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路分析課程標准
1. 論述汽車全車線路分析的一般原則
簡單說有幾點
1牢記汽車電路的基本特點,即,單線,並聯,負極搭鐵,同時明確這幾點
a,每專個用電設備連接都屬是一根導線與電源的正極相接,如果某個用電設備的電源線還連接著其它用電設備,則是與其他用電設備共電源線
b用電設備與電源之間可能串聯有熔斷器 開關或繼電器等部件,但各個用電設備之間仍然是並聯關系
c一些電器通過其殼體搭鐵連接電源的負極,有的電器和電子裝置則是通過導線打鐵
2 充分了解各種電路圖的特點與規定
3 熟悉電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這是分析電氣系統的電路原理理解線路連接關系及進行電路故障診斷的基礎。
4 熟悉各種開關及繼電器的功能與狀態
5 分清相關聯線路的關系
a並聯關系
b控制與被控制關系
c控制目標關聯關系
6熟練掌握迴路分析法
你提的是一個比較大的題目,在這里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略提幾點。拋磚引玉
可惜,你沒有分,還問這么大的一個題目
2. 汽車ECU電路分析方法
1 電控單元的故障類型
依據電控單元ECU故障發生的部位可分為:ECU外圍電路故障和ECU內部故障。
ECU外圍電路包括電源電路、感測器信號電路和執行器驅動電路。ECU外圍電路故障主要是指ECU電源電路故障,一旦電源電路不正常,ECU便無法正常工作。
ECU內部故障又可分為:電源電路故障、輸出動力模塊故障、存儲器故障、ECU進水和受潮故障。
01
電源電路故障
由於浪涌電壓的存在,許多元器件易出故障,最常見的是出現貼片電容、貼片電阻、貼片二極體甚至某些重要晶元的周邊外圍保護電路連同印製板上的銅布線一起燒壞,此種情況是最常見的ECU故障。
02
輸出動力模塊故障
由於輸出動力模塊上較大的驅動電流,極易導致功率板發熱,這是ECU中最易發生故障的部分;某些汽車噴油器不噴油,突然熄火,其終極原因往往是功率驅動電路發生擊穿。
03
存儲器故障
由於在運行過程中浪涌電壓的沖擊,程序存儲器中出現某些位元組丟失的現象,導致汽車發動機或其他被控制對象出現運轉失常;或者由於事故發生後,EEPROM中的內容被改寫為異常狀態,導致系統暫時故障。
如可編程存儲器(EPROM或EEPROM)出現問題時,可進行更換。更換時,利用寫入器(又稱為燒錄器),先從帶有程序的良好晶元中讀出程序,然後寫入一隻同型號的空白晶元,最後將復制晶元裝入ECU。注意有的汽車廠家規定了晶元的復制次數(3~7次),超過規定的次數便不能使用,也有的廠家通過加密手段使晶元無法復制。
2 電控單元的故障原因
電控單元ECU損壞的主要由環境因素、電壓超載和不規范的操作等因素造成的。
01
環境因素
由於ECU安裝在汽車上,經常受到熱、潮濕、振動、水淋、浪涌電壓等環境的影響,易引發ECU故障。特別是由於溫度突變而引起結露現象,結露後的水會侵蝕電路板;另外,ECU進水將造成短路和不可恢復的腐蝕。
02
電壓超載
通常是因為電磁閥或執行器電路內的短路引起的。如果短路的電磁閥或執行器未被發現和修復就更換ECU,所造成的超載電壓還可能會損壞新換的ECU。因此,在更換新ECU之前,一定要徹底查清原ECU損壞的原因。
03
不規范的操作
如在拆裝過程中未採取靜電防護措施,安裝ECU之前未斷開蓄電池電源,用內阻較小的電阻表測量其端子等,這些不規范的操作均易造成ECU損壞。
3 電控單元的故障檢測程序
當電控單元ECU工作不正常時,首先檢測ECU的外圍電路是否正常,然後按照靜態檢測和動態檢測程序進行檢測。
