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7嵌入式課程設計
1. 比較簡單的arm嵌入式課程設計
你在網上找一下,國嵌的視頻還可以
2. 初學嵌入式,學stm32好還是arm7好
我覺得來ARM7會被STM32取代,STM32偏向不帶系統的工業源控制,外圍設備甚至比ARM7、ARM9更豐富,而ARM7帶不了大系統,想帶系統至少也要從ARM9開始。要麼直接上ARM9學學系統,要麼就順便學學STM32裸奔,ARM7不上不下沒必要去學。
3. ARM7嵌入式USB電源設計
LM1117,是5V轉3.3V的線性電源晶元,使用簡單
4. 基於ARM的嵌入式數據採集系統設計與實現
不知你的硬體平台是哪種,實現怎麼採集。可以參考相應cpu型號的開發板上的示例驅動程序,將其添加到linux平台上再加上相應的預定義,最後make一下。
5. 初學嵌入式是買ARM7還是ARM9
我覺得關鍵還是要看樓主的開發方向,AMR7功能比較簡單,一般不上系統(內就是用也是簡容單的前後台系統),用於工控比較多。
而AMR9相對功能就比較強大,可以上LINUX系統,圖像化界面等。但是由於年代比較久遠,所以面對現在安卓等消費電子平台的話,已經拖不動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是單片機都不熟的純新手,可以從ARM7開始。如果想開發嵌入式系統下的應用開發,用ARM9,甚至更高級別的A8(考慮以後移植安卓)。
6. 如何開發嵌入式系統 arm7 at91sam7x
嵌入式系統開發就是對於除了電腦之外的所有電子設備上操作系統的開發,開發對象有手機,掌上電腦,機電系統等。
嵌入式系統開發流程:
第一步:建立開發環境
操作系統一般使用Redhat Linux,選擇定製安裝或全部安裝,通過網路下載相應的GCC交叉編譯器進行安裝(比如,arm-linux-gcc、arm-uclibc-gcc),或者安裝產品廠家提供的相關交叉編譯器;
第二步:配置開發主機
配置MINICOM,一般的參數為波特率115200 Baud/s,數據位8位,停止位為1,9,無奇偶校驗,軟體硬體流控設為無。在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的配置也是這樣。MINICOM軟體的作用是作為調試嵌入式開發板的信息輸出的監視器和鍵盤輸入的工具。配置網路主要是配置NFS網路文件系統,需要關閉防火牆,簡化嵌入式網路調試環境設置過程。
第三步:建立引導裝載程序BOOTLOADER
從網路上下載一些公開源代碼的BOOTLOADER,如U.BOOT、BLOB、VIVI、LILO、ARM-BOOT、RED-BOOT等,根據具體晶元進行移植修改。有些晶元沒有內置引導裝載程序,比如,三星的ARV17、ARM9系列晶元,這樣就需要編寫開發板上FLASH的燒寫程序,可以在網上下載相應的燒寫程序,也有Linux下的公開源代碼的J-FLASH程序。如果不能燒寫自己的開發板,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電路進行源代碼修改。這是讓系統可以正常運行的第一步。如果用戶購買了廠家的模擬器比較容易燒寫FLASH,雖然無法了解其中的核心技術,但對於需要迅速開發自己的應用的人來說可以極大提高開發速度。
第四步:下載已經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統
如MCLiunx、ARM-Linux、PPC-Linux等,如果有專門針對所使用的CPU移植好的Linux操作系統那是再好不過,下載後再添加特定硬體的驅動程序,然後進行調試修改,對於帶MMU的CPU可以使用模塊方式調試驅動,而對於MCLiunx這樣的系統只能編譯內核進行調試。
第五步:建立根文件系統
下載使用BUSYBOX軟體進行功能裁減,產生一個最基本的根文件系統,再根據自己的應用需要添加其他的程序。由於默認的啟動腳本一般都不會符合應用的需要,所以就要修改根文件系統中的啟動腳本,它的存放位置位於/etc目錄下,包括:/etc/init.d/rc.S、/etc/profile、/etc/.profile等,自動掛裝文件系統的配置文件/etc/fstab,具體情況會隨系統不同而不同。根文件系統在嵌入式系統中一般設為只讀,需要使用mkcramfs genromfs等工具產生燒寫映像文件。
第六步:建立應用程序的FLASH磁碟分區
一般使用JFFS2或YAFFS文件系統,這需要在內核中提供這些文件系統的驅動,有的系統使用一個線性FLASH(NOR型)512KB~32MB,有的系統使用非線性FLASH(NAND型)8MB~512MB,有的兩個同時使用,需要根據應用規劃FLASH的分區方案。
第七步:開發應用程序
可以放入根文件系統中,也可以放入YAFFS、JFFS2文件系統中,有的應用不使用根文件系統,直接將應用程序和內核設計在一起,這有點類似於μC/OS-II的方式。
第八步:燒寫內核
根文件系統和應用程序,發布產品。
7. ARM7嵌入式開發講得比較透徹的視頻教程
我這里有,不過需要付錢
8. ARM嵌入式跑馬燈課程設計報告
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