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設計意圖
『壹』 小學語文教案設計每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怎麼寫具體點!
語文教學設計可以分詳案和大綱,如果你只是為了讓自己記住教學內容,可以直接寫大綱版。如果要上交權你的講課內容,我認為還是要詳案。把你的教學環節寫的詳細些,包括你設計的導入語,你需要提出的問題(有時也可以寫出學生將要回答的內容),過程(寫出你每個段落的詳細講解過程,需要提出的問題),板書設計。
如果你要選擇一個段落來講的話,也是要寫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一般來講,要講一個段落,也是本課的重點段落,你的教學設計也要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來講解,抓住本課的重難點詳細講解,其他的段落略講。一般來說,講課也要遵循總分總,即使是講課文的一個段落,也要把課文其他的內容帶一帶。詳略得當。
『貳』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是不是必須要有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來具有以下特徵。自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叄』 語文課程目標的設計思路和呈現方式有什麼特點
課程目標的設計思路是九年一貫,整體設計,盡可能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版和階段性,所以我們把權整個目標系統分為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兩部分。就目標設計的結構框架來說,縱向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這三個維度,但這是隱性的線索;橫向則是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這才是顯性的呈現。其中綜合性學習屬學習方式,與上述四方面內容不在一個層面上,因是在現階段特別需要予以重視、加以強調的,故專門列出。在階段目標的表述方面,只要是比較具體明確、便於操作和評價的目標,盡可能採用行為目標(以事先規定的行為期望為中心)來表述;某些目標的實現,難有達成度,往往體現在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之中,採取描述性的表述較好,於是呈現為展開性目標(以學習過程為中心)和表現性目標(以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為中心)。
『肆』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為了適應高中教育發展的趨勢,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既要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普遍獲得進一步提高,同時也要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需要建設一個新的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和實施機制。
2.高中語文課程結構圖示(略)。
3.高中語文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個部分,用學分進行調節和管理,必修課程10學分,選修課程可達14學分。
必修課突出課程的基礎性,使學生具有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打下比較扎實的基礎;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較為成熟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選修課也是基礎教育課程的一部分。設計選修課的目的在於更好地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為學生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4.必修和選修課程均按模塊組織學習內容,每個模塊2學分。半個學期(約36學時)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也有利於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便於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學或者重新學習某個模塊的內容。
5.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成「語文必修一」至「語文必修五」五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體現「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鑒賞和探究等方面比較均衡地發展,為以後有選擇地學習打下基礎。必修課五個模塊的學習可在高一至高二兩個學期半的時間里循序漸進地完成,也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
6.選修課程設計五個系列:詩歌與散文(語文選修1),小說與戲劇(語文選修2),新聞與傳記(語文選修3),語言文字應用(語文選修4),文化論著研讀(語文選修5)。每個系列可設計若干模塊。學校應按照各個系列的課程目標,根據本校的課程資源和學生的需求有選擇地開設選修課。對於模塊的內容組合以及模塊與模塊之間的順序編排,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變通實施。具體課程的名稱可由學校自定。
7.高中生的語文水平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必修課程10學分;
第二層次,必修10學分+選修8學分;
第三層次,必修10學分+選修14學分。
學生修滿必修課的10學分便可視為完成了本課程的基本學業,達到高中畢業的最低要求。
8.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未來就業的需要或所報考學校的要求,確定相應的水平層次,選修有關課程。
學生可以從五個系列的選修課中任意選修4門,獲得8學分,加上必修課的10學分,共計18學分,達到報考高等學校的最低要求。達到第二水平層次的學生,從自己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出發,或根據某些院校、專業招考和某些用人單位的要求,可再從這五個系列裡任意選修3門課,獲得24學分,達到第三水平層次的要求。
『伍』 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貓》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一、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新課標版第十冊第六課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
《貓》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過觀察貓的神態、動作,傾聽貓的叫聲等,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把成年貓的古怪性格以及剛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描寫得活靈活現,文章結構嚴謹,內容具體,語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間流露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紹貓的性格特點時,用平實、樸素無雕琢的語言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基於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學本課應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通過朗讀和對重點詞句的推敲,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學習作者精妙的寫作手法;體會人與貓之間那份和諧、美好,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揣摩重點詞語、句子,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及它的活潑可愛。感受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動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貓(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悟作者用詞的准確生動和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感情色彩。
五、教學准備
學生: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藉助字典,預習課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老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不同形態的貓。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它們很可愛,給我們帶來了的快樂。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們喜歡貓嗎?貓給你留下怎麼的印象呢?
