,很多圖紙有現成配合公差。這是本老書,一般書店都沒有,我再淘寶網上買了本舊的,感覺很好。
《機械設計手冊》共五卷。是必備的工具書,一般上班的公司都會有。
還有就是關於結構設計的書籍,美觀也很重要!如《機械設計實用機構與裝置圖冊》《機械結構合理設計圖冊》,後者簡單明了,才一百多頁有點意思。
現在書店有幾本什麼機械設計禁忌200例500例什麼的,我覺得《機械設計圖冊》第六卷《機械設計的錯例與禁忌》還不錯,挺有用。看了之後再看圖紙就能看出來哪些圖紙是學生畫的,哪些圖紙才是真正可以加工的圖紙。《機械設計圖冊》共6卷,以結構設計為主,和《機械設計手冊》是一個人主編的,裡面圖多,但是沒有完整的圖紙,很少有標注公差什麼的,我不喜歡前5卷。
畫圖習慣用哪個軟體就多學學相關軟體的書籍,比如AutoCAD,CAXA電子圖版,Pro/E,ug,soildwoeks等等吧,各有優點。學學畫圖技巧,快捷鍵什麼挺有用。
上面窩說的有很多網上有電子版的PDF格式的,比如成套的機械設計手冊,機械設計圖冊等等,可以省很多錢。就是看著沒有書感覺好。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
學完了電控,再干機械,你會有更寬闊的思路,現在就講究機電一體的設計呢,祝你成功吧!!!

⑦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章節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課程設計的目的
第二節 課程設計的內容和步驟
第三節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
第四節 課程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第一節 減速器的主要型式、特點及應用
第二節 初步確定減速器結構和零部件類型
第三節 擬定傳動方案
第四節 電動機的選擇
第五節 確定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和分配各級傳動比
第六節 傳動裝置的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第三章 傳動零件的設計
第一節 箱外傳動件的設計要點
第二節 箱內傳動件的設計要點
第三節 軸徑初選
第四章 軸系部件設計
第一節 軸承類型的選擇
第二節 軸的結構設計及軸、軸承、鍵的強度校核
第三節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第四節 齒輪結構設計
第五章 減速器的結構
第一節 標准減速器簡介
第二節 通用減速器的結構
第三節 減速器箱體的結構設計
第四節 減速器附件設計
第六章 減速器的潤滑及密封
第一節 減速器的潤滑
第二節 減速器的密封
第七章 減速器的裝配圖設計
第一節 裝配圖的設計和繪制
第二節 裝配圖總成設計的完成
第八章 零件工作圖繪制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軸類零件
第三節 齒輪類零件
第四節 箱體
第九章 編制設計計算說明書及准備答辯
第一節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內容、要求
第二節 准備答辯
第十章 參考圖例
一、典型減速器圖例
二、零件工作圖參考圖例
第十一章 一般設計資料
一、常用數據
二、課程設計常用的一般性資料
第十二章 常用材料
第十三章 常用緊固件和聯接件
一、螺栓、螺釘、螺柱
二、螺母、墊圈、擋圈
三、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
四、鍵聯接和銷聯接
第十四章 滾動軸承
一、常用滾動軸承
二、滾動軸承的配合
第十五章 潤滑和密封的標准和規范
一、潤滑劑
二、油杯
三、標准密封件
第十六章 聯軸器
第十七章 公差與配合
一、公差配合
二、形狀和位置公差
三、表面粗糙度
四、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GB10095-88)
五、蝸桿傳動精度
第十八章 電動機
主要參考文獻

⑧ 機械製造課程設計(KCSJ-09合鑄銑開拔叉)

一,零件的分析(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實物圖,零件的工藝分析,確定毛坯種類,專基屬面的選擇,制定工藝路線,機械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確定切削用量及時間定額)二,夾具的設計
這是該設計的所有總體框架,讓後就是計算,和設計感言之類的東西了。

⑨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目錄

第一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
第1章概述
1.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目的
1.2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內容
1.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步驟
1.4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2章機械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2.1擬定傳動方案
2.2選擇電動機
2.3傳動裝置總傳動比及其分配
2.4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2.5設計計算示例
思考題
第3章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和聯軸器的選擇
3.1傳動零件設計計算
3.2聯軸器的選擇
思考題
第4章減速器的構造、潤滑及裝配圖設計
4.1減速器的構造
4.2減速器的潤滑
4.3減速器裝配圖設計概述
4.4初步繪制減速器裝配草圖(第一階段)
4.5軸系部件的結構設計(第二階段)
4.6減速器箱體和附件設計(第三階段)
4.7完成減速器裝配工作圖(第四階段)
4.8圓錐齒輪減速器裝配圖設計的特點
4.9蝸桿減速器裝配圖設計的特點
思考題
第5章零件工作圖設計
5.1軸類零件工作圖
5.2齒輪類零件工作圖
5.3箱體零件工作圖
思考題
第6章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及答辯准備
6.1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6.2設計計算說明書編寫示例
6.3答辯准備
第7章減速器裝配圖常見錯誤示例
7.1減速器軸系結構設計中的錯誤示例
7.2減速器箱體和附件設計中的錯誤示例
第二篇簡化畫法、減速器零部件結構及參考圖例
第8章常用規定畫法、標注法和簡化畫法
8.1常用機構運動簡圖符號
8.2有關規定畫法和標注法
8.3簡化畫法
第9章減速器零部件結構及尺寸
9.1傳動零件的結構及其尺寸
9.2減速器箱體結構圖例
9.3減速器附件
第10章參考圖例
10.1減速器裝配圖示例
10.2零件工作圖示例
第三篇課程設計常用標准及規范
第11章一般標准
第12章常用工程材料
第13章螺紋及緊固件
13.1螺紋
13.2螺紋零件的結構要素
13.3緊固件
第14章鍵連接和銷連接
14.1鍵連接
14.2銷連接
第15章滾動軸承
15.1常用滾動軸承
15.2滾動軸承的配合和游隙
第16章潤滑與密封
16.1常用潤滑油及選擇
16.2常用潤滑脂及選擇
16.3潤滑裝置
16.4密封形式和密封件
第17章聯軸器
第18章極限與配合、幾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18.1極限與配合
18.2幾何公差
18.3表面粗糙度
第19章齒輪及蝸桿、蝸輪的精度
19.1漸開線圓柱齒輪的精度
19.2圓錐齒輪的精度
19.3圓柱蝸桿和蝸輪的精度
第20章電動機
第四篇設 計 作 業
第21章螺紋連接和螺旋傳動設計作業
21.1螺紋連接結構設計
21.2滑動軸承座螺栓連接設計
21.3螺旋千斤頂設計
第22章機械傳動和軸系部件設計作業
22.1V帶傳動設計
22.2軸系部件結構改錯
22.3圓柱齒輪傳動的軸系部件設計
參考文獻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