01
外圍電路的檢查
在懷疑ECU本身有故障之前,應當先檢查並確認ECU的外圍電路特別是電源電路是否正常。電源電路檢測方法:通過熔斷器與蓄電池正極直接連接的端子稱為ECU的常電源,通過點火開關或繼電器與蓄電池正極連接的端子為ECU的條件電源,用萬用表檢測這些端子的電壓,其正常值應為蓄電池電壓。另外,還需檢測ECU的搭鐵端子搭鐵是否良好。
02
靜態檢測
靜態檢測是指利用診斷儀對電控系統進行通訊功能檢測的一種方法。如果通訊連接正常,則表明ECU供電、搭鐵線、晶元組及基本功能正常;如果通訊連接失敗或無法通訊,應改用萬用表檢查ECU的電源電壓、基準電壓(+5V)與搭鐵線等線路。
若檢查時發現電源電壓及搭鐵線正常而基準電壓過低,則說明ECU電源電路存在故障或外電路基準電源線短路;若檢查時發現基準電壓過高,也說明ECU電源電路存在故障或電源地線內部開路。如果靜態檢測一切正常,則應轉向動態數據流檢測。
03
動態檢測
動態檢測是指在啟動系統處於工作狀態時,利用診斷儀讀取數據流觀察感測器信號是否正確的一種方法。如果丟失某一信號,可通過斷開感測器,利用信號模擬器(信號發生器)根據信號性質模擬發送信號(最好將信號傳送至ECU輸入口)再次進行檢測。
如果檢測結果正常,說明是外部線路或感測器本身故障;如果仍然沒有數據顯示,則應檢查介面電路焊接情況。若焊接良好,那麼則是ECU發生了輸入信號處理電路故障。但若屬於輸入數據流檢測正常而輸出功能不良的情況,則可通過靜態檢測元件功能逐一試驗輸出功能,同時可用萬用表和試燈監測試驗結果(萬用表接在驅動電路前,試燈接在驅動電路後)。如果萬用表監測結果正確而試燈無動作,說明ECU驅動電路存在故障(可以更換相同或同類元件);如果萬用表監測結果不正確,則說明ECU輸出信號處理電路存在故障。
04
ECU內部檢查
在經過靜態檢測和動態檢測能確認ECU基本工作正常後,接下來應進行各項參數的信號分析。如果參數相差甚遠或輸入信號和輸出電路正常而ECU工作不正常時,應檢查或更換ECU。ECU內部檢查方法以後會單獨推文介紹。
4 電控單元的修理
從原則上講,電控單元ECU只能更換不能修理,對於晶元及程序故障,最好更換同型號ECU。但有些ECU的故障是可以通過更換元器件的方法進行修復的,這類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01
電源故障
ECU電源故障有兩種情況:一是主電源故障,二是基準電壓故障(5V)。
①主電源故障 一是保護二極體短路(電池接反後造成),這種故障可以通過去掉或用同一規格的二極體代替的方法解決。二是電源主地線開路(燒斷)。這種故障可用焊接及導線連接的方法解決。
②基準電壓故障 如果基準電壓過低,應切斷外界相關線路,若電壓能恢復到(5±0.1)V,說明外電路感測器負荷過大,此時要逐一查找進行排除;如果基準電壓不能達到(5±0.1)V,則應更換電壓調整模塊;如果基準電壓過高(大於5V),則應檢查電源模塊地線及線路板地線(搭鐵線),找到具體故障點後,應修復地線或更換模塊。
02
輸出動力模塊故障
可找到相對應的動力模塊檢測其輸入及輸出信號電壓,確認模塊損壞後,可更換相同或基本參數相同的模塊,如點火模塊、空調控制模塊、噴油控制模塊及風扇控制模塊等。
03
電容和電阻損壞
有些電容器採用的是電解電容,當ECU使用過久後,很容易造成電容器失效,此時可用相同容量耐壓16~25V的電容進行更換。更換電阻的原則也是如此。
04
ECU進水和受潮故障
ECU在進水或受潮後可進行乾燥處理。乾燥方法是先用無水乙醇(工業用酒精)進行沖洗,然後再將ECU裝入一個大密封袋內用真空機(空調用真空機也可以)進行抽真空,保持24h乾燥後裝車試用。
