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論內容

小學科學課程與教學論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45:06

㈠ 小學科學教學論的答案 謝謝

哈爾濱探索科學兒童實驗室成立於2013年7月,實驗室致力於中國的兒童科學實驗教內育,讓中國容的孩子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感受到歐美的科學實驗教育!在實驗室的課程中孩子會了解歷史知識和人物,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感受和理解實驗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一些科學發明和創造都來自生活,自然科學的知識會使孩子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在成長的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人類發展到今天靠的不是模仿而是創新!我們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創造型的人才!

㈡ 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一、專業性質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是「教育學」領域的一個概念,屬於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

2、教育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教育活動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

二、課程基礎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一些部屬和省屬師范院校都招收「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少數學校招收博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這一學科下面有包含有「課程論」、「教學論」「學科教學論(語文教學論、數學教學論、物理教學論、化學教學論等三級學科)」。

2、教育學: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科學化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三、培養目標不同

1、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學習。課程與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工作,系統學習是掌握學習學科知識的技術和基本途徑,學好課程與教學論將幫助你在今後更好地勝任小學教育工作。

2、教育學: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和問題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深入研究教育本質問題,教育、社會、人三者關系問題,教育目的、內容、教育實施的途徑、方法、形式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問題,教育過程問題,教育主體問題,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問題等。