2、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別喜歡貓,還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貓。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准字音,讀懂字詞。圈劃出生字新詞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後和小組同學交流。
2、預習匯報。
【設計意圖】(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學生可對新知識有初步的理解,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可以學會,從而提高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些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大貓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貓的呢?(小組交流,討論匯報)
4、課文中哪兩個句子最能概括大貓和小貓的特點呢?找一找畫出來。
(課件出示:(1)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2)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呢?(討論:是每段的總起句,課文就是圍繞這兩句話來寫的。)
5、句子比較。(課件出示)
(1)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2)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讀一讀,看看這兩個句子哪個更好些?為什麼呢?「實在」還可以換成哪些詞呢?(一個「實在」就更加突出了大貓性格的古怪,使語氣更加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朗讀,學生在邊讀邊思中,在小組的合作與交流中,在詞語的訓練中,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感。)
三、讀中感悟,理解大貓的「古怪」
(一)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大貓的古怪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相關的句子,邊讀邊作批註。
(二)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匯報,師生討論交流。
哪些詞能說明貓的古怪呢?(老實 貪玩 盡職 )
1、從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貓的老實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睡覺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乖、睡大覺、無憂無慮、不過問)
(2)誰能把貓的這種無憂無慮用朗讀表達出來呢?
(3)「乖」本來是用來形容小孩子的詞,這里卻用在了貓的身上,從中你看出了什麼?這句話我們該怎麼讀呢?試一試,讀出你的喜愛來。
2、從哪又能看出貓很貪玩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玩耍里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2)「任憑」可以換成哪些詞呢?誰能用「任憑說一句話?
(3)想一想,都有誰,會怎麼怎麼呼喚它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體會老舍先生用詞的精當,體會作者蘊藏於文字間的對貓的喜愛之情。)
3、按前面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貓的盡職又表現在哪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捉老鼠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屏息凝視、非……不可)
(2)「屏息凝視」是否不呼吸了呢?讓我們屏息凝視10秒鍾,有什麼感覺?那貓要這樣「一連幾個鍾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你覺得這只貓怎麼樣啊?
(3)讀一讀,讀出貓的盡職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情境體驗和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貓的盡職。)
4、貓的這些古怪的特點,課文中是用怎樣的句式連起來的呢?
引導學生找出後進行比較。
(1)「說老實吧,它的確( );可是( );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 )可是( )」
(2)「它很老實,它白確( );可是( );它很貪玩,的確是呀┉┉可是┉┉」
(2)仔細讀一讀,體會有什麼不同?從中你感覺到什麼?
(3)情境創設:這么貪玩的貓,家裡來了客人,老舍先生會怎麼說呢?
(4)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筆下的貓彷彿就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於字里行間滲透著對貓的喜愛之情。
(5)大聲地讀一讀,看誰能讀出這種感情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語氣句子的比較,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朗讀品味老舍先生的語言,感受老舍先生對貪玩的貓的寬容與喜愛,升華情感。)
5、貓還有什麼古怪的地方?
(1)學生讀句子,小組合作,找出相關語句。
(2)從哪能看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呢?
課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①理解「蹭」。怎麼是蹭呢?想想看怎麼蹭?做個動作看看?會有什麼感覺呢?此時的貓在作者的眼裡像什麼呢?
②怎麼才能讀出這種喜愛呢?
(3)課件出示「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①說說你對「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貓的臟腳印說成了是清香秀麗的梅花,從中看出什麼呢?
③讓我們讀出老舍先生的喜愛吧!
【設計意圖】(通過對「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然後心有所悟。體會作者對貓的這份喜愛之情。)
(4)「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
①貓的叫聲有長短,有粗細,這么多的變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聲可在作者的耳朵里卻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從中你感覺到什麼呢?
③帶著這種情感讀這一句吧。
6、貓的性格古怪還可以從哪兒看出來呢?