被水浸過的車輛,電路板會出現腐蝕,造成元件引腳斷路、粘連或元件損壞,可逐個檢查修復或更換元件。例如,某修理廠接修一輛凱迪拉克轎車,故障現象是:發動機正常運轉時如果開/閉前照燈或其他電器設備就會出現排氣管放炮現象,嚴重時可將排氣管炸裂。經檢查外圍電路正常無故障,懷疑ECU內部有故障,打開ECU盒仔細檢測,發現有一處接地線因腐蝕斷路,此接地線正是氧感測器的信號屏蔽線通過ECU內部接地的位置,因斷路使屏蔽功能失效,而造成氧感測器信號受到其他電器信號的干擾所致,用錫焊接通後,故障現象消除,汽車恢復正常。
3. 汽車電工電子基礎及電路分析
復解:先計算第一個制運算放大器的輸出V01。
根據虛斷的概念,運算放大輸入電流為零,故同相輸入端的電位為零;再根據虛短的概念,則同相輸入端電位=反相輸入端電位=0。所以:
(Vi-0)/R1=(0-V01)/Rf,即:V01=-Rf×Vi/R1。
同第一個運算放大器一樣,第二個運算放大器:同相輸入端電位=反相輸入端電位=0,所以:
(V01-0)/R=(0-V02)/R,V02=-V01。
而Vo=V02,所以:Vo=-V01=Rf×Vi/R1=100×0.2/10=2(V)。
實質上,第一個運放構成了反相放大電路,放大倍數為:k=-Rf/R1;第二個運放是一個反相跟隨器,k=-1。
4. 汽車電路學習哪些內容
汽車電氣整體認知抄、蓄電池的充電與襲更換、充電系統(發電機的更換、發電機的保養)、起動系統(起動機更換與保養)、點火系統(火花塞更換、點火線圈更換、分電器更換)、照明與信號系統(前照燈調整與更換、照明與信號線路檢修、電喇叭)、儀表與報警(組合儀表拆裝、水溫表、燃油表檢修、油壓報警燈和制動報警燈檢修)、輔助電器(電動風扇更換、雨刮器更換、電動車窗更換、防盜器及中控鎖的安裝)、汽車空調(壓縮機更換、壓縮機離合器不工作、製冷劑加註)、全車電路(電路圖基礎知識、使用線路圖診斷故障、大眾車系整車電路圖分析
你可以找專門學習汽車維修的學校,要有實際操作,邊實踐邊學理論知識這樣才能掌握的更好一點。
5. 汽車電路分析的內容簡介
該書內容包括:汽車電路基礎簡述、汽車電路原理圖常用符號、汽車電路識圖常用方法、典型汽車電路識圖、汽車主要電氣系統電路圖識讀等。
6. 汽車電路基礎知識是什麼
一、整車電路的組成
汽車整車電路通常有電源電路、起動電路、點火電路、照明與燈光信號裝置電路、儀表信息系統電路、輔助裝置電路和電子控制系統電路組成。
1、 電源電路
也稱充電電路,是由蓄電池、發電機、調節器及充電指示裝置等組成的電路,電能分配(配電)及電路保護器件也可歸入這一電路。
2、 起動電路
是由起動機、起動繼電器、起動開關及起動保護電路組成的電路。也可將低溫條件下 起動預熱的裝置及其控制電路列入這一電路內。
3、點火電路
是汽油發動機汽車特有的電路。它由點火線圈、分電器、電子點火控制器、火花塞及點火開關組成。微機控制的電子點火控制系統一般列入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中。
4、照明與燈光信號裝置電路
是由前照燈、霧燈、示廓燈、轉向燈、制動燈、倒車燈、車內照明燈及有關控制繼電器和開關組成的電路。
5、儀表信息系統電路
是由儀表及其感測器、各種報警指示燈及控制器組成的電路。
6、輔助裝置電路
是由為提高車輛安全安性、舒適性等而設置的各種電器裝置組成的電路。輔助電器裝 置的種類隨車型不同而有所差異,汽車檔次越高,輔助電器裝置越完善。一般包括風 窗刮水及清洗裝置、風窗除霜(防霧)裝置、空調裝置、音響裝置等。較高級車型上還裝有車窗電動舉升裝置、電控門鎖、電動座椅調節裝置和電動遙控後視鏡等。電子 控制安全氣囊歸入電子控制系統。