㈢ 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怎樣指導學生觀察學科教育論

觀察是人類認識自然的基本途徑,也是小學生初步認識自然事物、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指導學生認識各種自然事物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綜合能力的過程中,都離不開觀察的活動。在觀察和實驗的探究實踐活動中,觀察是實驗的基礎,因為在探究自然事物的活動中,首先要在認真觀察周圍常見事物的基礎上發現問題,然後經過思考,再通過實驗驗證,最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在實驗的過程中,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又伴隨著實驗的每個細節,才能得出科學的、正確的結論。所以,觀察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著其他能力的培養,值得所有科學教師重視。
小學低年段學生,他們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他們對事物外部的形象、具體的特徵特別敏感。所以,在低年段科學課的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一、正確理解教學內容,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教科版三年級教材的內容中,其中重點培養觀察能力的課時占總課時數的50%。這說明在低年段教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內容是占首位的。如:觀察植物(葉、花、根、莖)的外部形態;觀察動物(蝸牛、蚯蚓、螞蟻、金魚、蠶)的外部形態和生活方式;觀察水和空氣的物理性質等等,都是以培養觀察能力為重點的教材內容。因此,通過具體的教材內容進行正確的觀察方法的訓練,觀察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激發動手探究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水平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也是小學生初步認識自然事物、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對神奇的大自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讓他們親自去接觸自然界中的事物,凡是能觀察到的都讓他們親自去看、去聽、去摸、去感受,積極為他們創造觀察的條件,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除了教材上要求觀察的材料以外,還可以找些當地常見的、學生熟悉的物體進行觀察,以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同時,在指導學生認識各種自然事物的過程中,在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在興致勃勃的情緒中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如《植物的葉》一課,課前,師生可共同採集各種植物的葉子;課堂上,通過做「給葉子找媽媽」的游戲,讓學生認識這些葉子都是什麼植物的葉,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後觀察這些葉的形狀像什麼,比較這些葉有什麼不同。學生學習興致盎然,不但認識了教材中的幾種葉形,還可以認識當地其他常見植物的葉子。再如《觀察螞蟻》一課,課前布置學生觀察螞蟻住在什麼地方,了解螞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課時,讓學生充分講述自己了解的螞蟻趣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可抓住機會提出問題:「螞蟻長得什麼樣?它的身體可以分成幾部分?各個部分又是什麼樣的?請用放大鏡按從前往後的順序仔細觀察。」學生會立刻對螞蟻的身體產生濃厚的興趣,仔細地觀察起來。所以,根據低年段學生的特點,激發他們觀察自然事物的興趣,是使學生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的極好機會,從而培養其觀察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觀察活動中會慢慢掌握觀察的方法和步驟。
三、加強觀察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感知事物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能用眼、耳、鼻、舌、手(皮膚)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讓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要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掌握用各種感官進行正確的觀察的方法。沒有科學的觀察方法,學生的觀察能力也得不到較好地培養。因此,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也同樣非常重要,在科學教學中應該教給低年段學生明確的觀察方法,讓學生觀有法、察有序。
怎樣才能讓學生觀有法、察有序呢?「觀有法」就是指對方法而言,是指學生用感官去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怎樣去觀察?觀察重點是什麼?運用哪種具體方法?「察有序」是指觀察的先後順序,即先觀察什麼,後觀察什麼,觀察中比較什麼,觀察後討論什麼,總結什麼。
在低年段科學教學中,大致可分為兩種觀察方法:一是從整體到部分的有序觀察;二是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觀察。如《金魚》一課中,培養學生「把整體分成部分按順序地觀察」的方法。學生看到金魚後,對它美麗的顏色很感興趣,教師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徵提問:「金魚漂亮嗎?你喜歡嗎?它為什麼會在水裡游?」然後,及時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正確的觀察軌道上來:「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噢!是用眼睛看到的。再仔細看看,魚的身體像什麼形狀?」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觀察的重點上來。接著引導學生按順序地觀察:「魚的身體分幾部分?每部分上都長有什麼?你能按從前往後的順序進行觀察嗎?」這樣,觀察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步驟具體,方法適宜,學生就能慢慢習慣進行有順序地觀察,從而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在低年段科學教學中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來認識事物,是學生認識的又一方法。對有些自然事物的研究,在觀察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特徵。
四、適時進行引導,提高學生觀察的實效
觀察不是隨意的看,而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動。觀察目的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到觀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確,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觀察對象上來。低年段學生年齡小,情緒性明顯,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與觀察不相關的方面去,因此,觀察前教師要向學生提出明確具體的觀察要求,使學生明確觀察范圍和觀察重點。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感知訓練,教師要明確地向學生提出運用感官觀察事物的正確方法,就能避免學生在觀察中偏離觀察內容,提高觀察效率。
科學課上,那教師的作用是什麼呢?教師的作用不是告訴,不是灌輸,而是幫助和引導,引導學生把問題朝研討方向靠。教師應當處在中立的立場上,為孩子們服務,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要引導學生擺事實、講道理,鼓勵質疑,讓孩子們真正進行思考。要學會用事實說話,促使學生認清事實和概念,澄清錯誤,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作風。如《莖越長越高了》一課,在證明莖的作用時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根和葉的作用,思考莖的作用的問題。②引領學生想辦法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③引領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植物的莖有什麼作用?);對問題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設(運輸水分和養料);設計實驗(運輸水分的實驗);實驗驗證(通過實驗驗證收集信息);這樣,學生就能在日後的觀察活動中,自然地會用事實說話。
五、備足觀察材料,提供充分的觀察機會
充足的材料有利於分組觀察,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觀察的機會,讓他們能更好地認識自然事物。而典型的觀察材料可以激發學生樂於觀察、主動探究的情緒,有利於學生順利進行觀察,全面認識自然事物的特徵。為學生准備充足、典型的觀察材料,是保證學生有意觀察、主動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礎條件。例如,在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葉時,課前要求學生自備一些植物的葉,教師則要有目的地准備一些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的典型特徵的植物的葉的材料,以利於學生觀察。再例如,在上《螞蟻》這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准備螞蟻,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放大鏡、昆蟲盒以及一些輔助材料,放手讓學生分組觀察,自由地研究他們所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們面對昆蟲盒裡放的螞蟻和放大鏡,忍不住地用手去撥弄,用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了。教師也應關注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要多注意到哪個學生在做什麼、想什麼、說什麼、爭論什麼,及時進行提問,如問些「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么想?」幫助學生開展有實效的科學探究活動。
六、課內外相結合,使觀察活動成為經常性活動
積極開展課外科學研究活動,力求把這種活動化為學生們樂於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拓展知識,發展興趣,鍛煉能力,促進其觀察能力的培養。如通過課堂教學學習後,可讓學生們在課後注意觀察校內、馬路邊和公園里的花,對花的顏色、形狀、氣味和名稱進行更深入的了解。還有一些種植、飼養活動,如種花、養金魚、養蠶寶寶等,必須進行課外的時間進行觀察活動。學生通過課外觀察活動,將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如種子是怎樣發芽的,金魚怎樣吃食,蠶寶寶的一生是怎樣變化的等。這不但使學生擴展了自然知識,使他們的觀察內容有了新意,而且增強了他們對自然事物的極大興趣,養成了良好的、認真細致的、堅持不懈的觀察習慣,促使了其觀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通過教學實踐,我也認識到對低年段學生掌握對科學探究中最基本的觀察技能是為今後中高年級學習科學課打下堅實的基礎,是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培養小學低年段學生的觀察能力,既是科學教學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低年段學生的認識規律。但同時,我也認識到,一種基本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反復進行訓練、運用才能形成的,小學低年段學生觀察能力培養的任務是艱巨的。

