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教學規劃

課程教學規劃

發布時間: 2020-11-29 10:23:29

1. 什麼是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規劃
雙擊自動滾屏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08-5-24 閱讀:7224次

本課程的建設目標、步驟及五年內課程資源上網時間表

1.本課程的建設目標:

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優化知識結構、重視能力培養為出發點,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整體優化課程結構、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為主線,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加強課程整合和課程群建設,構建整體優化的課程體系,逐步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由此達到以下目標:

1) 進一步探討和實現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努力創新的教學環境。

2) 逐步開成一支以主講教師負責的、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學術及教學水平都比較高的優秀的師資隊伍。

3) 通過調研,及時調整部分教學內容,使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一步體現基礎性、科學性和前瞻性。

4) 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爭取教學水平與國際接軌;教育教學思想與時俱進。

5) 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和基於試題庫的教考分離機制,形成教學質量的可持續提高。

6) 進一步完善網上資源,充分利用廣西工學院校園網路學堂平台,指導學生正確、有效地使用網上資源,更好地學習本門課程。

2.步驟

學習者學習難度大,課程內容和實踐操作更新速度快是本課程的特點。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本課程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成功開設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全校公共基礎課程,是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和目標:

(1)進一步完善「重基礎、強能力」的教學模式

結合課程組有關「CC2005」、「案例教學」等多項自治區級教學研究項目的進行,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使本課程教學向下與我校定位、學生實際結合,中間又與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要求吻合,向上與國際要求逐步接軌,培養與廣西泛北部灣經濟區開發要求一致的具有一定計算機編程應用能力的學生。為此,配合教材建設,需要重新審視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完善與之配套的「重基礎、強能力」的教學模式,可在2008年試行,2009年推廣。

(2)加強立體化教學平台建設,鼓勵自主學習

利用現有的立體化數字式教學平台,豐富上網教學資源,實現網上實時答疑、網上提交、批改作業、網上實驗、網上答題和自我測評,為學生提供一個立體化的,好用實用的自主學習環境。網路規劃及上網時間安排見6-1-1.3中的課程資源上網時間表。

(3)編寫出版適應新技術發展和教學要求的教材,開發與之配套的CAI課件。

1)已與出版社簽訂合同,將於2008年完成《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教程》和《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教程題解與實驗》兩本教材。

2)配合新編寫的教材,將於2009年上半年完成與之配套的CAI課件。

(4)開發新的試題模塊庫及其管理系統。

已向學校提出試題庫開發課題立項,在2009年初步建立好試題模塊庫,至少包含20套試卷題量,研製出題庫管理軟體,實現自動出卷制卷,並在全校使用。2010年全部建設好試題庫及其管理系統。

(5)為學生全面參加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C語言考試做好准備。

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在2010年實現學生全面參加全國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C語言考試,並在以後不斷探索,逐年提高二級C語言考試過級率,爭取考試成績區內名列前茅。

3.課程資源上網時間表:

1)全程授課錄象9個知識大類上網,2008-2010完成;

2) 增設「在線答疑」欄目, 2008年9-2009年12月;

3)增設「優秀作業展示」欄目,2010年-2011年;

4)增加在線測試題1000道,更新試題300,2009-2011年

5)根據教學內容,使用教材變化,更新發布相應教學課件,2009-2011年;

6)按需隨時更新動態欄目內容(如參考資料,實驗指導等,優秀作業),2009-2012年;

2. 課程規劃的課程建設指導思想

(1)培養目標:培養企業基層營銷崗位所必需的市場調研與預測綜合技能,並能進一步發展為營銷中層管理者;
(2)教學理念: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靈魂,以培養實用能力為根本;
(3)教學內容:建立以培養學生調研綜合技能為主的教學內容體系;
(4)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核心,以實踐教學為主線,建立全方位系統化的教學方法體系;
(5)教學條件: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建立多媒體課件、網上資源、企業基地融為一體的教學手段條件體系;
(6)考核:以調研與預測的基本技能考核為主,建立實用型、開放式、一體化考核體系。 建設《市場調查與預測》這門課程,必須堅持現代教育理念,體現富有本課程特色的教育思想。
(1)堅持實用原則;
(2)貫穿創新理念;
(3)樹立精品意識;
(4)體現我院育人特色。 (1)2007年5月到2007年12月 完成課程教學大綱和課程教學方案;
(2)2008年1月到2008年4月 完成課程多媒體教學課件、課程實訓大綱與實施方案;
(3)2008年5月到2008年7月 完成課程網上案例庫和課程考核實施系統(包括課程考核點、考核方案、試題庫建設系統);
(4)2008年8月到2008年12月 完成多渠道的教學反饋與評教系統;
(5)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 編寫符合高職特色的實踐指導書《市場調查與預測案例》。 (1)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 根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企業的發展動態,進一步修訂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項目;
(2)2007年10月到2010年10月 全程授課錄像全部上網;
(3)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 完善多渠道教學反饋和評教系統、網上互動答疑係統和網上試題庫。 2010年12月 授課錄像的錄制和製作並連接上網。 理論教學內容