7、電子控制系統電路
主要有發動機控制系統(包括燃油噴射、點火、排放等控制)、自動變速器及恆速行駛控制系統、制動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控制系統等電路組成。
二、三種電路圖
1、布線圖
布線圖識按照汽車電器在車身上的大體位置來進行布線的。
其特點是:全車的電器(即電器設備)數量明顯且准確,電線的走向清楚,有始有終,便於循線跟蹤,查找起來比較方便。它按線束編制將電線分配到各條線束中去與各個插件的位置嚴格對號。在各開關附近用表格法表示了開關的接線與擋位控制關系,表示了熔斷器與電線的連接關系,表明了電線的顏色與截面積。
布線圖的缺點:圖上電線縱橫交錯,印製版面小則不易分辨,版面過大印裝受限制;讀圖、畫圖費時費力,不易抓住電路重點、難點;不易表達電路內部結構與工作原理。
2、原理圖
◇ 整車電路原理圖:
為了生產與教學的需要,常常需要盡快找到某條電路的始末,以便確定故障分析的路線。在分析故障原因時,不能孤立地僅局限於某一部分,而要將這一部分電路在整車電路中的位置及與相關電路的聯系都表達出來。整車電路圖的優點在於:
(1)對全車電路有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幅完整的全車電路圖,又是一幅互相聯系的局部電路圖。重點難點突出、繁簡適當。
(2)在此圖上建立起電位高、低的概念:其負極「-」接地(俗稱搭鐵),電位最低,可用圖中的最下面一條線表示;正極「+」電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條線表示。電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上而下,路徑是:電源正極「+」→開關→用電器→搭鐵→電源負極「-」。
(3)大可能減少電線的曲折與交叉,布局合理,圖面簡潔、清晰,圖形符號考慮到元器件的外形與內部結構,便於讀者聯想、分析,易讀、易畫。
(4)各局部電路(或稱子系統)相互並聯且關系清楚,發電機與蓄電池間、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連接點盡量保持原位,熔斷器、開關及儀表等的接法基本上與原圖吻合。
◇ 局部電路原理圖:
為了弄清汽車電器的內部結構,各個部件之間相互連接的關系,弄懂某個局部電路的工作原理,常從整車電路圖中抽出某個需要研究的局部電路,參照其他翔實的資料,必要時根據實地測繪、檢查和試驗記錄,將重點部位進行放大、繪制並加以說明。這種電路圖的用電器少、幅面小,看起來簡單明了,易讀易繪;其缺點是只能了解電路的局部。如圖8-7所示為普桑發動機部分的電路原理圖。
3、線束圖
整車電路線束圖常用於汽車廠總裝線和修理廠的連接、檢修與配線。線束圖主要表明電線束各用電器的連接部位、接線柱的標記、線頭、插接器(連接器)的形狀及位置等,它是人們在汽車上能夠實際接觸到的汽車電路圖。這種圖一般不去詳細描繪線束內部的電線走向,只將露在線束外面的線頭與插接器詳細編號或用字母標記。它是一種突出裝配記號的電路表現形式,非常便於安裝、配線、檢測與維修。如果再將此圖各線端都用序號、顏色准確無誤地標注出來,並與電路原理圖和布線圖結合起來使用,則會起到更大的作用且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一般汽車電路的接線規律
汽車線路一般採用單線制、用電設備並聯、負極搭鐵、線路有顏色和編號加以區分,並以點火開關為中心將全車電路分成幾條主幹線,即:蓄電池火線(30號線)、附件火線(Acc線)、鑰匙開關火線(15號線)。