㈣ 課程與教學論的教材4 張華版

書籍作者:張華
圖書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年11日
ISBN:9 7 8 7 5 3 2 0 7 1 3 9 5 《課程與教學論》是當代教師進修叢書中的《課程與教學論》分冊。全書共分八章,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與教學的歷史發展、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課程與教學的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等。《課程與教學論》是鍾啟泉教授主持的「九五」國家級重點課題——各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論及其實踐課題的比較和研究的成果。進修是教師知識更新的源泉,是教師有效工作的活力機制。古人雲:「人才置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科委帶除了進修的真諦。
而這《課程與教學論》就是圍繞著這一真諦。充分反映國際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論及其實踐課題的比較研究成果,為中小學教師提供了系統的教育觀念、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的策略及其教學、課程的科學性知識。 第一章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 課程研究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教學研究歷史發展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的涵義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第二章 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第一節 課程開發的基本模式
第二節 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課程與教學的目標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涵義與功能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涵義與功能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確定
第四章 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
第一節 課程內容的選擇
第二節 教學方法的選擇
第五章 課程與教學的組織
第一節 課程組織的涵義與基本標准
第二節 課程組織的基本取向
第三節 課程類型及其組織結構
第四節 教學組織
第六章 課程實施與教學過程
第一節 課程實施的涵義與研究價值
第二節 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
第三節 課程實施的基本模式
第四節 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第五節 課程實施與教學設計
第七章 課程與教學的評價
第一節 課程與教學的評價
第二節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歷史發展與取向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功能與類別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模式觀
第八章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課程研究與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
後記

㈤ 課程與教學論 小學教育研究方向的考研復習著資料都有什麼 重點需要看什麼書

課程教學論小學教育研究方向在統考時,沒有專門區分出來的,都是統考(全國各專業各方向一張卷子),即101政治理論、201英語或202俄語或203日語、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所以考研備戰的話,專業課備考只要買一本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的大綱解析(高教出版社)再加其他材料即可。如果是大一大二要想擴大視野,增加感性認識的話,下面這些書可以參考:
《教育學基礎》 教育科學出版社 十二所重點師范合編;
《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 袁振國;
《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王漢瀾;
《教育心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儒德、陳琦;
《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吳慶林;
《當代教育心理學》北師大出版社 陳琦、劉儒德 ;
《簡明中國教育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炳照或《中國教育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孫培青;
《外國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吳式穎;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論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葉蘭。