3. 課程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課程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班級情況分析,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為完成教學目標所採取的教學措施等。教師如果認真按這幾方面去寫,最起碼對學生教材學段教學目標有所了解,比不知道自己應該教什麼的瞎教要好得多。如果教師能按教學目標及學情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教學質量必有提高,學生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這才是教師的本業。

備課的全過程主要有哪幾方面的工作?課時教學計劃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教師備課基本要求

1。備課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任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大綱,結合教材特點,針對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認真組織教學內容。

2。認真鑽研教材,廣泛參閱文獻資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每個章節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3。不斷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注意結合社會實際,反映本學科發展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並能體現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

4。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設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和板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教學安排及學時分配應與教學日歷同步,合理、得當。

6。每次教案應包括學習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適量的作業布置等項目,並附向學生推介的必要參考書目。

7。無論是手寫教案還是電子教案均按規定格式編寫。

8。教學文件齊全,整體應包括「備課本要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授課表、學生平時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順序進行裝訂。

【拓展閱讀】

教案的基本格式:(是以備課紙為例)

課程名稱

使用教材

專業班級

授課時數 總 課時;理論:課時;實踐:課時;其他:課時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至 學年度 第 學期

主要參考文獻

課題

目的要求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課時

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和步驟

作業

4. 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而教學大綱則是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

2、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

3、教學計劃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應有相應的教學大綱。而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科內容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教學指導文件。

5. 教學計劃應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計劃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環節、教學時間安排等幾個主要方面。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在員工培訓中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和要求。教學目標也是確定某一具體教學任務或教學班教學計劃的主要依據。

2、課程設置。它是制定教學計劃的前提條件。嚴格地說,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的設置和組合方式是員工教學計劃的核心。

3、教學形式。教學形式主要受到教師、課程、教材、教案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4、教學環節。

5、時間安排。教學計劃中的時間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1)整個教學活動所採用的時間;

(2)為完成某門課程所需要的時間;

(3)周學時設計;

(4)總學時設計;

(5)教學形式、教學環節中涉及的各類課程的講授、復習、實驗、參觀、討論、自習、測驗、考查等各環節的時間比例。

(5)課程教學規劃擴展閱讀:

教學策略和教學計劃的差別

教學策略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於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採取的教學實施措施。強調的是特定的情境下。

教學計劃,又稱課程計劃,是課程設計的整體規劃,是國家根據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文件。

6. 如何區分課程目標,課程計劃,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培養目標這些概念,要通俗易懂

課程目標:學校課程在特定階段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開發過程的最關鍵的標准。

課程計劃:對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它綜合安排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學科,學科設置順序和時間分配,以及學期、年限。休假部。

課程設計: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實踐,一般由教師、指導、學生設計。

教學計劃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的別稱。

培養目標:指各級學校和各學術階段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它是根據國家教育目標、學校性質和任務對培養對象的特殊要求。它是整體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來實現。

(6)課程教學規劃擴展閱讀:

課程是指學校主體的總和、過程和安排。課程是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結。

廣義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它包括學校教師教授的所有課程和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觀是指某一學科。

課程目標從課程的角度規定了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設計的直接目標,是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確定課程目標,才能確定課程計劃和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反映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課程設計有利於基本知識的理解、邏輯思維的鍛煉、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學術態度的培養。

參考資料:課程目標 網路課程計劃 網路

7. 什麼是課程計劃

課程計劃也稱為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與編排的總體規劃。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對學校的教學和各種教育活動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門類及活動,以及它們的開設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7)課程教學規劃擴展閱讀:

國家課程標准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制定國家課程標准要依據各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具體內容,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加強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革命傳統教育和國防教育,加強思想品質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倡導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8. 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區別,怎樣理解

一、內涵不同

1、課程計劃

課程計劃(教學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由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准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是衡量各學科質量的重要標准。

二、指導范圍不同

1、課程計劃一般是宏觀上的指導。

2、而課程標準是對某一具有學科的指導。

三、功能不同

1、課程計劃

包括三點:一是;規定課程設置。 二是;規定課程的順序。 三是;規定各門課程的教學時數。 四是;規定學年編制和每周每日的活動總量。

2、課程標准

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