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普通歷史課程標准

普通歷史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1-29 09:12:10

1.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是哪一年頒布的

2003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2004年海南、山東、廣東、寧夏第一批進入新課改省份,2005年江蘇進入新課改。2007年海南、山東、廣東、寧夏四省份開始第一次新課改高考。

2. 怎樣理解《歷史課程標准》

很高興告訴你!
新課程體系下,歷史教師如何應對挑戰
九年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已於 2001 年 7 月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並終究要取代傳統的《歷史教學大綱》。那麼在新時期里,中學歷史教學如何開展,才能更好地貫徹新《歷史課程標准》中提出的新理念,符合新歷史課程改革的精神和主旨,無疑是我們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也是我們的歷史教師不能迴避的問題。我們力圖結合此次歷史課程改革,分析《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提出的諸多先進教學理念,並從歷史教師的角度和立場出發,以「中國古代史」內容為例,探討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應如何面對挑戰。
第一 ,歷史教師要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課程理論,提高自身理論素質,增強課程改革意識,要在行動上支持課程改革,在教學中研究課程改革。
眾所周知,目前正方興未艾進行的歷史課程改革,是建國以來歷史教育改革力度最大最深的一次改革。嚴格說來,歷次的歷史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歷史教育在「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改革,而很少涉及「課程」層面上的改革。
探討歷史教育的本質問題,就不能僅僅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待歷史教育,離開和放棄從課程的層面來解決歷史教育中的問題,是長期以來歷史教育研究的不足。沒有一個科學的課程目標,自然就沒有科學的教學目標。歷史教育的本質和目的到底是什麼歷史教育中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和值觀的問題,是「歷史教學」研究的范疇,還是「歷史課程」的探討范圍我認為這是歷史課程所應著力研究的問題。因而必須首先解決好歷史課程的目的和目標,然後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再來探討歷史教學的目標。只有很好地解決了歷史教育在「課程」層面上的問題之後,我們再來認真反思歷史教育在「教學」層面上的現狀、問題和探討解決對策。
歷史教學的多年來的實踐也已經證明,歷史教學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可是歷史課程研究的滯後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僅僅依靠「教學」層面的改革,其成效是極其有限的。我們認為,在當代,課程的重要性已遠遠地超過了教學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目前歷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必須大力推進歷史課程改革,即一手抓「課程」,一手抓「教學」,通過「全面治理」的辦法,推動歷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態度有很密切的關系。實際上,如果新課程不被教師在心理上認同和接受,他們就會產生抵抗反映,新課程實施的結果就更令人擔憂了。一般來說,新課程所產生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變革,往往會和教師的傳統固有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發生矛盾,短期內使得教師的教學過程出現不適應情況,這是經常出現的現象。但是從教育的前瞻性考慮,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考慮,我們的教師必須在心態上、在行動上支持目前推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論有多麼大的困難,也應該想辦法去克服。
《歷史課程標准》作為當前歷史教育改革中的一個初步成果,自然存在著一些還值得繼續討論和探索的地方。比如《歷史課程標准》中提到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標志歷史教育在探索一條「返璞歸真」之路,那麼,人文素養的內涵是什麼人文素養的養成與知識能力的形成有何關系呢歷史課程目標的制定是否恰當如何處理歷史課程目標的繼承性和前瞻性的關系如何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值觀」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歷史教師在教學研究中不容迴避和並要著力探討研究的重要問題。
第二:《歷史課程標准》與《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滲透了史學界許多研究新成果,但仍有滯後之處,為適應歷史課程改革,歷史教師要不斷了解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適當地把這些研究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

如《歷史教學大綱》指出:「大約公前 21 世紀,我國歷史進入奴隸社會。」、「公前 475 年至公前 221 年為戰國時期,從戰國開始,我國進入封建社會」。而《歷史課程標准》的「中國古代史」內容標准中則籠統地指出:「中國古代史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發展階段」,其中關於中國古代史上奴隸社會的下限與封建社會的上限問題實際上採取了淡化與削弱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之間的分界的態度,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恰當的處理,也是吸取史學界研究新成果的重要表現。
歷史研究處在發展之中,在不斷吸取歷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的同時,《歷史課程標准》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歷史教育在某些方面的落後性和滯後性。因而《歷史課程標准》的這種局限與不足是永遠也不能克服的,也只有通過歷史教師積極關注史學界的研究新動態和新成果,才能予以有效地彌補。
比如關於「中華文明的起源」內容。我們認為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應該了解:中國古代人類文化遺址南北皆有,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僅限於黃河流域,而是起源於多處,並

3. 高中歷史課程標准2017什麼時候出來

2017
年高考考試大綱新課標歷史

I


考核目標與要求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人才選拔的要求,在中學歷史課程的
基礎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3
年頒布的《普通
高中課程方案
(實驗)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
(實驗)

的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系列的內容,
確定歷史學科考試內容。

歷史學科考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考察學科素養和
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
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獲取和解讀信息

·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的解讀。

2.
調動和運用知識

·
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

·
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

·
說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
.描述和闡釋事物

·
客觀敘述歷史事實。

·
正確解釋歷史事物。

·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

4.
論證和討論問題

·
發現歷史問題。

·
論證歷史問題。

·
獨立提出觀點。

II


考試范圍與要求

考試范圍包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
》的必
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

必考內容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國

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


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3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4


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2


古代中國的經濟


1


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業的發展


3


商業的發展


4


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

3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