㈥ 你認為小學課程與教學論是一門人文科學么為什麼

1、課程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論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課程和教學論這兩個相互獨立又內在關聯的學科按照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要求進行必須整合的產物。
2、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方法: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聯系實際,學思結合;注意擴展學習。
3、學習課程與教學論的意義:課程與教學論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工作;課程與教學論需要系統的學習;課程與教學論是教師的基本專業工作,學好它幫助你在今後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第二章 課程的基本理論
一、識記:
1課程:教學內容及其進程的產物。
2:學科課程:從各門科學領域選擇部分內容,分門別類組織起來的課程體系,又稱為分科課程。
3:活動課程:兒童自己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學習,經驗得到豐富和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4:綜合課程:將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科綜合設置為一個學科的過程。
5:隱性課程:正式課程以外的任何一種形式或全部的教育活動。
6:課程計劃:是關於學校課程的宏觀規劃,一般規定學校課程的門類,各類課程的學習時數以及在各年級的學習順序,教學時間的整體規劃等。
7:課程標准:既學科課程標准。它具體規定某門課程的性質與地位、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准、課程實施建議等。
二、理解
1、簡要回答課程與學科的關系?
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學術意義上的學科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主要因素,是現代課程知識的主要里來源,課程意義上的學科課程是現代學校課程的主體,是一種與活動管理相對應的課程類型。
2、影響課程開發的因素有哪些,他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外部因素:社會:社會的性質決定課程的性質:社會政治領域決定著課程的政治立場和育人方向;社會經濟領域決定課程課程實施的物質條件和效果;文化狀況決定著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特色。
兒童:兒童觀又直接影響到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人們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決定著課程組織的心裡邏輯;
知識是課程的本質,課程是知識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
內部因素:學制:學制的規劃與課程的規劃往往相伴而生;

㈦ 那學科教學和課程教學論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方向是致力於課程、教學理論、教師、課堂、學習問題及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三個方向內容,即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學科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成人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而學科教育專業的研究是突出以學科為基礎的實踐研究,切實推進我國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通過學科課程統整研究,帶動綜合理科與社會科課程與教材的開發;通過學科教學行動與實驗研究,切實推動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學科與課程與教學論的融合,實現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的理論創新。

也就是學科教育專業,更傾向於實踐;而課程教學論,則比較注重理論啦(比如說什麼教學方法,建構主義之類)。(說實在的,兩個差別不是特別大)
拓展資料:

教學過程的成效取決於教師對教材教法的選擇以及對學生身體、智力、情緒、精神生活成熟過程的了解,並施以有利的影響,促進這個過程的發展。學科教學心理學其要旨在於造就不僅能適應社會,而且能改造社會的人。每門學科均可根據其特點在為學習者提供知識工具、培養智力和形成個性及習慣方面發揮作用。
學科教學心理學是各科教學法的基礎。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
①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各科教學法及學習法,把各執一端的、零散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加以系統化,提高到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水平;
②根據實驗的結果和確切的事實立論,評價現行的教本編輯以及教法使用的得失,尋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最優途徑。
學科教學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所有中小學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可以把中小學分開研究,成為「小學各科心理學」和「中學各科心理學」等。也可以對各科分別進行研究,構成其本身獨立的學科心理學體系,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等。
【教學論】 又稱教學法、教學理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教學論是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學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的、任務、教學過程的本質與規律、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內容組成的。在當代,隨著教育科學的發展,它已形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教學論的研究是在教育學的一般理論基礎上,對教學理論的歷史遺產、現實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各科教學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論概括。國家開設了諸多相應的學科理論教學課程,課程與教學論成為它的二級學科。在培養教學隊伍的建設中將教學論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如:中學教學論與教學實踐系列教材,《中學語文教學論》、《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英語教學論》等,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師。
教學論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教學原理部分闡明了基礎理論和教學的一般理論。在基礎理論方面著重探討知識與教學、教學過程、教學與發展等內容。在一般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程理論、智能理論、知情意結合理論、交往理論、活動理論、最優化理論等內容;應用性體現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兩部分。
教學模式 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是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的中介環節。教學活動是教學論體系中應用性最強的部分,它是教學原理的具體運用,是各種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共有的組成部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