(1)蓄電池火線(B線或30號線)
從蓄電池正極引出直通熔斷器盒,也有汽車的蓄電池火線接到起動機火線接線柱上,再從那裡引出較細的火線。
(2)點火儀表指示燈線(IG線或15號線)
點火開關在ON(工作)和ST(起動)擋才有電的電線,必須有汽車鑰匙才能接通點火系統、預充磁、儀表系統、指示燈、信號系、電子控制系重要電路。
(3)專用線(Acc線或15A線)
用於發動機不工作時需要接入的電器,如收放機、點煙器等。點火開關單獨設置一擋予以供電,但發動機運行時收音機等仍需接入與點火儀表指示燈等同時工作,所以點火開關觸刀與觸點的接觸結構要作特殊設計。
(4)起動控制線(ST線或50號線)
起動機主電路的控制開關(觸盤)常用磁力開關來通斷。磁力開關的吸引線圈、保持線圈可以由點火開關的起動擋控制。大功率起動機的吸引、保持線圈電流也很大(可達40~80A),容易燒蝕點火開關的「30-50」觸點對,必須另設起動機繼電器(如東風、解放及三菱重型車)。裝有自動變速器的轎車,為了保證空擋起動,常在50號線上串有空擋開關。
(5)搭鐵線(接地線或31號線)
汽車電路中,以元件和機體(車架)金屬部分作為一根公共導線的接線方法稱為單線制,將機體與電器相接的部位稱為搭鐵或接地。搭鐵點分布在汽車全身,由於不同金屬相接(如鐵、銅與鋁、鉛與鐵),形成電極電位差,有些搭鐵部位容易沾染泥水、油污或生銹,有些搭鐵部位是很薄的鈑金件,都可能引起搭鐵不良,如燈不亮、儀表不起作用、喇叭不響等。要將搭鐵部位與火線接點同等重視,所以現代汽車局部採用雙線制,設有專門公共搭鐵接點,編繪專門搭鐵線路圖,堪與熔斷器電路提綱圖並列。為了保證起動時減少線路接觸壓降,蓄電池極樁夾頭、車架與發動機機體都接上大截面積的搭鐵線,並將接觸部位徹底除銹、去漆、擰緊。
四、讀識電路圖的一般要點
(1)縱觀「全車」,眼盯「局部」-由「集中」到「分散」。
全車電路一般都是由各個局部電路所構成,它表達了各個局部電路之間的連接和控制關系。要把局部電路從全車總圖中分割出來,就必須掌握各個單元電路的基本情況和接線規律。
汽車電路的基本特點是:單線制、負極搭鐵、各用電器互相並聯。各單元(局部)電路,例如電源系統、起動系統、點火系統、照明系統、信號系統、儀表系統等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看電路要以其自身的特點為指導,去分解並研究全車電路,這樣做會少一些盲目性,能較快速、准確地識讀汽車電路圖。開始,必須認真地讀幾遍圖注,對照線路圖查看電器在車上的大概位置及數量,電器的用途,有沒有新穎獨特的電器,如有,應加倍注意。
(2) 抓住「開關」的作用-所控制的「對象」。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關鍵,特別注意繼電器不但是控制開關也是被控制對象。
(3) 尋找電流的「迴路」-控制對象的「通路」。
迴路是最簡單的電氣學概念。無論什麼電器,要想正常工作(將電能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能),必須與電源(發電機或蓄電池)的正負兩極構成通路。即: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通過用電器→回到同一電源的負極。這個簡單而重要的原則無論在讀什麼電路圖時都是必須用到的,在讀汽車電路時卻往往被忽略,理不出頭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