⑴課件出示:「它什麼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麼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⑵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找出生點詞語: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讀書邊批註邊思考,學生勤動筆墨,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運用上下文來理解重點詞語,並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貓的古怪性格。)
四、課堂小結,提綱挈領。
1、老舍先生家的貓真是古怪。(引讀:它既-----又學生接讀)。
2、老舍先生用平實的語言,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大貓性格的古怪和他對貓的喜愛之情。那麼,他筆下的小貓又是如何的可愛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設計意圖】(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設計引讀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鞏固所學,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內化。)
第二課時
一、師生談話,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老舍先生筆下那個性格古怪的大貓,那麼誰能用概括一下大貓的性格特點?
填空:它既(),又();既(),又();既(),又()。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由復習導入新課,既幫助學生鞏固了已學的知識,又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利於學生將新舊知識知識間的銜接起來,從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活動中)
二、品讀欣賞,體會小貓的可愛。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句話最能概括小貓的性格?
⑴課件出示:「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學生讀這一句
⑵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呢?(過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⑶為什麼用了一個「更」字?這說明了什麼呢(小貓更惹人喜愛)
【設計意圖】(要培養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使教學過程應由傳統的傳授知識變為學生發現信息、捕捉信息、研究問題、增長知識的過程。)
2、再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從哪看出剛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呢?劃出文中的句子多讀幾遍。
3、學生匯報,交流
出示重點詞句:玩雞毛、線團-------沒完沒了
摔 跟 頭-------------再跑再跌 撞疼了也不哭
【設計意圖】(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境況學生語感,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逐漸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
4、課件出示:小貓玩耍里的場景。多淘氣的小貓啊!面對這只小貓作者沒有責打而是滿心的喜愛,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了?理解「生機勃勃」並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形象、直觀的多媒體畫面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態度,能積極主動把興趣、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總結全篇,情感升華。
1、結合板書,梳理全文。
作者在寫大貓和小貓的時候,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了哪些事例來寫具體的呢?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小練筆。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設計意圖】(一堂課的結尾不止是畫上了一個句號,而是尋求一種延伸和開放。學以致用,課文是學生學習寫作最好的範本,在結尾之處,設計課堂小練筆,既能增加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的理解,又使學生的思維向更深處發展,學生的能力得以運用和提高)
【板書設計】
貓
老實貪玩盡職
大貓古怪 溫柔可親 一聲也不吭
膽小 勇猛
小貓可愛 淘氣 不哭
【評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生動有趣的散文。張老師這節課突出了課文學科所蘊涵的人文精神。以研究性閱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工具性與人文性兩者的和諧統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興趣是激活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興奮劑,本節課,張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設多種有效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畫面中,獲得生動、直觀的感覺,引領學生融入文本去閱讀、去探究,讓學生樂學、善學。
二、注重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語感。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領悟文字所表現的那種境界。如對本文中對「蹭」「屏息凝視」「豐富多腔」等詞語的理解,沒有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釋,而是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體驗去想像、去嘗試,去感悟。由於學生已經過充分的朗讀,獲得了感知印象,並和已有的感知經驗碰撞、接通,於是心有所悟,豁然開朗,體會到了那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韻。
三、以讀為主,讀中悟情。本節課採用了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對重點詞句的體悟,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間蘊涵著的人文情懷,從而樹立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
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再到部分,使學生在品詞賞句中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還學到了語文閱讀的方法。課堂教學應成為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大膽想像的自主天空。
『陸』 語文教學中設計意圖和設計思路有什麼區別
你好!
語文教學中設計意圖是指這樣的語文設計所要達到的目的。
設計思路是指設計語文教學時的順序。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柒』 初中語文教案設計意圖和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復准》是語文教學的准繩制,其中規定的語文教學的基本目標要落實到各冊教材、各個單元及各篇課文之中.每篇課文要教給學生什麼,須認真仔細地推敲.任何體裁的課文都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從語文知識的傳授到語文能力的培養,可教的東西很多,教師備課時要勤加鑽研,盡量做到全面透徹地理解課文.但要注意,千萬不能把自己的鑽研所得傾囊相授給學生,應有盡有,西瓜芝麻一把抓,課不然是模糊一片,重點消失,學生難以掌握.每篇課文的教學,每堂課的教學,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教學內容應根據教學目的作一番認真的剪裁、取捨,要確定重點,突出重點,把握難點,分解疏導.
『捌』 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教案設計意圖按照以下四點進行設計: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專教學材料和教屬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